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英】儒學複興的當代價值——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和未來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5-01-09 16:44:03
標簽:
成中英

作者簡介:成中英,男,西元一九三五年生於(yu) 中國南京,二〇二四年卒於(yu) 美國夏威夷。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係終身教授,曾任台灣大學哲學係客座教授、係主任暨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中西哲學比較、儒家哲學及本體(ti) 詮釋學,著有《儒家哲學論》《中國文化的新定位》《中西哲學精神》《中國哲學與(yu) 中國文化》《合外內(nei) 之道:儒家哲學論》等。《中國哲學季刊》的創立者和主編,同時也是“國際中國哲學學會(hui) ”、“國際易經學會(hui) ”等國際性學術組織的創立者與(yu) 首倡者。

 

 

儒學複興(xing) 的當代價(jia) 值—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現狀和未來

作者:成中英

來源:原載於(yu)  鳳凰網

時間:甲午年十一月十八

      西曆2015年1月8日



摘要:不管在外交上,還是在國際舞台上,中國儒家的道德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ge) 貢獻。西方法律形成的良好秩序、良好治安是中國可以學習(xi) 的,學習(xi) 法律不是要放棄道德,而是要加強道德,所以這會(hui) 是人類的一個(ge) 理想。

 

 

中國的覺醒在整個(ge) 人類是最早的

 

人類整個(ge) 發展都是人自身對價(jia) 值的一種認識,對理想的認識,對生命意義(yi) 的認識,這種認識就是一種覺醒。

 

在西方,五世紀希臘文化的發展是一種文化的覺醒,追求真理、追求人的自我認知,比如蘇格拉底;中國的古典發展,從(cong) 孔子開始是一種覺醒,人要做什麽(me) ,能夠做什麽(me) ,應該做什麽(me) ,是這樣一種認知。《論語》裏有一句話,“吾欲仁,斯仁至矣”,人要成為(wei) 仁人,能夠關(guan) 心他人,這是一種覺醒。人不能都隻是為(wei) 自己,人依照傳(chuan) 統過日子,就當前自己的需要、欲望過日子,但想到怎麽(me) 去關(guan) 心自己,怎麽(me) 去擴大自己,來認識世界、認識他人,這是一種覺醒。這種覺醒是本來就有的一種認知,提升為(wei) 自覺、明白的認識。所以覺醒是發自於(yu) 自身,是自身的一種提升。

 

孔子怎麽(me) 會(hui) 想到“仁”,因為(wei) 人性裏本來就包含著仁,本來就包含著對人的愛心,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實際的行為(wei) 。但要當做一個(ge) 人的中心理念,當做一種自我價(jia) 值、理想,作為(wei) 自我的規範,作為(wei) 大家可以認知、可以信崇的標準、理念、信仰,就是要明白地把它展現出來,這是一種覺醒。所以覺醒有這樣一個(ge) 要求,在社會(hui) 當中建立一種認識,建立人格的一種成就。

 

當然這個(ge) 覺醒可能來自於(yu) 學問、來自於(yu) 讀書(shu) 、來自於(yu) 思考、來自於(yu) 學習(xi) ,我們(men) 必須要承認孔子好學,他十五就致以學,三十而立,他講這話可以說是五十而知天命了,他到了那個(ge) 年齡,有一種發自於(yu) 內(nei) 的認識。這是在孔子的自我治學當中,成為(wei) 社會(hui) 的一種價(jia) 值標準。

 

之前有沒有一種文明的覺醒?在我的思考中,認識到中國文明的開始就是一種覺醒,人類從(cong) 野蠻、從(cong) 原始的朦朧走向一種文明、走向一種文化,這也是覺醒。而中國的覺醒在整個(ge) 人類來說是最早的,早到什麽(me) 程度?伏羲觀天察地,能夠觀物觀人,形成陰陽互動的宇宙觀,這就是一種覺醒。

 

從(cong) 中國伏羲氏,經過農(nong) 耕時代的神農(nong) 到黃帝建立中國的一個(ge) 社群,到堯舜禪讓之道這種政治道德,到後來革新,夏商周,一連串的文化覺醒,裏麵突出就是孔子的道德覺醒,就是個(ge) 人一種生命價(jia) 值的覺醒。

 

整個(ge) 中國文化經過了這樣個(ge) 覺醒過程,前麵一種造成中國的易學,後麵造成中國的儒學。我們(men) 也可以講道家之學,道的認識也是一種覺醒,把天地和人性交融在一塊,是對整體(ti) 真理和生命力的認識,這也是一種覺醒。

 

在易學基礎上,儒道的發生是一種深度的文化覺醒。儒家強調的是個(ge) 人生命的價(jia) 值,道家強調的是自然生命的價(jia) 值。宇宙意識之下有人的價(jia) 值,也有自然的價(jia) 值,這兩(liang) 個(ge) 價(jia) 值都很需要,我們(men) 怎麽(me) 樣愛護自然的生命,我們(men) 怎樣發揚人的生命,怎麽(me) 樣讓人的生命來充實自然的生命,怎麽(me) 讓自然的生命充實人的生命,這是第二部分強調中國文化非常深度的一種覺醒。

 

深度的覺醒就是人性的發揮,是人的存在的一種價(jia) 值的認識。中國文明就有這樣一種認識。

 


 

西方文化從(cong) 中國受益反而淩駕於(yu) 世界

 

與(yu) 西方比較,中國文化是最豐(feng) 富、最完全的、最整體(ti) 的,最具有一種統一性。我們(men) 不能說西方沒有覺醒,以希臘來說,強調對自己的認識,強調自己認識的根源,找到上帝或一個(ge) 抽象理念的世界,這是希臘人的一種覺醒。

 

當然這個(ge) 覺醒不絕對保證是一種方向,並不保證一定要跟別人一樣,但這個(ge) 覺醒決(jue) 定他的文化發展方向。所以希臘人的覺醒走向科學、走向邏輯,這是他們(men) 的一個(ge) 長處。但是他們(men) 沒有發揮更多的、更深刻的或天跟人的關(guan) 係,沒有再發展人對天地的參與(yu) 、互動,這也是事實,所以發展最大的長處是科學,為(wei) 西方科學打下基礎。

 

另外一個(ge) 宗教的意識,可能是猶太人(即現以色列人)對上帝的認識,他們(men) 從(cong) 兩(liang) 河流域走出來要有一個(ge) 方向,精神上要有一個(ge) 寄托,他們(men) 的覺醒是自我價(jia) 值的認識,所以造就了西方宗教文化。在西方有這樣的傳(chuan) 統,也是一種代表覺醒。但西方的傳(chuan) 統到近代,經過重建的啟蒙才能發揮作用。

 

從(cong) 西方的黑暗時代中世紀走向現代,當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覺醒,但這個(ge) 覺醒跟中國很有關(guan) 係。西方每個(ge) 民族的自我覺醒造成了西方早期的科學文明、宗教信仰、傳(chuan) 統。到近代,他們(men) 的宗教、科學又產(chan) 生衝(chong) 突,需要另外一個(ge) 覺醒,怎麽(me) 統和起來,這是受中國的影響。

 

在四百年前,明代後期,西方傳(chuan) 教士到中國傳(chuan) 教,目的是希望用西方的價(jia) 值說服中國,但是他們(men) 反而把中國儒家倫(lun) 理、把天人合一之道傳(chuan) 到了西方,造成了西方17世紀、18世紀的啟蒙時代。西方現代的覺醒和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有明顯關(guan) 係,這種關(guan) 係造成西方很大的發展,即現代化發展。這個(ge) 發展19世紀、20世紀反過來衝(chong) 擊了中國。

 

中國在過去的曆史當中太因循於(yu) 傳(chuan) 統,原始的自我認識、宇宙認識的精神,自我革新的精神、發展的精神、仁愛的精神、正義(yi) 的精神反而喪(sang) 失掉了,所以造成中國19世紀中葉的衰落。受益於(yu) 中國文化的西方文化反而淩駕世界之上,對中國產(chan) 生莫大的衝(chong) 擊,造成對中國文化極大的壓製或壓迫。因為(wei) 他們(men) 的文化是自己強盛,但不一定能發揮人類的基本價(jia) 值,這一點是人類在過去一百多年來已經經曆了的,人類走向文明的衝(chong) 突,在文明衝(chong) 突當中如何解決(jue) ,需要進行一個(ge) 新的認知、新的覺醒。

 

中國惡性案件太多是缺少對人性好的引導

 

儒家的觀點包含荀子的觀點,但我強調的是孟子的觀點,人的基本是善。理由很簡單,因為(wei) 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善的表達,不然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生命呢?宇宙為(wei) 什麽(me) 產(chan) 生生命?生命裏麵為(wei) 什麽(me) 產(chan) 生人的生命?人的價(jia) 值、人的目的何在?自然的發生就表示有一種自然的善,所以善有很多層次,自然之善就是在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之下就是善。

 

人對自然的需要也是善,因為(wei) 要維護生命。對人的惻隱、謙讓也是為(wei) 了自己能夠更好的生活,因為(wei) 有一種群性、社會(hui) 性。人不能單獨存在,哪有單獨存在的人呢,一定要在家庭、在社會(hui) 裏去發揮。惡如何來?惡就是沒有好的製度讓善來維持,所以惡是人缺乏對善的認識和對善的環境維護造成的。

 

很多人性的表達我們(men) 解釋為(wei) 惡的開始,也可以解釋善的動力,比如小孩喜歡吃什麽(me) ,告訴他這對他身體(ti) 不好,他也能接受。在這種情況之下,人都有發展的能力,也有改變自己的能力,就看上一代人對新來的人有沒有一種責任感,有沒有一種關(guan) 心。從(cong) 這方麵來看,善是基礎,正因為(wei) 善,人們(men) 可以理性地去教育,可以設置很多製度。說明一點,善的確是與(yu) 生俱來的,但維護這個(ge) 善需要人的努力。

 

為(wei) 什麽(me) 這個(ge) 世界更多的是善?就證明人還是善的,如果沒有更多的人來維護自然的善,我們(men) 這個(ge) 世界早就崩潰了。所以還是善人多於(yu) 惡人,正因為(wei) 如此我們(men) 這個(ge) 社會(hui) 還是有希望、有未來的,正是因為(wei) 人們(men) 隨時會(hui) 墮落,隨時會(hui) 產(chan) 生一種偏倚,這個(ge) 我們(men) 必須得承認,因為(wei) 人生來會(hui) 有自然意誌,可以為(wei) 善也可以為(wei) 惡。

 

同一種力量可以為(wei) 善,可以救人,同樣一種力量的知識、技術可以害人、傷(shang) 人,怎樣為(wei) 善而不為(wei) 惡,就是文化的力量、家庭的力量、教育的力量、製度的力量,這個(ge) 時候需要加強我們(men) 的教育建設、製度建設,加強我們(men) 社會(hui) 上一些規範。我們(men) 要有責任感,我們(men) 上一代、當權者,包括父母對子女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責任,沒有這種責任感,人本來是善的也可能流向惡,因為(wei) 他需要引導的時候得不到引導,他在現有製度下是會(hui) 流向惡。善惡從(cong) 後果來看,都是社會(hui) 造成的;從(cong) 動機來看,每一個(ge) 動機都會(hui) 走向善。

 

我們(men) 一方麵對人性要有信念,另一方麵要加強對人性的認識和責任感。很多社會(hui) 案件,很多窮凶極惡的,在某一點上都可以改變。一個(ge) 惡人某一點上可以做一個(ge) 對社會(hui) 有貢獻的人,但社會(hui) 缺少一種好的引導,也缺少好的防範,因此走向了悲劇,也是他個(ge) 人的悲劇。

 

強調製度建設我非常同意,因為(wei) 跟人性善並不違背,正因為(wei) 善是不斷發生的力量,所以這個(ge) 世界還很有希望,我們(men) 隻要有好的製度建設,有好的教育,有好的社會(hui) 責任感,現在的人、企業(ye) 、政府能夠關(guan) 心更多的人,我想人類最後還是走向一個(ge) 美好的境界。所以我這裏肯定儒家這觀點、孔子觀點,因為(wei) 它們(men) 能夠說明中國文化是一種生命的文化,強調人性、強調人的作為(wei) 。


 

 

 

沒法律意識的中國再沒道德會(hui) 完蛋

 

過去我們(men) 強調禮約製度,現在要強調法律製度,孔子也講了要“道之以政,齊之以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我們(men) 需要法律,包括懲罰的刑法,我們(men) 需要好的製度,好的道德規範,也需要一種自我的道德修養(yang) ,這樣善就能維持下去,而不隻是發生。

 

現在人類發展了,道德和法律是兩(liang) 個(ge) 同時需要的東(dong) 西,我曾經說,“中國最好的狀態是一個(ge) 有道德的民族,但中國缺少法律意識” 。我在美國幾十年,美國是一個(ge) 非常具有法律意識的民族,但從(cong) 深處看美國缺少道德意識。我開玩笑說中國有道德沒有法律,美國有法律沒有道德。這句話怎麽(me) 講?在西方有一種認識,就是人有原罪,你相信有罪,你可以悔罪,但也許可以利用你的罪來進行罪行,因為(wei) 是無可抗拒的力量。

 

西方從(cong) 英國霸權到美國霸權,這些霸權所做出來的決(jue) 定都是不道德的,殖民的決(jue) 定、發動戰爭(zheng) 的決(jue) 定都是不道德的。中國有沒有這樣做過?中國沒有。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民族來講,是愛好和平的,中國重視相互仁愛,中國過去曆史上都是因為(wei) 周邊民族先侵入中國,必須要反抗才發生戰爭(zheng) ,像長城就是防衛性的,所以在大的事務上,中國是絕對道德的;在大的事務上,西方絕對是不道德的。

 

現在人類的前途在於(yu) 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國家需要法律,但不能丟(diu) 失道德;西方有很好的法律,但因為(wei) 沒有道德,所以會(hui) 發動戰爭(zheng) ,這是很不幸的。所以中國的責任是什麽(me) ?要建立維護自己的道德。中國沒有法律意識,如果再沒有道德意識,將來就會(hui) 完蛋。所以中國一定要堅持自己的道德,然後再發揮法律的作用,就可以對世界未來發展盡責任,使世界更和平。

 

不管在外交上,還是在國際舞台上,中國儒家的道德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ge) 貢獻。西方法律形成的良好秩序、良好治安是中國可以學習(xi) 的,學習(xi) 法律不是要放棄道德,而是要加強道德,所以這會(hui) 是人類的一個(ge) 理想。所以今天中國人責任很重大,對自己的責任,對世界的責任,對西方的責任。

 

日本為(wei) 何對中國基本的抱歉精神也沒有

 

一般了解西方文化都講到希臘,希臘人有客觀精神,西方是科學文化。在五四時代很多學者,包括梁漱溟、胡適之都這樣講,西方的強是因為(wei) 他們(men) 有科學。希臘的民主是有限的,是建立在奴隸製度上,而且它的民主是直接民主,但最好的民主是每個(ge) 人都參與(yu) 。美國的民主也是單一製,最後誰做總統還不一定是全民決(jue) 定,而是州參議會(hui) 選舉(ju) 人決(jue) 定的。這說明什麽(me) 問題?西方文化是很複雜的,除了希臘精神之外,還有猶太教、基督教,還有羅馬精神。

 

我自己的解釋,從(cong) 16世紀開始的西方,文藝複興(xing) 以後的西方,從(cong)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lan) 、法國、英國、美國一連串的大國霸權興(xing) 起,基本上走的都是羅馬精神。現在美國就是新羅馬,希望像羅馬一樣征服世界,中國的文化是用和平來感化或轉化世界,這條路是人類必須要走的路。

 

說到仇恨的問題,我很清楚地說明,我們(men) 當然仁愛為(wei) 本,但中國人也是很講究正義(yi) 的,要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該做的事情做,不該做的事情不做。從(cong) 這方麵來講,追求正義(yi) 也是中國文化的精神。但我們(men) 講仁往往忘記了義(yi) ,孟子講義(yi) ,但是大家還是覺得仁在前,義(yi) 在後,其實仁義(yi) 是互補的,仁追求對人的一種關(guan) 愛,但是這種關(guan) 愛是為(wei) 了走向有秩序的、彼此關(guan) 愛的世界,這就是有關(guan) 愛的世界,正直的世界。

 

正義(yi) 是什麽(me) ,正義(yi) 有一個(ge) 好的生活方式,在行為(wei) 上大家能夠信任,又能夠作出正當的行為(wei) ,彼此相待,才能夠發揮更大的仁愛精神。所以仁義(yi) 是相互需要的,是彼此依賴的。在義(yi) 方麵,這是中國人最大要進行覺醒的。義(yi) 是代表群體(ti) 精神,日本人侵略中國,最後日本侵略失敗,中國勝利,但反過來中國人放棄向日本人索要賠款,中國人過了這個(ge) 事情之後就忘掉了,不把它搞清楚了,這是中國人的缺失。

 

我們(men) 今天要發揮理性的正義(yi) 精神,我們(men) 要堅持日本賠款,可以減少,但不能放棄,這樣人類才有道路可循。因為(wei) 中國人對它寬大為(wei) 懷,姑息了它,它反而進一步侵略中國。日本侵略中國之心到今天沒有放棄,總覺得這塊地方要為(wei) 我所用嗎,這是不應該的,不能因為(wei) 我們(men) 的寬懷就忘記了正義(yi) 。

 

同樣美國人不能因為(wei) 自己的利害也忘記了正義(yi) ,美國舊金山會(hui) 議裏說出釣魚台是中國的,怎麽(me) 交給日本呢?它有什麽(me) 權力交給日本?這是不正義(yi) 的,這種事情我們(men) 要提出正義(yi) 的呼聲、正義(yi) 的抗議,如果我們(men) 隻是姑息,自己就變得不正義(yi) 了。

 

因為(wei) 我自己受抗戰之苦,抗戰中,中國的犧牲很大,一個(ge) 家庭能夠幸存是不容易的,中國走到今天,我們(men) 麵臨(lin) 新的時代,要有勇氣去麵對這個(ge) 世界,追求真理、追求正義(yi) ,而不隻是寬容、隻是仁愛,仁愛是基礎的,但是仁不給一個(ge) 正義(yi) 的環境,就有姑息存惡的可能,人要有正義(yi) 的製度、正義(yi) 的法律、正義(yi) 的司法、正義(yi) 的要求,這是永遠要追求的。

 

剛才提到父為(wei) 子隱、子為(wei) 父隱,這一點發揮了仁愛精神。孔子也說 “義(yi) 以為(wei) 質”,還是儒家強調的,孟子尤其強調義(yi) ,為(wei) 了義(yi) 能夠威武不屈,能夠貧賤不移,這都是一種義(yi) 的精神,這種義(yi) 的精神不應該因為(wei) 利害、姑息而放棄,這是人類發展的正道。仇應該有一個(ge) 正義(yi) 的補償(chang) ,不應該是虛無,不應該放棄,不聞不問,連一個(ge) 抱歉都沒有,抱歉是一個(ge) 基本精神。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