![]()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儒家微博每日推薦(2015-05-13)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三月廿五日己醜(chou)
耶穌2015年5月13日
#儒家每日快評#
侯梅新(@侯梅新 ):
【啟蒙運動】有教徒說啟蒙運動enlightment是上帝之光照亮人心,不過史實令他們(men) 傷(shang) 心。啟蒙運動的先導萊布尼茲(zi) 是自然神論者,中堅伏爾泰狄德羅是反教人士,休漠是懷疑論者。其實enlightment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拜耶穌會(hui) 譯介之功,朱子四書(shu) 是啟蒙一代必讀書(shu) 目。
@儒生知一:
【我的觀點】鄙人對基督教在歐洲的曆史作為(wei) 之評判與(yu) 諸君有些微不同,鄙人站在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的立場對其多少抱有理解和尊重,故不完全認同啟蒙主義(yi) 立場當然也不完全認同中世紀,但對兩(liang) 者分別都有所讚同。也希望今天的耶教徒們(men) 對自己生於(yu) 斯長於(yu) 斯的文明、曆史持相應的理性。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啟蒙】侯梅新說得對,耶教徒喜歡顛倒史實。西方啟蒙運動,大腕多非耶教或反耶教人士。所謂啟蒙,正是以人本主義(yi) 思想開啟神本主義(yi) 的宗教蒙昧,儒學則是其重要思想資源。關(guan) 此,我在《儒家對西方的曆史影響》有所闡說。“上帝之光”真能照亮人心”就不會(hui) 有中世紀的黑暗了。
#精彩微言#
劉百淞(@劉百淞):
【評慕朵生《儒學新啟蒙,重建孔家殿》】此文一出,石破天驚。近些年,自由化浪潮洶湧澎湃,儒學複興(xing) 僅(jin) 有一線生機。如何客觀評價(jia) 新文化運動?學界莫衷一是。看來隻有通過“百家爭(zheng) 鳴,百花齊放”,才能激濁揚清,以正視聽。
任士見(@任士見1982):
【國醫】我認為(wei) 中醫應該依“國學”而稱之為(wei) “國醫”,同時全國各地所有的中醫院應該更名為(wei) “國醫院”,而西醫為(wei) 主的醫院更名為(wei) “西醫院”。隻有在生活中恢複傳(chuan) 統文化的本位價(jia) 值,才能真正表現出我們(men) 的文化自信心和自信力。
楊萬(wan) 江(@楊萬(wan) 江):
【經史子集的宗教觀】《經》是聖賢所發現的天道天命及其用以進行教化的知識。《史》是在《經》的指導下,從(cong) 古到今人類展開其全部生活的記錄。子和集是對經史在人物和作品上的補充。這種分類學反映了以宗教統領文化和曆史的基本思想,亦即照聖人體(ti) 天法道而立法的那些經典來生活,展開曆史,創造文明。
劉強(@有竹居主人劉強):
【讀書(shu) 】讀豎排正體(ti) 字古書(shu) ,數行俱下,頷首認肯,常此則謙卑恭敬之心生;隻讀近世當下人書(shu) ,不說內(nei) 容如何,隻橫排簡體(ti) ,讀之不免搖頭,常此則鄙吝尊大之心生。今人多顢頇戾氣,動輒黨(dang) 同伐異,不能自見其睫,正坐不讀古書(shu) 或讀古書(shu) 為(wei) 批判古人之故也。長此以往,目空一切,師心自用,每下愈況而不自知。悲夫!
@姑蘇倪氏:
【黨(dang) 員讀經】8000萬(wan) D員中或者也有一二人通讀過《十三經》呀,無論是誰,敢在這種地方留下萬(wan) 兒(er) ,就要有服眾(zhong) 的本事。考略到時代殊異,不要求背誦這些石頭上的經文了,就是通讀一遍也極不容易的。能通讀者,本人認為(wei) 不管是誰,可以高掛姓名,題名留書(shu) ,激勵後人學習(xi) 。至於(yu) 書(shu) 寫(xie) 章法都是小事,不為(wei) 恥,不知經則恥。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東(dong) 海曰】沒有正確的思想就沒有正確的實踐,正確的思想有賴於(yu) 學習(xi) 和思考。《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將學問思辨置於(yu) 行之前。學之而能,問之而知,思之而得,辨之而明,然後才付諸實行。《大學》八條目,首列格致,次以誠正,然後才是政治實踐。孔子強調學而優(you) 則仕。
【儒眼】王岐山先生說,憲法不是神,是公眾(zhong) 的法,是人寫(xie) 的文件。(大意)這意味著,憲法可以根據公眾(zhong) 的意見和時代的需要而重修,這就為(wei) 修憲提供了可能。同時,既然是公眾(zhong) 的法,就必須“管轄”公眾(zhong) 之事,必須落實到政治和製度中去,成為(wei) 憲政。不能落實的憲法隻是偽(wei) 憲法,就必須重寫(xie) 。
【修憲】或問修憲何以可能?答:修憲的可能性,與(yu) 體(ti) 製內(nei) 外的共識度成正比。如果政治群體(ti) 正常健康,是道義(yi) 集團,製度容易與(yu) 時偕宜,偶爾落後,不難改革,立憲建製,亦不勞民眾(zhong) 。然政治群體(ti) 反常惡劣,淪為(wei) 惡性利益集團,改革就難了,就需要民眾(zhong) 和各界不斷呼籲抗爭(zheng) ,並付出各種慘重代價(jia) 。嗚呼!
【東(dong) 海曰】有儒者發文《警示辱罵孔子者》,動機可嘉,然將孔子與(yu) 耶穌、釋迦相提並論,同等看待,則大不妥。孔子是中道聖人,德性圓滿,言行無漏,萬(wan) 世師表,偉(wei) 人中的偉(wei) 人,非其他外道聖賢所可倫(lun) 比也。儒家應該尊重釋尊,不妨致敬耶穌,但沒必要把他們(men) 與(yu) 孔子並列同讚。
【儒眼】儒家獨尊,導出來的是中華文明;佛教過盛時期,文明度就會(hui) 大大下降;西方耶教獨尊,導出來的是中世紀漫長的黑暗。僅(jin) 此中西史實,足以比較三家學說的高下,足以衡量孔子、釋尊和耶穌的高下。世界統一於(yu) 儒家之時,就是大同理想實現之日,若統一於(yu) 耶教或佛教,人類社會(hui) 不堪設想。
【看曆史】中華文化三大家,必須儒家為(wei) 主,佛道為(wei) 輔。佛道兩(liang) 家,別說獨尊,就是影響盛於(yu) 儒家,或與(yu) 儒家並列,文明度也不上去。如漢初儒道並尊,元朝儒佛並尊,南北朝佛道影響過盛,政治都充滿亂(luan) 象。佛道兩(liang) 家學說,雖然極高明,未能道中庸,故個(ge) 人信奉可以,指導政治不行。
【開蒙】或謂“古代聖賢是不願意當聖王的”,這是昧於(yu) 儒理和聖心。有聖賢之德,必然體(ti) 現為(wei) “治國平天下”的外王追求。若是民心所向,眾(zhong) 人所推,有為(wei) 王機會(hui) ,必然當仁不讓。仁者愛人,有機會(hui) 正德利用厚生,導民以德,齊民以禮,讓全國人乃至天下人幸福快樂(le) ,何樂(le) 如之,求之不得。
【儒眼】當然,在正邪善惡的拉鋸戰中,正義(yi) 力量也會(hui) 處於(yu) 下風或者失敗,但敗而不亡,自有後路、後續和後福。另複須知,正義(yi) 敗於(yu) 邪惡,其正義(yi) 度必有限,必不夠,必非大中至正。雙方勢均力敵時,一般的士德智不足,有可能敗於(yu) 盜賊,聖賢就不會(hui) 敗。所以馮(feng) 夢龍有句名言:“聖無死地,賢無敗局。”。
【回首】對於(yu) 名聞利養(yang) 不義(yi) 之財,君子拒之,輕而易舉(ju) ,小人要拒絕則非常艱難,往往要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zheng) 。東(dong) 海也是從(cong) 小人成長起來的,出身農(nong) 村,長於(yu) 底層,飽受貧賤饑寒之苦,對於(yu) 各種不義(yi) 的東(dong) 西,接受的理由特多,放棄和拒絕最難。雖然小錯不斷,終於(yu) 慢慢長大,始終沒有墮落,亦僥(jiao) 幸也。
【圓學】儒學是中學,不偏不倚,特別中正;是圓學,無缺無漏,特別圓滿。她可以讓個(ge) 體(ti) 成德成聖,聖德無極限,好上加好,聖而不可測之謂神;可以將政治導向王道,王道無止境,優(you) 而更優(you) ,大同是地球文明最高階段,卻是宇宙文明的起步。大同理想實現之日,就是向太空全麵進軍(jun) 之時。
責任編輯:梁金瑞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