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士社杭州地區同道首次聚會(hui) 紀實
來源:儒士社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正月廿八日癸巳
耶穌2015年3月18日
導讀:3月15日,在文欣大廈儒士社舉(ju) 辦了首次杭州地區官方活動,以“儒士社介紹暨學儒團體(ti) 活動模型和發展路徑探討”為(wei) 主題開展論壇交流,活動圓滿成功,這也標誌著儒士社在杭州地區的弘道工作正式展開。
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五日,儒士社同道邀請諸多杭州學儒同仁齊聚文欣大廈,進行儒士社在杭州的第一次輔仁聚會(hui) ,此次聚會(hui) 秉持“以友輔仁”的精神,一群對中國文化抱持溫情與(yu) 敬意的朋友,在友善的氛圍中一起探討“學儒團體(ti) 活動方式和發展路徑”,期待通過真誠的溝通和充分的交流,為(wei) 學儒團體(ti) 的進一步發展探索路徑,為(wei) 杭州儒群的形成有所助力。
聚會(hui) 於(yu) 下午十四點三十分正式開始,首先是儒士社主席張愛民先生致歡迎辭並進行主題發言,他從(cong) 自己的切身經曆說起:如何與(yu) 儒結緣,如何在現實的遭遇中發現儒文化在當下生活中活潑潑的價(jia) 值,如何從(cong) 西化的意識走向對儒文明的肯定和向往。
張愛民主席拿出一本多年前的雜誌,雜誌上的主題是“如何做父親(qin) ”,他說,一百年來,我們(men) 始終在追問如何做父親(qin) ,可是一直沒有獲得答案,不僅(jin) 沒有獲得答案,對父親(qin) 這一角色的認知卻越來越模糊,他認為(wei) ,這是一種更大的文明失落的表象,根本原因就在於(yu) 中國人對自己的母體(ti) 文明疏遠了,一個(ge) 疏遠了自己母體(ti) 文明的種群,隻會(hui) 陷入持續的迷茫之中,將不僅(jin) 僅(jin) 隻有對“父親(qin) ”身份認知的迷茫。同時,百年過去,我們(men) 重新梳理曆史,一個(ge) 擁有理性判斷的人不難發現,儒文明擁有強勁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源動力,儒文明並不是屬於(yu) 過去的煙火,而是貫通未來的光亮,它的普世價(jia) 值值得我們(men) 重新認知。當然,在回顧曆史的時候我們(men) 也要反省,為(wei) 什麽(me) 這一百年來,儒文明的力量如此虛弱,這裏麵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點不容忽視——獨立的儒士群體(ti) 並不發達,我們(men) 會(hui) 發現百年來很多儒門賢達奮鬥的身影,比如張謇先生,但是他們(men) 的奮鬥往往是單個(ge) 人的奮鬥,沒有形成可以傳(chuan) 承、有著強大凝聚力的群體(ti) ,所以在遭遇變故時就比較脆弱,致使其在曆史的巨變中總是處於(yu) 弱勢,因此,我們(men) 有必要探索儒群的活動和發展路徑,並以此作為(wei) 未來學儒同道團聚的參考,在這個(ge) 過程中逐漸摸索,慢慢造就出一批有著家國天下情懷,秉持良知,堅韌有為(wei) ,綿延不斷的學儒群體(ti) 。
儒士社總幹事羅仁和先生緊接著發言,他向參會(hui) 同仁詳細介紹了儒士社作為(wei) 一個(ge) 學儒群體(ti) 在十四年發展曆程中走過的道路,特別是學儒群體(ti) 的運營經驗。他首先從(cong) 儒士社的社訓說起,“知行合一、天下大同”——表明儒士社“理論認知和實踐開拓”始終結合的發展模型,不做沒有思想的行動者,也不做沒有行動的空談者,在知與(yu) 行的交互往來中成就團體(ti) 的成長,同時,以充分的自信鼎立大同的理想,追隨先賢的天下格局,突破民族主義(yi) 的顧影自憐,以儒文明的普世適用展開團隊的心理格局建設,保證了儒士社作為(wei) 一個(ge) 儒士團體(ti) 該有的心胸和從(cong) 容。在談到儒士社的社徽時,他特別強調選用先天八卦的含義(yi) :儒士社從(cong) 不認為(wei) 儒是百家中的一家,而是中華文明的主線和源頭,先天八卦為(wei)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所作,沿用先天八卦正是向世人宣告,儒士社對儒的理解,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中華文明的主線和源頭。
接著,羅仁和總幹事從(cong) 儒士社在高中時代的創建曆程說起,談及進入大學後的轉型,進入社會(hui) 後的堅守,以及現在在社會(hui) 上開創儒士事業(ye) 的經曆,從(cong) 他坦誠而充滿熱情的敘述中,我們(men) 看到一個(ge) 普通的中學生團體(ti) 的成長——十四年風雨兼程成為(wei) 今天勇猛開拓的儒群,立誌遠大、學修一體(ti) 、發展青年正是儒士社生生不息的秘訣。
在隨後的討論中,浙江傳(chuan) 媒學院何仁富老師對“學儒團體(ti) 活動方式和發展路徑探討”這一主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wei) 當下在浙江就存在一批對傳(chuan) 統文化有著真誠向往的企業(ye) 家,學儒團體(ti) 的發展在前期可以和這些企業(ye) 家合作,借助他們(men) 的力量為(wei) 其企業(ye) 開展人力資源培訓、管理谘詢等方麵的工作,既是文化的傳(chuan) 播也是事業(ye) 的培養(yang) 。
香港孔教會(hui) 副會(hui) 長洪秀平先生則認為(wei) ,中國家族文化源遠流長,家族一直以來都是文化的延續者和儒式群體(ti) 生活的踐行者,一個(ge) 家族往往就是一個(ge) 踐行儒學價(jia) 值的群體(ti) ,我們(men) 今天討論儒群的發展,應該充分重視家族文化資源,通過適應當代社會(hui) 需要的家族重建實現儒群發展的促進。
浙江全能教育研究院院長王曉燕女士研究全人教育二十多年,她認為(wei) 全人教育概念雖然來自北美學者,並從(cong) 西方熱傳(chuan) 過來,但其實這一理念與(yu) 中國天人合一思想一脈相承,全人發展的理想目標其實就是通過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修煉曆程培養(yang) 既順應天道又契合人道的“人人皆可為(wei) 堯舜”的“全德之人”。因此,我們(men) 要重建對儒家文化的自信觀念與(yu) 自覺行動,立在自己的文化根基上去積極推進天下大同的理想願望。這並不是局限於(yu) 東(dong) 西方文化之爭(zheng) ,而是儒家文化確實代表了人類普適性的一種本心智慧,可以成為(wei) 一種根植於(yu) 生活、服務於(yu) 社會(hui) 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價(jia) 值理念和生活智慧需要從(cong) 小播種,需要通過家文化來予以親(qin) 子傳(chuan) 承,因此,現在我還在浙大的一個(ge) 親(qin) 子文化研究所負責這樣一個(ge) 項目,想從(cong) 學術與(yu) 社會(hui) 的結合來聯結民政、婦聯、計衛、教育等各領域資源去共同研究、推動中國親(qin) 子文化的價(jia) 值重建與(yu) 實踐發展,而儒家文化是中國親(qin) 子文化的核心根基所在,儒士社可以考慮在這一研究領域合力建設。另外,我還在參與(yu) 基礎教育改革相關(guan) 工作,當前的核心重點還是如何深化落實素質教育的問題,以我理解,儒學與(yu) 素質教育理念密切相關(guan) ,因此,也提議儒士社可從(cong) 儒學中深化研究出一些與(yu) 當代素質教育相契的理念內(nei) 容,可組成儒學導師團去為(wei) 廣大教師講學傳(chuan) 播,並輔之以可操作的實踐方案,這在當前整個(ge) 中國倡導傳(chuan) 統文化振興(xing) 的大背景下是非常有必要也有可行意義(yi) 的,不僅(jin) 可以促進儒學本身的傳(chuan) 播發展,還有利於(yu) 整個(ge) 教師團隊的教育自信與(yu) 文化自覺意識
黃會(hui) 女士是浙江省學習(xi) 促進會(hui) 的主任,作為(wei) 一位在央視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媒體(ti) 人,她覺得整個(ge) 社會(hui)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需求都在增加,這是一種普遍性的需求,但是,今天呈現出來的國學形態,大多是碎片化的文化元素,無論在哪一個(ge) 方麵都缺乏體(ti) 係化的文化產(chan) 品,學儒團體(ti) 在進行發展時應該著重加強體(ti) 係化建設的能力。
大同思想網網友提出平台化運作的思路,學儒團體(ti) 應該結束目前各自為(wei) 政的狀態,更緊密地協作起來,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的雙重互動,從(cong) 而在學儒群體(ti) 內(nei) 部實現充分的資源整合,為(wei) 大家進一步的發展提供條件。
公務員蘇醒女士表示,目前儒家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政府工作的推進之間有了更多的合作空間,無論從(cong) 基層社會(hui) 治理來講,還是從(cong) 素質教育、精神文明建設也好,都需要儒家文化的寶貴智慧,有助於(yu) 發揮學儒團體(ti) 的積極作用。而在如何踐行“知行合一”方麵,關(guan) 鍵要實現學儒團體(ti) 的實體(ti) 化運作,可以以書(shu) 院為(wei) 中心,尋求與(yu) 政府在培訓、禮儀(yi) 、教育等方麵的項目合作,同時積極宣傳(chuan) 推廣儒家生活理念,通過體(ti) 驗、教學、民宿等方式,建立以儒文化為(wei) 主題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公務員錢軍(jun) 先生認為(wei) ,儒商作為(wei) 學儒團體(ti) 中的一員,是現代社會(hui) 不可忽視的學儒中堅力量,他們(men) 是在商業(ye) 活動中踐行儒文化的典範。學儒團體(ti) 的壯大,建立什麽(me) 樣的事業(ye) 實體(ti) ,摸索實體(ti) 運行的模式,儒商必將是難得的資源。目前有很多規模企業(ye) ,都有自己的企業(ye) 文化,這些企業(ye) 管理和文化根源多數源於(yu) 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禮、義(yi) 、仁、智、信”,而這恰恰是儒文化的精髓,吸納學儒團體(ti) 外的行儒商人也將勢在必行。學儒團體(ti) 主動融入儒商企業(ye) ,通過拓展訓練、讀經、射禮等多種形式傳(chuan) 播儒文化,增強企業(ye) 員工團隊精神,這將是吸納儒商,促進儒學發展的有效途徑。
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王婷在本科階段就加入了儒士社,她就自己在儒士社的經曆來談,覺得學儒團體(ti) 內(nei) 部的關(guan) 愛很重要,她之所以與(yu) 社團一直同行到現在,其中一個(ge) 原因就是社團內(nei) 部友善互助的氛圍吸引著她。
浙江傳(chuan) 媒學院大二學生張麗(li) 說,大學生是學儒團體(ti) 應該關(guan) 注的群體(ti) ,現在很多學生在生活中缺乏指引,整天把自己浸泡在娛樂(le) 影視中,生活空虛,他們(men) 需要更有價(jia) 值的文化填充生命,但是現在的儒學傳(chuan) 播顯得生硬老套,打動不了大學生,所以即使儒學很好,很符合大學生的需要,但是現在仍然沒有出現大學生對儒學的普遍認同,學儒團體(ti) 應該反思這種現狀。
其他與(yu) 會(hui) 同道也都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聚會(hui) 的最後,全體(ti) 參會(hui) 人員向至聖先生聖像行三拜之禮,在莊嚴(yan) 的氛圍中結束了此次聚會(hui) 。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