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照】闡明和傳布儒學真精神是今儒的首要之責 ——讀習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4-09-28 14:02:18
標簽:
馬吉照

作者簡介:馬吉照,西曆1977年生,河北景縣人。網名“讀行客”,故寫(xie) 讀書(shu) 劄記於(yu) 心得文字前稱“客按”。西曆2009年畢業(ye) 於(yu) 首都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zhuan) 業(ye) ,文學碩士。出版有《生隻南瓜給人看》(花山文藝出版社,2005年)、《河北唐詩地理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父母課:我國傳(chuan) 統家庭教育經典譯注大全》(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近年由讀錢穆先生及業(ye) 師鄧小軍(jun) 先生等人著作而逐漸樹立儒家信仰,參與(yu) 河北省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學會(hui) ,創辦秦皇島職業(ye) 技術學院國學社。

 

闡明和傳(chuan) 布儒學真精神是今儒的首要之責

——讀習(xi) 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上的講話》

作者:馬吉照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甲午年九月初五

           西曆2014年9月28日

 

 

 

9月24日,習(xi) 近平主席參加紀念孔誕2565周年學術研討會(hui) 暨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第五屆會(hui) 員大會(hui) 並致辭,當天我們(men) 海外漢語教師QQ群裏有討論,有老師問“傳(chuan) 遞什麽(me) 信息,要儒學治國了?”我當時隻是在網上見到新聞標題,以為(wei) 無非是習(xi) 總參加紀念孔誕的活動,以他對孔子和中國傳(chuan) 統的尊重,出席這樣的活動是情理中的事,所以根本沒有點開看。25日參加領館舉(ju) 辦的國慶招待會(hui) ,一位知道我尊崇儒學的朋友又特意提及此事,大概以為(wei) 我一定特別關(guan) 注,回來後QQ上又有朋友留言,轉來習(xi) 總講話,並雲(yun) 餘(yu) 英時先生說這是“死亡之吻”。看了新聞報道並拜讀講話全文,始知習(xi) 主席此次參加的並非社會(hui) 上文化活動意義(yi) 上的孔子紀念會(hui) ,而是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會(hui) 員大會(hui) ,是儒學研究的專(zhuan) 業(ye) 學術研討會(hui) ,覺得確實是一件值得關(guan) 注的重要舉(ju) 動,並有幾點感想。

 

習(xi) 總的態度

 

習(xi) 總執政以來,為(wei) 國家開出不小的新氣象,儒門的讀書(shu) 人尤其樂(le) 見他比往屆國家領導人更積極明確地表達對傳(chuan) 統文化的親(qin) 近和尊重,同時大家也不免有進一步的期待和揣度:在習(xi) 總的領導下,黨(dang) 將以何種方式、在何種程度上繼承和吸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以及占其主導地位的儒學,是以今必勝昔的曆史觀,居高臨(lin) 下地批判繼承,有目的有限度地加以改造、利用,還是懷著真誠的溫情與(yu) 敬意的返本開新,在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國文化傳(chuan) 統的平等互動中,把黨(dang) 從(cong) 革命黨(dang) 轉為(wei) 建設黨(dang) ,立足中國文化傳(chuan) 統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從(cong) 而有可能開出超越西方的中國道路?儒學和傳(chuan) 統文化的作用,將被嚴(yan) 格限定在改善民眾(zhong) 道德風氣和文化建設方麵,還是可能政治上也一定程度上接受、融合,發展出某種意義(yi) 上的“儒家社會(hui) 主義(yi) ”?

 

此次紀念孔誕2565周年學術研討會(hui) 暨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第五屆會(hui) 員大會(hui) ,這種專(zhuan) 業(ye) 的學術研討會(hui) ,國家最高元首蒞臨(lin) ——隻是蒞臨(lin) 就已經是了不得的支持之舉(ju) ,有了破天荒的意義(yi) ,況且發表了積極支持且篇幅較長的致辭。習(xi) 總對儒學和傳(chuan) 統文化的態度,由此一非同尋常之舉(ju) 以及會(hui) 上的講話內(nei) 容,似可作兩(liang) 點進一步的判斷:

 

第一,習(xi) 總以此更加明明白白地表明了力挺傳(chuan) 統文化、要使共產(chan) 黨(dang) 接續中華傳(chuan) 統血脈的意思,這是他一如既往、一以慣之的態度,而此次因是參與(yu) 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的最高規格的國際儒學專(zhuan) 業(ye) 學術會(hui) 議,就客觀上給外人的印象而言,更不免有肯定以儒學為(wei) 國學的意味。習(xi) 總當然很可能本無此意,但他既不避諱民間可能產(chan) 生這種解讀而有此非凡之舉(ju) ,進一步表明了他對傳(chuan) 統文化、對儒學自信而主動的支持態度。

 

第二,習(xi) 總在講話中有意將傳(chuan) 統文化的格局表述為(wei) “包含儒家在內(nei) 的中國傳(chuan) 統思想文化”、 “包括儒家思想在內(nei) 的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重點強調多元格局,而淡化儒家在曆史傳(chuan) 統中的主導地位,有別於(yu) 儒家知識分子的表達,當是有意避免使人產(chan) 生黨(dang) 要儒化、國家要獨尊儒學的印象。

 

與(yu) 儒家讀書(shu) 人的立場主張保持一定尺度的距離的表述,有兩(liang) 種可能的原因。一是兩(liang) 者之間在立場、認識上確有如此差別。兩(liang) 者之共同訴諸中國傳(chuan) 統和儒學,在“基於(yu) 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考量關(guan) 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不過儒家讀書(shu) 人更多一層“儒家的情感立場”,習(xi) 總則可能更多的“基於(yu) 對執政黨(dang) 發展走向的預測研判”(借鑒陳明老師表述並略調整),所以必然有所差別;另一種可能是,兩(liang) 者雖有差別,但差別並無表現出來的這麽(me) 大。讀書(shu) 人發言自可縱橫捭闔,各抒己見,而國家領導人即使內(nei) 心對儒學的真精神有更深的認識和認同,對外的表現也必須要把握分寸,必須考慮到緩衝(chong) 各方麵阻力,循序漸進。習(xi) 總執政以來,對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支持,態度不可謂不明,步履不可謂不速,然而從(cong) 高層到社會(hui) 上,消極、反對的力量其實始終都在,從(cong) 幾年前天安門廣場孔子雕像先立後撤的風波不難想見決(jue) 策層遭遇的阻力之大。畢竟內(nei) 心觀點是一回事,要實際做成事還要有做成事的策略和步調。

 

儒生的新局和因應

 

無論如何,習(xi) 總執政以來的一係列行動和表態,似應視為(wei) 儒學和中國文化複興(xing) 的良機顯現。在未來數年中,傳(chuan) 統文化相關(guan) 事業(ye) 會(hui) 得到更多有力的支持,儒家話語或可進一步進入主流輿論,誤解和偏見很大程度上受到抑製,是為(wei) 有利形勢。

 

同時應該看到,經過前麵多年的斷裂和隔膜,多數人對儒家認識的淺表和誤解的事實並未改變,一旦官方明確肯定,商業(ye) 侵蝕立將變本加厲,打著國學教育旗號的各種行為(wei) 更加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儒家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主流話語,有被一股腦庸俗化的風險。董子有雲(yun) :“吊者在門,賀者在閭。”反之亦然,有利形勢或許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和危機。

 

總之,國家層麵不尊重傳(chuan) 統,不提倡儒學,民間人士徒喚奈何;而今有了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大形勢的改善,儒門的讀書(shu) 人則必有所作為(wei) ,以期上下呼應,共同推進。黨(dang) 牽手傳(chuan) 統文化,在我們(men) 看來,對黨(dang) 是轉機,對國家和人民是希望,這是往活路、正路上走,但是曆史上普遍講儒、儒家占主導地位的年代,儒學的真精神處在低迷失落的狀態亦不乏其時,如何使儒家、傳(chuan) 統文化不被講濫、講庸俗,被奸商、政客和學術販子盜用名器謀取私利,一頓作踐之後又把汙水倒在儒家頭上,信仰皈依儒家、以道自任的儒生群體(ti) 須對此警覺並承擔起責任。

 

徐複觀先生曾說:“今日中國哲學家的主要任務,是要扣緊《論語》,把握住孔子思想的性格,用現代語言把它講出來,以顯現孔子的本來麵目,不讓膚淺不學之徒,把自己的思想行為(wei) ,套進《論語》中去,抱著《論語》來糟蹋《論語》。孔子的本來麵貌顯現出來了,時代對他做何評價(jia) ,隻有一委之於(yu) 人類自身的命運。”(《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在當前處境中,更覺徐先生所說的任務要緊,竊以為(wei) 儒生群體(ti) 在努力學習(xi) 、自新的同時,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包括官員及各界精英在內(nei) 的與(yu) 儒學隔膜已久的各層次的公眾(zhong) )闡明經典,腳踏實地地讓儒學真精神漸漸回歸人心,或應是當世儒生在良機顯現的新局中的首要責任。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