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霍韜晦霍韜晦,男,西曆一九四〇年生於(yu) 海南,廣東(dong) 廣州人。一九五七年年赴香港,一九六四年起隨唐君毅修學,一九六六年畢業(ye) 於(yu) 香港新亞(ya) 書(shu) 院研究所。一九六九年赴日本大穀大學修讀博士課程。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西哲學、佛學超過二十年。一九八二年創立法住學會(hui) ,一九八七年創立法住文化書(shu) 院。現任香港東(dong) 方人文學院院長、新加坡東(dong) 亞(ya) 人文研究所所長、新加坡東(dong) 亞(ya) 人文研究所所長。 |
把壞事變成好事
──對香港「占中」的反省
作者:霍韜晦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表
時間:甲午年臘月初三
西曆2015年1月22日
「占中」這一場鬧劇,無中生有,雖未完全落幕,但明眼人已看出:已近尾聲,拖下去已無意義(yi) 。也許政府想采取較和平的手法處理,讓占中者自行散去,所以警方隻是駐守現場,並未徹底執法。雖然法庭已經三令五申,占中者應該交還道路的使用權予公眾(zhong) 。但占中者既然「抗命」在先,也就不怕違法在後。沒有任何成果,他們(men) 不甘就此罷手,於(yu) 是拖拖拉拉,欲去還留。
「占中」是政治鬧劇
這是政治:大家都明知是一場鬧劇,但卻代表著兩(liang) 個(ge) 集團和兩(liang) 種意識形態的角力,那就不能掉以輕心:表麵上是學生運動,但躲在暗角的策劃者、挑撥者、傳(chuan) 訊者和趁機騎劫者則不知有多少,所以參加者品流複雜,有激烈分子、有港獨論者、有無所事事的看熱鬧者、還有支持學生的家長、甚至雙麵人、黑社會(hui) ,各懷鬼胎,大家都借著一個(ge) 看似非常合理的爭(zheng) 取「真普選」的口號來滿足自我。這也就是占中集團內(nei) 部為(wei) 甚麽(me) 有那麽(me) 多的派係和勢力,各不相屬、各說各話、沒有一個(ge) 真正的領導者的原因。「沒有人代表我」,許多占中者都這樣說,顯示了這場運動的自主性、複雜性和隨機性,所以在思想上、策略上、和行動上,大家都不一致。例如在應否使用暴力衝(chong) 擊政府機關(guan) 的問題上,便很清楚的分為(wei) 兩(liang) 派。
弱勢政府不敢嚴(yan) 肅處理
按理,這樣的「烏(wu) 合之眾(zhong) 」不難瓦解,但為(wei) 甚麽(me) 拖延兩(liang) 月,政府仍然不知所措?雖知占中者不隻「占中」,還占領多個(ge) 商業(ye) 區和交通要道,影響民生、影響秩序,公然犯罪、藐視法紀,許多市民都忍受不了,出而與(yu) 占中者對罵,使現場氣氛極為(wei) 惡劣。但警察隻是勸市民不要走進高危之地,並未積極處理。也許政府就是等待民意逆轉,讓市民看清楚占中者的麵目,號稱爭(zheng) 取民主的人為(wei) 甚麽(me) 會(hui) 變得那樣橫蠻,唯我獨尊。
在策略上,政府這種「冷應」不失其高明,但卻沒有負起及時維護法紀、維護公眾(zhong) 秩序的責任。坐看亂(luan) 局,縱容破壞,畏懼某些自以為(wei) 公正的傳(chuan) 媒,自己反而投鼠忌器,不敢嚴(yan) 肅處理,真是威信何在?習(xi) 近平要求梁振英「依法」,十分恰當。為(wei) 政者豈能首鼠兩(liang) 端,遲疑莫決(jue) ?
由此可見,占中者是掌握了政府的弱點:回歸後,政府一直處於(yu) 弱勢,許多政策未能對應人心,累積了許多民怨(若扣緊此義(yi) ,則「占中」與(yu) 其說是爭(zheng) 取民主,不如說是民怨爆發),在公共事務和核心價(jia) 值上尤其失去話語權,一直挨打。就像這次「占中」,在占中者一波一波的攻勢下,政府完全陷於(yu) 被動。一味呼籲占中者理性,無異對牛彈琴。
「占中」犯甚麽(me) 錯?
其實,占中者一開始已經犯錯:
一、「占中」沒有充份理由,為(wei) 甚麽(me) 一定要「占中」呢?以為(wei) 占領代表香港價(jia) 值的中環,刻意打擊香港經濟、破壞香港形象,就可以達到「真普選」的目的。這是一種玉石俱焚的做法,誰也沒有好處,而且意圖要挾,跡近無賴;
二、爭(zheng) 取「真普選」沒有理由一定要一步到位,政府答允增加選委(提名委員會(hui) )人數,雖不理想,但已有讓步,可以再協商解決(jue) ,不必劍拔弩張。比起英國治下,今天的香港民主已經進步神速;
三、西方民主雖雲(yun) 具有普遍性,事實上已百孔千瘡,歐美社會(hui) 不但經濟走下坡,人性墮落,政治爭(zheng) 拗無日無之。資本主義(yi) 的畸形發展,造成公義(yi) 喪(sang) 失。人的孤寂、人的無助已十分可怕,大家都找不到方向,「自由」隻是劣義(yi) ,不能幫助你成長,隻能加強自我放縱,和委過於(yu) 人。這樣的民主,即使你有權向政府提出百般要求,有何意義(yi) ?香港人盲目跟隨,不是很沒有智慧嗎?還以之為(wei) 唯一選擇,不理現實,不管曆史,那是民主的原教旨主義(yi) 者,隻能算是迷執;
四、為(wei) 了爭(zheng) 取民主,而霸占馬路,阻礙交通,影響全港市民的生活、工作和消費,為(wei) 甚麽(me) ?你鬥爭(zheng) 的對象是香港政府還是香港市民?為(wei) 了自己利益而使許多人受罪,這是不是一種「自私」?目的、手段都犯錯,既犯法又犯憎,還有甚麽(me) 資格做改革者?
五、占中者口口聲聲代表香港人爭(zheng) 取民主,這一個(ge) 「代表」的資格如何產(chan) 生?有沒有經過「普選」?誰任命你?根本沒有法理基礎。尤其是當民意調查已經超過八成反對「占中」的時候,你們(men) 還戀棧甚麽(me) ?還不趕快撤退謝罪?可見隻是意氣用事,自稱「民主」卻在幹一些極不民主的事,最後還使用暴力,如何服眾(zhong) ?太荒謬了。經此一役,相信香港人對這樣的「民主」一定印象深刻,清醒許多,以後再不會(hui) 那麽(me) 容易受騙;
六、「占中」醞釀逾年,原來隻是書(shu) 生的躁動,並無周詳計劃,對參加者和群眾(zhong) 的認識並不足夠。「占中」由「三子」發起,起動之後才發現許多乘亂(luan) 而來的參加者各有算盤,代表各路人馬,他們(men) 根本不聽號令,自己行動。「占中三子」很快就被邊緣化,成為(wei) 芻狗。他們(men) 掌握不了群眾(zhong) ,帶導不了運動,反而幾個(ge) 學生領袖更有能量。整個(ge) 過程顯示了「占中」的幼稚和不成熟,如果不是政府投鼠忌器,一再「忍耐」,「占中」可以很快結束。
把壞事變成好事
不過,盡管如此,「占中」對香港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對中國尤有啟發。為(wei) 甚麽(me) ?因為(wei) 香港被西方民主困擾甚久,弄得兩(liang) 麵都不是人。現在好了,可以讓香港市民「見識」一下西方民主的真麵目,原來是如此空疏、粗暴、簡單、淺陋,甚至矛盾、獨裁、衝(chong) 動、情緒化。這樣的民主:怎能解決(jue) 複雜的社會(hui) 問題?隻有不斷爭(zheng) 吵、內(nei) 部不斷分裂,最後一定是訴諸暴力。這樣的結局,曆史已屢見不爽,豈能再犯?須知人類曆史已有幾千年,孕育出無數文明,各有精采,亦各有特色,決(jue) 不能隻聽三百年前配合資本主義(yi) 初興(xing) 時提出來的民主而隨之起舞。時代已變,曆史已變,當日的民主已功成身退,今天的民主已變成潘多拉(Pandora)盒子的細菌,如瘟疫一樣,傳(chuan) 到哪裏,哪裏就會(hui) 自相殘殺。所謂「愛與(yu) 和平」隻是包裝,在理論上不堪一擊,在事實上更是大量反例。如何克製人的私心和權力欲,也許才是根本。這隻有通過東(dong) 方的人性教育和道德教育才有可能化除,民主的人權理論是沒有辦法的,隻有把問題弄得更糟。希望通過這一次的「占中」,香港人會(hui) 清醒些;中國也會(hui) 清醒些,如果要行民主,不要再行西方那一套。把壞事變成好事,通過對西方民主的反省,也許我們(men) 可以創建出優(you) 質民主來:先從(cong) 事教育工作,但不是西方的那種隻講知識、隻講技能、隻講市場的教育,也不是隻服從(cong) 政治需要的短視的國民教育,而是性情教育,亦即承繼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從(cong) 根本下手。 翻新孔子的六藝,師其神髓,從(cong) 小開發孩子的向上之情,孩子自然會(hui) 健康成長。人的質量提升了,民主才有基礎。
從(cong) 世界大勢的運轉上看,曆史將站在中國這一邊。百年不遇,千年不遇,如今遇到了:數百年來中國所受的屈辱、創傷(shang) ,一直懷疑自己的文化落後,欽羨西方文化,如今總算看清曆史,西方有些路不能走。「占中」的鬧劇,讓我們(men) 更了解和更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怎樣重新思考、重新起步。
《易》曰:「天下隨時」。青年是可愛的,有朝氣的,但必須教以正道,認識曆史。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