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強】李克強總理讚譽嚴複傳遞三大訊息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04-28 10:10:52
標簽:

李克強總理讚譽嚴(yan) 複傳(chuan) 遞三大訊息

作者:祝振強

來源:中國政府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三月初九日癸酉

           耶穌2015年4月27日


 

  

 

  

 

據日前的人民日報新媒體(ti) 報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zhuan) 程來到嚴(yan) 複故居進行考察。據報道,工作人員說,《政治學》等經典名著都由嚴(yan) 複首次翻譯引入國內(nei) 。李克強補充道:還有《國富論》和《論法的精神》。他指著展櫃內(nei) 的《天演論》說,嚴(yan) 複的翻譯確實做到了信、達、雅,這本書(shu) 我插隊時也讀過。

 

李克強讚譽嚴(yan) 複:嚴(yan) 複學貫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向國人翻譯介紹西學,啟蒙了幾代中國人,同時,又葆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每個(ge) 中國人都應該記住嚴(yan) 複。

 

領導幹部有自己的好惡、興(xing) 趣以及關(guan) 注點,領導幹部抵達某地考察、參觀,未必都要進行公開報道。一般而言,領導幹部考察某地,經公開報道的考察內(nei) 容,當都經過慎重的考量,與(yu) 工作有莫大關(guan) 聯的。尤其是,其往往通過公開的考察、參觀,暗示今後一個(ge) 時期重大的工作方略以及工作指向。

 

李克強總理在福州考察嚴(yan) 複故居,即應作如是觀。

 

具體(ti) 而言,李克強總理考察嚴(yan) 複故居並讚譽嚴(yan) 複,至少向外界傳(chuan) 遞出了三個(ge) 方麵的訊息。

 

其一,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開放偉(wei) 業(ye) ,在這個(ge) 偉(wei) 大進程中,“開民智”至關(guan) 重要,人人“放眼看世界”至關(guan) 重要。當今,我們(men) 有必要在開放先驅博大精神的輝映、感召下,強有力地推進開放進程。

 

作為(wei) 清末極具影響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yan) 複被譽為(wei) 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廣為(wei) 人知的是,嚴(yan) 複翻譯《天演論》、創辦《國聞報》,係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chuan) 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hui) 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

 

在腐敗的清末,意識到國家危亡、民族危機的嚴(yan) 複,一生疾呼實行變法,他認為(wei) ,不變法,必將亡國。

 

那個(ge) 年代,嚴(yan) 複即已認識到,這一切都必須“從(cong) 娃娃抓起”。故此,他效仿西方的重視教育,大力辦校,積極辦校。他除親(qin) 自總理北洋水師學堂長達20餘(yu) 年外,還幫助天津俄文館、北京通藝學堂等辦學。

 

嚴(yan) 複鼓勵教育,目的隻有一個(ge) ,“開民智”。現行的小學、中學、大學教育,可以被認作是嚴(yan) 複的首創。

 

值得留意的是,基於(yu) 對國情民性以及西方實踐的清醒認知與(yu) 獨特把握,嚴(yan) 複終身反對革命共和,時持犯眾(zhong) 之論,既不獲解於(yu) 當時,更致聚訟於(yu) 後世。即便如此,他終生秉持操守、嚴(yan) 守準則,一生孜孜以求,未曾有絲(si) 毫的改變。

 

事實證明,嚴(yan) 複的言行立論,或許更接近中國最正確的路徑走向選擇。

 

凡此種種,相信李克強總理必了然於(yu) 心。此時,他讚譽嚴(yan) 複,更意味著,他認同嚴(yan) 複的持論與(yu) 追求,讚賞嚴(yan) 複的言行與(yu) 努力。

 

與(yu) 其說讚譽嚴(yan) 複是回到了近代中國開放的起點,不如說是在當今這樣一個(ge) 重要曆史節點,汲取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的智慧與(yu) 勇氣,並以其為(wei) 參照,大力推進百年後中國的開放偉(wei) 業(ye) 。

 

尤其是,漸進式、改良式、非革命、非顛覆式的嚴(yan) 複式主張、實踐,或許更符合中國當下的現實,更為(wei) 當下中國不二的選擇。

 

李克強總理讚譽嚴(yan) 複,並不單純是對於(yu) 曆史人物的臧否,其更代表了一種導向——當今,嚴(yan) 複終生的秉守、追求,並未取得成功,當下的中國以及中國人,有必要繼承、完成嚴(yan) 複未竟的事業(ye) ,有必要人人成為(wei) “放眼看世界”的嚴(yan) 複。

 

其二,中國將全方位地向世界敞開心胸,將成為(wei) 現在和未來,世界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

 

中國的開放事業(ye) ,曆經上個(ge) 世紀最後20年的風風雨雨,以及新世紀迄今依然不平靜的曆程,紛爭(zheng) 、訟論依然未完全平息。中國走什麽(me) 路,依然嚴(yan) 峻而現實。

 

在此,我們(men) 有必要簡要回顧嚴(yan) 複的主要思想主張。

 

嚴(yan) 複提倡西學。但是,他反對洋務派的“中學為(wei) 體(ti) 、西學為(wei) 用”。嚴(yan) 複如此比較“中學”與(yu) “西學”:“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國親(qin) 親(qin) ,而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其於(yu) 為(wei) 學也,中國誇多識,而西人恃人力。總之,西學‘於(yu) 學術則黜偽(wei) 而崇真。’”“中國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

 

嚴(yan) 複認為(wei) ,即便堯、舜、孔子生在今天,他們(men) 也會(hui) 向西方學習(xi) 。要救中國,必須學西學和西洋“格致”:“蓋非西學,洋文無以為(wei) 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則僅(jin) 得其皮毛。”“中學有中學之體(ti) 用,西學有西學之體(ti) 用,分之則兩(liang) 立,合之則兩(liang) 止”。

 

重要的在於(yu) :“體(ti) 用一致”“本來一致”,要從(cong) 政治製度上進行變革——“以自由為(wei) 體(ti) ,以民主為(wei) 和”。

 

康有為(wei) 曾稱讚嚴(yan) 複:“精通西學第一人”。梁啟超評價(jia) 嚴(yan) 複:“於(yu) 中學西學皆為(wei) 我國第一流人物”。胡適同樣認為(wei) :“嚴(yan) 複是介紹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以一顆“中國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為(wei) 是,汲取人類一切精神養(yang) 料,吸納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一如嚴(yan) 複曾引赫胥黎所言:“讀書(shu) 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為(wei) 我簡編,各物為(wei) 我文字者,斯真學耳”。

 

這,或許就是李克強總理籲請所有中國“記住嚴(yan) 複”的肇因。

 

今天,我們(men) 提及嚴(yan) 複、肯定嚴(yan) 複、重溫嚴(yan) 複、重拾嚴(yan) 複,這本身就是一種姿態、一種選擇——在當今世界,除了義(yi) 無反顧地融入世界大家庭、成為(wei) 世界大家庭之一員,順應時代潮流,順應文明發展進程之外,我們(men) 別無選擇。

 

其三,讚譽嚴(yan) 複,是一種汲取、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自信——中國的反腐敗,目的還是為(wei) 了開放,為(wei) 了將中國引向現代文明國家。而,開放的成功,離不開反腐敗的成功。

 

眾(zhong) 所周知,中國當下的反腐敗如火如荼、勢如破竹。反腐敗在提振民眾(zhong) 信心的同時,亦令人們(men) 思考反腐敗之後的中國未來。

 

實際上,腐敗亡黨(dang) 亡國論也好,腐敗失去民心說也罷,其實都未必是反腐敗的前提與(yu) 必然——反腐敗之所以成為(wei) “沒有退路”的必然選擇,在於(yu) :腐敗與(yu) 變革水火難容、勢不兩(liang) 立,不反腐敗或曰無力反腐,這不僅(jin) 會(hui) 令變革的對立麵時刻尋機變盤翻臉,毀掉變革,且會(hui) 令變革者一無例外地蹈入死地——這樣的變革,甚或說,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劇結局。

 

曆數中國曆史上任何一次或大或小的變革,商鞅變法、秦始皇改革、永貞革新、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及至近代戊戌變法,之所以皆全然失敗,無一成功,就在於(yu) ,這些變革皆隻變革,不反腐敗。

 

要知道,任何一種變法、改革,都是對既得利益集團、腐敗集團以及權貴勢力的褫奪,都是對為(wei) 富不仁者的利益平衡,都屬於(yu) 火中取粟、虎口拔牙。

 

實際上,但凡變法、改革,都無不會(hui) 觸怒利益集團、腐敗集團以及權貴勢力,都會(hui) 與(yu) 上述集團、勢力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這些集團、勢力的強大無比以及殘暴、血腥,往往又被變法、改革者低估。後者雖占據道義(yi) 、民意以及曆史發展方向的優(you) 勢,但並不敵現實的堅硬話語權以及不按牌理出牌的無道。於(yu) 是乎,商鞅以及戊戌六君子的喋血,也就在所難免。

 

人們(men) 有理由相信中國當下的變革、開放成功在握,就在於(yu) ,上述道理,變革者已然心知肚明。並且,利益集團、腐敗集團以及權貴勢力已然天怨人怒、世所不容,上下一心,腐敗團夥(huo) 難有市場。

 

而,“沒有退路”“永遠在路上”的反腐敗,實則就是變革成功的保證。

 

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李克強總理讚譽嚴(yan) 複,著實是在為(wei) 後反腐敗時代、後變革時代的中國計,是在為(wei) 中國的未來計——在當下大力反腐敗的同時,不忘未來發展,籌謀未來發展,布局未來發展,起步未來發展。

 

這,或許就是嚴(yan) 複浮出當今現實水麵的深層內(nei) 涵。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