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芙】“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叢書” 編校出版綜述

欄目:思想探索
發布時間:2014-10-29 23:52:51
標簽:
劉夢芙

作者簡介:劉夢芙,1951年生,安徽嶽西人。現任安徽省社會(hui) 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安徽大學兼職教授、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幼承庭訓,習(xi) 作詩詞,中年師事中央文史研究館著名詩詞家孔凡章先生,並向繆鉞、施蟄存、錢仲聯諸前輩學者問學。已發表詩詞千餘(yu) 首,獲各種全國詩詞大賽一、二、三等獎十多次,出版作品集《嘯雲(yun) 樓詩詞》等。主持並完成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近百年名家詩詞及其流變研究”,出版多種論著。編有《二十世紀中華詞選》、《中國現代詞選》等,主編、校勘二十世紀詩詞各類文獻叢(cong) 書(shu) 六十餘(yu) 種。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叢(cong) 書(shu) ”編校出版綜述

作者:劉夢芙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首發

時間:甲午年閏九月初六

             西曆2014年10月29日

 

 

 

一、叢(cong) 書(shu) 編校出版情況

 

2007年,著名風險投資企業(ye) 家王功權創辦中華詩詞(BVI)研究院,邀請一批詩人、學者參加,成立學術委員會(hui) ,決(jue) 定整理出版二十世紀詩詞叢(cong) 書(shu) 。叢(cong) 書(shu) 分幾大類:

 

〔一〕《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第一輯為(wei) 當代部分,編入1940年後出生的作家作品;第二輯編入1940年以前出生即晚清民國以來的作家作品。由楊啟宇、熊盛元、王蟄堪、段曉華先生分任叢(cong) 書(shu) 兩(liang) 輯詩部與(yu) 詞部主編。

 

〔二〕另編《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文論》,專(zhuan) 收詩話、詞話及論文,由我任主編。

 

〔三〕《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cong) 書(shu) 》,專(zhuan) 收出生於(yu) 晚清、民國已逝世的老輩名家詩詞別集,重點搶救有價(jia) 值的手稿、自印本及民國刻本。

 

〔四〕《當代詩詞家別集叢(cong) 書(shu) 》,專(zhuan) 收當代健在的老輩以及中青年詩詞家的別集(其中最年長者為(wei) 上海周退密先生,1914年生,今年101歲;最年少者為(wei) 天津程濱,1978年生)。

 

三、四類叢(cong) 書(shu) 由王翼奇先生和我任主編。我負編校之實際責任,聘汪茂榮先生為(wei) 編輯,協助工作。

 

兩(liang) 類別集叢(cong) 書(shu) 由研究院成員推薦某家詩詞集,經學術委員會(hui) 討論通過,即交出版社排印校勘。2008年,列為(wei) “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cong) 書(shu) ”第一種的錢仲聯先生《夢苕庵詩文集》上下冊(ce) 由黃山書(shu) 社出版,在蘇州舉(ju) 行首發式。2009年,此書(shu) 獲全國古籍整理優(you) 秀圖書(shu) 二等獎。2011年5月,王功權宣布解散中華詩詞(BVI)研究院。當時我致函詢問叢(cong) 書(shu) 出版尚未完成之事如何處理,功權複信表示繼續投資支持出版。三年多來,我個(ge) 人堅持從(cong) 事編校工作,到今年底可出齊叢(cong) 書(shu) 最後幾種。

 

上述叢(cong) 書(shu)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第一、二輯共18冊(ce) ,由巴蜀書(shu) 社出版。《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文論》、《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cong) 書(shu) 》、《當代詩詞家別集叢(cong) 書(shu) 》中絕大部分由黃山書(shu) 社出版,少數在巴蜀書(shu) 社、海南出版社、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已出版的叢(cong) 書(shu) ,一部分經各地新華書(shu) 店發行;另一部分除給作者或作者家屬100套外,由研究院駐京公司分寄全國各大圖書(shu) 館和高校詩歌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收藏。

 

除上述叢(cong) 書(shu) 外,研究院成員另編輯出版了幾種書(shu) 刊:

 

1、《詞學圖錄》,共9大冊(ce) ,魏新河編,黃山書(shu) 社版。

 

2、《龔自珍與(yu) 二十世紀詩詞研討會(hui) 論文集》,王翼奇主編,浙江古籍出版社版。

 

3、《詩詞界》第一、二、三輯,先後由熊東(dong) 遨、魏新河主編,河南文藝出版社、學苑出版社出版。

 

中華詩詞(BVI)研究院從(cong) 成立到解散隻有四年時間,編輯出版各類書(shu) 刊90多冊(ce) ,投資幾百萬(wan) 元,全部用於(yu) 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不求盈利,為(wei) 詩詞文化在當代之傳(chuan) 承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各類叢(cong) 書(shu) 出版後,因入選的詩詞與(yu) 文論均臻上乘,兼以校勘與(yu) 版式精良,頗受讀者稱讚,網上多有購書(shu) 者。中華詩詞學會(hui) 會(hui) 長鄭欣淼先生,著名學者劉世南、陳永正、龔鵬程先生均予以高度評價(jia) 。學者馬大勇在國家重點期刊《文學評論》(2011年6期)發表文章,認為(wei)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中國近代文學叢(cong) 書(shu) 》與(yu) 黃山書(shu) 社版《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叢(cong) 書(shu) 》“堪稱典範”。

 

龔鵬程先生大力支持叢(cong) 書(shu) 出版工作,先後提供寓台詩家周棄子、羅尚、張夢機、成惕軒的詩集原本,並在百忙中為(wei) 張夢機、成惕軒詩集撰寫(xie) 長篇前言。汪茂榮先生做了多種詩集的標點、校勘工作,並寫(xie) 前言。

 

2008年,安徽省炳燭詩書(shu) 畫聯誼會(hui) 會(hui) 長周本立(原省人大副主任)向省財政廳申請撥款,成立“安徽省近百年詩詞名家叢(cong) 書(shu) ”編委會(hui) ,聘我為(wei) 主編,汪茂榮等為(wei) 編委,從(cong) 事我省晚清、民國以來已故名家詩詞的整理出版工作。至2012年,出齊叢(cong) 書(shu) 第一、二輯共12家9種。出書(shu) 後舉(ju) 行首發式,省委宣傳(chuan) 部主持,我做專(zhuan) 題報告,叢(cong) 書(shu) 遍贈全省50家高校、20家示範高中以及省文化廳、省社科院、省圖書(shu) 館等單位,有良好的社會(hui) 效應。

 

我負責編校的各類叢(cong) 書(shu) 共55種64冊(ce) ,具體(ti) 書(shu) 名、作者見本文所附目錄。

 

二、近百年名家詩詞與(yu) 文論的價(jia) 值

 

本世紀初,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校出版“中國近代文學叢(cong) 書(shu) ”,編入從(cong) 1840年鴉片戰爭(zheng) 以後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八十年間成名的詩人詞家專(zhuan) 集,其他出版社已印行的本子,如黃遵憲、丘逢甲、沈曾植、康有為(wei) 、朱祖謀、陳洵、呂碧城等名家的詩集或詞集,未收入叢(cong) 書(shu) 。這套叢(cong) 書(shu) 約請各地專(zhuan) 家學者對近代詩詞家的專(zhuan) 集加以整理,各家詩詞之後附有豐(feng) 富的研究資料,包括評論、傳(chuan) 記、年譜,校勘相當精審。但出書(shu) 速度緩慢,十多年來,僅(jin) 出版梅曾亮、何紹基、張際亮、林昌彝、曾國藩、江湜、金和、張裕釗、李慈銘、翁同龢、張之洞、寶廷、樊增祥、陳寶琛、範當世、易順鼎、陳三立、鄭孝胥、俞明震、金天羽、楊圻、陳曾壽共22家詩集。近代八十年中七十多年的時間屬於(yu) 晚清,許多詩詞家入民國後創作力依然旺盛,不少人到四十、五十年代還健在,以重大事件為(wei) 標誌強分近代、現代,與(yu) 文學創作的實際不能相合。鴉片戰爭(zheng) 後的晚清到民國一百多年間,傳(chuan) 統詩壇群星燦爛,詩人詞家在前所未有的變亂(luan) 時代抒情言誌,密切反映現實,作品意境之深廣、藝術之精美足以抗衡唐宋,其總體(ti) 成就遠遠超過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至“文革”後複蘇的詩詞。《全清詩》、《全清詞》之編纂尚未完成,晚清、民國詩詞同樣未曾全麵係統地整理研究。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經濟方麵取得巨大成就,但意識形態與(yu) 政治體(ti) 製未有根本性的改變(近十多年國學複興(xing) ,執政黨(dang) 開始尊重傳(chuan) 統文化,但政體(ti) 轉型為(wei) 期尚早)。詩詞在此期間複蘇,社團遍布全國,期刊層出不窮,兼有互聯網的傳(chuan) 播,但清末至民國間詩詞的整理與(yu) 研究遠遠滯後,人們(men) 熟知者僅(jin) 為(wei) 以毛澤東(dong) 為(wei) 代表的中共革命家詩詞,最多加上南社的柳亞(ya) 子、新文學家魯迅、鬱達夫、田漢、老舍以及聶紺弩而已,真正植根於(yu) 國學的詩人詞家基本上處於(yu) 被遮蔽狀態。有鑒於(yu) 此,我們(men) 編纂出版“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叢(cong) 書(shu) ”,既以《匯編》選取近百年來詩詞佳作,又以兩(liang) 類別集叢(cong) 書(shu) 編入詩詞家個(ge) 人專(zhuan) 集,點麵結合,初步顯示二十世紀詩詞的成就。“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cong) 書(shu) ”與(yu) 我在本省另編的“安徽近百年詩詞名家叢(cong) 書(shu) ”尤有分量,編入的詩詞集皆為(wei) 手稿、自印本及民國間印行今已絕版的本子,許多詩詞家人所未知或所知甚少。兩(liang) 類叢(cong) 書(shu) 共收入40家詩詞別集,諸如方守彝、裴維侒、裴景福、姚永樸、李瑞清、黃賓虹、吳闓生、姚永概、陳詩、陳匪石、胡先驌、劉鳳梧、唐玉虯、王易、王浩、徐英、沈軼劉、方東(dong) 美、汪石青、丁寧、陳家慶、陳小翠、潘伯鷹、錢仲聯、高二適、常燕生、陳寂、陶世傑、周棄子、成惕軒、寇夢碧、張珍懷、羅尚、潘受、張夢機等,年輩最早的詩人為(wei) 桐城方守彝(1847—1924),最晚的是張夢機(1941—2010)。除張夢機外,創作大多活躍於(yu) 清末至民國期間,其中如方守彝、裴景福、姚永概、胡先驌、王易、唐玉虯、徐英、潘伯鷹、錢仲聯、陶世傑、潘受、陳小翠之詩,陳匪石、王易、丁寧、陳家慶、寇夢碧之詞,皆屬於(yu) 一流水平,成就遠在新文學家舊體(ti) 詩之上。至於(yu) “文革”後各地出版社印行的前輩名家詩詞集,或是單行本,或附於(yu) 學術著作,諸如趙熙、張爾田、梁啟超、黃人、黃節、黃侃、王國維、馬一浮、劉永濟、劉師培、吳梅、汪辟疆、龐俊、顧隨、陳寅恪、夏承燾、俞平伯、施蟄存、龍榆生、詹安泰、潘天壽、林散之、邵祖平、黃詠雩、沈祖棻、程千帆、饒宗頤、孔凡章、朱庸齋等人的專(zhuan) 集,皆因體(ti) 例所限,未能重新整理編入叢(cong) 書(shu) 。更有民國期間頗負盛名的學者兼詩人如柳詒征、瞿兌(dui) 之以及許多聲名未廣卻有實際成就的詩詞家專(zhuan) 集,皆在塵封之中。全麵整理並深入研究晚清民國詩詞,認識其傳(chuan) 世價(jia) 值,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當代詩詞家別集叢(cong) 書(shu) ”的作者以年輩為(wei) 序:①成名已久的老輩詩人周退密、劉世南、俞律;②出生於(yu) 40年代至50年代的詩人滕偉(wei) 明、蔡淑萍、王蟄堪、劉夢芙、陳仁德;③出生於(yu) 60至70年代的詩人汪茂榮、魏新河、秦鴻、眭謙、張青雲(yun) 、穀海鷹、王震宇、徐晉如、添雪齋、程濱,共18家。其總體(ti) 成就雖不及民國間老輩名家,中青年詩詞尚有待於(yu) 進一步發展,但諸家以繼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為(wei) 基本宗旨,不入當代詩壇之俗流,青年人尤有開拓創新的勇氣。因(BVI)研究院解散,研究院成員如王翼奇、楊啟宇、熊盛元、段曉華、李靜鳳諸家詩詞未及編入叢(cong) 書(shu) 出版,我作為(wei) 主編,深表遺憾。

 

以上三種叢(cong) 書(shu) 實為(wei) 兩(liang) 大類(“安徽近百年詩詞名家叢(cong) 書(shu) ”所收亦為(wei) 已故老輩名家別集),以作者之存歿而不以年輩分類,58家詩詞共同展現二十世紀百年來的部分創作成就,隻是冰山一角而已。

 

關(guan) 於(yu) 文論叢(cong) 書(shu) ,也略作介紹。一類是匯編,《近現代詞話叢(cong) 編》收入沈澤棠、黃浚、陳兼與(yu) 、張伯駒、沈軼劉、趙尊嶽、朱庸齋7位已故名家的詞話,趙、朱之作承常州詞派與(yu) 強村詞派而來,成其體(ti) 係,尤富理論價(jia) 值。《當代詩詞叢(cong) 話》編入王翼奇、王蟄堪、熊盛元、馬鬥全、熊東(dong) 遨、劉夢芙、龔鵬程、魏新河、徐晉如9家詩話與(yu) 詞話,或評鑒古今詩詞,或談自家創作體(ti) 驗,不乏真知灼見。一類是單行本,如徐英《詩法通微》,為(wei) 民國間版本,書(shu) 中論古近體(ti) 詩源流、體(ti) 式、風格與(yu) 創作之法,剖析精微;魏新河《詞林趣話》,記述古今詞壇趣聞逸事,足資談助;徐晉如《綴石軒論詩雜著》,正麵立論兼有批評,勝義(yi) 紛披,文筆犀利。拙著《嘯雲(yun) 樓詩學論叢(cong) 》約百萬(wan) 言亦納入文論叢(cong) 書(shu) ,尚在排版校勘。另有《近現代詩話叢(cong) 編》、《詩壇點將錄大觀》,惜因研究院解散後資金不足,未能編成付印。有一部分文論則附於(yu) 名家詩詞別集,內(nei) 容不限於(yu) 詩詞,如錢仲聯先生之駢、散文,博涉經史,渾涵萬(wan) 象;成惕軒先生之駢文,廣開新境,富麗(li) 精工,兩(liang) 家均為(wei) 二十世紀文言文創作之大手筆。《胡先驌詩文集》中收入一係列批評“五四”時期胡適等人“文學革命”的專(zhuan) 論,顯真破妄,今日觀之,尤見“學衡派”主將持論之中正、識力之深透。《唐玉虯詩文集》中有《春池館文錄》,取法韓、蘇,史識文心,一爐共冶,極見儒家道德精神。《張夢機詩文選編》中有《近體(ti) 詩發凡》,專(zhuan) 論絕句、律詩之作法,度人金針,可與(yu) 徐英《詩法通微》互為(wei) 觀照。汪茂榮先生《懋躬叢(cong) 稿》中絕大部分為(wei) 近百年名家詩專(zhuan) 論,作者博學深思,為(wei) 文汪洋浩瀚,論名家詩多能洞察幽微,劉世南、龔鵬程先生序文均予以高度評價(jia) 。此外周退密先生詩文集中之文論詩之外兼及書(shu) 畫鑒賞與(yu) 文物考證;劉世南先生《大螺居詩文存》中文多為(wei) 針對古籍整理的學術批評,兼有古典文學研究,文風樸實,析理明暢,可見老輩學人立身正直之品格與(yu) 深湛的治學功力。以上文論種種,隻是扼要言之,無論是老輩名家還是中青年,立足於(yu) 傳(chuan) 統文化沃土,其詩詞評論皆與(yu) 自家創作實踐緊密結合,不尚空言,也不受所謂“西方範式”即外來文學觀念的影響,碩果累累,豐(feng) 富了近百年詩詞理論的寶庫。論詩以外的文章,廣涉國學的方方麵麵,足以開拓讀者的視野。詩人與(yu) 學人二而一之,專(zhuan) 精而博通,正乃三千年來吾國詩歌創作與(yu) 學術研究相得益彰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也是今後詩詞創作與(yu) 研究之正道。

 

近百年詩詞猶如蘊藏寶玉之莽莽荒原,亟待有誌者開發,闡其潛德幽光,為(wei) 新世紀詩詞創作提供借鑒。

 

三、有待解決(jue) 的問題

 

編校叢(cong) 書(shu) ,取得一定的成績。以下問題值得思考,有待解決(jue) :

 

1、包括詩詞在內(nei) 的吾國文化,數千年來飽經劫難,賴有仁人誌士之維護承傳(chuan) ,綿延不衰。書(shu) 籍為(wei) 文化的重要載體(ti) ,文本是後人得以繼承並創造發展的根基,沒有孔子刪述的六經,就沒有後世昌盛的儒學;沒有《詩經》、《楚辭》與(yu) 《文選》,就沒有唐宋元明清詩詞。二十世紀中國麵臨(lin)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傳(chuan) 統文化蒙受空前浩劫,百年來有寶貴價(jia) 值的詩詞迄今未曾全麵係統地加以整理,大量作品或深藏於(yu) 各地圖書(shu) 館,或流散於(yu) 民間,手稿與(yu) 孤本有失傳(chuan) 之危;近百年尤其是民國詩詞在承傳(chuan) 脈絡上將是一個(ge) 中斷的環節。雖有所呼籲,仍未引起政府與(yu) 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的學者仍在鄙視傳(chuan) 統詩詞,排斥詩詞寫(xie) 入現當代文學史,研究力量極為(wei) 薄弱,近百年詩詞的成就和價(jia) 值得不到廣泛有效的彰顯。

 

2、1949年後,白話文與(yu) 新詩一統江山,“文革”之後的當今已很少有人寫(xie) 出純正的文言文,出於(yu) 知識精英之手的詩詞卻為(wei) 社會(hui) 各階層的廣大群體(ti) 所熱愛。從(cong) 遍布全國的詩詞社團到互聯網詩詞網站,從(cong) 高齡老人到中青年,據雲(yun) 作者有數百萬(wan) 之眾(zhong) ,每天產(chan) 生海量作品。與(yu) 文言文相較,應該說詩詞是更富有生命力的傳(chuan) 統文學體(ti) 式,足以與(yu) 新詩抗衡,其中精品之價(jia) 值或有勝之,因其深切反映中國百年來的苦難史,體(ti) 現了華夏民族文學的高雅作風與(yu) 氣派。但當代詩詞的局麵相當混亂(luan) :以“歌德”為(wei) 主的老幹部作品大多粗俗,既無深刻的思想,又乏精美的藝術,“大眾(zhong) 化”與(yu) “聲韻改革”敗壞詩詞的品位;互聯網以中青年為(wei) 主體(ti) 的詩詞追求新變,流於(yu) 怪異,喪(sang) 失本元;學院中為(wei) 數不多的學者詩詞則缺乏靈性與(yu) 才情,而研究古典詩詞的學者大多述而不作,理論起不到指導當今詩詞創作實踐的作用。堅持“大雅正聲”之傳(chuan) 統、在繼承的基礎上穩健開新的詩人詞家隻是極少數,在眾(zhong) 聲喧嘩、泥沙俱下的詩壇,正聲被淹沒,劣作卻張揚,近期獲“魯獎”者是一個(ge) 明顯的事例。總之,當代詩詞未曾確立以傳(chuan) 承三千年來優(you) 秀人文精神和高雅藝術為(wei) 使命的價(jia) 值觀,未曾造就博通國學兼能創作的學術隊伍,“黃鍾毀棄,瓦釜雷鳴”,作者多為(wei) 烏(wu) 合之眾(zhong) ,不入正途。這方麵遠不及遲於(yu) 詩詞複蘇後的儒學網站,如“伟德线上平台”、“原道”等,匯聚了許多研究儒學的專(zhuan) 家和民間踐行的儒者,出現“大陸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斷發表關(guan) 切時政、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和出版新著,開展以學理為(wei) 基礎的爭(zheng) 鳴。當今詩詞要實現真正意義(yi) 上的複興(xing) ,任重而道遠。

 

3、近百年詩詞的整理出版工作,除觀念上的原因外,存在實際操作的困難:①經費匱乏。沒有像王功權那樣的人投入巨額資金,不可能集中人力在全國範圍內(nei) 普查文獻並加編選。②人才甚少。當今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和打字排版人員,都是現行教育體(ti) 製培養(yang) 的研究生及大專(zhuan) 生,對詩詞之格律、典故幾無所知,不通文言,甚至不識繁體(ti) 字、異體(ti) 字,排印的樣稿錯謬百出,無力糾正,全靠專(zhuan) 家把關(guan) ,我幾年來深受其苦。編輯與(yu) 校勘工作繁瑣艱辛,需要綜合能力,耐不住長期的寂寞做不好這項工作,這方麵的人手已是奇缺。即使有了充足的經費,無人任事仍然不能完成此項重大工程。

 

顧亭林說“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天下”之涵義(yi) 在於(yu) 文化,傳(chuan) 承文化是我輩分內(nei) 之事。作為(wei) 詩詞愛好者,我和一些朋友在整理出版近百年詩詞方麵盡了一點力量,因種種條件所限,遠未實現應有的抱負。我和同輩友人都已進入晚年,精力漸衰,瞻望前途,良多感慨。感謝龔先生舉(ju) 辦詩歌節,給我一個(ge) 發言的機會(hui) 以介紹情況,提出問題,希望能引起在座諸君的思考;不當之處,敬祈指正。

 

2014年11月於(yu) 杭州詩歌節

 

【附】主編出版“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叢(cong) 書(shu) ”目錄

 

A.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文論

 

1、《近現代詞話叢(cong) 編》,32.3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3月版。

2、《當代詩詞叢(cong) 話》,47.6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3月版。

3、《詞林趣話》(魏新河著),30.7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0月版。

4、《詩法通微》(徐英著),2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3月版。

5、《嘯雲(yun) 樓詩學論叢(cong) 》(劉夢芙著),100萬(wan) 字,安徽文藝出版社(在排版、校勘中,2014年出書(shu) )。

 

B.二十世紀詩詞名家別集叢(cong) 書(shu)

 

1、《夢苕庵詩文集》(錢仲聯著),上下冊(ce) 65.7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8年9月版。

2、《繁霜榭詩詞集》(沈軼劉著),17.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0月版。

3、《夕秀詞》(寇夢碧著),7.8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0月版。

4、《飛霞山民詩詞》(張珍懷著),20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1月版。

5、《周棄子先生集》(周學藩著),1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1月版。

6、《複丁燼餘(yu) 錄》(陶世傑著),34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6月版。

7、《海外廬詩》(潘受著),18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7月版。

8、《翠樓吟草》(陳小翠著),36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11月版。

9、《清道人遺集》(李瑞清著),21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3月版。

10、《枕秋閣詩文集》(陳寂著),上下冊(ce) 57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3月版。

11、《高二適詩存》(高二適著),22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7月版。

12、《常燕生詩詞集》(常燕生著),10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6月版。

13、《編磬集》(宗遠崖著),1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10月版。

14、《王用賓詩詞輯》(王用賓著),20.5萬(wan) 字,北嶽文藝出版社2011年4月版。

15、《陳匪石先生遺稿》(陳匪石著),1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2年1月版。

16、《蕉雨軒詩鈔》(劉鳳梧著),上下冊(ce) 51.6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2年7月版。

17、《澄碧草堂集》(徐英、陳家慶著),30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2年9月版。

18、《張夢機詩文選編》(張夢機著),30萬(wan) 字,2013年1月版。

19、《胡先驌詩文集》(胡先驌著),上下冊(ce) 70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3年8月版。

以下諸書(shu) 2014年印出,黃山書(shu) 社版:

20、《戎庵詩存》(羅尚著),上下冊(ce) 64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4年3月版。

21、《楚望樓詩文集》(成惕軒著)

22、《唐玉虯詩文集》(唐玉虯著),上下冊(ce)

23、《香草亭詩詞》(裴維侒著)

24、《南州三王詩詞集》(王易、王浩、王迪綱著)

 

C.當代詩詞家別集叢(cong) 書(shu)

 

1、《秋扇詞》(魏新河著),19.6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9月版。

2、《大螺居詩文存》(劉世南著),40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1月版。

3、《半夢廬詞》(王蟄堪著),7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1月版。

4、《添雪韻痕》(添雪齋著),16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1月版。

5、《嘯雲(yun) 樓詩詞》(劉夢芙著),3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7月版。

6、《弘毅山房詩鈔》(張青雲(yun) 著),9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12月版。

7、《獨笑樓詩存》(王震宇著),10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12月版。

8、《撈月集》(穀海鷹著),12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12月版。

9、《由枿齋吟稿》(眭謙著),20萬(wan) 字,巴蜀書(shu) 社2011年1月版。

10、《矯庵集》(程濱著),25萬(wan) 字,巴蜀書(shu) 社2011年1月版。

11、《萍影詞》(蔡淑萍著),22萬(wan) 字,巴蜀書(shu) 社2011年1月版。

12、《陳仁德詩詞鈔》(陳仁德著),20萬(wan) 字,巴蜀書(shu) 社2011年1月版。

13、《滕偉(wei) 明詩詞選》(滕偉(wei) 明著),20萬(wan) 字,巴蜀書(shu) 社2011年1月版。

14、《周退密詩文集》(周退密著),上中下冊(ce) 110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6月版。

15、《菊味軒詩鈔》(俞律著),3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7月版。

16、《懋躬叢(cong) 稿》(汪茂榮著),38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2年4月版。

17、《履錯集》(秦鴻著),8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3年10月版。

 

D.安徽近百年詩詞名家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1、《睫闇詩鈔》(裴伯謙著),33.3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1月版。

2、《玄隱廬詩》(潘伯鷹著),26.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1月版。

3、《北江先生詩集•浮渡山房詩存》(吳闓生、房秩五著),25.3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09年12月版。

4、《陳詩詩集》(陳詩著),33.6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0年12月版。

 

第二輯

 

1、《還軒詞》(丁寧著),14.8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2年1月版。

2、《堅白精舍詩集》(方東(dong) 美著),3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1年12月版。

3、《汪石青集》(汪石青著),35.5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2年2月版。

4、《晚清桐城三家詩》(方守彝、姚永樸、姚永概著),55.7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2年3月版。

5、《賓虹詩草》(黃賓虹著),26萬(wan) 字,黃山書(shu) 社2013年1月版。

 

以上各類叢(cong) 書(shu) 共55種。

 

責任編輯: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