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繼文】耄耊之年獻忱國學大餐 青年義工結成九字共識——聽高海老師講述“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孝與孝道”有感

欄目:民間儒行
發布時間:2015-04-17 20:39:10
標簽:
邸繼文

作者簡介:邸繼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職工作於(yu) 朔州市稅務係統,曾任朔州市政協委員,長期致力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基層推廣與(yu) 實踐,朔州市經典文化教育民間研討會(hui) (簡稱朔州國學會(hui) )創辦人。主持的“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十百千萬(wan) 朔州示範工程”於(yu) 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3個(ge) 部門聯合授予首屆“四個(ge) 100”全國最佳誌願服務項目,2016年被全國社科聯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社會(hui) 科學普及專(zhuan) 家”。


 

 

耄耊之年獻忱國學大餐 青年義(yi) 工結成九字共識

——聽高海老師講述“中國人的傳(chuan) 統美德—孝與(yu) 孝道”有感

作者:邸繼文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二月廿九日癸亥

           耶穌2015年4月17日

 

 

 

2015年2月28日、農(nong) 曆乙未年正月初十,由年過八旬、我市著名曆史學家、朔州市三晉文化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高海老師主講的“中國人的傳(chuan) 統美德——孝與(yu) 孝道”講座在市圖書(shu) 館四樓會(hui) 議室“朔州大講堂”隆重舉(ju) 行。

 

我作為(wei) 本次活動的策劃者之一,親(qin) 曆了這次國學義(yi) 務推廣的全過程,為(wei) 本次活動的成功開展而由衷地高興(xing) 。現將所見所經所感整理如下,說與(yu) 有心人聽。

 

一、高老師是孔孟弟子

 

曆史鎖定了在特定曆史階段生活的人群。如同當代國學大師湯一介、錢遜一樣,高海老師早年主要從(cong) 事馬克思主義(yi) 研究與(yu) 教學,是真誠的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信奉者;也如同湯一介、錢遜一樣,最早他們(men) 受反傳(chuan) 統文化話語體(ti) 係影響,對傳(chuan) 統文化曾經持激烈的批判態度;也如同湯一介、錢遜一樣,高老師他們(men) 從(cong) 骨子裏還是流淌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血液。湯一介先生是國學大師湯用彤先生之子,在北京大學從(cong) 事馬克思主義(yi) 教育;錢遜先生是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之子,在清華大學從(cong) 事馬克思主義(yi) 教育,但到了晚年,隨著傳(chuan) 統文化的漸次複興(xing) ,隨著黨(dang) 中央習(xi) 主席對傳(chuan) 統文化的最新定位,這些學富五車耄耊之年的學者們(men) 紛紛把學問研究方向轉向傳(chuan) 統文化,轉向儒家學說,以傳(chuan) 統文化作為(wei) 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安生立命之本。高海老師近八九年來,以孔孟弟子自處,大力支持我們(men) 朔州市國學會(hui) 在本地的國學教育推廣,以身示範,公益講座,辦刊捐物,為(wei) 朔州國學推廣鼓與(yu) 呼。

 

由於(yu) 高老師在朔州曆史研究與(yu) 文化整理工作中多次填充空白,係統闡述了朔州作為(wei) 一個(ge) 新建市的古典曆史,挖掘出一大批過去鮮為(wei) 人知的曆史名人、曆史地名,如秦漢晉時陘嶺以北的婁煩,如南北朝時北秀容爾朱榮軍(jun) 事集團,如隋末劉武周稱帝建國時的國號“大漢”等等,令我對老先生的學術文章倍加仰慕。也由於(yu) 高老師是我父親(qin) 的老師,直接講他是我師爺,但高老師謙虛和善、平易近人,對我及我最早發起的朔州國學經典教育推廣扶持提攜,令我大受感動。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中國人的天然文化根基思想,看到了一名文化人的謙虛謹慎與(yu) 真誠熱情,看到了一名多年受黨(dang) 教育為(wei) 黨(dang) 工作的馬克思主義(yi) 者本色。

 

二、演講現場氣氛熱烈互動密切

 

由於(yu) 高老師學問道德,令名遠播,現場聽眾(zhong) 爆滿。朔州圖書(shu) 館西人民廣場東(dong) 布滿了各類前來聽講人們(men) 的車輛,咋看似大型車展。圖書(shu) 館四樓座無虛席,主辦方不得不臨(lin) 時增加了上百把椅子,還是不能滿足聽眾(zhong) 需求,部分聽眾(zhong) 隻好在走廊過道站著聽講,還有一大部分人不得已隻好來而又返。尤其令人感動而又顯尷尬的是部分老年人居然一直站著聽講。

 

本次講座首開圖書(shu) 館講座互動問答方式,由朔城區團委書(shu) 記薑楠同誌與(yu) 高海老師一問一答,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就中國人的傳(chuan) 統美德——孝與(yu) 孝道,侃侃而談,旁征博引,從(cong) 人們(men) 的人倫(lun) 日用講到治國安邦;從(cong) 遠古的情感自發講到孔子、曾子、孟子等中華聖賢對孝德文化意義(yi) 的闡發;從(cong) 國學典籍的傳(chuan) 承講到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培育;從(cong) 曆史教材講到朔州鄉(xiang) 賢;從(cong) 五四新文化講到公民道德模範;從(cong) 《孝經》講到《弟子規》……,既有褒揚也有貶斥,對老《二十四孝》中部分反人性說法給予了堅決(jue) 批判,並把這些元代成書(shu) 的“郭巨埋兒(er) ”“王祥臥冰”等愚孝糟粕與(yu) 孔孟原典精神作了切割,稱孔子在世也定會(hui) 號召人們(men) 起而反對,“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演講過程中,有五十多名誌願服務者忙碌於(yu) 會(hui) 場內(nei) 外,有舉(ju) 牌要求會(hui) 場安靜的,有攝像照相的,有發卷收卷判題的,緊張有序。尤為(wei) 顯眼的是有若幹身著漢服盛裝的美女負責禮儀(yi) ,彰顯了中華傳(chuan) 統禮樂(le) 文化的端莊大方。有言“服裝是民族的第二皮膚”,漢服從(cong) 滿清政權人為(wei) 割裂後,不再為(wei) 人們(men) 日常穿戴,但近年來隨著國勢日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步伐的加快,漢服複興(xing) 已成運動,各地紛紛成立漢服社,正以另一種形式做著複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的努力。

 

三、會(hui) 後誌願服務者們(men) 形成了“朔州誌願者九字共識”

 

講座順利結束之後,人們(men) 意猶未盡,由我、田迎平、郭麗(li) 萍、李迎平、張秉君、孟金葉、丁雪鬆等共同組織了一個(ge) 本次活動的誌願服務者小型茶敘會(hui) ,現場總結本次活動的得失意義(yi) 。茶敘中形成了一個(ge) 由朔州市三晉文化研究會(hui) 、朔城區青聯、朔州市國學會(hui) 、敬德書(shu) 院、弘文學堂、弘道學堂、培德社(國學堂)、尚德樂(le) 機構、厚德載物群、近思學堂、篤誌學堂、傳(chuan) 習(xi) 學堂等共同發起的朔州誌願者九字共識“讀經、修身、弘道、做公益”。意思是人人要誦讀國學經典尤其習(xi) 主席倡導學習(xi) 的《論語》《弟子規》《三字經》;人人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ang)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做新時代的士君子;人人都當弘道師衛道師,捍衛我們(men) 中國人自己的文化道德,用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在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響應黨(dang) 中央習(xi) 主席的精神文化戰略,率先打造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工程的朔州基層示範模式;人人都要自覺自願做好事做公益,奉獻自己的光與(yu) 熱,倡導全民閱讀,再造書(shu) 香朔州,力爭(zheng) 早日把朔州建成全國文明城市。

 

城區團委薑楠書(shu) 記表示:“且做且探索,團委將堅定支持國學誌願推廣,團結廣大誌願服務者,為(wei) 建設大美朔城、大美朔州、塞上明珠做一些青年組織應該做的精神文化貢獻”。事後,“朔州誌願者九字共識”得到了李堯、高海、符新基等三晉文化領導層的一致認可,認為(wei) 大道至簡,這九個(ge) 字四層意思應該是朔州各個(ge) 年齡段人們(men) 在新常態下的傳(chuan) 播正能量行為(wei) 。

 

 責任編輯:葛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