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章潤】我對2015年的五點期許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01-15 10:27:17
標簽:
許章潤

作者簡介:許章潤,男,西曆一九六二年生,安徽廬江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就讀於(yu) 西南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和墨爾本大學,獲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主治法律哲學與(yu) 政治哲學,兼及憲政理論與(yu) 刑事法學,尤其關(guan) 注“中國問題”意義(yi) 上舶來理念與(yu) 固有生活調適過程中的法律方麵,而念念於(yu) 中國人世生活與(yu) 人間秩序的現代重構性闡釋,汲汲於(yu) 儒家優(you) 良傳(chuan) 統的法律複活和中國之為(wei) 一個(ge) 大國的法律布局,追求法律理性與(yu) 人文精神的統一,尋索學術的人道意義(yi) 。主持《曆史法學》集刊,主編“漢語法學文叢(cong) ”、“西方法哲學文庫”和“法意叢(cong) 刊”。 


我對2015年的五點期許——中國是一個(ge) 立憲民主的共和國,內(nei) 部沒有敵人

作者:許章潤

來源:中評網

時間:甲午年十一月廿四

         西曆2015年1月14日

  

 

【編者按】經過2014年的反腐和官方“法治”建設,中國知識界和思想界如何看待過去的一年,並對2015年有何期待?在天則經濟研究所2015「新年期許」論壇上 ,許章潤提出五點期許,包含法治、社會(hui) 生活、政治信息公開、政治和解及教育幾個(ge) 方麵,本文為(wei) 作者發言,經作者本人審閱,天則所/中評網授權刊發,以饗讀者。 

 

 

第一,立憲民主的共和國內(nei) 部,沒有敵人,隻有違法犯罪者。因此,國家不是運用敵我思維和鬥爭(zheng) 哲學,而是基於(yu) 法治的程序正義(yi) 來調處公民共同體(ti) 與(yu) 違法犯罪者之間的關(guan) 係。其之令人向往,適堪宜居,緣由在此。

 

就此而言,中國若果屬於(yu) 名副其實的立憲民主的共和國,則國家內(nei) 部,必無敵我之分,更無基此而用專(zhuan) 政對付一部分人民之舉(ju) 。我們(men) 都是人民,組成一大整體(ti) 陣勢,而構成了這個(ge) 國家。具體(ti) 而言,十三萬(wan) 萬(wan) 人是分享國族榮光的國民,也是團結在自由、平等、博愛旗幟下的共和國的公民,以富強、民主和文明為(wei) 共同指歸,縱有理念之別、價(jia) 值之異,何有敵我之分?另一方麵,理念和價(jia) 值不妨各守畛域,各美其美,行為(wei) 卻需恪守法律底線,否則,公民共同體(ti) 必將啟動糾錯機製。就是說,違法犯罪,例屬國民或者公民突破了自家共同體(ti) 的行為(wei) 底線規範,按規範懲處就是了。如此這般,界限分明,則國民免於(yu) 恐懼,怡怡然也,欣欣然也。

 

職是之故,期望今日中國、今年的中國,藉由政治建設和法治建設,給予大家更為(wei) 踏實的安全感,反麵而言,尤其不要再發生突然抓捕手無寸鐵書(shu) 生的事件。芸芸眾(zhong) 生,圖的是安全和安寧,一起過好日子,進而才有幸福可言,則此種不確定性,著實讓人不寒而栗。所以我的一點期許是,今年、明年、永遠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剛才茅於(yu) 軾先生講到,“共和”之為(wei) 理想,是中國百年追求的政治目標,也是全體(ti) 公民在政治上和平共處的基本格局,我完全讚成。其實,其間就隱藏著或者可得引申出的一個(ge) 命題,就是“中國”是億(yi) 萬(wan) 國民的幸福家園,意味著它是立憲民主、人民共和的法權形式,而成為(wei) 億(yi) 萬(wan) 公民的政治共同體(ti) 。所謂中國,就是這一家園和共同體(ti) ,置此邦國,一種政治共同體(ti) 之內(nei) ,沒有敵我之分,隻有守法公民和違法犯罪者的區別。此間界限落定,一切循法以治,國民和公民免於(yu) 恐懼,也方才談得上免於(yu) 恐懼。

 

第二,最近兩(liang) 年,藉由反腐和法製,督促官員人人廉潔奉公,政教人員潔身自好,從(cong) 而催育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和雅致文明的國民生活方式,應有之義(yi) ,全民拍掌。但是,身處刻下世俗化時代,要求普通國民,億(yi) 萬(wan) 打工仔、打工妹都成為(wei) 趣味高雅和道德高尚的人,乃至於(yu) 取消其頗為(wei) 享受的“三俗”美學,則此種道德整肅和精神重整運動,於(yu) 建設“道德中國”之際,等於(yu) 否認了人性的豐(feng) 富性和億(yi) 萬(wan) 心智的差等,無視人性中的喜劇成份,期望人人成聖成仙,進至於(yu) 人為(wei) 拔高,實為(wei) 道德潔癖,反而可能造就遍地開花的偽(wei) 君子,或者,導致對於(yu) 人性的壓抑,事實早就證明,行不通的。

 

在此,不是藉由公共權力嚴(yan) 禁“三俗”,壓製或者取消國民的市民生活和基於(yu) 市民生活的市場消費,毋寧,容忍一般市民趣味,卻培育和弘揚高雅文化,形成分際,將三俗歸還給市民,讓高雅收攏於(yu) 廟堂,則文教敦化,生生化育,方為(wei) 正道,可能,也才是有效的對策。也就因此,承認人性的豐(feng) 富性,特別是正視人性中的負麵因素,而非“清教共產(chan) 主義(yi) ”式的一掃光,同樣是營造愜意人世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放眼大中華,港澳台是市民社會(hui) 氣息濃鬱之地。就中國內(nei) 地而言,珠三角、長三角和成渝、湖廣,亦為(wei) 市民生活昌達之鄉(xiang) 。但凡市民生活繁育昌達之域,多為(wei) 普通百姓宜居之鄉(xiang) 。為(wei) 此,誠盼今年的中國,明年的中國,尤其是像北京這樣的大都會(hui) ,可不可以更多一些市民生活氣息,放開準允農(nong) 貿市場、街頭小商小販、擦皮鞋、瞎子賣唱、藝人畫像等市民生活。就此而言,周末時分,將一些城市廣場,包括天安門廣場和若幹街道,變身為(wei) Sunday market,大家周末去逛逛,美院的學生可以在那裏給遊人畫像,藝術學院的學生可以在那裏彈琴賣唱,掙點小費,於(yu) 市民生活與(yu) 和諧中國,均不無小補,實在是錦上添花。它在表明這真是百姓的家園、共和的人世之際,具象呈現出“幸福中國”之絢爛如花。

 

說到幸福,則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幸福生活”是一個(ge) 美好的概念。但是,所謂“人民的幸福”這樣的修辭,所表征的多為(wei) 整體(ti) 願景,更多的是一種文宣修辭。民主政體(ti) 之下,政客時常以此口號拉選票,不奇怪,總比講鬥爭(zheng) 要好。再往前說,各種極權政製也都許諾要以“人民幸福”作為(wei) 國家目標和政治綱領。但是,說到底,幸福是一個(ge) 私性概念,意味著在平等和法治的社會(hui) 政治條件下,個(ge) 體(ti) 追求愜意生活的自由,關(guan) 涉個(ge) 人的生活理念和生命價(jia) 值,沒法用公權力來提供的,更非政府用一個(ge) 模子所能攏括的。

 

公權力不可能規定什麽(me) 是幸福、你必須幸福、怎樣才能幸福,國民和公民亦不應要求政府提供幸福,等等。

 

毋寧,公權力所能提供的不是幸福,而是提供個(ge) 人追求幸福的公共產(chan) 品,如平等和自由的社會(hui) 法律製度,給予老弱病殘的社會(hui) 救助,公正的司法,等等。幸福,是要自己去追求的,公共權力所能做的就是保障大家分享平等和放心追求幸福的法政社會(hui) 條件。

 

換言之,立憲民主政體(ti) 安排如果不能落實為(wei) 具體(ti) 個(ge) 人的選擇自由、表達自由、追求生活方式的自由,則一切關(guan) 於(yu) “人民的幸福”這種集體(ti) 性指向,多半要麽(me) 淪為(wei) 一種政治宣示,要麽(me) 是政客的空洞許諾,要麽(me) 是集權主義(yi) 的規訓而已。

 

第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抗日戰爭(zheng) 勝利70周年,肯定要有大型紀念活動。今年的紀念活動理應成為(wei) 實現政治和解、彰顯“現代中國”的普世意義(yi) 的一大契機。屆時,與(yu) 其一家獨唱,不若搭台共鳴。

 

為(wei) 此,不妨邀請日、韓、俄、美以及東(dong) 南亞(ya) 、澳新等國的元首與(yu) 首腦,以及台島的領導人,一齊聚首,同台唱和。如此前在下曾經所言,經由此舉(ju) ,既在誌念,亦在敦睦,更孜孜於(yu) 和平。當年的侵略國身臨(lin) 此境,隻有認罪懺悔的份;勝利者歡聚一堂,更不忘生聚教訓。國共兩(liang) 黨(dang) 緣此進一步和解,也就是在為(wei) 全民族的政治和解創造機緣。同時,在東(dong) 亞(ya) 整合的意義(yi) 上,為(wei) 中日兩(liang) 國的政治和解與(yu) 中日韓三國的一體(ti) 化,提供契機。在全球政治意義(yi) 上,它有助於(yu) 進一步強化中國與(yu) 當年世界反法西斯聯盟,這些今天持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之間分享共同價(jia) 值,而孜孜於(yu) 全球正義(yi) 也。

 

第四,希望中央電視台開設一個(ge) “人大頻道”,專(zhuan) 門整天現場直播人大會(hui) 議,各種人大會(hui) 議的討論、質詢和論辯活動。講憲政,講依憲治國,都是好事情,問題是要落實。其間千頭萬(wan) 緒,小事大事都有,我的期許和建議是,央視設立一個(ge) 專(zhuan) 門電視頻道,開放對於(yu) 人大各種會(hui) 議的報道。立憲民主國家,譬如英國的BBC和澳洲的ABC,好象都有這樣的做法,專(zhuan) 設一個(ge) 電視頻道整天專(zhuan) 門播放議會(hui) 開會(hui) 辯論的情景。提請中央電視台開設一個(ge) 頻道,專(zhuan) 門播放人民大會(hui) 堂裏人大代表和各人大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的開會(hui) 情形,現場直播,事後輪播。這既是民眾(zhong) 參與(yu) 的方式,分攤、分享作為(wei) 國民治理國家的責任和榮光,也是上下溝通、朝野溝通的方式,何樂(le) 而不為(wei) 。現時人大開會(hui) 不多,恐怕填充一個(ge) 頻道的材料不夠,那就連省市人大一齊報道,大家一起欣賞吧。

 

第五,我還有一個(ge) 期許,關(guan) 乎當下中國的高等教育。前兩(liang) 年,一度有建設現代大學製度的呼籲,這一年多,似乎籲聲不再。相反,加強輔導員製度,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對教師進行思想監控這一套,仿佛又回來了,令人不寒而栗。高校是探索未知、積累學理、砥礪思想的學者共和國,不僅(jin) 屬於(yu) 國族的軟實力,也是人類普世價(jia) 值的策源地。沒有牛津劍橋,哪有大英帝國;沒有哈佛耶魯,哪有美利堅帝國。

 

在此,我想說的是,中國依然是一個(ge) 發展中國家,教育經費仍然有限,甚至非常匱乏,可能教育行政主管機構感到錢用不完,錢花不出去,那邊廂,多數教師連參加學術會(hui) 議的差旅費都沒有,“青椒”們(men) 更是深感基本生活“壓力山大”,卻是普遍現象。如何高效利用現有的高校資源,從(cong) 而發揮學府的思想創發、知識生產(chan) 作用,讓它們(men) 蔚為(wei) 國族的大腦,則憲法規定的言論表達自由,仍為(wei) 急務,還需落實。

 

在此,希望循沿現代大學製度思路,逐步精簡高校黨(dang) 團體(ti) 係及其就業(ye) 人員,最終取消建製化的黨(dang) 團體(ti) 係。置身現代大學製度下,各種黨(dang) 團組織當然有權在校活動,包括發展成員、宣傳(chuan) 理念、組織活動,這是民主政製下的政黨(dang) 活動自由。但是,作為(wei) 學校最高決(jue) 策機製和行政的建製化存在,卻並非必要。好像刻下全世界隻有朝鮮、中國、古巴、越南等國高校還有黨(dang) 團組織。台島自1979年起撤銷學校黨(dang) 團組織的建製,不妨礙政黨(dang) 贏取或者再度贏取執政權。

 

那個(ge) 新東(dong) 方,不過就是個(ge) 大型培訓班,攢錢是個(ge) 路子,辦學則談不上。既然有錢,真要有心有力,有願有德,辦個(ge) 私立大學(非刻下“民辦大學”也),用幾代人的接續,勞生息死,辦成個(ge) 世界一流學府,那才叫本事,那才是功德無量!

 

資本家夫婦,有錢就往哈佛送,說到底,還是老土。

 

我是教書(shu) 匠,起居不離校園,在學校討飯吃,作為(wei) 國民和公民,靠國家的進步發展而活著,而改善生活,則不能不關(guan) 心,不能不說,希望不致誤會(hui) ,也不要整我。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