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儒家微博每日推薦(2015-05-06)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5-05-07 02:24:15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儒家微博每日推薦(2015-05-06)

整理:冷長安  梁金瑞  李泗榕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三月十八日壬午

            耶穌2015年5月6日

 

 

 

#儒家每日快評#

 

【任鋒(@任鋒-行道的人呐):邵建把儒家憲政誤認為(wei) 全盤複古,亦是偏見】邵建在《新文化的偏差》說“清末十二年為(wei) 正脈,新文化運動則是歧出“點到了要害。另外,張灝指出的新傳(chuan) 統主義(yi) ,嚴(yan) 複的執西用中,值得注重。但是邵教授提出的中學為(wei) 私、西學為(wei) 公,其實與(yu) 餘(yu) 英時之論同轍。

 

@L數往知來者:評【任鋒:邵建把儒家憲政誤認為(wei) 全盤複古,亦是偏見】《勸學篇》體(ti) 用說,光緒慈禧接受,於(yu) 是有世紀初改革開放,世紀末改開是一而再。毛澤東(dong) :講到重工業(ye) ,不能忘記張之洞。張之洞:”夫不可變者,倫(lun) 紀也,非法製也;聖道也,非器械也。”國情是最大中學,為(wei) 體(ti) ;西學再好也須適應國情,為(wei) 用,所謂“中國特色”、“馬克思理論與(yu) 中國實踐結合”,皆此之謂也。

 

 

#馬克思與(yu) 儒家#

 

劉海波(@海波論經濟):【儒體(ti) 馬用】馬克思與(yu) 儒家的問題。馬克思理論根本不堪成為(wei) 一個(ge) 政治社會(hui) 信念層次的或根基性的哲學,但儒家可以。儒體(ti) 馬用,這也許不算精確的表達。馬克思對資本主義(yi) 的分析,儒家當然不及,但也無妨。馬克思資本主義(yi) 問題的解決(jue) 辦法,現在我們(men) 知道的也不完全,主權貨幣印鈔搞建設、共同體(ti) 型企業(ye) 也隻能緩解而已。

 

劉海波(@海波論經濟):【中共自有道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朝聞道,夕可死。盡人事,聽天命。“共產(chan) 主義(yi) 必然勝利”是典型的猶太懦夫思想。中共自有道統,這個(ge) 外國思想家提不提無所謂。

 

劉海波(@海波論經濟):【儒家傳(chuan) 統的中庸之道】能夠對改開錯誤政策堅決(jue) 抗爭(zheng) 的還是儒家傳(chuan) 統之人,但也不會(hui) 完全否定改革開放。至於(yu) 馬克思主義(yi) 者,很容易信念崩潰,極左極右。

 

劉海波(@海波論經濟): 【以儒為(wei) 本】不識廬山真麵目,隻願身在此山中。一般人不願或不能知道的是,在此山中,是人類根本的處境。所以,還是以儒為(wei) 本、以馬為(wei) 用妥當些。出身傳(chuan) 統之人所謂私塾領導舊戲戰士,艱難困苦中竟然能建國立製。而經文革後,經馬教育人巨大優(you) 勢情況下竟失魂落魄,幾乎全麵複辟惡性資本主義(yi) ,蓋根本不固也。

 

劉海波(@海波論經濟): 【馬克思主義(yi) 無法培養(yang) 浩然之氣】馬克思是能夠讓你更好認識資本主義(yi) 的弊端的東(dong) 西,但是不是讓你無懼生死走過長征的東(dong) 西。所以,文革過後,丟(diu) 失傳(chuan) 統之人,馬克思主義(yi) 武裝自己對改變社會(hui) 弊端而言,隻能南轅北轍,缺了浩然之氣,隻會(hui) 走上頹廢西方左翼青年末路而已。

 

@L數往知來者: 【馬克思不及儒家】對資本主義(yi) 的分析不屬於(yu) 馬克思,資產(chan) 階級的經濟學家已經作過分析,馬克思自己說不是他的功勞,他所加上的新內(nei) 容是“階級鬥爭(zheng) 必然導致無產(chan) 階級專(zhuan) 政,這個(ge) 專(zhuan) 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過渡”,儒家數千年能有效抑製兩(liang) 極分化,不戰(無產(chan) 階級專(zhuan) 政)而屈資本主義(yi) ,馬克思當然不及儒家。儒道形上,馬器形下。

 

@楊yangdyu:【新自由主義(yi) 的美容師】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yi) ,這是它的優(you) 勢,但是它最後構建的,是一套烏(wu) 托邦的東(dong) 西,按照它的理論,根本無法建立一套完善的製度,實際上馬克思不自覺的給新自由主義(yi) 當了美容師,國務院財政部這些人應該好好鑽研的是李斯特的國家經濟學和法的曆史學派,耶拿學派的保守主義(yi) 。

 

#五四話題#

 

何卓恩@華師何卓恩:評【曾亦:五四必須全盤否定】五四文化運動,確有簡單化對待傳(chuan) 統的瑕疵甚至重大失誤,但其蘊含的現代性追求,是近代客觀曆史進程的樞紐,也一直是一種推動性的力量,不是“全盤否定”可以解決(jue) 的。我看還是多尊重、多反思、多致力於(yu) 超越為(wei) 好。一個(ge) 民間性的運動,即使再多遺憾,也不能與(yu) 權力所導致的災難相提並論。

 

@儒生知一: 評【曾亦:五四必須全盤否定】曾亦君的這個(ge) “全盤否定”恰恰是對其所謂“現代性”“開端”的否定,若視五四為(wei) 中國“現代性”的開端,於(yu) 洋務運動諸君為(wei) 何?後繼權利導致的災難其實就源自於(yu) 五四激進主義(yi) 的路徑。左右派視五四為(wei) 中國“現代性”所開之“端”幾乎沒有中正的,全是激進路向。

 


#關(guan) 於(yu) 耶教#


慕朵生(@慕朵生):【耶教自由主義(yi) 】即使不能說自由主義(yi) 完全脫胎於(yu) 耶教,也可以說是在很大程度上,特別是在其價(jia) 值觀念、理論預設和製度架構上,主要來源於(yu) 耶教。我認為(wei) ,這種主要源自耶教且帶有西方地域性色彩的自由主義(yi) ,缺乏各種文明普遍認可的基礎,因而不是普世價(jia) 值和普世主義(yi) ,而是一種相對價(jia) 值和相對主義(yi) 。

 

@儒者明德:【耶教天堂】耶教的天堂,耶教徒建的,當然隻有信耶教做耶教徒才能去.我們(men) 自己建天堂,完全不必去耶教的天堂。

 

#男司機毆打女司機#

 

齊義(yi) 虎(@齊義(yi) 虎):【評 “男司機毆打女司機”一聞】跟男尊女卑無關(guan) ,重要的在於(yu) 是非曲直。俗話說前有因後有果,這才是完整的事實,而不僅(jin) 僅(jin) 是打人這一個(ge) 環節。我若是法官,女子有錯在先,笞四十。男子傷(shang) 害在後,杖八十。女子醫藥費二人各承擔一半。若當庭認錯悔過,笞杖可酌情減輕。

 

任士見(@任士見1982):評【許石林:血性和激情為(wei) 什麽(me) 沒了?——再談成都男司機打女司機】我理解的血性就是見義(yi) 而為(wei) ,是勇是仁。如果打人是血性,二戰時期的日本和德國是最有血性的。所以,我好象沒看懂作者的觀點。嗬嗬。實在不好意思。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化身)

 

【評“學生為(wei) 老師撐傘(san) ”一聞】或問:“儒者為(wei) 師,學生主動替老師撐傘(san) ,師者當如何處置。”答:這類生活瑣事和細節,怎樣處理,無關(guan) 道德,斤斤計較何為(wei) 。如果是我,會(hui) 謝絕但不峻絕,若學生堅持,就順其自然。我若為(wei) 官,對下屬也一樣。撐下傘(san) 何傷(shang) 大雅?我若為(wei) 官一任,萬(wan) 民傘(san) 也受之無愧,嘿嘿。

 

評 戴旭的演講】或謂戴旭的演講、鷹派的凶狠是為(wei) 了威懾敵人。殊不知威懾有道,不能亂(luan) 來。不惜打爛東(dong) 部沿海城市,隨時準備大量犧牲無辜平民,還準備與(yu) 伊斯蘭(lan) 等勢力結盟。這麽(me) 說威懾不了文明世界,徒然暴露了自己的猥瑣惡劣。就像流氓與(yu) 人相爭(zheng) ,先拿家人作人質,還表示要找黑社會(hui) 幫忙。作為(wei) 流氓都很沒品。

 

評 戴旭的演講】軍(jun) 人的天職是保家衛國,保護國民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而在戴旭口裏,人民不過炮灰而已,“沿海所有城市”不過賭博的籌碼而已。這個(ge) 好戰分子和冷血惡物的演講令人齒冷,更令人心寒的是,這樣愚蠢野蠻毫無底線的言論,在大庭廣眾(zhong) 之下宣之於(yu) 口,不僅(jin) 沒人抗議,反而一片掌聲!

 

政道】為(wei) 政必須愛民,為(wei) 政首須愛民,這沒什麽(me) 條件可講。民可愛固然要愛,民不可愛更要愛。養(yang) 不教父之過,民不可愛,無知無禮無教養(yang) ,是政治和為(wei) 政者的罪過。現中國民德民智低下,說明政治和領導階級品質非常惡劣。另外,民不愛國,意味著國不可愛,也是為(wei) 政者要承擔主要責任。

 

答客】或問你一邊肯定習(xi) 王團隊,一邊指責“領導階級品質低劣”,豈非自相矛盾?答:言各有當,毫不矛盾。習(xi) 王反腐雖動真格,但反掉的仍是一小撮,大中小老虎還非常多,照這個(ge) 進度,一百年都反不完。其次目前反腐仍屬治標功夫,若不能落實到製度層麵,是無法解決(jue) 幹部隊伍整體(ti) 品質之惡劣的。

 

答客】真大哲人不自殺。那些自殺身亡的詩人文人作家哲學家,無論作品人品好壞,其文化素質和哲學品質必不高,智慧必不足,無力解決(jue) 自身煩惱。他們(men) 的作品,即使深刻,也是片麵、偏激的深刻,不妨瀏覽了解,不值得過度重視。當然,殺身成仁、舍生取義(yi) 、以身殉道者例外。

 

【儒眼】“華夏民族之文化曆經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yu) 趙宋之世,後漸衰微,而終必複振。”陳寅恪此言甚是。再深一步說,元明清衰而不微,民國微而未絕,四九以後才道喪(sang) 學絕。好在儒經尚有存遺,人心尚未死絕,剝極必複,又迎來了華文化複振之機。希望有誌之士抓住這一曆史性機會(hui) ,努力立德立功立言。

 

華族】物競天擇,優(you) 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自然規律,也是人類社會(hui) 曆史的規律。天即天道,於(yu) 各種生物而言為(wei) 天道,為(wei) 自然規律;於(yu) 人類而言為(wei) 天理,為(wei) 普適價(jia) 值,這是區別優(you) 劣和適不適的第一標準。古來中西不少民族被滅,中華民族曆劫延續,就是劣汰優(you) 勝的結果,充分證明了吾族族性的優(you) 秀和德性的殊勝。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