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午:半部《論語》治企業(ye)
來源:《世界經理人》雜誌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三月初七日辛未
耶穌2015年4月25日
“元朝戰亂(luan) 時期,有一群書(shu) 生在路上逃亡,正是大夏天,他們(men) 又饑又渴,看到路邊有一棵梨樹,眾(zhong) 人上去哄搶,隻有一個(ge) 人不動,別人問他為(wei) 何不吃,他說:‘梨樹無主,我心有主。’後來這個(ge) 人成了元朝國子監的大學士。事雖小,自己能把握住,也就是修身了。”
這是“許衡不食梨”的故事。講故事的人是孫大午,河北大午農(nong) 牧集團的創始人、監事長,一位頗有傳(chuan) 奇色彩的民營企業(ye) 家,聽故事的人是大午集團的全體(ti) 幹部和業(ye) 務員。
借曆史故事來讓大家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孫大午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了,因為(wei) 從(cong) 《論語》中得來的這個(ge) 道理,他已經講了十幾年。在中國企業(ye) 家中,孫大午是非常獨特的一分子。當無數中國企業(ye) 家希望從(cong) 韋爾奇、沃爾頓那裏借鑒管理方法時,孫大午卻一直在向兩(liang) 千年多前的孔子學習(xi) 管理智慧,樂(le) 此不疲。
他從(cong) 1992年起就把《論語》變成了管理企業(ye) 的一大利器。每個(ge) 月開會(hui) ,他都為(wei) 員工講《論語》中的一兩(liang) 句話,聯係曆史故事、日常生活和最近的工作,引導大家一起學習(xi) 和討論,這個(ge) 月講“君子周而不比”,下個(ge) 月討論“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
1997年的時候,他在企業(ye) 裏建起了敬儒祠,孔子手持書(shu) 卷,屹立正中,左右兩(liang) 邊分別塑孔子的徒弟子貢和子路的像,他們(men) 後麵的牆壁上大書(shu) 一“仁”字。初一十五的時候,常有員工和附近的村民自發來敬儒祠致敬。
2005年,企業(ye) 員工增加到1,000多人,每月把大家集中到一起學習(xi) 《論語》已不太現實,他又給每個(ge) 員工發了一本《論語》。那個(ge) 時候,正是西方的管理暢銷書(shu) 《從(cong) 優(you) 秀到卓越》風靡全國的時候,剛剛出了第二版,中國的經理人幾乎人手一冊(ce) 。孫大午卻堅持著“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的想法,怎麽(me) 做人,沒有比《論語》更合適的“教材”了。
他還將溫良恭儉(jian) 讓和仁義(yi) 禮智信寫(xie) 進企業(ye) 文化,這在中國企業(ye) 家中獨樹一幟。
“我是一個(ge) 儒家文化的實踐者,也是儒家文化的受益者。”孫大午這樣告訴我們(men) ,神情篤定:“最大的一點受益是,人們(men) 因德得利,企業(ye) 的發展很健康,也很快。還有一個(ge) 受益是,人們(men) 的精神麵貌非常祥和,知道孝順父母,知道對子女負責,並進而對社會(hui) 負責。”
孫大午並不是特例。日本著名的實業(ye) 家澀澤容一在他的《論語與(yu) 算盤》一書(shu) 裏,大力反對所謂經濟活動與(yu) 倫(lun) 理道德不相容的觀念,以自身的行動證明,“遵循《論語》的箴言進行商業(ye) 活動,能夠生財致富,”並告誡其他企業(ye) 家,“真正的謀利而不以仁義(yi) 道德為(wei) 基礎的話,那麽(me) 就絕不會(hui) 持續久遠。”孫大午並不十分了解澀澤容一,但他用22年的時間證實了相同的結果:“企業(ye) 辦了22年,我覺得中國文化用於(yu) 企業(ye) 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我們(men) 的企業(ye) 之所以能健康地發展,儒家文化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它跟西方的管理也是相通的。”
道德經營
“富與(yu) 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yu) 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裏仁》
這句話的中心思想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yi) 之財不能取。由此延伸出來的道德經營,是大午集團最核心的價(jia) 值觀。在孫大午看來,這樣的價(jia) 值觀,也是最有群眾(zhong) 基礎的價(jia) 值觀。
孫大午說:“我的企業(ye) 文化是在自由生活中自然產(chan) 生出來的道德文化。我在挖掘民間的道德資源的時候,發現了最能得到民間認同的傳(chuan) 統的儒家思想,於(yu) 是就樹立孔子為(wei) 偶像。”
當然,孫大午用儒家思想來治理企業(ye) ,不僅(jin) 因為(wei) 它有群眾(zhong) 基礎,更因為(wei) 它在企業(ye) 管理中是非常有效實用的。孫大午的母親(qin) 信佛,父親(qin) 信道,這對他都有很大影響,但是他覺得這些思想有些拔高,而儒家思想沒有拔高,非常實用。孫大午說:“儒家的文化是一種道德的文化,道德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對人人都有好處,你貨真價(jia) 實公平買(mai) 賣,大家都找你,你就發財了。”
但是要讓這樣的文化變成企業(ye) 裏每一個(ge) 員工潛移默化的行為(wei) ,是十分困難的,不能僅(jin) 僅(jin) 靠“自然形成”。孫大午說:“見錢都會(hui) 動心,要守住自己相當不容易。”
於(yu) 是從(cong) 1992年開始,孫大午開始在企業(ye) 裏講《論語》,每個(ge) 月講一兩(liang) 句,大家一起來討論。有時為(wei) 了讓大家深入認識,幾個(ge) 月反反複複地講一句。那時大午集團隻有一兩(liang) 百人,孫大午不隻講《論語》裏的原話,還善於(yu) 把大道理變成大白話,變成故事,跟平常的生活和工作聯係起來,講給員工聽。有一次,他講自己的孩子去上學,在路上見到十塊錢要不要撿,他說,“這個(ge) 錢是便宜,不要撿。”他反複對員工強調,這種便宜不要占,隻有靠勤勞道德的致富,才安全可靠。雖然員工中有很多不同意見,但是在孫大午“專(zhuan) 門開會(hui) 講了好幾次”之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意義(yi) ,逐漸被了解和接受。
講道理、講故事隻是一個(ge) 方麵,一種價(jia) 值觀能夠深入人心,還在於(yu) 它體(ti) 現在企業(ye) 高層領導的日複一日的領導行為(wei) 中,特別是決(jue) 策中。孫大午的弟弟孫二午在大午集團中曾負責飼料廠的工作,那時候有個(ge) 豆餅的供應商叫龐樂(le) ,跟大午集團的合作已有多年,互相信任,所以他送來豆餅後,就直接到屋裏喝水去了,材料的稱重都是大午集團的員工做。有一次一個(ge) 新來的職工,一看龐樂(le) 不在,不稱重就直接把豆餅往廠房裏搬,偷偷留下一個(ge) 餅,就是賺10塊錢。老員工知道這件事後,及時告訴了孫二午,孫二午立馬找員工談話,並做了處分。
還有一次,北京有個(ge) 貿易商來訂他們(men) 玉米食品廠的貨,大午集團的包裝是每袋25公斤,貿易商要求裝24公斤,他按照這個(ge) 重量給錢,但是包裝上還印25公斤。當時負責這事的是孫二午的一個(ge) 表兄。公司高層知道這件事後,這個(ge) 表兄被撤了職,後來一直做技術工作,再也沒有提到管理崗位上來。大午集團後來也沒有再跟這個(ge) 客戶合作。“做生意要講仁講義(yi) 講良心,我們(men) 50公斤裝的飼料實際重量都要多三兩(liang) ,因為(wei) 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hui) 浪費,任何時候都得保證產(chan) 品交到消費者手中是足夠的。”現任集團董事長的孫二午說。
無論是對供應商,對消費者還是對客戶,孫大午都秉持著一樣的道德經營的標準。大午集團的雞籠廠草創時,有個(ge) 山東(dong) 客戶,一次匯來5萬(wan) 元訂貨款,要求兩(liang) 個(ge) 月之內(nei) 送貨。就在發貨過程中,鋼材的市場價(jia) 下跌了。孫大午主動把下降的部分讓利給了這個(ge) 山東(dong) 客戶。他說:“市場競爭(zheng) 就是道德、人品的競爭(zheng) 。財富會(hui) 向有道德的人手裏集中。”
為(wei) 了讓大家的感受更直觀,孫大午在硬件上也花起了心思。1997年他去歐洲,在德國科隆大教堂,人們(men) 虔誠的祈拜讓他深受震憾。回國後,他在大午集團內(nei) 修建起了一個(ge) 敬儒祠,中間塑孔子像,左邊站著子貢,右邊站著子路,壁上寫(xie) 著一個(ge) 大大的“仁”字,同時在祠裏塑著的,還有關(guan) 羽和嶽飛,關(guan) 羽取一個(ge) “義(yi) ”字,嶽飛取一個(ge) “忠”字。初一十五的時候,常有人自發地來致敬。離敬儒祠不遠處的花園裏,還有惠儒亭與(yu) 之遙相呼應。
孫大午曾經胸懷作家的夢想,還參加過中國地質大學舉(ju) 辦的漢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函授班。現在,他把文學上的才情用到了公司的宣傳(chuan) 語上,產(chan) 品的廣告上。他在敬儒祠門前的廊柱上寫(xie) 上“地荒存天理,教疏潤人心”,工業(ye) 廠區的影壁牆上寫(xie) 上“名不苟得求美譽,利不虛受血汗錢”。他給水業(ye) 公司的大午甘泉寫(xie) 廣告詞:“大午的天是藍的,大午的水是甜的,大午的人是善良的。”
孫大午說:“為(wei) 什麽(me) 孟母三遷?就是因為(wei) 環境能夠育人,環境能夠改造人,能夠熏陶人。”
企業(ye) 文化對員工行為(wei) 的影響,最有說服力的體(ti) 現可以說是在2003年孫大午出事的時候,那時孫大午利用民間資金的做法被冠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罪名,他、副董事長、總經理、兩(liang) 個(ge) 財務處長、三個(ge) 財務人員全部被抓。大午集團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各個(ge) 廠獨立運作,每天記幾十萬(wan) 的流水賬。在孫大午入獄158天的日子裏,員工沒有一個(ge) 人趁火打劫,也沒有一個(ge) 人落井下石,中層幹部沒有一個(ge) 人掉隊。孫大午出來後,重新建賬,上千萬(wan) 的流水,隻有2,000元對不起來。連檢察長都對孫大午說,“你們(men) 的企業(ye) 是個(ge) 奇跡。”孫大午在向我們(men) 講述這個(ge) 結果時,非常驕傲:“學了這麽(me) 多年《論語》,他們(men) 知道,不義(yi) 之財不取,他們(men) 忠於(yu) 事敏於(yu) 行。”
周而不比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wei) 政》
“君子是團結,而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而不是團結。”這是孫大午在兩(liang) 個(ge) 弟弟加盟公司時給他們(men) 上的第一堂課。
這句話從(cong) 那時(1992年)起,就成為(wei) 孫大午處理兄弟三人關(guan) 係的一個(ge) 準則。
孫大午一直在琢磨,怎麽(me) 才能讓人們(men) 彼此團結而不是勾結呢?那就要有共同的誌向,而不是暫時的利益。正所謂“君子喻於(yu) 義(yi) ,小人喻於(yu) 利”。“利益不會(hui) 是永恒的,一旦分配不平就會(hui) 分裂。誌向是永恒的,有永恒的目標,就有永恒的團結,就不會(hui) 分裂。”孫大午說。
孫大午的誌向,是要建一個(ge) 大午城,要帶領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那時候孫大午已經公開表示,自己的企業(ye) “不以盈利為(wei) 目的,而以發展為(wei) 目標,以共同富裕為(wei) 歸宿”。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wei) 企業(ye) 是以賺錢為(wei) 目的的組織,但是孫大午卻不這麽(me) 認為(wei) ,他堅持自己的理想,並以此為(wei) 旗幟,凝聚隊伍。他表示:“當領導人要有一個(ge) 旗幟,沒有旗幟,就凝聚不起隊伍來,大家就是一盤散沙。”
實際上孫大午的兩(liang) 個(ge) 弟弟在加入大午集團之前,在當地都是小有成績的人。二弟孫二午做些小生意,家境豐(feng) 厚,三弟孫誌華做副鄉(xiang) 長,也有亮堂的前途。但在孫大午眼裏,三兄弟的誌向不應局限於(yu) 此。他對兩(liang) 個(ge) 弟弟說,咱們(men) 集合在一起,不是為(wei) 了個(ge) 人掙錢,咱們(men) 團結起來,是要幹一番事業(ye) 。個(ge) 人富了不算富,有本事咱們(men) 兄弟三人把這一帶老百姓帶富起來,給徐水縣(大午集團所在地)做貢獻,給國家做貢獻。不論財產(chan) 屬於(yu) 誰,關(guan) 鍵是我們(men) 給社會(hui) 創造了什麽(me) 財富,給後人留下了什麽(me) 。
孫大午的理想得到弟弟們(men) 的認同,在兄弟三人十幾年的合作中,雖然對工作難免有不同看法,但“從(cong) 沒有為(wei) 財產(chan) 打過架,沒有為(wei) 私事紅過臉”。現在,孫大午做監事長,相當於(yu) 家族委員會(hui) 的領導,基本不參與(yu) 具體(ti) 的經營管理,孫二午任集團董事長,而孫誌華則負責大午溫泉城的工作。兄弟三人各憑能力做事,都在掙工資,孫大午的獎金還隻有孫二午的一半。
從(cong) 這裏,一方麵可以看出孫大午作為(wei) 一個(ge) 領導者為(wei) 企業(ye) 樹立意義(yi) 和目標的非凡領導力。另一方麵,也可以看出,他是個(ge) 做思想工作的高手。他很善於(yu) 管理家族成員。他用簡單的“君子周而不比”,一麵表達了自己將大家視為(wei) 君子的胸懷,另一方麵將他們(men) 的合作關(guan) 係確定下來,避免了家族成員利益的糾結,也避免了與(yu) 其他企業(ye) 高層之間的矛盾。
以直報怨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有人對孔子說:“拿恩惠來回答怨恨,怎麽(me) 樣?”孔子道:“拿什麽(me) 來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來回答怨恨,拿恩惠來酬答恩惠。”
“以直報怨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孫大午說,“每個(ge) 人都有很多委屈或抱怨,我們(men) 提倡不平則鳴。”
孫大午說,大午集團在內(nei) 部提倡一個(ge) “容”字,一個(ge) “鳴”字。“容”就是寬容,領導和員工要能寬容地對待周圍發生的事情;“鳴”是代表不平則鳴,如果你覺得容不下,該說就說出來,而不提倡忍。如果有不平還要忍,還不鬱悶死?
這兩(liang) 個(ge) 字在工作中怎麽(me) 體(ti) 現出來呢?就是每月每個(ge) 員工都寫(xie) 一份工作總結,這個(ge) 總結的主要內(nei) 容是講述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員工如果遇上不平事,可以盡情發牢騷。管理層要對這些意見做出公平公正的處理。孫大午作為(wei) 監事長,要看董事會(hui) 和中層幹部的工作總結,中層幹部要看一線員工的。這樣一層一層來看,不允許報複。孫大午每個(ge) 月的月初都要看兩(liang) 三百份工作總結。在這裏麵,孫大午可以看到很多牢騷,關(guan) 於(yu) 工資待遇的,水暖電供應不好的,休息不好的,幹部態度不好的,都有。去年年底財務處的同事寫(xie) 工作總結時,認為(wei) 工資太低了,才幾百塊,孫大午了解了企業(ye) 的最低工資的情況後,請董事長孫二午和總經理劉平傳(chuan) 閱這份報告,很快公司的平均工資就上調了200元,主要是調整了低收入員工的工資。
孫大午還進行公開的幹部測評,沒有過70%合格率的,工資就緩調,留職查看半年,半年後再測。大午集團的財務處長,在最近的測評中6票隻有1票合格,5票不合格,本來要漲的300塊錢就沒漲。孫大午表示,他可以“再當半年的財務處長,如果還不行就調離工作崗位”。這既是孫大午公平處理問題的態度,也符合他信奉的另外兩(liang) 句話“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和“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wei) 可知也”。(“不發愁沒有職位,隻發愁沒有任職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除了這些,員工還可以寫(xie) 匿名信,也可以到集團網站上留言,幹部還可以“風聞奏事”,意即可以不管信息真假,都可以上報。雖然網上的有些留言非常不留情麵,每次看到孫大午都很振奮,他說:“這太鍛煉人了!這是在試驗領導人的胸懷呢!”
孫大午說:“工作總結也好,匿名信也好,測評也好,都是直言。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能夠看得到的東(dong) 西。我們(men) 提倡以直報怨,不搞潛規則,不要偷偷摸摸。”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qing) 。”—《論語·季氏》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在通行的解釋裏是不怕財富少,就是怕分配不均。這裏的“均”一般被認為(wei) 是“平均”的意思。而在孫大午心中,卻有另一種解讀。孫大午的理解是,患不均是患不公正,不怕你多分多拿,就怕你沒有讓眾(zhong) 人信服的理由和分配製度。這裏的均不是平均、均勻的意思,而是“均衡”的概念。均衡就是公平、衡定,讓人信服。
漢代經學家孔安國(孔子十一代孫)曾為(wei)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樣作注:“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理之不均平。”對於(yu) “均無貧”,漢代傳(chuan) 播儒家思想的包鹹曾做出這樣的注釋:“政教均平,則不貧矣。”可以看到,這裏的“均”,完全可以被視為(wei) 製度規則設計公平公正,人們(men) 各得其所的意思。
大午集團將近兩(liang) 千人,60多名幹部,企業(ye) 內(nei) 部的激勵製度和分配製度完全公開透明,是否公正,則由眾(zhong) 人自己評判。各子公司經理、分廠廠長,除基本工資外,按利潤的百分比或利潤增長部分的百分比提取獎勵,非常明確。
企業(ye) 限定高層的收入與(yu) 員工的收入差距要在10倍以內(nei) ,最高不能超過15倍,中層幹部收入可高於(yu) 普通工人2到5倍。在中國,某些企業(ye) 高管的工資是普通員工的100倍都不鮮見的時候,大午集團將員工的收入嚴(yan) 格控製在這個(ge) 差距之內(nei) 。當董事長拿到100萬(wan) 的時候,要保證讓工人拿到10萬(wan) 。
“對這種工資體(ti) 係,大家是認可的。”孫大午說。他稱這為(wei) “勞資共和”,“財不散,人也不散”。
大午集團發展了22年,還沒有幹部員工因為(wei) 待遇不公而流失。孫大午的體(ti) 會(hui) 是,任何一個(ge) 組織要服眾(zhong) ,必須做到公正公平,公正公平體(ti) 現在獎罰分明,而獎罰分明就要做到公開透明。作為(wei) 一個(ge) 企業(ye) ,讓明規則代替潛規則,讓大家都參與(yu) 評判是否公正公平,是否分配合理,比出自一個(ge) 人的評判要好得多,而且老板要輕鬆得多。
成為(wei) 儒商
孫大午說:“儒商是商人的必然歸宿。”對於(yu) 什麽(me) 是儒商,人們(men) 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有兩(liang) 點比較得到公認,就是儒商是有商業(ye) 道德和社會(hui) 責任感的商人。著名的新儒學大師杜維明曾這樣定義(yi) 儒商:他不僅(jin) 是個(ge) 企業(ye) 家,他還關(guan) 心政治,參與(yu) 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在發展企業(ye) 的同時也關(guan) 心文明的進步。
在孫大午看來,儒商最重要的還是道德經營,社會(hui) 責任也要盡,但並不一定將它視為(wei) 是很高尚的行為(wei) 。對大午集團來說,利他的同時也在利己,關(guan) 心員工、關(guan) 心社會(hui) 也意味著關(guan) 心企業(ye) 。
孫大午的助理馬英華在北京工作過一段時間,因為(wei) 工作和學習(xi) 的關(guan) 係曾多次到大午集團考察,深深地被它的精神打動,這個(ge) 擁有北京戶口的北大高材生,2005年離開北京,來到大午集團。公司給了她70平米的兩(liang) 居室做宿舍,安頓好後,她把父母也接了過來,一家人過得其樂(le) 融融。在大午集團,很多家在外地的員工都住在這樣的宿舍裏。
除了為(wei) 員工提供住房,大午集團裏還有平民學校和平民醫院。
大午學校是大午集團裏最氣派的建築群,這個(ge) 已經運作10年的學校,設有從(cong) 幼兒(er) 園、小學、初中到高中的課程,接受來自集團內(nei) 外的學生,並對來自西部山區的學生,有統一的減免學費的規定;對優(you) 秀的學生,也有退還學費的具體(ti) 政策,比如對中考過重點分數線的學生和高考過本二線的本校學生,退還三年學費。孫大午曾經親(qin) 自擔任學校的校長,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抓學生的品德教育,在小學部開設讀經課,誦讀《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在全校推行儒家“孝悌”精神。
公司裏的醫院也是福利性的,並且像大午中學一樣惠及周邊百姓。當公司發展到幾十個(ge) 人時,就有了一個(ge) 醫務人員;到二三百人時,公司就有了醫務室;上千人時,職工醫院就起來了。集團職工及周邊村民每人每月交一塊錢加入合作醫療,檢查費用和藥費都可享受減免或優(you) 惠。每年春秋兩(liang) 季,醫院還會(hui) 為(wei) 職工及周邊村民做兩(liang) 次免費體(ti) 檢,對附近的村莊,免費出診。在這個(ge) 基礎上,集團還出台了《大午集團職工意外事故及疾病醫療保障製度》,最高可報2萬(wan) 元醫療費。簽訂勞務合同的職工免費享受此項製度,沒有簽訂勞務合同的職工,每年交費60元,也可以享受。
可以說,住房、教育和醫療三大問題,大午集團都替員工想到了。而員工安心,隊伍穩定,也帶來了公司生產(chan) 力的節節上升。
大午集團還有一個(ge) 每年必做的事,那就是敬老。它承擔了附近20多個(ge) 村莊敬老的義(yi) 務,去年這些村莊81歲以上的老人有150多個(ge) ,大午集團給每個(ge) 老人贈送了一個(ge) 大金匾,上書(shu) :“家有老人是福,是你家之福,是社會(hui) 之福“。一並送去的還有大午烤雞、大午葡萄酒、雞蛋。這樣的活動一做就是十幾年,再加上大午集團在當地修路扶貧的行為(wei) ,讓它贏得了周圍居民的高度尊敬。
現在的大午集團對員工們(men) 來說,已經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們(men) 生活的地方,而且生活環境宜人。集團內(nei) 有花園涼亭遊泳池,有五千年文化畫廊,有千畝(mu) 葡萄園,特別是到春天的時候,到處花紅柳綠。有人稱這裏為(wei) “桃花源”,孫大午則是一個(ge) 有桃源夢的人,對此,孫大午並不否認,“最開心的還是,這裏是一個(ge) 好人相聚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孫大午信奉儒家思想,但是他並不著意去研讀儒家著作,他甚至從(cong) 來沒有完完整整地讀過《論語》,對此他不但不心虛,反而認為(wei) 根本沒必要,他的口號是“半部《論語》治企業(ye) ”。他說:“迂腐的人才用一部,實際上半部也用不到,我隻是抓住其中的三兩(liang) 句,自己認真去實踐,去思索,就得到了巨大的收益。”
當然,他的眼界也並不局限於(yu) 《論語》,他的書(shu) 架裏擠滿《易經》、《金剛經》、《道德經》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著作,他也看《基業(ye) 長青》這樣的西方管理暢銷書(shu) ,還在學習(xi) 英語。公司的其他高層也重視管理的學習(xi) ,董事長孫二午正在上清華的工商管理培訓課程,總經理劉平剛剛讀完了人大的工商管理課程。隻是,對他們(men) 來說,這些課程更多是提供了操作層麵的工具和方法,而儒家文化對他們(men) 的影響是骨子裏的,是精神層麵的,也是企業(ye) 能長期發展的保證。孫大午說:“基業(ye) 長青不是產(chan) 品的基業(ye) 長青,而是文化的基業(ye) 長青,大午集團的文化就是一種基業(ye) 長青的文化。”
專(zhuan) 家意見:《論語》怎麽(me) 用
從(cong) 哪裏開始
如果一個(ge) 領導人想從(cong) 《論語》中借鑒管理智慧,應該從(cong) 哪裏做起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肖知興(xing) 建議:1.一以貫之。一以貫之將論語的精髓總結為(wei) “忠恕之道”,忠是盡己之心待人,講原則,講底線;恕是推己之心待人,也就是講同情心,同理心,推己及人。這兩(liang) 點是人類交往的最重要、最本質的核心道理。2.反求諸己。就是要善於(yu) 反思,從(cong) 自身找原因。反求諸己是個(ge) 體(ti) 提高道德自覺的具體(ti) 手段,提供了如何做到忠恕之道的方法論。3.直在其中。這是反省儒家傳(chuan) 統中的與(yu) 現代普世價(jia) 值觀不盡相符的方麵,改差序格局為(wei) 普遍主義(yi) 的平等和對等精神。
轉化為(wei) 遊戲規則
《論語》的精神要落實到管理實踐中,還需要製度的支持。肖知興(xing) 說,企業(ye) 文化要落實到製度和遊戲規則的層麵,才能持之以恒地發揮作用。管理者了解了《論語》的核心思想後,通過與(yu) 同事分享討論,聯係管理實踐,自然就可以按照這些原則製訂出相應的製度和框架來。
避開誤區
北大國際MBA國際項目部主任劉芊為(wei) 國外MBA學生講中國文化已有四年。在他眼裏,儒家的思想對中國的商業(ye) 文化確實有深遠的影響,這些都表現在當前中國的商業(ye) 實踐中。但這並不是說我們(men) 可以簡單地把儒家思想應用到商業(ye) 管理上。相反,從(cong) 管理的層麵上看,儒家思想的很多內(nei) 容並不適應現代企業(ye) ,比如:儒家重視的是人倫(lun) 關(guan) 係,而不是契約精神,現代企業(ye) 恰恰是在建立在契約精神之上的;儒家理想基於(yu) 人的道德自覺,希望所有人都成為(wei) 君子,作為(wei) 一種政治哲學,可以說這個(ge) 理想在中國曆史上從(cong) 來沒實現過,而西方的管理是靠製度來規範和約束,不管你是君子還是小人。
他對管理者的建議是,先學好西方管理,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知道它的長處在哪兒(er) ,弱點在哪兒(er) ,才能找到中國文化裏有哪些優(you) 秀的東(dong) 西可以補進來。在企業(ye) 管理方麵,儒家思想隻有經過“否定之否定”,消除自身陳舊的東(dong) 西,才能適用於(yu) 企業(ye) 管理。
責任編輯:葛燦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