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時】中國傳統文化:輝煌·曆史危機·現實危險

欄目:批評爭鳴
發布時間:2014-10-29 21:09:30
標簽:
袁偉時

作者簡介:袁偉(wei) 時,男,西元一九三一年生,廣東(dong) 興(xing) 寧人。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著有《中國現代哲學史稿》《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yu) 人物》《路標與(yu) 靈魂的拷問》等。主編《現代與(yu) 傳(chuan) 統叢(cong) 書(shu) 》《荒原學術文叢(cong) 》《牛虻文叢(cong) 》等。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輝煌·曆史危機·現實危險

作者:袁偉(wei) 時

來源:《財經》雜誌2014年第30期

時間:甲午年閏九月初四

      西曆2014年10月27日

 

 

現代國家文化一定是多元的。文化選擇權屬於(yu) 公民個(ge) 人。隻有在自由的環境下,各種文化才能共生並育。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也須臾離不開自由問難和辯駁。任何國家的文化隻有在自由交流的情況下,才能揚長補短,避免僵化。

 

 

傳(chuan) 統文化熱氣衝(chong) 天。合理的、極端的,紛紛出場。如何看待這一文化現象?從(cong) 19世紀爭(zheng) 吵到現在,該有一個(ge) 清醒的小結了。為(wei) 此必須縱看曆史,橫觀世界,俯覽現實,冷靜思考幾個(ge) 基本問題。

 

縱看曆史:

 

震撼心靈的三大景象

 

檢視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呈現在我們(men) 麵前的是三大景象:

 

第一,耀眼的輝煌。

 

從(cong) 商代起算至道光年間,3000多年的歲月形成了一個(ge) 人口高達4億(yi) 多——世界第一、國土麵積居世界第二的共同體(ti) ,其思想文化的主要支柱是漢族的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燦爛的文化擁有世界最豐(feng) 富的典籍,源遠流長的各個(ge) 思想流派,獨特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曆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科學技術成就,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的中醫中藥。這個(ge) 文化大體(ti) 上與(yu) 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且影響超越國境,澤被東(dong) 亞(ya) 。如此等等,都已銘刻在人類史冊(ce) 上。

 

第二,曆史的危機。

 

17世紀以後乃至更早,中國已經在社會(hui) 生活的主要方麵落後於(yu) 世界先進國家。15世紀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各大帝國並立並存的局麵,以世界市場的開辟和擴大為(wei) 基礎,各國聯係日益緊密,興(xing) 盛衰敗層見迭出,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東(dong) 方各國逐步淪落尤為(wei) 明顯。近年來,在反西方中心論的旗號下,曆史分流說流行一時;仿佛東(dong) 方並未衰落,而是文明類型的差別,並無軒輊之分。有些國人因此沾沾自喜,甚至為(wei) 直至19世紀中國經濟總量仍然高居世界第一之類的話語所陶醉,忘乎所以。

 

先不說那些總量第一的估算是否可靠, 1825年世界總人口約10億(yi) ,而中國人口已接近4億(yi) ,占世界人口總數的40%。“按當期購買(mai) 力評價(jia) 法計算,1600年中國占世界GDP的比重約為(wei) 四分之一。1840年下降到了不到五分之一。”“中國人均GDP在1600年時大約隻有英國的40%,與(yu) 美國(地區)比較接近;1700年不到英國的三分之一,略超過美國的70%;1820年不到英國的五分之一,略超過美國的四分之一;1840年為(wei) 英國的16%,美國的五分之一。”這是值得誇耀的第一,還是令人痛心的落後?

 

數字後麵是製度落後、文化落後。一個(ge) 無可辯駁的事實是:承襲宗法專(zhuan) 製製度的大清帝國沒有靠自己內(nei) 生的力量轉型為(wei) 現代社會(hui) 。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從(cong) 1840年起計算,僅(jin) 僅(jin) 辯論是不是應該接受人類創造的先進文化就花了60年!義(yi) 和團闖了彌天大禍,京師第二次被占領,賠了巨款,大清帝國才開始老老實實全麵學西方。主要障礙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和依據這個(ge) 文化體(ti) 係建構的社會(hui) 製度。代表當時主流文化的朝野人士堅持什麽(me) ?

 

1.中國是天朝上國,隻準以華變夷,不準以夷變華!這是儒家堅持的天經地義(yi) ,核心價(jia) 值!

 

2.在儒家三綱六紀固化為(wei) 製度後,人都成為(wei) 等級差序格局下的臣民、子民,任何超出聖人和經典教導的行動都是不容許的。

 

3.皇帝是最高無上的“聖上”,集全部統治權力於(yu) 一身。隻要他高興(xing) ,可以隨時砍掉任何大臣的腦袋,死後也可以挖出來鞭屍。有些年代,他分給臣下較大權力;但這是隨時可以收回的,而且分享者同樣是大大小小的專(zhuan) 製者,百姓沒有相應得到更大的自由。

 

於(yu) 是我們(men) 看到的是:

 

中國人不乏創辦企業(ye) 、發展內(nei) 外貿易的衝(chong) 動,但是官府的答複是兩(liang) 個(ge) 字:不許!要辦也隻能官辦!

 

18世紀就有大臣給乾隆爺上書(shu) ,不廢除科舉(ju) ,人才無法生長。皇上置若罔聞!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少年,隻能繼續讓自己的頭腦被幾部儒家經典箍死,現代文明的新成就要進入中國步履維艱!

 

時至今天仍有自封或互相吹捧的儒家“大師”,信誓旦旦斷言儒學可以醫治中國乃至世界的痼疾。他們(men) 故意回避17世紀至19世紀中國向現代社會(hui) 轉型失敗的主要障礙就是儒學!

 

第三,危機來自自身的缺陷。

 

古往今來的文化、思想、學術,都是在不斷克服自己的缺失和弱點中前進的。可是儒學為(wei) 主體(ti) 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自我更新能力薄弱。

 

1.儒學從(cong) 誕生之日起就以灌輸信條為(wei) 特征,對異端缺乏寬容大度。它與(yu) 權力結合後,更不準他人議論,“非聖無法”,罪不容誅!沒有外來的衝(chong) 擊,堵塞了自我更新的道路。

 

2.儒學自我定位主要是教化子民的工具,匡扶聖主的拐杖,漢以後就極少激烈的辯駁了。後果是形式邏輯不發達;懷疑和自由精神不足;儒生們(men) 以皓首窮經為(wei) 榮,砍斫了儒學內(nei) 生的自我更新能力。

 

3.與(yu) 西方文化不同,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自古以來把數學、邏輯、法律等學科排斥在教育體(ti) 係之外,熟讀儒家經典成為(wei) 主要上升渠道,導致知識階層視野狹窄,創新能力嚴(yan) 重不足。

 

如此等等都是包括儒學在內(nei) 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明顯至極的缺失,已經給中國曆史的發展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令人寒心的是,當代儒學信徒仍然熱衷灌輸信條,俯伏在聖人腳下,在堵塞儒學前進道路的同時,繼續充當愚民的工具。

 

俯覽現實:

 

已擺脫被摧殘、壓製的處境

 

如何判斷當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狀況?

 

它已擺脫了被摧殘、被壓製的處境,“國學”已是今日的顯學。

 

所謂國學不過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不準確和不恰當的表達。學術無國界。日本人造出“國學”一詞,旨在壓抑外來的儒學和佛學影響,抬高本土的神道和武士道。中國人跟在他們(men) 屁股後麵鼓噪,意欲何為(wei)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立即掀起的所謂“學術批判”、“思想改造”,至“文革”期間登峰造極,導致一場“破四舊”大劫難,破壞公私財產(chan) 和文化遺產(chan) ,折磨知識階層,視生命為(wei) 草芥,罪行累累。當下的“國學”熱就其可以理解的一麵而言,是對“文革”時期摧殘文化登峰造極的野蠻行為(wei) 的反彈。

 

任何民族都應珍惜自己的傳(chuan) 統文化。保護物質、非物質的文化遺產(chan) 是政府的責任;繼承和弘揚本國和世界的文化則是知識階層的本職。中國人要不要傳(chuan) 承自己的傳(chuan) 統文化是個(ge) 偽(wei) 問題。傳(chuan) 統是割不斷的,它無所不在。除非你不說華語,不寫(xie) 漢字,傳(chuan) 統文化無從(cong) 回避。

 

在看到和不能忘記過去的壓製和破壞的同時,必須注意當下的變化。

 

學術層麵對儒學和其他傳(chuan) 統文化的研究,早就不存在任何障礙;大批財政資金正源源不斷注入這類項目。幾個(ge) 規模宏大、耗資巨大的整理典籍、研究古代文化的工程正在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以《儒藏》為(wei) 代表的文獻整理和研究工作以及重修清史工程等等;乾隆時代編四庫全書(shu) ,望塵莫及!

 

文化傳(chuan) 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風俗習(xi) 慣,也順暢恢複。各地政府紛紛把一些民間慶典提升為(wei) 當地的節日,娛樂(le) 和商業(ye) 結合,煞是熱鬧。

 

總之,經過30多年的撥亂(luan) 反正,傳(chuan) 統文化已上升為(wei) 顯學。說它仍然處於(yu) 受壓製或不被重視的狀態,並不符合實際。細懌其意,不無過分抬高其地位或抵製他人議論它的是非得失之嫌。

 

當下的危險:儒學冀圖超越

 

它不應和無力超越的邊界

 

任何民族的傳(chuan) 統文化都有長短。正確的態度是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

 

修身是儒學之長。剔除不符合自由、平等的內(nei) 涵,它多年凝結的道德規範、修身方法等等可以直接繼承。與(yu) 此緊密聯係的與(yu) 人相處的某些智慧,也有可取之處。培養(yang) 浩然正氣,堅持正義(yi) 更是珍貴遺產(chan) 。好些政治智慧也是值得珍惜的。

 

問題是現在的某些儒學提倡者走的是歪道。

 

第一,構築抵製外來文化的思想堡壘。

 

把所謂“國學”作為(wei) 文化的聚焦點,就值得質疑。學術無國界。洋人研究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算不算“國學”?20世紀從(cong) 國外引進並已生根開花的人文學科和社會(hui) 科學是不是“國學”?除了概念不清外,更可怕的是排外。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固然受難,更為(wei) 殘酷的攻擊指向外來的現代文化。這一狀況沒有得到徹底糾正。

 

一些國教派及其盟友——新左派今天仍叫喊反對“文化侵略”、“文化殖民”!研究“文化安全”也成了可以拿到大把政府資金的課題。

 

任何國家的文化隻有在自由交流的情況下,才能揚長補短,避免僵化。文化的特點是在人們(men) 的自由選擇中自然更替。除了外敵入侵、軍(jun) 事占領下的奴化教育,世上沒有所謂“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提出這樣的概念旨在構築限製文化自由交流的思想堡壘,在把自己打扮成愛國英雄的同時,推銷自己從(cong) 西方販賣過來的極端思潮!

 

文化同樣不講國籍。在這個(ge) 領域隻分真善美還是假惡醜(chou) 。國人喜愛洋鬼子發明的電影、話劇、歌劇、芭蕾……從(cong) 小學習(xi) 物理、化學等等外來科學、技術就危及國家安全了嗎?或者是讀莎士比亞(ya) 是漢奸,看抗日神劇則成了愛國典範?一些人哄騙官員、忽悠百姓,說隻要服食他們(men) 炮製的丹膏丸散,中國文化立馬穩如泰山!其實那些直接或間接的封閉措施隻能讓中國人狹隘、猥瑣,失去無所畏懼的創新精神,置中國文化於(yu) 失去根基的危險地位。

 

第二,一群掛牌或沒掛牌的國教派崛起,玩弄“政治儒學”,要求把儒學變為(wei) 國教,冀圖排除他們(men) 認為(wei) 不利於(yu) 自己特權的各種學術文化。

 

例如,他們(men) 鼓吹修改學術規範,把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概念一一重新修改,把他們(men) 認為(wei) 危險的思想因素一一剔除幹淨,建立“中國式”的概念體(ti) 係。

 

學術沒有定論,任何結論和概念都可以修改或推翻。但是,這隻能在國際學術平台上自由討論、問難辯駁中決(jue) 定是非。而國教派追求的是依靠權力,把自己的主張宣布為(wei) “中國式”的真理,排斥他們(men) 眼中的“異端邪說”。揣迎上意,冀圖與(yu) 權力結合,忽悠芸芸大眾(zhong) ,用政治帽子壓製不同意見,阻礙求真,這就是他們(men) 的邏輯。

 

又如,他們(men) 力求修改現代社會(hui) 基本製度,謀求少數人的特權地位。

 

他們(men) 提出:國家最高權力掌握在通儒院、國體(ti) 院和庶民院。通儒院由儒學之徒組成,領袖人選應由學者提名,檢驗他們(men) 對儒家經典的熟悉程度。國體(ti) 院領袖由孔子的後代繼承;其他成員則從(cong) 聖賢、統治者和各大宗教領袖的後代中遴選。最後,庶民院應由大眾(zhong) 選舉(ju) 產(chan) 生或由各機構的領導擔任。一項議案必須經過至少兩(liang) 院同意才能通過。最高原則是“保護儒家神聖合法性的首要地位”。

 

說到底,就是他們(men) 這些自封的儒家大師和曆代統治者及所謂聖賢的後代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guan) 中擁有否決(jue) 權。自由、平等、民主這些現代社會(hui) 的基本原則,通通被他們(men) 踩在腳下。

 

問題是,你們(men) 憑什麽(me) 要享有這些特權呢?捧著四書(shu) 就可以向上爬的年代早已過去。憲政就是憲政,與(yu) 儒學沒有半毛錢關(guan) 係。把憲政或政治與(yu) 某種宗教聯結,往往導致社會(hui) 動亂(luan) 不止。中東(dong) 的亂(luan) 局、ISIS的猖獗觸目驚心;中國也不乏宗教極端主義(yi) 者,千萬(wan) 不要玩火!不要以為(wei) 這些是少數人的夢囈,他們(men) 出書(shu) 、辦報,有一群信徒並與(yu) 新左派結盟。在尊重他們(men) 的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揭露他們(men) 的謬誤。

 

為(wei) 了支撐這樣的錯誤理論,他們(men) 明目張膽偽(wei) 造曆史。西周在他們(men) 筆下成了儒家憲政的典範。可是,他們(men) 引以為(wei) 據的文獻,居然是早有定論的偽(wei) 書(shu) :《古文尚書(shu) 》。以考古成就為(wei) 基礎的西周研究碩果累累,竟被他們(men) 一一踏在腳下。如此藐視學術,令人吃驚!

 

第三,他們(men) 哄騙乃至強製少年兒(er) 童讀腐朽的《三字經》、《弟子規》。

 

廣州市教育局不久前就撥款幾千萬(wan) 元在各校設置讀這兩(liang) 部古代蒙學課本和其他儒學書(shu) 籍的課程。有此類措施的地方比比皆是。這樣的超出中小學教育綱要的措施恰當嗎?為(wei) 什麽(me) 不用寶貴的資金建設書(shu) 香校園,讓學子們(men) 閱讀全世界最好的兒(er) 童和青少年讀物呢?

 

先看《弟子規》。“事雖小,勿擅為(wei) ”,“物雖小,勿私藏”!講的都是行為(wei) 規範。真的言行一致,培育出來的是事事看人臉色的小奴才。說了不做,變為(wei) 小兩(liang) 麵派!“親(qin) 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教孩子們(men) 這樣做,出了事,要不要追究法律責任?“喪(sang) 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這是儒學一貫推銷的禮儀(yi) ,2000年來製造了數不勝數的假孝子,真兩(liang) 麵派。時至21世紀,為(wei) 什麽(me) 還要販賣這些破爛?“非聖書(shu) ,屏勿視。蔽聰明,壞心誌。”養(yang) 十萬(wan) 思想警察也辦不到這一條。你們(men) 從(cong) 幼兒(er) 園開始,就讓孩子們(men) 相信這樣的歪理,真是功德無量啊!

 

再翻翻《三字經》。這部書(shu) 全文1722字,涵蓋了當時天文、地理和其他自然知識,道德規範和各種人文知識,包括中國的朝代、學術史、典籍史。就學術維度看,這些知識絕大部分都應更新了。就教育維度看,內(nei) 容繁複,根本不是孩子們(men) 所能理解的。兒(er) 童教育的始點應該是培育他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和懷疑精神,死讀《三字經》與(yu) 之背道而馳。“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它所傳(chuan) 遞的諸如此類的倫(lun) 理觀念,更值得斟酌了。

 

更大的潛在危險:

 

中國人會(hui) 不會(hui) 缺席軸心時代?

 

再從(cong) 全球的角度看看中國文化問題吧。上述種種行為(wei) 的最大的危險是對外培植夜郎自大心態,對內(nei) 灌輸尊聖宗經和講究尊卑等級的思維方法,壓製人們(men) 的創造力。

 

請允許我說個(ge) 故事:1987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利根川進獲獎後回到日本。當被問到為(wei) 什麽(me) 多數日本獲獎者是在國外工作時獲獎的原因時,利根川進回答:東(dong) 方文化不利於(yu) 科學發展。釋迦牟尼說:天上天下,唯我為(wei) 大。沒有這種精神就沒有世界第一。這與(yu) 東(dong) 方文化講究尊卑等級是不相容的(大意)。他的箴言很值得中國人記取。

 

日本文化在變化,思想自由度與(yu) 歐美沒什麽(me) 差別了。他們(men) 獲得諾獎的隻有少數人在國外了。而中國人在學術領域依然與(yu) 諾獎無緣。對揮舞大棒,在思想文化和學術領域把國界插入學術領域並說得天花亂(luan) 墜的先生們(men) 必須大喝一聲:你們(men) 販賣的那一套限製自由,壓抑創造,是毒害青少年的嗎啡,為(wei) 了中國的發展和13億(yi) 人的利益,請收起來吧!

 

2000多年前的軸心時代,中國貢獻了孔孟老莊和其他思想文化巨星,留下了無愧於(yu) 時代的記錄。人們(men) 說,新的軸心時代就要到來了,中國文化要在其中占有一席;為(wei) 此中西文化必須融合。

 

何時是新的軸心時代?這是幾百年乃至千年後才會(hui) 有定評。但有幾條事實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17世紀至今,中國沒有出現一個(ge) 能引領世界向上的思想家。而歐美有洛克、孟德斯鳩、托克維爾、傑斐遜、哈耶克、波普爾、羅爾斯、諾齊克、阿倫(lun) 特、雷蒙·阿隆……一係列光輝燦爛的名字。

 

第二,新的軸心時代的偉(wei) 大思想家必然與(yu) 解決(jue) 世界兩(liang) 大根本問題緊密聯結:一是世界實現一體(ti) 化。二是建設一個(ge) 沒有戰爭(zheng) 、沒有貧困、沒有汙染的美好世界。

 

第三,19世紀以來,中國經曆了最長和最為(wei) 艱辛的轉型苦難,理應產(chan) 生震古爍今的思想成果和震撼心靈的藝術。現實的答複是:沒有!沒有!

 

關(guan) 鍵是遼闊的神州沒有讓思想自由飛翔、自由碰撞的天地。國教派及其追隨者所作所為(wei) ,不管其主觀意圖如何,客觀上是在學術領域挑起國與(yu) 非國的邊界,把思想鎖進牢籠!

 

東(dong) 西文化融合與(yu) 期望

 

人們(men) 津津樂(le) 道東(dong) 西文化融合。無數論者期待用東(dong) 方文化或中國文化的價(jia) 值觀去糾正或彌補西方現代文化,從(cong) 而出現思想和學術的奇跡。指望靠老祖宗的餘(yu) 蔭飛天!

 

讓我說句企盼被證偽(wei) 的話:這是又一個(ge) 黃粱美夢。

 

經過眾(zhong) 多先驅努力,東(dong) 西文化在各領域都已自然融合。

 

掃描思想文化的各個(ge) 領域,在中國,哪裏還有純粹的國產(chan) 品?即使是國畫,不也吸收了眾(zhong) 多西方藝術的成就?

 

一些學者期待用東(dong) 方價(jia) 值觀念去糾正西方價(jia) 值觀的偏頗。可是,我們(men) 至今沒有看到足以服人的證據。

 

有人說:天人合一是東(dong) 方重視人與(yu) 自然和諧的特性。但命題的提出就是西方環境保護運動興(xing) 起後的事,創意是別人的;且天人合一的本義(yi) 是天人之間的神奇感應,跟人與(yu) 環境和諧與(yu) 否毫無關(guan) 係。這個(ge) 套路與(yu) 晚清一些先驅們(men) 的西學東(dong) 源論,異曲同工。從(cong) 議會(hui) 到各種機器都是中國固有的,“禮失求諸野”,多好啊!

 

有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是中國特有的,足以矯正西方的個(ge) 人主義(yi) 。可是,各大宗教幾乎都有類似的格言。猶太教:“你不願施諸自己的,就不要施諸別人。”印度教:“你自己不想經受的事,不要對別人做。”《聖經·路加福音》:“你們(men) 要別人怎樣待你們(men) ,你們(men) 也要怎樣待他們(men) 。”穆罕默德:“你自己覺得什麽(me) 是痛苦,就該想到對別的所有人來說它也是痛苦。”心同理同,各民族人性相同,中國人沒有什麽(me) 特別。

 

亨廷頓預言世界將陷入“文化衝(chong) 突”。西方文明與(yu) 所謂儒家文明衝(chong) 突的預言沒有實現。西方與(yu) 伊斯蘭(lan) 教的衝(chong) 突似乎真的驚心動魄;實際矛盾發生在文明人與(yu) 少數宗教極端分子之間,包括多數穆斯林在內(nei) 都反對那些極端分子。這是文明與(yu) 野蠻的衝(chong) 突而不是不同文化的衝(chong) 突。

 

應該認真進行各國文化的比較研究。各種文化之間應該平等對話,但是也應該坦蕩地汲取他者的成就,學者更應有世界人的眼光,不被民族情緒遮蔽自己,冷靜地分析各種文化的成敗得失,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期望奇跡從(cong) 天而降是犬儒心態。

 

當務之急三件事

 

擺正被國教派弄歪的路標後,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有很多事要做。在我看來,當務之急三件事:

 

第一,提倡全民讀書(shu) ,建設書(shu) 香校園。

 

21世紀了。這個(ge) 時候談傳(chuan) 統文化不要忘記時代背景。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中國正在走往文明大國的路上。眼睛不要隻盯著幾部儒家經典,把世界各民族的經典都請進校園,培育世界公民,中國才會(hui) 湧現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人文學科和社會(hui) 科學各領域的大家。

 

請謹記:現代國家文化一定是多元的。文化選擇權屬於(yu) 公民個(ge) 人。隻有在自由的環境下,各種文化才能共生並育,不會(hui) 僵死。不能再走灌輸信條的老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也須臾離不開自由問難和辯駁。

 

第二,捍衛漢語純潔,醫治新華體(ti) 的痼疾。

 

傳(chuan) 承中國文化,少講大話,請從(cong) 注意漢語的簡潔、準確或言簡意賅開始。

 

“舉(ju) 行會(hui) 談”,“進行會(hui) 見”……這是新華社慣用的句式。那些記者約會(hui) ,不知會(hui) 不會(hui) 說:親(qin) 愛的,我們(men) 舉(ju) 行吃飯吧!

 

記者們(men) 喜歡使用方言。提煉方言,豐(feng) 富漢語是大好事,但要注意文化內(nei) 涵。“一碗三十蚊”的美食您敢吃嗎?改為(wei) 三十文,與(yu) 古貨幣單位銜接,還原這個(ge) 粵語單詞的本來意思會(hui) 不會(hui) 好一些呢?老板逃跑,變為(wei) “走佬”,與(yu) 台灣一樣寫(xie) 為(wei) “走路”,動詞、名詞定位準確,漢語不變味,多好啊!

 

第三,改進語文課本。

 

語文課本增加古詩文,這是好主意。比重如何,應該認真研究。請注意不要光增加文學篇章。要選一些實用文章,例如信函(尺牘)和其他應用文。中國大陸知識人在使用尊稱和問候語中鬧的笑話太多了,稍微注意,不難克服,問題在語文課本要改進。

 

責任編輯: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