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經與(yu) 中國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講座成功舉(ju) 辦
作者:南春星
來源:清華國學社 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二月廿四日戊午
耶穌2015年4月12日
主題:儒經與(yu) 中國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
主講:韓星
地點:清華大學第五教學樓5105
主辦:弘道書(shu) 院
承辦:清華大學學生國學社
時間:4月10日19:00-- 21:00
4月10日晚7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中和書(shu) 院院長韓星老師應清華大學國學社邀請,在清華大學第五教學樓5105教室作了以“儒經與(yu) 中國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為(wei) 題的講座。韓老師以其獨到的見解,深入地闡釋了傳(chuan) 統儒學思想與(yu) 當今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之間的內(nei) 在聯係。
圖為(wei) 講座現場
在講座中,韓老師首先對近年來人們(men) 對“經典”二字含義(yi) 的誤解與(yu) 對“經典”概念的濫用作了澄清。韓老師說,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經典應當具有原創性、奠基性、典範性和權威性,應當是經過曆史選擇出來的、經久不衰的、在相關(guan) 知識領域中最有價(jia) 值的著作。而自漢武帝之後,一般知識分子所稱的“經典”,則基本都是儒經。
接下來,韓老師對儒經與(yu) “學統”的關(guan) 係,以及孔子在儒學傳(chuan) 承上的曆史地位作出了闡釋。學者章學誠說:“今之所謂經,其強半皆古人之所謂傳(chuan) 也。”而所謂“傳(chuan) ”就是對經典的解釋,而其中的不少經典者最終也變成了“經”。因此,從(cong) 古至今,“經”的數量從(cong) 總的趨勢上來說是在逐漸增加的,即使到了今天還有學者想要整理篩選出《三十經》。而儒家何以成了代表性的經典?著名學者熊十力認為(wei) ,儒學在本質上,與(yu) 其他諸子有著顯著的不同:儒學擁有著遠自曆代聖明的淵源,又在孔子的努力下真正形成體(ti) 係。《漢書(shu) 》中的《藝文誌》也說到,其他諸子都是各推所長,各自發揚六經的一部分;而儒家則從(cong) 一開始就是“遊文語六藝之中,體(ti) 道於(yu) 六經之典”,因此便有了遠超其他諸家的學術文化基礎,這也就是儒家為(wei) “經”而其他各家隻能為(wei) “子”的原因之一。對於(yu) 這些見解,韓老師概括地總結說:“儒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根本,經學是古代學術的主流和主體(ti) 。”
圖為(wei) 聽眾(zhong) 向韓老師提問
韓老師對儒經中的傳(chuan) 統思想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的聯係的講述,引發了現場觀眾(zhong) 的極大興(xing) 趣。核心價(jia) 值本是一個(ge) 舶來品,是指一個(ge) 組織的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及不可替代的組織特質,更是指能夠體(ti) 現社會(hui) 主體(ti) 成員的根本利益和價(jia) 值訴求,推動社會(hui) 變革與(yu) 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標準;而以儒家為(wei) 核心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觀中,諸如以人為(wei) 本、天人合一、仁者愛人、貴和尚中、和而不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患意識、與(yu) 時攜行、生生不息、誠信、民本、日新等等,都在有著中華文明深厚根基的同時,具有著與(yu) 當今時代高度的契合性。可貴的是,韓老師對當代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的十二條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的每一個(ge) 詞語,都在傳(chuan) 統的儒家思想中找到了與(yu) 之對應的思想內(nei) 涵。就連被大多數人認為(wei) 在中國古代幾乎不存在的“民主”概念,韓老師也用傳(chuan) 統中的“民本”思想與(yu) 之對應,向聽眾(zhong) 全方位地展示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圖為(wei) 國學社代表向韓老師贈送紀念品
圖為(wei) 部分聽眾(zhong) 與(yu) 韓老師合影
講座結束後,韓老師還對現場觀眾(zhong) 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解答,現場氣氛熱烈,聽眾(zhong) 表示通過講座增強了對於(yu) 儒家文化的了解和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自信心。在國學社的倡議下,韓老師與(yu) 全體(ti) 觀眾(zhong) 進行了合影。清華大學國學社代表向韓老師贈送了紀念禮物。
責任編輯:葛燦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