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搶救“香蕉人” 拒斥耶誕節

欄目:十博士關於慎對耶誕節《看法》書
發布時間:2013-12-24 20:58:20
標簽:
劉百淞

作者簡介:劉偉(wei) ,字百淞,西元一九八二年生,河南靈寶人,蘇州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從(cong) 事儒家思想研究,習(xi) 行儒學優(you) 秀傳(chuan) 統,著有《儒學傳(chuan) 統與(yu) 文化綜合創新》《天下歸仁:方以智易學思想研究》等。


搶救“香蕉人”  拒斥耶誕節

作者:劉偉(wei)

來源:作者惠賜本站

時間:20131224

 

每年這個(ge) 時候,我總是忙得不亦樂(le) 乎。

大概說來,兩(liang) 件跟魚密切相關(guan) 的事,占據了我的閑暇時間。一件是製作鹹魚幹。市麵上常見的淡水魚,都是原材料。奮袖攘臂,調配糟燒,用勞動換來風味。另一件是回複大量的聖誕節的祝福短信,告訴朋友們(men) :我從(cong) 不過聖誕節,反對將基督教的耶誕節稱為(wei) 聖誕節。這件事也牽扯到了魚。早期基督教是造反者的宗教。當時的社會(hui) 底層信眾(zhong) 為(wei) 了逃避暴政迫害,就以魚形圖案作為(wei) 象征,用來標明身份。因為(wei) 在希臘文中,耶穌與(yu) 魚存在著某種牽強附會(hui) ,即所謂耶穌魚

我雙手沾滿魚腥氣,時不時地勸告朋友們(men) ,趕緊告別集體(ti) 無意識,不要做耶教的精神俘虜。有些朋友聽了之後,嗬嗬大笑,說道:耶穌顯示奇跡,拉了一網魚,說服了西門,收羅了一批漁夫,成為(wei) 自己的門徒。你每年做鹹魚幹的時候,不忘告誡我們(men) 拒斥耶誕節,卻沒有什麽(me) 追隨者。哈哈!我問他們(men) 可有回旋餘(yu) 地。他們(men) 答道:除非分給我們(men) 一些鹹魚幹,或者請我們(men) 吃煎魚。就這樣,每年的耶誕節就成了我們(men) 吃煎魚的日子,大家歡聚一堂,忘卻了外麵熙熙攘攘的耶誕節。

有時,我會(hui) 幽默地提出一個(ge) 問題,如果耶穌本人給你們(men) 烤魚掰餅斟葡萄酒,你們(men) 會(hui) 不會(hui) 跟著他去傳(chuan) 福音?結果令人深思。有人覺得如果魚、餅和葡萄酒貨真價(jia) 實,他願意跟著幹,不就是為(wei) 了口吃的嘛!這不過是句戲言。然而,戲言的背後折射出社會(hui) 底層的心聲:在舉(ju) 步維艱的情況下,為(wei) 了討生活,可能跟著神棍鋌而走險。

我們(men) 這些儒學研究者,平時不自覺地將自己封閉在格物致知、修齊治平的套路中,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民生問題,致使生民轉向耶教,尋求物質輔助和精神慰藉。這給許多妖妄之人創造了可乘之機。貧苦人為(wei) 了物質上的魚和餅,富足者追趕時髦,欣欣然用魚和餅去填充自己的精神世界。

放眼望去,社會(hui) 生活中彌漫著耶穌魚的濃烈腥氣。這股腥氣熏得許多人陷入集體(ti) 無意識的境地。社會(hui) 領域的生化危機,在悄悄進行,誕生了一群香蕉人。這些人,皮膚是黃的,很難改變;內(nei) 心是白的,無限向往和認同基督教世界的價(jia) 值觀和生活方式。這些人活像一根根香蕉。生息繁衍,相互影響,數量日趨龐大。文化安全,迫在眉睫。假如卡爾先生在世,必將口誅筆伐,甚至寫(xie) 出《香蕉人與(yu) 神聖家族的意識形態》等批判文章,極力喚醒這些癡迷的精神俘虜,

是時候了,該搶救這些香蕉人了。

半個(ge) 世紀以前,有位偉(wei) 人調侃蘇修,慨然寫(xie) 到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借以教育和警示那些跟屁蟲。今天,我們(men) 認真反思,探析產(chan) 生香蕉人的深層原因,告誡那些信奉洋奴哲學的人:香蕉太多了,不須拆爛汙

從(cong) 魚到耶誕節,再到香蕉人,最後拆爛汙。清醒的朋友們(men) 啊,我們(men) 應該早日走出集體(ti) 無意識,拒斥耶誕節,做個(ge) 自信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