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鋼】“憲政”依然生死未卜

欄目:思想動態
發布時間:2013-09-11 21:32:49
標簽:


 

 

“憲政”依然生死未卜

作者:錢鋼(香港大學新聞及傳(chuan) 媒研究中心、中國傳(chuan) 媒研究計劃主任)

來源:聯合早報網

時間:2013年9月5日

 

 

 

中國大陸圍繞憲政的爭(zheng) 議已持續數月。“憲政”一詞和它所代表的理念,遭遇前所未有的撻伐。

 

筆者曾將“憲政”歸入“淺藍”,認為(wei) 它不同於(yu) “三權分立”、“多黨(dang) 製”等被禁用的“深藍”敏感詞。它屬於(yu) “不倡不禁”的政治話語,在正麵意義(yi) 上,媒體(ti) 可以使用,但中央級黨(dang) 媒幾乎不用,中央常委則從(cong) 來不用。

 



現在,“憲政”一詞是否已被當局從(cong) “淺藍”逐入“深藍”?憲政的理念是否已被徹底否定?

 

筆者檢索分析了2013年5月至8月的中國媒體(ti) ,包括對文章的正負傾(qing) 向做了辨別。“語象”顯示:“憲政”處於(yu) 生死邊界,反憲政傳(chuan) 播有異常軌跡。

 

反憲政兩(liang) 個(ge) 衝(chong) 擊波

 

在百度高級搜索,選擇標題出現“憲政”的文章,每半月取一個(ge) 被使用篇數,逐篇區分正麵或負麵,可見5月上半月,“七不講”尚未傳(chuan) 開,搜索到的文章都正麵使用“憲政”一詞。5月後半月,對憲政的批判開始。這種情況極其罕見。此前,僅(jin) 2004年、2005年在學術期刊上出現過兩(liang) 篇反對“憲政”提法的文章,大眾(zhong) 媒體(ti) 上從(cong) 未批過憲政。

 

5月21日,互聯網上出現《紅旗文稿》首發的《憲政與(yu) 人民民主製度之比較研究》(作者楊曉青),打響反憲政第一槍。該文開宗明義(yi) 反對《南方周末》提出的“中國夢,憲政夢”,稱憲政屬於(yu) 資本主義(yi) 而非社會(hui) 主義(yi) ,並堅決(jue) 反對“憲法和法律至上”。5月29日,《黨(dang) 建》雜誌發表《認清“憲政”的本質》(署名鄭誌學),稱“‘憲政’主張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在中國取消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6月,《紅旗文稿》發表《對憲政問題的一些看法》(作者汪亭友),稱“西方國家恰恰是寄希望於(yu) 中國宣布實行憲政,從(cong) 而以之作為(wei) 突破口,逐步取消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

 

對上述文章的廣泛轉發,加上其他文章,構成第一個(ge) 批憲政高潮。第二次高潮出現在8月。8月5日、6日、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頭版“望海樓”專(zhuan) 欄連續刊出署名馬鍾成的文章:《“憲政”本質上是一種輿論戰武器》、《美國憲政的名不副實》、《在中國搞所謂憲政隻能是緣木求魚顛覆社會(hui) 主義(yi) 政權”》。8月19日和20日,求是理論網又接連從(cong) 海疆在線網轉發《憲政潮是對十八大精神的挑釁》(署名高翔)和《“憲政”理論是對中國改革的幹擾和誤導》(署名鄭裏)。這一組文章來勢凶猛。

 

需要說明,筆者的統計範圍,限於(yu) 百度高級搜索中標題出現“憲政”的文章,或者說是關(guan) 於(yu) 憲政主題最明確最直接的一部分。事實上,無論反憲政還是挺憲政,都還有標題未出現“憲政”的另一部分。特別值得一提,8月1日新華網奉命轉發了一篇博客文《中國若動蕩,隻會(hui) 比蘇聯更慘》(署名王小石),此文為(wei) 中國憲政描繪了可怖前景,不但引起眾(zhong) 多中國網友批評,也令俄羅斯人驚愕。

 

挺憲政背水一戰

 

5月至8月,在傳(chuan) 播強度上,反憲政輿論總體(ti) 超過挺憲政輿論,統計顯示,傳(chuan) 統媒體(ti) 上,“憲政”自5月後半月以來的確已成敏感詞。檢索慧科搜索數據庫,5月至8月的數百種中國內(nei) 地報紙上,標題出現“憲政”的挺憲政文章僅(jin) 6篇(其中兩(liang) 篇是5月上半月的);標題出現“憲政”的反憲政文章也僅(jin) 有11篇。“憲政”爭(zheng) 議的主戰場在互聯網。

 

反憲政開始後,第一篇重磅挺憲政文章出自5月24日財經網:《憲政是法治國家應有之義(yi) 》,作者是中國憲法學研究會(hui) 名譽會(hui) 長許崇德,這是一篇舊作。作者明確提出:“憲政乃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中的應有之義(yi) ”。

 

6月4日,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刊發該網總編輯周兆呈與(yu) 中國大陸法學家賀衛方的對談:《對話賀衛方談中國憲政爭(zheng) 議》。在這篇被中國內(nei) 地多家網站轉發的談話中,賀衛方認為(wei) ,中共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上任後強調“必須履行憲法”,履行憲法就是憲政;“要把權力關(guan) 在製度的籠子裏麵”,也是憲政話題。

 

6月10日,網絡上出現學者馮(feng) 崇義(yi) 、楊恒均的文章《拒絕憲政是斷絕中國的前途》,作者認為(wei) “反憲政體(ti) 現現代蒙昧主義(yi) ”,“實際上,中國不是要不要承認憲政,是否可以否定憲政,而是中國已經到了不作出憲政民主的製度安排,就會(hui) 徹底糜爛,陷入萬(wan) 劫不複的境地!”

 

6月21日,網絡上出現被多次轉發的《推進憲政民主關(guan) 鍵在黨(dang) 症結也在黨(dang) 》一文。作者蔡霞是中共中央黨(dang) 校教授,她的這篇近3萬(wan) 字長文,征引大量史料,回顧“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追求憲政民主的探索與(yu) 坎坷”、分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摸索憲政體(ti) 製為(wei) 何如此艱難”、論述“推進憲政民主與(yu) 執政黨(dang) 的曆史轉型推進”與(yu) “推進憲政改革是黨(dang) 在新世紀的曆史重任”。作者稱:“如果再不下決(jue) 心啟動政治改革,推進憲政民主建設,社會(hui) 矛盾的激化將使執政黨(dang) 喪(sang) 失改革的可能機會(hui) ,政府也不再有回旋餘(yu) 地。”

 

這一段時間,發表挺憲政文章的學者還有江平、華炳嘯、童之偉(wei) 、郭道暉、王建勳、王占陽、張千帆、榮劍等多位。北京大學教授張千帆的《憲法實施與(yu) 長期執政》,8月22日首發於(yu) 影響力中國網,有網站轉發時更改了標題,加上了“憲政”字樣。張千帆稱:“反憲政必然意味著反憲法”。他批評反憲政論者是“要把憲法淪為(wei) 無需落實的政治口號、說了不算的一紙空文”。“其潛台詞是這個(ge) 國家雖說製定了一部憲法,其實那隻是欺騙人民的文字遊戲;中國實際上並沒有什麽(me) 憲法,國家權力不受任何法律約束。”8月29日,多個(ge) 網站轉發聯合早報網刊出的《憲政與(yu) 中共重建政治合法性》(作者榮劍),文章發問:“中共重建其政治合法性的新的路徑何在?在槍杆子、筆杆子和錢袋子都已失去了有效控製國民的情況下,要想重新取得國民的認可和支持,難道舍憲政還有其他路徑嗎?”

 

挺憲政的文章在內(nei) 地網站能夠出現已屬不易,上述各篇,決(jue) 無可能如若幹反憲政文章那樣,得到超強傳(chuan) 播。反憲政文章的總篇數並不多,其網絡傳(chuan) 播強度是被轉載拉高的。如鄭誌學文被30個(ge) 網站轉發,楊曉青文被44個(ge) 網站轉發,馬鍾成的《美國憲政的名不副實》被153個(ge) 網站轉發,不難看出這種傳(chuan) 播背後的指令性外力。挺憲政的人士,則群起挺身,利用一切平台(如影響力中國網、共識網等),合力抵禦反憲政大潮,微博網友也傾(qing) 力呼應。8月10日,我在新浪微博推介視頻《百年憲政》,獲一萬(wan) 多次轉發,有近兩(liang) 千條評論。5月至8月,新浪網在標題出現“憲政”的篇數,挺憲政竟高於(yu) 反憲政。

 

去“憲政”,習(xi) 近平拿定主意了嗎?

 

筆者親(qin) 曆文革和1980年代以來的政治演變,對中共曆次意識形態批判記憶猶新。觀察5月以來的“憲政”爭(zheng) 論,單從(cong) 反憲政一翼看,疑點甚多。它不像一個(ge) 有備而來、周密組織的批判運動。

 

我此前說過,真要禁止“憲政”等詞語的傳(chuan) 播,中共做得到。這一次,傳(chuan) 統媒體(ti) 上“憲政”幾近絕跡,然而卻“網開一麵”,互聯網上被允許爭(zheng) 論。為(wei) 什麽(me) ?

 

兩(liang) 次反憲政高潮中間,有一段奇怪的低穀期。6月後半月和整個(ge) 7月,仿佛有人吹了暫停哨,反憲政輿論戛然而止(中間隻有汪亭友的一篇文章《打破西方憲政的“普世”迷思》)。到8月突然再起狂潮。這期間發生了什麽(me) ?

 

8月間數篇反憲政文章,作者筆名為(wei) “馬鍾成”、“高翔”、“鄭裏”,三者有一個(ge) 共同身份,均為(wei) 海洋安全與(yu) 合作研究院研究員。這個(ge) 機構很神秘,難以檢索到詳細資訊,隻能查到院長為(wei) 中國內(nei) 地鷹派軍(jun) 事評論者戴旭。他們(men) 的網絡平台“海疆在線”,聚集了一批毛主義(yi) 左派和國家主義(yi) 強硬派人士。幾個(ge) 似有軍(jun) 方背景的人組成反憲政突擊隊,這又意味著什麽(me) ?

 

互聯網上的反憲政言論,其首發平台值得辨析。一些人認為(wei) ,中共黨(dang) 報《人民日報》和黨(dang) 刊《求是》發布了反憲政文章。《人民日報》主辦的人民網,確曾在5月和8月兩(liang) 次集中轉發反憲政文章(5月25篇,8月52篇),求是理論網大致相同。反憲政文章的首發平台,除了上麵提到的“海疆在線”,主要有《求是》主辦的《紅旗文稿》、中宣部主辦的《黨(dang) 建》、和《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日報》海外版。須注意,《紅旗文稿》和求是理論網不能完全等同於(yu) 《求是》,《人民日報》海外版和人民網也不能完全等同於(yu)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是中共最高級別的輿論喉舌,各種政治詞語在《人民日報》上的起落消長,常準確標誌政治風向。任何一次重大政治批判,《人民日報》必須有態度,必須以社論或評論員文章的鄭重方式表態。耐人尋味的是,5月至8月,《人民日報》沒有發表一篇反憲政文章(《求是》也沒有)。這更詭異!

 

查此時段《人民日報》,完全沒有標題含“憲政”字樣的文章,全文中使用“憲政”的僅(jin) 三篇,其中兩(liang) 篇係國際報道,與(yu) 中國憲政無關(guan) 。惟一的一篇,是6月18日第5版刊登的《中國超常增長的文明動力》(作者王義(yi) 桅),該文提到,中國沒有實行西方式民主和憲政,卻實現了經濟超常增長”。這很難說是對憲政的直接批判。更讓人意外的是,該文套用習(xi) 近平“兩(liang) 個(ge) 不能互相否定”的句式,稱“既不能因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而否定西方資本主義(yi) 民主,也不能因為(wei) 西方資本主義(yi) 民主而否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

 

概括一下5月至8月的“憲政”爭(zheng) 議:挺憲政的作者,多數實名,是多年來宣傳(chuan) 憲政、推動政改的知名學者,他們(men) 的文章,其實是重申經年傳(chuan) 播的常識,隻不過遇到契機,得到空前的大範圍傳(chuan) 播。反憲政一方,多數作者使用化名,文章水準參差,且不說有“帽子,棍子”之文革遺風,一些文章文字也很粗糙,如急就章。很難想象,這是中共的一支高素質馬列主義(yi) 理論隊伍,對“反動逆流”進行的一次有力批判。超強傳(chuan) 播似乎顯示大有來頭,但這“來頭”也有疑問:為(wei) 什麽(me) 《人民日報》和《求是》遲遲沒有開口?這到底是戰略總攻,還是火力偵(zhen) 察、戰術性試探?

 

“憲政”——無論作為(wei) 政治話語,還是製度安排,在中國都處在命運的臨(lin) 界點上:是存?是廢?是死?是生?這也是中國命運的臨(lin) 界點。截至2013年8月底,“憲政”岌岌可危,卻尚未成為(wei) 深藍色敏感詞。我們(men) 還不能確定,習(xi) 近平對“去憲政”或“行憲政”是否已拿定主意。政治變動定會(hui) 折射到輿論場上。筆者將繼續密切觀察這場話語戰爭(zheng) ,發布“語象報告”。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