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新儒家習(xi) 近平
作者:馬浩亮
來源:香港《明報》
時間:2014年05月20日
與(yu) 前幾任中共領袖相比,習(xi) 近平表現出對儒家文化異乎尋常的濃厚興(xing) 趣。5月4日,習(xi) 近平視察北京大學,首站就是到北大人文學院,與(yu) 哲學家湯一介促膝交談,探討大型國學叢(cong) 書(shu) 《儒藏》的情況。而在與(yu) 師生座談時,其主題是“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當中用了相當篇幅闡釋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現實價(jia) 值意義(yi) 。
演講引經典 強調古為(wei) 今用
習(xi) 近平指出: “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已經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nei) 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wei) 方式。今天,我們(men) 提倡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從(cong) 中汲取豐(feng) 富營養(yang) ,否則就不會(hui) 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在6000 多字的講話中,習(xi) 近平引用儒家經典語句多達20 多處,譬如“君子義(yi) 以為(wei) 質”(《論語》)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孟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qin) 民,在止於(yu) 至善”(《禮記?大學》),此外還有管仲、諸葛亮、顧炎武等人的名言。習(xi) 近平總結說:“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jia) 值。”“我們(men) 生而為(wei) 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men) 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jia) 值觀。”
實際上,在此之前一個(ge) 月,習(xi) 近平在歐洲學院演講時,也著重介紹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yi) 廉恥、仁者愛人、與(yu) 人為(wei) 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造就了中國人自己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和精神世界。
曆任領袖最崇儒 掀民間風潮
無論是檢視主浙時期的《之江新語》,還是5 年副主席時代的黨(dang) 校講話,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作為(wei) 最高領導人的係列言行,習(xi) 近平對傳(chuan) 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推崇,都表現得十分明顯。
去年11 月底,習(xi) 近平在山東(dong) 考察期間到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具標誌意義(yi) 的曲阜,參觀孔府和孔子研究院,翻閱《孔子家語通解》和《論語詮解》這兩(liang) 本書(shu) 時說, “這兩(liang) 本書(shu) 我要仔細看看”,並強調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堅持曆史唯物主義(yi) 立場,堅持古為(wei) 今用,去粗取精,去偽(wei) 存真,因勢利導。聖口一開,這兩(liang) 本原本靠作者貼錢出版的書(shu) ,一夜之間洛陽紙貴,擺上各大書(shu) 店最醒目位置。習(xi) 近平的這句話也被直接印在兩(liang) 本書(shu) 的腰封上。
借鑒道德規範 治社會(hui) 歪風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與(yu) 中辦主任栗戰書(shu) 參加貴州團會(hui) 議時,貴州省委書(shu) 記趙克誌談到貴陽孔學堂的情況,引起習(xi) 近平關(guan) 注,仔細詢問。他並提到,明朝時王陽明曾經在貴州參學悟道,希望貴州在這方麵繼續深入探索。
與(yu) 前些年於(yu) 丹等“學術超女”掀起的時髦國學熱相比,習(xi) 近平尊孔崇儒無疑具有深遠的政治和社會(hui) 動員意義(yi) 。其一,當下的中國環境汙染、食品安全、拐賣詐騙等惡性事件不斷,道德滑坡,行為(wei) 失範,堪稱是“禮崩樂(le) 壞”。要扭轉這一局麵,非一朝一夕。習(xi) 近平執政以來出台的八項規定、整頓四風、“光盤行動”等,從(cong) 一絲(si) 一粟著手,頗見成效。儒家在中國曆史上教化黎庶、規範倫(lun) 理方麵的成功經驗,正可借鑒發揚。這是“修身齊家”之義(yi) 。
重建文化自信展複興(xing) 大計
其次,作為(wei) 一個(ge) 強勢政治家,習(xi) 近平有著複興(xing) 民族的雄心壯誌。他在強調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製度自信之後,又提出了“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ge) 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曆來有很強的文化自豪感,隻是鴉片戰爭(zheng) 後,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文化自信被嚴(yan) 重損害。當今中國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國際地位也顯見抬升,但若無文化自信做支撐,中國就難以完成複興(xing) 大業(ye) 。縱觀古今中外曆史,強國必須有立足本國的強勢文化。滿口馬恩列斯,是成就不了真正的漢唐氣象的。儒家思想體(ti) 係是中國最可寶貴的傳(chuan) 統文化財富,舍此無他途。孔子不姓社也不姓資,隻姓中,推行起來不會(hui) 遭遇太多意識形態阻力。這可算是“治國平天下”之義(yi) 了。
習(xi) 近平在北大還講到:國有四維,禮義(yi) 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不禁讓人聯想到蔣中正當年一再宣揚的“禮義(yi) 廉恥,國之四維,四維既張,國乃複興(xing) ”。曆史車輪滾滾,風雲(yun) 回環往複,個(ge) 中興(xing) 味,真堪細品也。
原始出處:香港《明報》
轉載鏈接:香港大公網
【上一篇】【儒家郵報】第222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