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傅佩榮山東大學開講:儒學讓我們遇見最好的自己 - 伟德平台体育

【鳳凰網】傅佩榮山東大學開講:儒學讓我們遇見最好的自己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15-03-29 21:45:33
標簽:
傅佩榮

作者簡介:傅佩榮,祖籍上海,西元一九五〇年生。台灣輔仁大學哲學係畢業(ye)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lan) 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係主任兼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哲學係(所)教授。

  

 

 

傅佩榮山東(dong) 大學開講:儒學讓我們(men) 遇見最好的自己

來源:鳳凰網山東(do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二月初九日癸卯

           耶穌2015年3月28日

 

 

 


傅佩榮先生山大開講《遇見最好的自己》

 


山大學子四德主題誦讀

 

3月27日下午,“四德工程”進校園——《我們(men) 共同的價(jia) 值觀》活動在山東(dong) 大學舉(ju) 行,著名學者、台灣大學哲學係教授傅佩榮做客山大,帶來了一場名為(wei) 《遇見最好的自己》的精彩演講。傅先生博古論今,妙語連珠,結合自身經曆,與(yu) 現場近五百位師生分享了儒家思想關(guan) 於(yu) “孝德、誠德、愛德、仁德”的智慧,為(wei) 當代大學生指點迷津,帶領他們(men) “遇見最好的自己”。演講結束後,傅先生回答了現場學生的提問,就當代大學生普遍麵臨(lin) 的各種問題為(wei) 他們(men) 答疑解惑,現場掌聲不斷,觀眾(zhong) 反響強烈。

 

“孝”是天經地義(yi)

 

傅佩榮先生說,百善孝為(wei) 先,孝是天經地義(yi) ,“經”和“地”都代表永恒,孝順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部分。孟子說“五十而慕”,就是到了50歲還愛慕父母。傅先生動情地談到了自己的經曆,“在我50歲上下時父母先後過世,我到現在六十幾歲,還是經常思念、愛慕父母,隻可惜子欲養(yang) 而親(qin) 不待,人生不能重來。”在他看來,中國這種孝順的文化是全世界是絕無僅(jin) 有的,但是每個(ge) 人的情況又不一樣,有的父母很健康,可以幫你帶孩子,有的生病了需要你照顧,最重要的是真誠,但是絕不要勉強。

 

傅先生談到,孔子一生思想的精華是“化被動為(wei) 主動”。我們(men) 小時候是被動的,老師教你孝順父母,不孝順就是不乖。你後麵懂事了,很多人說養(yang) 兒(er) 方知父母心,然而我們(men) 學習(xi) 不是靠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累計造成一個(ge) 結果,學習(xi) 的意義(yi) 在於(yu) 會(hui) 思考、會(hui) 反省。

 

孔子的思想最珍貴的是“仁” 傅先生談到,在《論語》中“仁”這個(ge) 詞出現了100多次,孔子強調的是“行仁的力量由內(nei) 而發”,代表一個(ge) 人要走上仁義(yi) 的路線完全靠自己,行善完全在於(yu) 自己,對長輩、對朋友表示尊敬、友愛是我們(men) 隨時可以做到的。一個(ge) 人行善避惡,除了社會(hui) 規範和信仰宗教外,就是讓每個(ge) 人都有良知。良知不是善的,良知是對善的要求。說一個(ge) 人有良知,並不代表他是好人,隻代表他對善有要求。良知是一種力量,隻有真誠的時候才會(hui) 出現。

 

真誠帶來最大的快樂(le)

 

在傅先生看來,人活在世界上有各種快樂(le) ,身體(ti) 上的快樂(le) 最容易吸引人,比如台灣的美食好吃、好看,這是最容易吸引人的,但也是最容易忘記的。人的快樂(le) 一定要提升到心智層次。同學們(men) 在學校念書(shu) 發感覺現在非常快樂(le) ,這是求知的快樂(le) 、審美的快樂(le) 、行善的快樂(le) ,這些都屬於(yu) 心的層次。再往上就是靈性的層次,就是博愛,除了照顧自己之外,又照顧身邊的人,後來照顧每一個(ge) 人,隻有反省自己,自己做到了真誠,才會(hui) 發現更大的快樂(le) ,身體(ti) 上、心智上,外在所有一切的快樂(le) 都比上內(nei) 心坦坦蕩蕩的快樂(le) 。

 

在回答學生關(guan) 於(yu) “是否要和陌生人坦誠相見”的問題時,傅先生對如何跟別人交往提出了三個(ge) 原則:第一,內(nei) 心感受要真誠;第二,彼此要溝通;第三,社會(hui) 規範要遵守。他認為(wei) 完全不相信或者完全相信陌生人都不是真正的儒家,真正的儒家要懂得人情世故,知道什麽(me) 時候、什麽(me) 情況保護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此外,在當天的活動現場,近五百位山東(dong) 大學的大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ti) 誦讀了關(guan) 於(yu) “孝德、誠德、愛德、仁德”的傳(chuan) 統經典,“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lin) 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qin) 民,在止於(yu) 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青年學子通過經典誦讀感受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jia) 值觀。

 

《我們(men) 共同的價(jia) 值觀》活動以闡述山東(dong) “四德工程”、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主要內(nei) 容,由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共青團山東(dong) 省委主辦,山東(dong) 大學、山東(dong) 衛視《新杏壇》欄目承辦。據悉,本次在山東(dong) 大學舉(ju) 辦的活動近期將在山東(dong) 衛視《新杏壇》欄目播出,《新杏壇》的播出時間是每周日早6:15。

 

此次在山東(dong) 大學舉(ju) 辦的活動是“四德工程”進校園——《我們(men) 共同的價(jia) 值觀》係列活動的首場,接下來《我們(men) 共同的價(jia) 值觀》係列活動還將走進山東(dong) 多所高校,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四德”中的“孝、誠、愛、仁”為(wei) 內(nei) 容,邀請著名學者、專(zhuan) 家進行主題演講。此次活動也是對山東(dong) 高校鞏固提升“四德工程”、學習(xi) 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一次巡禮。傅先生精彩語錄“身體(ti) 健康、心智正常,而不快樂(le) 怎麽(me) 辦?一定還有第三個(ge) 層次,叫靈性修養(yang) 是重要的。所謂的重要牽扯到兩(liang) 個(ge) 概念,一個(ge) 是意義(yi) ,一個(ge) 是目的。”

 

“遇見最好的自己,代表我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對自己今天的情況未必滿意,但是你想將來有一天我會(hui) 對自己說,我很滿意我的情況。你的方向何在?你為(wei) 什麽(me) 要這麽(me) 努力奮鬥呢?”   “良知本身不是善,是對善的要求,它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什麽(me) 時候出現呢?你真誠的時候才會(hui) 出現。”

 

“孔子一生思想的精華是什麽(me) ?一句話“化被動為(wei) 主動”。我們(men) 小時候是被動的,老師教你孝順父母,不孝順就是不乖。你後麵懂事了,很多人說養(yang) 兒(er) 方知父母心,太晚了。我們(men) 學習(xi) 不是靠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累計造成一個(ge) 結果,學習(xi) 的意義(yi) 就在於(yu) ,會(hui) 思考、會(hui) 反省。”

 

“孔子的思想是聚焦於(yu) 自我覺醒上,通過自我的覺醒,由內(nei) 而發,這才是價(jia) 值基礎,行善避惡才有真正的理由。換句話說,我行善避惡不是別人要求我,而是我現在出於(yu) 良知,當下生命的落實,生命的坦蕩、真誠帶來最大的快樂(le) 。”   “人心很脆弱,經不起考驗,你要好好地保護它,把內(nei) 在屬於(yu) 人性最可貴的部分表現出來。”

 

責任編輯:葛燦燦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