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慕朵生作者簡介:慕朵生,男,獨立學者,曾創辦中國儒教網暨儒教複興(xing) 論壇並任總編。 |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為(wei) 中國帶來新希望
作者:慕朵生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文刊於(yu) 《環球時報》
時間:甲午年七月初七 西曆2014年8月2日
教育部昨日公布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一石激起千層浪,成為(wei) 網絡上熱議的一大話題,且得到絕大多數網民的讚賞和支持,成為(wei) 近年來中國教育工作難得的一大亮點。
眾(zhong) 所周知,舊版《守則》為(wei) 人詬病久矣,原因就在於(yu) 其部分內(nei) 容過於(yu) 抽象化和空泛化,離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和生活比較遠。比如關(guan) 於(yu) “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孩子們(men) 還沒有大體(ti) 了解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就顯得有些無的放矢。再比如關(guan) 於(yu) “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要求,理念固然可嘉,但缺乏可操作性。
與(yu) 此同時,舊版《守則》雖然隻有短短10條200多字,但若加上與(yu) 之配套執行的《小學生行為(wei) 規範》、《中學生行為(wei) 規範》,則三者共計70條、2000多字,有關(guan) 規定過於(yu) 繁瑣,看似內(nei) 容健全,實則“眉毛胡子一把抓”,無法突出重點,更不利於(yu) 執行。
與(yu) 舊版《守則》及兩(liang) 個(ge) 行為(wei) 規範相比,新版《守則》在形式上的最大變化,就是化繁為(wei) 簡。它將原先的三個(ge) 規定合而為(wei) 一,變2000多字為(wei) 不到400字,變70條為(wei) “三愛、三講、三護”的9條,且每條都細化為(wei) 若幹可操作的具體(ti) 規範,如第三條“愛勞動”的規定,就分為(wei) “自己事自己做,積極承擔家務,主動清潔校園,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熱心誌願服務,體(ti) 驗勞動創造”五項具體(ti) 內(nei) 容,可謂既高度凝練,又便於(yu) 記憶和操作。
從(cong) 內(nei) 容上看,新版《守則》的一大特點是更加“接地氣”,即更加符合時代化和生活化的要求,每條規定都緊扣中小學生的學習(xi) 和生活實際。比如,第八條關(guan) 於(yu) “護健康”的規定,就有一項“控製上網時間”的要求,這對電子時代上網成癮的孩子們(men) 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再比如,第九條關(guan) 於(yu) “護家園”的規定,“踐行垃圾分類”和“低碳環保生活”兩(liang) 項就格外令人耳目一新。
更重要的是,新版《守則》還刪去了一些明顯帶有爭(zheng) 議性的內(nei) 容,並因此而變得更加人性化。比如,此前《中學生行為(wei) 規範》中的第四十條,即“見義(yi) 勇為(wei) ,敢於(yu) 鬥爭(zheng) ,對違反社會(hui) 公德的行為(wei) 要進行勸阻”的規定在新版《守則》中不見了蹤影。這在中學生尚不具備製止為(wei) 非作歹甚至窮凶極惡不良分子的情況下,有利於(yu) 保護孩子們(men) 的生命安全,也符合絕大多數家長們(men) 的意願。
當然,新版《守則》最惹人注目的一點變化,是將舊版的第一條“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修改為(wei) “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曆史”。這表明,在建政75年之後,中國執政者不僅(jin) 開始變得越來越自信。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交織並進的時代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在圍繞促進國家認同培育人們(men) 的國家觀念和國民意識,中國教育自然不能例外——這是中國與(yu) 世界接軌的一條新通道。
總之,新版《守則》始於(yu) “愛祖國”,終於(yu) “護家園”,全篇貫穿以愛智力行、修身養(yang) 性等人性化要求,字裏行間透露出中國千百年來傳(chuan) 承的“家國情懷”和“成人理念”,既緊扣學生生活實際,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必將更加有利於(yu) 孩子們(men) 的健康成長,給教育事業(ye) 乃至中國發展都帶來了新的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新版《守則》並非完美無缺,而是仍有完善餘(yu) 地。因為(wei) ,9條內(nei) 容幾乎全是對學生“責任”、“義(yi) 務”的要求,很少有類似英國小學生守則中“不保守壞人的秘密”,或美國小學生守則中“個(ge) 人生病、家人亡故時可以缺勤”之類的維護學生“權利”、“權益”的規定。因此,筆者建議新版《守則》有必要將此問題考慮進去,甚或增加一條專(zhuan) 門保護學生“權利”、“權益”的規定,使《守則》做到“十全十美”!
此外,近些年來,一些大中小學教師行為(wei) 表現不佳、嚴(yan) 重失範,甚至出現大量性侵學生、收受賄賂、學術造假等為(wei) 人不齒的現象。“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筆者在此也強烈建議,應盡快製定並出台一套“教師行為(wei) 守則”,約束教師行為(wei) ,體(ti) 現為(wei) “學為(wei) 人師、行為(wei) 世範”的傳(chuan) 統師德精神。
(原文刊於(yu) 《環球時報》2014年8月2日第15版,標題為(wei) 《為(wei) 新版<中小學生行為(wei) 守則>點讚》,署名寇軍(jun) 侯)
責任編輯:李泗榕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