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我們已不配稱禮儀之邦——也說弟子規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03-24 10:27:25
標簽:
邵建

作者簡介:邵建,男,南京曉莊學院人文學院任教。著有《胡適與(yu) 魯迅:20世紀的兩(liang) 個(ge) 知識分子》、《瞧,這人———日記、書(shu) 信、年譜中的胡適》等。 <BR>


原標題:我們(men) 已不配稱禮儀(yi) 之邦

作者:邵建(騰訊《大家》專(zhuan) 欄作家)

原載:騰訊《大家》2015年 3月21日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表


新近看到這樣一篇博文《防治精神霧霾,你的孩子可以不讀<弟子規>》。內(nei) 中敘述了這樣一則故事:一所學校把清代蒙學讀物《弟子規》當作校本課程要求所有學生背誦。但有一對一年級學生的家長,給該校所屬教育局寫(xie) 了封信,反對學校硬性規定。幾天後得到學校通知,他們(men) 的孩子可以不背了。我很認同這對家長在校方麵前能夠主動行使家長權利,也不讚成學校硬性規定每個(ge) 孩子都要背。但,他們(men) 信中對《弟子規》的看法以及這篇博文將其視為(wei) 精神霧霾,我以為(wei) ,這裏存在的偏差比校方更大。


這對家長對《弟子規》充滿了厭惡:“當我們(men) 給孩子講解的時候,卻發現一股傳(chuan) 統專(zhuan) 製社會(hui) 的腐臭撲麵而來”,“這裏麵所製定的規則,極大程度符合專(zhuan) 製社會(hui) 帝王培育順民、奴才的需要。”所以“《弟子規》是傳(chuan) 統社會(hui) 奴化教育的一個(ge) 範本,幾乎沒有任何正麵價(jia) 值可言”。信末,這對家長說附了篇王立華女士的文章,聲稱那篇文章“完全代表了我們(men) 的看法”。我好奇地上網搜,得知王女士是首都師範大學兼職教師、全國百佳幼兒(er) 園園長,她的文章題目是《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反對幼兒(er) 讀<弟子規>》。她認為(wei) “《弟子規》整體(ti) 上來講,是封建糟粕多於(yu) 精華”。一位女生因為(wei) 帶幼孩讀過《弟子規》,感覺很好,便問什麽(me) 是糟粕,王女士“反問道:你如果連什麽(me) 是《弟子規》中的‘糟粕’都分辨不出來,你又如何去引導孩子們(men) 讀呢?中國的封建社會(hui) 曆經2000多年,已經夠長了,封建思想對人的毒害已經夠深,難道你還希望封建思想繼續‘發揚光大’嗎”?“《弟子規》中多處內(nei) 容體(ti) 現了封建奴化思想”,“它是封建統治階級為(wei) 了培養(yang) 奴才和順民的教科書(shu) ,不適合現當代社會(hui) 。當今的中國更需要民主意識、獨立精神、自由精神和科學精神。”


我讀文本,很注意一個(ge) 人的語用。一個(ge) 人用什麽(me) 樣的語言乃至詞匯說話,足以表明他接受的是什麽(me) 教育。相比之下,那對家長用的是傳(chuan) 統專(zhuan) 製而王女士用的是封建專(zhuan) 製。封建一詞頻繁閃爍,已表明該女士幾十年來那種主義(yi) 化的教育背景。且不說這裏凡是用封建的地方當為(wei) 皇權,畢竟皇權社會(hui) 才是專(zhuan) 製社會(hui) ,封建無以專(zhuan) 製。所謂封建專(zhuan) 製,乃是五四新文化以來生搬硬套某主義(yi) 人類社會(hui) 五段論的一個(ge) 知識錯舛。這本來是一個(ge) 知識笑話,可是它形成了多少人的無意識而不自知。比如王女士的文後有不少跟帖,這是其中一條:“說的太好了!我孩子小的時候,我堅決(jue) 反對按《弟子規》的某些條文要求孩子,這太禁錮人了,完全是封建餘(yu) 孽,連五四時代的民主自由精神都沒了。”


《弟子規》並非無瑕,但基本說來,是一本好書(shu) 。有人說它毀人不倦,我說它是君子之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重在養(yang) 成一種君子人格,它要求從(cong) 小培養(yang) 。《弟子規》給尚未發蒙的孩童提出一些待人接物的規範,這是君子養(yang) 成之基。至少我們(men) 今天有它比沒它要好,何況該文本在首孝之後可謂越來越好。即使就飽受詬病的孝悌而言,重在踐履精神,並非要把它當作教條,每一條都刻板去做。畢竟我們(men) 不是原教旨。像“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yu) ”。百步餘(yu) 無需照搬,但我當年農(nong) 村插隊,凡是年輕人騎車遇見長者都是下車打招呼,這豈不很好。


至於(yu) 說它培養(yang) 奴才與(yu) 順民,我們(men) 今天更需要的是自由民主獨立。問題是,規矩和奴才有什麽(me) 關(guan) 係,《弟子規》又與(yu) 民主何幹。它們(men) 壓根就不在一個(ge) 語境,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把一個(ge) 有關(guan) 蒙學教養(yang) 的讀本給政治化。這書(shu) 裏有一絲(si) 一毫專(zhuan) 製的影子嗎。莫非自由就排斥規矩,規矩就妨害獨立,這是讓人看不懂的邏輯。有道是仁者無畏,“言不諱,色不媚”,這是不是獨立?一個(ge) 人在貧富之間應該“勿諂富,勿驕貧”,這是教人為(wei) 奴?“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難道是封建糟粕?


因為(wei) 五四新文化以封建為(wei) 名對傳(chuan) 統的全麵否定,可以說一百年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ge) 民族會(hui) 像我們(men) 這樣對自己的傳(chuan) 統如此敵視,致使我們(men) 這個(ge) 禮儀(yi) 之邦在文化上麵目全非。比如日本是一個(ge) 大幅度西化的國家,可是我們(men) 從(cong) 它那裏依然可以看到它自己的傳(chuan) 統,甚至這種傳(chuan) 統還來自我們(men) 古老的儒文化。但,我們(men) 古老的文化走向海外,以夏變夷;一百年來,我們(men) 自己反倒變夷棄夏了,讓傳(chuan) 統認不得我們(men) ,我們(men) 也認不得傳(chuan) 統。舉(ju) 一個(ge) 例子,前幾天我回看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中日比賽。那位“鬼才之眼”的選手上場之後睥睨著日方對手輕蔑地說:我來就是秒殺他們(men) 的。然而,他的對手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翁(那樣表述禮貌嗎)。比賽過程中,當中國對手領先結束之後,那位日本老翁特意停下來,向對手和觀眾(zhong) 微微鞠躬擺手,表示歉意(對不起,耽誤大家了)。以致在場的嘉賓李永波教練感慨地建議:中國隊也應該教教這個(ge) 。是的,這一言一行,兩(liang) 個(ge) 細節,其中教養(yang) 的差異,一目了然。


今天,我們(men) 已經不配稱什麽(me) 禮儀(yi) 之邦了,這頂桂冠早已東(dong) 渡。那位老者從(cong) 小就浸染在傳(chuan) 統禮儀(yi) 文化的氛圍中,所以他舉(ju) 手投足包括連連鞠躬,都那麽(me) 得體(ti) 自然(但他身上有奴才相嗎)。如果這位中國選手從(cong) 小也為(wei) 包括《弟子規》在內(nei) 的傳(chuan) 統文化所浸潤,他肯定不會(hui) 用那樣的口氣說出那樣的話。我這裏並非指責,一百年來,對傳(chuan) 統文化的排斥,尤其文革,讓我們(men) 這個(ge) 族群不斷去教養(yang) 和粗鄙化(包括我自己)。因此,麵對《弟子規》這樣的蒙學讀物,我不但無法視其為(wei) “精神霧霾”;相反,我認為(wei) 它是孩童長成的必要的精神資源,讀一讀,真不壞。


本文係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文章內(nei) 容純屬作者個(ge) 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guan) 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