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明作者簡介:陳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湘潭大學碧泉書(shu) 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創辦《原道》輯刊任主編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學的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文化儒學》《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對談錄》《儒教與(yu) 公民社會(hui) 》《儒家文明論稿》《易庸學通義(yi) 》《江山遼闊立多時》,主編有“原道文叢(cong) ”若幹種。 |
【伟德线上平台獨家專(zhuan) 訪之一】
受訪人簡介:陳明,當代“大陸新儒家”代表性人物,首都師範大學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三亞(ya) 學院南海書(shu) 院院長。著有《儒學的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文化儒學》、《儒教與(yu) 公民社會(hui) 》等。主編《原道》輯刊、“原道文叢(cong) ”、“原道譯叢(cong) ”叢(cong) 書(shu) 係列。
采訪人:任重(伟德线上平台主編)
采訪時間:孔子2565年暨耶穌2014年9月24日
陳明先生
◆習(xi) 近平牽手儒家是勢之所在、理之固然
◆就看你怎麽(me) 理解儒家社會(hui) 主義(yi) 了
◆儒家政治哲學的特點是強調社會(hui) 有機體(ti) 的重要性
◆與(yu) 儒家合作是很理性的選擇
◆承認孔子的聖人地位,即是承認我們(men) 文化目標的崇高
◆孔夫子應該隻會(hui) 在習(xi) 近平手心寫(xie) 一個(ge) “仁”字
◆民間“書(shu) 院”應該教化鄉(xiang) 裏、服務並融入社會(hui)
◆儒家今後承擔的政治責任更多,道德考驗更大
◆儒家內(nei) 部從(cong) 來就是多元的
習(xi) 近平牽手儒家是勢之所在、理之固然
伟德线上平台:今天(9月24日),習(xi) 近平主席出席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大會(hui) ,有人指出,這是繼去年十一月參觀曲阜孔廟並發表講話、今年“五四”到北京大學牽手中華孔子學會(hui) 會(hui) 長湯一介之後,第三個(ge) 親(qin) 近儒家的“大動作”,並認為(wei) 這是1949年以來,中國政府對孔子的最高“禮遇,您對此怎麽(me) 評價(jia) ?
陳明:當然是高度肯定。但我要強調的是,這並不僅(jin) 僅(jin) 是從(cong) 儒家的情感立場出發,更是基於(yu) 對執政黨(dang) 發展走向的預測研判,基於(yu) 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考量關(guan) 注。
因為(wei) 執政黨(dang) 孕育於(yu) 近代救亡的危機之中,其選擇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是因為(wei) 相信它可以救中國。政治黨(dang) 派的組織形式、國際共運的支援以及俄國革命武裝鬥爭(zheng) 的經驗,促成了執政黨(dang) 的發展壯大。但以階級鬥爭(zheng) 理論和共產(chan) 主義(yi) 敘事為(wei) 主幹的意識形態在曆史描述和政治導引上也導致了“文革”這樣的浩劫。
鄧小平用“初級階段”四個(ge) 字將這一套教條懸擱起來,搞改革開放,從(cong) “初級階段”到“三個(ge) 代表”,從(cong) 無產(chan) 階級先鋒隊到中華民族先鋒隊,從(cong) 共產(chan) 主義(yi) 烏(wu) 托邦到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一路走來,自然就是回歸本土,回歸曆史,回歸對國家民族的最初承諾。今天,由習(xi) 近平牽手儒家可以說是勢之所在、理之固然。
就看你怎麽(me) 理解儒家社會(hui) 主義(yi) 了
伟德线上平台:習(xi) 近平這次講話釋放出的信號,是否有助於(yu) 化解馬克思和孔夫子的曆史恩怨和價(jia) 值糾紛,中國能否走上一條時人所謂的“儒家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陳明:馬克思主義(yi) 是作為(wei) 一種救國理論引入的。但它的鬥爭(zheng) 哲學與(yu) 烏(wu) 托邦目標導致了“文革”那樣的浩劫,這應該就是你講的恩怨吧。鄧意識到了這裏麵的問題,用初階階段理論將其懸擱,並深情地宣布自己是“中國人民的兒(er) 子”。這顯然是一種覺悟,一種對本土文化的回歸。
從(cong) 82憲法對五千年傳(chuan) 統的重拾,到黨(dang) 章中對中華民族先鋒隊的補充,再到中國夢論述的提出,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如果說鄧的回歸和覺悟是基於(yu) 經驗的直覺,因而否定性成為(wei) 主要特征——初級階段理論本質上就是一種否定性理論,那麽(me) 到習(xi) 近平提出中國夢就已經是一種正麵的、肯定的理論了。因為(wei) 它不是指向一個(ge) 否定的對象,而是指向一個(ge) 肯定的目標,即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
至於(yu) 這是否就意味著儒家社會(hui) 主義(yi) ,那首先要看這裏的社會(hui) 主義(yi) 要怎麽(me) 理解——曆史唯物主義(yi) 意義(yi) 上的還是社會(hui) 學人類學意義(yi) 上的?
儒家政治哲學的特點是強調社會(hui) 有機體(ti) 的重要性
伟德线上平台: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儒家思想與(yu) 之是否有內(nei) 在關(guan) 聯?或者說,儒家能為(wei) 之提供哪些有益成分?
陳明:這倒不一定與(yu) 儒家有什麽(me) 關(guan) 聯。提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實際是繞開了政治體(ti) 製改革這樣一種80年代以來熟悉而又滲透了太多複雜內(nei) 容,因而容易出現歧義(yi) 的提法。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能力不涉及政道的問題,而專(zhuan) 注於(yu) 功能保障。這裏有難言之隱,但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
關(guan) 於(yu) 政道,左派和右派都有整套的理論論述,但它們(men) 與(yu) 中國的國情是否十分的匹配?效果是否能夠充分保障呢?誰也不敢說。左的嚐試失敗了,右的嚐試,如戈爾巴喬(qiao) 夫的方案,對於(yu) 中國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麽(me) ?我想沒人敢說。
漢代儒家隻是說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但並不對馬上打天下進行道德追訴。你可以說這是一種犬儒主義(yi) ,但又何嚐不可以說這是一種實踐理性、一種現實主義(yi) 呢?關(guan) 鍵是去把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努力做好。
嚴(yan) 格地講,儒家政治哲學的特點是強調社會(hui) 有機體(ti) 的重要性。這對於(yu) 提升社會(hui) 有機度,約束政府權力的擴張,以及促進認同都是有積極意義(yi) 的。作為(wei) 一種古典理論,儒家政治哲學主張賢人政治,這對於(yu) 執政黨(dang) 長期執政來說是有利的說辭。但它的效果如何,要根據條件和效果來評估。目前也許還基本可以接受。至於(yu) 將來,儒家應該也能夠做出調整。
與(yu) 儒家合作是很理性的選擇
伟德线上平台:漢興(xing) 五世(呂後除外)60餘(yu) 年而有漢武帝撥亂(luan) 反正、複古更化;1949年至今,同樣60多年,是否具備了推動習(xi) 近平複古更化、重回道統,成為(wei) “漢武帝第二”的曆史機緣?
陳明:漢武帝不僅(jin) 是中國疆域版圖格局的奠定者,也是中國製度格局的奠定者,“霸王道雜之”實際就是郡縣製的政治集中與(yu) 儒家教化的社會(hui) 自治的結合。它穩定維持兩(liang) 千年的意義(yi) ,怎麽(me) 評估都不過分。漢族之名就是它最直接的成果。
儒家把漢武帝的政策調整叫做複古更化,其實有點浪漫主義(yi) 。它不是回到三代,而是製度完形或政治成熟。有些學者及自由派把它叫陽儒陰法,暗含儒法對立之意,實際也不太合適。所以,今天的變化,也不要簡單地用重回道統什麽(me) 的去解讀和期待。那不現實,也未必就好。至於(yu) 60年,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必然,因為(wei) 打天下要鬥爭(zheng) 哲學,治天下顯然就要講合作、講和諧。
與(yu) 儒家合作是很理性的選擇。儒家自身也需要理性麵對。例如那種在儒家化與(yu) 中國化或中國化與(yu) 儒家化之間簡單劃等號的提法就需要警惕和反對,不要忘了這是二十一世紀,我們(men) 的國家又是一個(ge) 由多元族群組成的共和國!
承認孔子的聖人地位,即是承認我們(men) 文化目標的崇高
伟德线上平台:您覺得在現代國家的體(ti) 係中當如何安置孔子的位置?聖人、先師、教主、素王,哪一個(ge) 更可能?
陳明:記得“文革”結束後有關(guan) 方麵要給孔子恢複名譽,就是從(cong) 肯定夫子的教育家身份入手的。現在幾十年過去,認識應該提高一點了吧?所以,我覺得聖人是可以的、合適的、必要的。
作為(wei) 儒家文化的奠基者,孔子一開始就享有聖人之譽。人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天”是最高信仰,是生命和價(jia) 值的源泉。孔子把儒家文化奠定在“天”這個(ge) 絕對存在的基礎上,不僅(jin) 為(wei) 民“立極”,也使我們(men) 的文化躋身軸心期文明。
承認孔子的聖人地位,即是承認我們(men) 文化目標的崇高,即意味著謙卑、誠實和向上超越。如果說前麵這些都是公共領域裏的地位和影響的話,教主、素王之說應該僅(jin) 僅(jin) 屬於(yu) 儒門的內(nei) 部主張,那就另當別論了。
孔夫子應該隻會(hui) 在習(xi) 近平手心寫(xie) 一個(ge) “仁”字
伟德线上平台:孔子如果穿越到今天的中國,他會(hui) 怎麽(me) 看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他會(hui) 接受哪些東(dong) 西,不接受哪些東(dong) 西?他會(hui) 帶給我們(men) 哪些有益的批評?
陳明:今天的中國,從(cong) 習(xi) 近平執政算起的話,夫子他應該會(hui) 三七開吧?因為(wei) 當下的中國,在朝向一個(ge) 他所認可的方向發展。科技的進步應該是夫子所樂(le) 見的。
叫夫子痛心疾首的,則應該是貧富不均,是弱勢群體(ti) 在上學、看病和養(yang) 老這些社會(hui) 保障方麵所承受的壓力。民族關(guan) 係的緊張也可能會(hui) 讓老先生眉頭緊鎖。建議好過批評。至於(yu) 會(hui) 說什麽(me) ,我想他應該隻會(hui) 在習(xi) 近平手心寫(xie) 一個(ge) 字——“仁”——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
民間“書(shu) 院”應該教化鄉(xiang) 裏、服務並融入社會(hui)
伟德线上平台:隨著傳(chuan) 統文化在各個(ge) 領域的複興(xing) ,在民間也出現了一批“書(shu) 院”,但良莠不齊,不少是掛羊頭賣狗肉,借書(shu) 院之名大搞商業(ye) 運作,甚至宣揚傳(chuan) 統中的“厚黑權謀”,傳(chuan) 播怪力亂(luan) 神,您如何評價(jia) 這一現象,您認為(wei) 書(shu) 院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什麽(me) ?
陳明:我早就注意到這些問題,最近還發了一條微博呼籲儒門內(nei) 部研討反思,推動書(shu) 院的規範升級。現在你講的這些問題,錯誤荒謬一望可知,所以不難糾正。我覺得最要命的是一些搞全天候 讀經的所謂書(shu) 院,理論冠冕堂皇,承諾天花亂(luan) 墜,可是將來怎麽(me) 辦?不進入公共教育體(ti) 係你如何到社會(hui) 謀生立足?當年在“孟母堂事件”中我就指出了讀經教育如何與(yu) 公共教育體(ti) 係並軌的問題。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孩子們(men) 的童年少年被耽誤了,那可是一輩子的事啊!
書(shu) 院作為(wei) 民間的儒家教育形式,在今天我覺得首先是作為(wei) 儒家文化傳(chuan) 承的平台存在,修養(yang) 身心、祭祀聖賢,傳(chuan) 播儒家文化。作為(wei) 整個(ge) 社會(hui) 教育係統的一環,它是公共教育係統的補充,補充公共教育係統偏重知識教育而對人格養(yang) 成方麵比較忽略的不足。當然,如果它還能像古代書(shu) 院那樣教化鄉(xiang) 裏、服務並融入社會(hui) ,那就更好了。
儒家今後承擔的政治責任更多,道德考驗更大
伟德线上平台:官方加速親(qin) 近儒家,既對儒家獨立性帶來了巨大挑戰,也對當前中國社會(hui) 思潮,尤其是儒家和社會(hui) 主義(yi) 、自由主義(yi) 的既有關(guan) 係構成了衝(chong) 擊,如何厘定儒家在當下中國思潮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陳明:儒家的獨立性是指對自己價(jia) 值理念的堅守,而不是指作為(wei) 個(ge) 體(ti) 或群體(ti) 的儒者自外於(yu) 政治事件過程或政治團體(ti) 。今天思想界的變化以互相影響互相吸納為(wei) 特征。對於(yu) 任何思想家來說從(cong) 來都是批判比建設容易。如果親(qin) 近儒家真的意味著儒家獲得較多的參政機會(hui) ,那也隻是意味著更多的政治責任、更大的道德考驗。
儒家的政治定位可以從(cong) 與(yu) 左派右派的關(guan) 係視角理解,也可以從(cong) 對現實政治問題的態度視角考慮。從(cong) 前者看,儒家比較中庸,它的曆史主義(yi) 方法和現實主義(yi) 態度對於(yu) 二者的理論偏執具有約束作用。
儒家內(nei) 部從(cong) 來就是多元的
伟德线上平台:當下儒家內(nei) 部主張各不相同,在這種分歧的背後,儒家各派的共識是什麽(me) ?
陳明:儒家內(nei) 部從(cong) 來就是多元的,從(cong) 思想到政治都是各有主張。但既然叫做儒,最大公約數或底線共識應該是對孔子的崇奉吧?而孔子思想最主要的關(guan) 鍵詞應該就是天與(yu) 仁。天地之大德曰生,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其他的一切都是由此衍生出來的。如何解釋、如何施用,見仁見智。
我不是很明白您這裏所謂分裂的儒家是什麽(me) 意思?當代大陸新儒學群體(ti) 已然隱隱成形,他們(men) 共同的特征是肯定儒家在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差別則在於(yu) 如何去理解並延續其在現實中的作用。蔣慶和我,一個(ge) 主張國教論,一個(ge) 主張公民宗教論。還有秋風等一些人主張文教論——我不太懂。當然也有學院派在哲學的範式內(nei) 建構各種形式的本體(ti) 論。這都不是壞事。
至於(yu) 指點江山與(yu) 分裂或抱團,應該沒什麽(me) 關(guan) 係吧。政治有自己的邏輯,政治家有自己的組織,儒家雖然講士之仕猶農(nong) 夫之耕,但這是要看個(ge) 人造化的。“霸王道雜之”是漢以來的基本製度格局,這是有相當必然性的,我希望有誌入世的儒門同道對此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責任編輯:蘇醒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