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華編”百冊出版發布會隆重召開

欄目:新書快遞
發布時間:2015-01-21 17:06:01
標簽:

  

 

 

《儒藏》“精華編”百冊(ce) 出版發布會(hui) 隆重召開

來源:搜狐讀書(shu) 頻道

時間:甲午年六月初一

            西曆2014年6月27日

 

 

 


發布會(hui) 現場

 


發布會(hui) 現場

 

2014年6月27日上午9點,《儒藏》“精華編”百冊(ce) 出版發布會(hui) 在北京大學中關(guan) 新園隆重召開。教育部李衛紅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鄔書(shu) 林副局長、全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規劃辦公室楊慶存副主任、中宣部《黨(dang) 建》雜誌社劉漢俊總編輯、教育部社科司張東(dong) 剛司長等領導出席會(hui) 議。北京大學朱善璐書(shu) 記代表北大到會(hui) 致辭。會(hui) 議由《儒藏》總編纂安平秋教授主持。

 

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準由北京大學主持、以北京大學資深教授湯一介先生為(wei) 首席專(zhuan) 家的“《儒藏》編纂與(yu) 研究”作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an) 項目立項,其後又將《儒藏》工程作為(wei) 重大專(zhuan) 項,持續給予經費支持。2004年,全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規劃辦公室將“《儒藏》精華編”列入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06年,《儒藏》工程被列入“十一五”國家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規劃和“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shu) 出版規劃及重大工程出版規劃。《儒藏》工程分為(wei) 《儒藏》“精華編”和《儒藏》全本兩(liang) 步進行。《儒藏》“精華編”收錄中國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儒學文獻——包括傳(chuan) 世文獻和出土文獻500餘(yu) 種,同時收錄韓、日、越三國曆史上以漢文撰寫(xie) 的重要儒學文獻150餘(yu) 種,共計339冊(ce) ,約2.3億(yi) 字,計劃於(yu) 2017年完成。《儒藏》全本將進一步收錄中國曆史上重要的儒學文獻3000餘(yu) 種,約10億(yi) 字,計劃於(yu) 2025年完成,規模將超過《四庫全書(shu) 》,基本囊括中國(包括韓、日、越)曆史上比較有價(jia) 值的儒學著作。經過海內(nei) 外近500位專(zhuan) 家學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儒藏》“精華編”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100冊(ce) ,6000餘(yu) 萬(wan) 字。

 

北京大學朱善璐書(shu) 記首先致辭,他代表北京大學對《儒藏》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表示祝賀。他指出這是一項關(guan) 乎民族複興(xing) 和文化複興(xing) 的重大文化工程、學術工程。北京大學有著優(you) 良的愛國傳(chuan) 統,繼承和弘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是北京大學義(yi) 不容辭的責任。《儒藏》工程聯合了國內(nei) 外幾十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數百位學者一起攻關(guan) ,橫向帶動、促進了國內(nei) 外學者的交流、互動,對於(yu) 傳(chuan) 統文化的弘揚有著寬廣而深遠的意義(yi) 。

 

《儒藏》首席專(zhuan) 家、總編纂湯一介教授以87歲高齡到會(hui) 致辭,向與(yu) 會(hui) 領導和學者、同仁們(men) 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教育部李衛紅副部長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儒藏》工程取得的成績,是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獻給建國65周年的一份厚禮。5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北大人文學苑同湯一介先生促膝交談,了解《儒藏》編纂情況,讚揚他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繼承發展創新做出的積極貢獻。總書(shu) 記強調指出:“推進中國改革發展,實現現代化,需要哲學精神指引,需要曆史鏡鑒啟迪,需要文學力量推動。文史哲研究要關(guan) 注人們(men) 的精神世界,關(guan) 注社會(hui) 現實問題,積極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幫助人們(men) 更好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確立不斷前進的方向和信心。這是當代學術研究應該承擔的社會(hui) 責任。”總書(shu) 記的講話,充分肯定了文史哲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wei) 人文社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殷切期望。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努力構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體(ti) 係。2003年,“《儒藏》編纂與(yu) 研究” 作為(wei) 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an) 項目獲得立項,教育部先後投入1500萬(wan) 元,使該項目成為(wei) 教育部迄今為(wei) 止投入力度最大的學術文化工程。教育部為(wei) 《儒藏》設立了24個(ge) 重點項目、147個(ge) 一般項目,有效調動了編寫(xie) 人員的積極性。今天“精華編”100冊(ce) 的出版問世,標誌著工程成果已進入集中湧現的收獲時期。《儒藏》工程立項十一年來,按照“出成果、出人才、出經驗”的指導方針,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在海內(nei) 外學術界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儒藏》工程取得的成果主要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一是傳(chuan) 承經典,突破創新。《儒藏》“精華編”薈萃傳(chuan) 世文獻、出土文獻、域外文獻三類於(yu) 一編,這在中國古籍編纂史上尚屬首次。成果選本精善,校勘精當,標點準確,超越前人,是中國古籍整理編纂史上的一項創舉(ju) 。二是編研並舉(ju) ,培養(yang) 人才,有《中國儒學史》等多項成果問世。三是聯合攻關(guan) ,協同合作。工程邀請海內(nei) 外50多家高校和學術機構、近500位專(zhuan) 家學者開展合作,成功實現了跨學科、跨學校、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合攻關(guan) 研究,特別是韓、日、越三國百位學者的加盟,使《儒藏》工程成為(wei) 我國人文學界迄今規模最大的一項國際學術合作項目。四是加強管理,積累經驗。未來兩(liang) 到三年,既是“精華編”編纂與(yu) 出版的衝(chong) 刺階段,同時也要為(wei) 接下來“全本”的適時啟動做好準備。教育部將繼續對《儒藏》工程進行全力支持,積極與(yu) 有關(guan) 部門溝通協調,為(wei) 工程提供便利條件,推動後續工作的穩步前進。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鄔書(shu) 林副局長、全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規劃辦公室楊慶存副主任分別作了重要講話。鄔副局長指出,編纂《儒藏》可以使我們(men) 亞(ya) 洲——特別是東(dong) 亞(ya) 找到文化根蘊,更重要的是儒家經典對中國的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無疑是影響最深的,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夢,對我國的傳(chuan) 統文化首先要在文本、研究方麵有精準的記錄、描述以及與(yu) 時俱進的表達,這樣民族文化之根才能植立,才能保證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有重要的思想支撐、文化支撐,而編好《儒藏》在這一方麵意義(yi) 重大。鄔書(shu) 林副局長還對《儒藏》編纂的數字化提出了重要建議。楊慶存副主任指出,《儒藏》“精華編”是國家文化建設的重大工程,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體(ti) 係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學界為(wei) 實施國家文化強國戰略所做成的又一件既具體(ti) 又實在的事情。《儒藏》“精華編”百冊(ce) 的付梓麵世,對加強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思想價(jia) 值的挖掘和闡發,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和“返本開新”具有重大意義(yi) ,體(ti) 現著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學術擔當。

 

作為(wei) 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李學勤教授也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儒藏》的編纂和出版是學術界、文化界、出版界甚至於(yu) 全國的一件非常重大、極其值得紀念的大事,其重要意義(yi) 可以歸結為(wei) 三點:一,《儒藏》工程是保存和傳(chuan) 承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一個(ge) 非常重大的舉(ju) 措。二,國學的主流是儒學,儒學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主體(ti) 。《儒藏》工程是弘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必要基礎。三,《儒藏》的編纂是未來儒學研究新發展的必要依據和起點,為(wei) 我們(men) 今後結合現實社會(hui) 的需求,根據國家的需要,來發展適應中華民族複興(xing) 大業(ye) 的新的儒學研究——也就是新的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準備了基礎和條件。

 

《儒藏》總編纂孫欽善教授代表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yu) 研究中心作了工作報告。他指出,《儒藏》由於(yu) 卷帙浩繁,為(wei) 求時效,《儒藏》的編纂分兩(liang) 步走。第一步,先選取曆史上較有代表性或影響較大的典籍編為(wei) “精華編”,然後再擴展為(wei) 全本《儒藏》。《儒藏》“精華編”沒有采取相對來說較為(wei) 容易的影印方式,而是采用了簡明校勘並加現代標點的排印方式,這不僅(jin) 為(wei) 了避免與(yu) 已經出版的一係列大型影印叢(cong) 書(shu) 形成重複、造成浪費,更重要的是為(wei) 了立足現代,方便當今海內(nei) 外讀者的閱讀,以及得以與(yu) 數字化接軌而便於(yu) 檢索、利用。這樣做增加了整理工作的學術標準和含量,也相應極大地增加了整理、出版的難度,因此如何保證質量和進度就成了非常突出的問題。早在2007年5月,季羨林先生就曾提出:“《儒藏》的好壞,全在質量,要盡量減少錯誤,寧可慢一點,也要保證質量。”為(wei) 了協調進度,特別是保證質量,《儒藏》中心采取了一係列措施,製訂相應的製度,規定了嚴(yan) 密的審稿、編纂流程,層層把關(guan) ,在管理上實行合同製,與(yu) 部類主編和校點人分別訂立撰稿交稿合同,嚴(yan) 格執行退改、退稿規定。在書(shu) 稿的選題中,有不少與(yu) 已經整理出版的古籍相重,為(wei) 保證此類書(shu) 稿的質量,《儒藏》中心強調吸收已有成果,同時強調力爭(zheng) 在水平上加以超越,堅決(jue) 杜絕抄襲侵權之嫌。回顧十年來的工作,《儒藏》中心深深體(ti) 會(hui) 到保證質量的關(guan) 鍵在於(yu) 依靠得力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形成一個(ge) 團結協作的工作班子。在學校支持下成立的實體(ti) 機構“《儒藏》編纂與(yu) 研究中心”已經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並且以青年為(wei) 骨幹的團隊。這個(ge) 團隊與(yu) 校內(nei) 外部類主編和廣大校點者、審稿專(zhuan) 家密切聯係,與(yu) 北大出版社默契配合,形成《儒藏》編纂出版整個(ge) 鏈條的有效周轉機製。《儒藏》中心同時注重培養(yang) 新生力量,招收博士生,引進博士後,收到出成果與(yu) 出人才同時並舉(ju) 的雙贏效果。最後孫欽善教授表示,《儒藏》“精華編”隻是《儒藏》叢(cong) 書(shu) 的一小部分,遠不能代表全部《儒藏》。全本《儒藏》編纂的後續工程,任務還很艱巨,現在正是“精華編”與(yu) 後續工程相銜接的最佳時機,《儒藏》中心已開始具體(ti) 謀劃,懇望領導和學術界繼續給予指導和支持,使後續工程的立項及時得到落實。

 

北京大學出版社王明舟社長代表《儒藏》出版單位作了重要報告。他回顧了百冊(ce) 《儒藏》的出版過程,強調質量是《儒藏》編校工作的中心,圍繞《儒藏》質量,建立了嚴(yan) 格的保障和評估體(ti) 係,目的就是要把《儒藏》打造為(wei) 文化精品。同時,借助《儒藏》工程的出版,出版社實實在在地培養(yang) 了一批古籍出版的優(you) 秀編輯。北大出版社也重新回到古籍出版這個(ge) 領域,並逐漸成長為(wei) 一支重要的力量。王社長說,《儒藏》精華編共282冊(ce) (含海外編則是330冊(ce) ),百冊(ce) 之外的182冊(ce) ,將在2017年全部出版。

 

《儒藏》“精華編”部類主編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李存山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韓格平教授也作了重要發言,談了他們(men) 在組織編纂《儒藏》“精華編”工作中的感受。

 

北京大學社科部部長、哲學係主任王博教授最後作了簡短的總結發言。

 

出席會(hui) 議的還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袁越倫(lun) 副巡視員、教育部社科司成果處魏貽恒處長、《黨(dang) 建》雜誌社三編室王錦慧主任,以及北京師範大學周桂鈿教授、北京大學張希清教授、首都師範大學鄧球柏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羅炳良教授等《儒藏》“精華編”數位在京主編。北京大學社科部耿琴副部長、北京大學社科部邢滔滔副部長、北京大學宣傳(chuan) 部張琳副部長、北京大學社科部項目辦公室劉睿主任等參加了會(hui) 議。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yu) 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同瑞教授、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李中華教授、常務副主任魏常海教授,以及北京大學曆史係張衍田教授、北京大學圖書(shu) 館張玉範研究館員、北京大學曆史係陳蘇鎮教授、北京大學出版社張鳳珠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典籍與(yu) 文化事業(ye) 部馬辛民主任、北京大學出版社市場運營中心王林衝(chong) 主任以及《儒藏》編纂與(yu) 研究中心全體(ti) 編纂人員和北大出版社典籍與(yu) 文化事業(ye) 部全體(ti) 編輯人員參加了會(hui) 議。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