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牢記曆史經驗曆史教訓曆史警示為(wei) 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來源:新華網
時間:甲午年九月二十
2014年10月13日
新華網北京10月13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國曆史上的國家治理進行第十八次集體(ti) 學習(xi)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曆史是人民創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創造的。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men) 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men) 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cong) 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曆史經驗、牢記曆史教訓、牢記曆史警示,為(wei)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卜憲群研究員就這個(ge) 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誌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並就有關(guan) 問題進行了討論。
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發表了講話。他強調,曆史是最好的老師。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feng) 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luan) 之世社會(hui) 動蕩的深刻教訓。我國古代主張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wei) 政之要莫先於(yu) 得人、治國先治吏,為(wei) 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這些都能給人們(men) 以重要啟示。治理國家和社會(hui) ,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曆史上找到影子,曆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wei) 今天的鏡鑒。中國的今天是從(cong) 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曆史和傳(chuan) 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
習(xi) 近平指出,要重視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研究,繼承和發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必須要有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必須在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的前提下,積極深入中華民族曆久彌新的精神世界,把長期以來我們(men) 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使之為(wei) 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服務,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服務,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服務。
習(xi) 近平強調,怎樣對待本國曆史?怎樣對待本國傳(chuan) 統文化?這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jue) 好的問題。我們(men) 黨(dang) 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一貫重視學習(xi) 和總結曆史,一貫重視借鑒和運用曆史經驗。曆史雖然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但總會(hui) 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出現在當今人們(men) 的生活之中。我國傳(chuan) 統思想文化根源在社會(hui) 生活本身,是人們(men) 思想觀念、風俗習(xi) 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古代思想文化對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響。我們(men) 要對傳(chuan) 統文化進行科學分析,對有益的東(dong) 西、好的東(dong) 西予以繼承和發揚,對負麵的、不好的東(dong) 西加以抵禦和克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盤接受或者全盤拋棄的絕對主義(yi) 態度。
習(xi) 近平指出,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者,我們(men) 黨(dang) 的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同時,我們(men) 不是曆史虛無主義(yi) 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yi) 者,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chan) 生的各種思想文化,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內(nei) 容已經成為(wei) 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習(xi) 近平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我們(men) 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植根的文化沃土。每個(ge) 國家和民族的曆史傳(chuan) 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一個(ge) 國家的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是與(yu) 這個(ge) 國家的曆史傳(chuan) 承和文化傳(chuan) 統密切相關(guan) 的。解決(jue) 中國的問題隻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走著一條不同於(yu) 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們(men)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國曆史傳(chuan) 承和文化傳(chuan) 統決(jue) 定的。我們(men)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然要學習(xi) 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ou) 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國家的政治理念和製度模式,而是要從(cong) 我國的現實條件出發來創造性前進。
習(xi) 近平強調,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需要充分發揮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偉(wei) 大智慧,也需要充分運用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積累的偉(wei) 大智慧。中華民族的曆史智慧是中國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我們(men) 要總結發揚,使之服務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偉(wei) 大事業(ye) 。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