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媒體批安慶殯葬改革:兩月改變上百年習俗合理嗎

欄目:殯葬改革
發布時間:2014-05-29 08:15:56
標簽:殯葬改革


媒體(ti) 批安慶殯葬改革:兩(liang) 月改變上百年習(xi) 俗合理嗎

作者:丁永勳

來源:新華網新媒體(ti) 專(zhuan) 電

時間:20140528

 

據媒體(ti) 報道,安徽安慶市近期推進殯葬改革,要求61日起全部實行火葬,一些地方收回村民棺木強行拆解,引發較大抵觸情緒。有報道稱,近期安慶地區有不下10名老人為(wei) 趕在殯改政策實施之前“入土為(wei) 安”而自殺。對此,安徽省民政廳有關(guan) 工作人員稱,經過實地調查,老人非正常死亡與(yu) 殯改沒有關(guan) 係,安慶殯改政策也不會(hui) 因為(wei) 輿論影響而停止。

雖然當地民政部門否認老人自殺與(yu) 殯葬改革有關(guan) ,並且說,“誰能保證61日前沒有人死亡呢?”但媒體(ti) 對個(ge) 案的詳細還原,卻揭示了老人自殺與(yu) 強推土葬之間的相關(guan) 性,以及當地傳(chuan) 統和風俗與(yu) 火葬政策的直接衝(chong) 突。一邊是工作人員模糊的表態和輕佻的推測,一邊是多家媒體(ti) 記者的深度調查,哪個(ge) 更可信,公眾(zhong) 自有判斷。

作為(wei) 出身農(nong) 村、來自某個(ge) 以平墳而聞名天下地方的人,我能理解那些要“死在殯改之前”老人的頑固邏輯。在平墳運動搞得最激烈的時候,和村裏的老人聊天,他們(men) 幾乎都流露過“恨不早點死”“羨慕那些人死後不用燒”的想法。當然,可以說這是“迷信”“老腦筋”,但卻不能不正視它的存在,不能奢望短時間內(nei) 改變這種“慣性”。

死生事大,中國人曆來對葬禮十分講究。由土葬改火葬,不僅(jin) 是殯葬方式的改變,更是對習(xi) 俗和文化的扭轉,不能不慎重。安慶這樣的地方,文化厚重,傳(chuan) 統堅韌,安慶下屬的桐城,更是桐城學派的發源地。雖然當下的安慶農(nong) 村,也難脫發展至上、鄉(xiang) 村凋敝的困境,但畢竟文脈未斷,傳(chuan) 統的影響還在。很多農(nong) 村老人哪怕是文盲,但受環境影響,仍固守著一些傳(chuan) 統和習(xi) 俗。這並不是簡單的“文明”或“落後”的問題,而涉及複雜的文化和情感。

因此,即便推行殯葬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仍要照顧民眾(zhong) 的感受和訴求,至少要有個(ge) 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從(cong) 媒體(ti) 報道看,安慶現在力推殯葬改革,直接背景有兩(liang) 個(ge) :一是當地之前推行火葬力度不夠,在全省處於(yu) 落後位置;二是民眾(zhong) 祭掃引發山火,導致有關(guan) 領導被問責處分。無論出於(yu) 哪種考慮,似乎都是從(cong) 領導的政績和麵子出發,而沒有考慮群眾(zhong) 的接受度。

如果棄土葬改火葬真是為(wei) 了移風易俗,除了要有長期堅持的耐心,還需要領導帶頭示範,並在公墓建設、祭掃服務等方麵做好準備工作。除了回收、拆掉村民家裏準備多年的棺木,提供有限的補償(chang) 之外,我們(men) 並沒有看到這些地方有什麽(me) 實際舉(ju) 措。

因此,殯葬改革麵臨(lin) 阻力,不要僅(jin) 歸咎於(yu) 民眾(zhong) 思想落後,然後以“不恤死”的勁頭,宣布改革不會(hui) 因此而停止。我們(men) 說改革是一個(ge) 利益再分配的過程,往往會(hui) 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觸動利益並不意味著罔顧人的死活。一般來說,沒有一種改革,要以“逼死人”為(wei) 代價(jia) ,這是一種“致命的自負”。

更何況,“一刀切”改火葬為(wei) 土葬,真的有利無害嗎?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就要改變延續上百年的習(xi) 俗,這合理嗎?恐怕這些都要打上問號。如此蠻幹,感情和利益受損的都是群眾(zhong) ,受益的恐怕隻有那些獲得好看政績的官員,這恐怕算不上什麽(me) 打破不合理利益格局的真改革。

 

責任編輯:泗榕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