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傑思】《君子規》——卷二《義》

欄目:經典誦讀
發布時間:2015-01-18 13:53:21
標簽:
陳傑思

作者簡介:陳傑思,男,西曆一九六四年生,華族,雲(yun) 南江川人。現職為(wei) 雲(yun) 南師範大學社會(hui) 發展學院副教授。著有《中華義(yi) 理》《中華十大義(yi) 理》《中華義(yi) 理經典》等。

  

 

 

《君子規》

卷二《義(yi) 》

編著:陳傑思

書(shu) 寫(xie) :陳  平

出版社:雲(yun) 南大學出版社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表

時間:甲午年十一月廿八

      西曆2015年1月18日

 

 

 

【正文】

 


君子的行為(wei) ,符合於(yu) 正道,而且行為(wei) 適宜,這就是正義(yi) 。確立正義(yi) ,製約私利;明確道義(yi) ,謀取功德。

 


仁愛是道義(yi) 之本。用正義(yi) 來滋養(yang) 心靈,用利益來供養(yang) 身體(ti) 。如果棄除道義(yi) ,相互爭(zheng) 奪利益,人們(men) 就會(hui) 相互傷(shang) 害,國家就危險了。

 


君子之學,在於(yu) 弘揚大道;小人之學,在於(yu) 獲取利益。善的事即便微小,但不能不做;惡的事即便微小,也不能去做。

 


天資聰明,如果用於(yu) 正道,就能建功立業(ye) ,成為(wei) 豪傑;天資聰明,如果用於(yu) 邪道,就會(hui) 助長罪惡,身敗名裂。

 


由正義(yi) 而產(chan) 生的利益,是善的利益。如果私欲太重,正義(yi) 之心就會(hui) 被蒙蔽。貧困者偷盜,富有者施暴,財物與(yu) 色情的禍害,由自己招致。

 


有穩定的財產(chan) ,就會(hui) 有穩定的心理,身體(ti) 安康,心中安寧。做事時有利,應當與(yu) 他人共享,不要獨自占有,也不要強行奪取。

 


將利益給予別人,道義(yi) 就得到彰顯。如果沒有功德,所講的道義(yi) 就是虛假的。天下共同的利益,需要共同來創造。個(ge) 人的私利,必須以正義(yi) 加以規範。

 


正義(yi) 與(yu) 利益,如果能夠兼而得之,那麽(me) 在取得利益時,必須通過正義(yi) 的手段。正義(yi) 與(yu) 利益,如果不能兼而得之,那麽(me) 就要堅持正義(yi) ,放棄利益。

 


一個(ge) 行為(wei) 高尚的人,名望自然就高。因為(wei) 大家所敬重的,不是外表容貌。一個(ge) 才學豐(feng) 富的人,聲望自然不凡。因為(wei) 人們(men) 所佩服的,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當你有能力時,不要自私、自利。對於(yu) 他人的才華,不要嫉妒、毀謗。不要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麵前驕傲自大。不要厭棄舊的東(dong) 西,也不要追求新奇的東(dong) 西。

 


當別人忙著沒空時,不要用事情去打攪。當別人身心不安時,不要用話語去打擾。別人的短處,不要去宣揚,他人的隱私,切莫張揚。

 


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在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必定會(hui) 更加勤勉。張揚他人的過失,就是在作惡。如果指責得太過分了,還會(hui) 給自己招來災禍。

 


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如果有錯卻不能互相規勸,則雙方的道德都有缺陷。拿人家東(dong) 西和給人家東(dong) 西,一定要分辨清楚,給人家的東(dong) 西要多點,拿人家的東(dong) 西要少點。

 


如果要將一種不好的東(dong) 西施加在別人頭上,首先要問一問自己願不願意承受這種不好的東(dong) 西。如果自己都不願意,你趕快停止不要這樣做。受人恩惠,要想著回報。有了仇怨,要盡快忘記。對仇怨的報複,盡可能少而短;對恩德的回報,盡可能多而長。

 


身居上位,對待下麵的人,重要的是自身品行端正,公正而且溫和,仁慈而且寬厚。如果仗勢強迫別人服從(cong) ,別人心中不服。以理服人,別人才會(hui) 心悅誠服,無話可說。

 


看見他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應該努力去做到。縱然差距很大,也可漸漸趕上。看見別人的惡行,要立刻反省自己。如果發現自己也有同樣的缺點,就要馬上改正;如果沒有,也要引起警惕。

 


自身的道德、學問、才能、技藝,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就要不斷磨煉自己。至於(yu) 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不要憂慮、自卑。

 


如果一個(ge) 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歡喜,那麽(me) 壞朋友就會(hui) 來接近你,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了。如果聽到他人的稱讚,能夠心存畏懼;當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時,能夠欣然接受,那麽(me) 正直誠信的人,就會(hui) 漸漸同自己親(qin) 近。

 


心中沒有邪念而造成的過,隻能稱為(wei) 錯;心中有邪念而犯下的過,便是罪惡。知過能改,過失自然消失,如果有錯還要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

 


看見人身處困境,就出言加以指引;看見有人行惡,就出言加以阻止;看見人在相互爭(zheng) 鬥,就出言加以勸解;看見人有冤屈,就出言加以申辨。

 


君子處於(yu) 困境之中,能夠堅守道義(yi) 。小人處於(yu) 困境之中,就會(hui) 胡作非為(wei) 。人與(yu) 禽獸(shou) 之間的差別,在於(yu) 人有仁義(yi) 。對於(yu) 仁義(yi) 之道,人若堅守它,它就存在,人若放棄它,它就消失。

 


任何事情,隻要有原則,必定有權變。在某種情況下如果離開原則,就必須返歸於(yu) 正道。順應天時,合於(yu) 人心,根據各種態勢,向著有利的方向引導。

 


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不義(yi) 之事做多了,必然自取滅亡。毀損別人的人,是在毀損自己;稱譽別人的人,是在稱譽自己。

 


善於(yu) 挽救他人,就不會(hui) 有被遺棄的人;善於(yu) 拯救萬(wan) 物,就不會(hui) 有被廢棄的物。善人稱讚他,惡人毀謗他,有毀有譽,這種人才有可能是賢人。

 


君子通達,就要推行正道;小人得勢,就要謀取私利。不仁之人居於(yu) 高位,就會(hui) 把他的邪惡傳(chuan) 播給民眾(zhong) 。

 


人看見利益而看不見危害,就好像魚看見魚餌而看不見魚鉤。君子踐行正義(yi) ,小人搞歪風邪氣。

 


心術端正的人,來講說邪法,那麽(me) 邪法也會(hui) 向正確的方向轉變;心術邪惡的人,來講說正法,那麽(me) 正法也會(hui) 朝著邪惡的方向轉變。

 


將自身放在後麵,反而能處於(yu) 領先,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夠保存自己。善良的品德就像是水,滋養(yang) 萬(wan) 物。如果不是時時隻想到自己,就不會(hui) 有什麽(me) 可憂慮的了。

 


富與(yu) 貴,人人都想追求,如果不是通過正道,就不要去獲取。貧與(yu) 賤,人人都會(hui) 厭惡,如果不是通過正道,就不可以躲避。

 


種下善的因,就會(hui) 有好的結果。天網恢恢,廣闊無邊。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在無人之處,老天也有眼睛在看著。

 

責任編輯:葛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