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餘東海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朝聖雜記
作者:餘(yu) 樟法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郵報》
時間:孔子2564年暨耶穌2013年8月12日
【1】曲阜是中華文化大宗師孔子故裏,僅(jin) 此就無愧於(yu) 東(dong) 方第一聖城之稱,況周公封於(yu) 此,魯國都於(yu) 此。《禮記》載:“成王以周公有勳勞於(yu) 天下,是以封周公於(yu) 曲阜。”它還是是三皇肇啟、五帝龍興(xing) 之地,有“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跡作證。與(yu) 所有儒生一樣,朝聖是東(dong) 海一大心願。
【2】兩(liang) 位儒友和老鄉(xiang) 林君成了我朝聖的圓夢人。經過他們(men) 的熱心搭建,一家三口於(yu) 8月1日踏上曲阜之旅。遺憾的是此行開始就不太順利,飛機一延再延,飛臨(lin) 上海時遭遇暴雨,盤空三匝不敢下棲,降落杭州,多耽擱了一天,遂又誤了上海去曲阜的動車。一波三折,仿佛文化複興(xing) 之路。
【3】儒家的命運與(yu) 國家的命運同氣連枝,聖城的興(xing) 衰與(yu) 中華的興(xing) 衰休戚相關(guan) 。雖有心理準備,但親(qin) 到曲阜,還是情不自禁為(wei) 其衰敗而傷(shang) 感。所幸國學院和儒士社為(wei) 曲阜增添了兩(liang) 脈亮色。8月3日,儒士社主辦的青年儒士修身營舉(ju) 辦祭孔禮,儒士社主事羅仁和司儀(yi) ,四十餘(yu) 名營員參禮。
【4】登浪亞(ya) 偉(wei) 吉星等等儒士的彬彬有禮熱誠精幹,讓人讚賞不已。羅仁和更是其中佼佼者,口才能力皆一流,堪稱其中棟梁,若能始終一貫,前途不可限量。東(dong) 海領祭時所行之禮就是仁和示範的。好好發展下去,儒士社有望成為(wei) 複興(xing) 儒家和中華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有識之士多多輔助支持之。
【5】跪拜禮源遠流長,《周禮》有“九拜”,即九種跪拜禮。三跪九叩是清禮,用於(yu) 一般典禮確嫌過於(yu) “嚴(yan) 重”,用於(yu) 祭孔則無妨。對孔子怎麽(me) 尊崇都不過分,隻有不及,沒有過之。現台灣仍有多家學校保有三跪九叩之禮,或用於(yu) 畢業(ye) 典禮謝師禮,或用於(yu) 拜師大典暨畢業(ye) 成果展等。
【6】講《學而篇》,原擬從(cong) 學時習(xi) 樂(le) 孝禮“六字真言”入手講解本篇精義(yi) ,卻未能講夠講透,隻講了學、時、樂(le) 三字。開講前發現電子教案遺失,沒有電屏展示,一些經典古語不易聽懂。虎頭蛇尾,完全沒有達到東(dong) 海應有的水平,懊喪(sang) 內(nei) 疚,深深自責。
【7】以一首小詩與(yu) 修身營營員們(men) 《共勉》:“夜長休怨路難行,聽我嘹天報曉聲。我說有光光便有,早登高處早相迎。”“我說有光光便有”此句借用耶教經典之言,自感不夠穩妥,爾雅臺改為(wei) “我說有光光自有”,意謂人人自性光明本具。改得好極了,點鐵成金,一字師也。
【8】修身論壇中,結合自己的心路曆程作了關(guan) 於(yu) 勵誌的發言。從(cong) 尼采愛好者到佛道再到自由主義(yi) 最後皈儒,頗為(wei) 自己慶幸。改拿破侖(lun) 言曰“不想當聖賢的儒者不是好儒者”與(yu) 營員們(men) 共勉。擔心誤導,第二天論壇發言時特別強調了“希賢希聖立誌為(wei) 聖”和“自賢自聖自詡為(wei) 聖”的區別。
【9】對白彤東(dong) 《儒家拯救世界》中的觀點,有認同也有異議。他說五四反專(zhuan) 製越反越專(zhuan) 製,仁權高於(yu) 政權,他對儒家政治性的強調,都符合東(dong) 海一貫思想;他認為(wei) ,傳(chuan) 統中國並非儒家國家,政治高於(yu) 心性,民主製的文化背景是基督教等等,則不為(wei) 我所許可。
【10】以儒家為(wei) 第一指導思想和第一學科的國就是儒國,“外儒內(nei) 法”說不靠譜;儒家充滿政治性,但儒家政治紮根於(yu) 道德心性,心性才是第一位的;基督教是神本主義(yi) ,隻能開出政教合一的教主製。民主製則是人本主義(yi) 的製度結晶,是文藝複興(xing) 突破神本主義(yi) 高壓的結果。同時民主製為(wei) 神本主義(yi) 提供了信仰自由。
【11】有學者和儒者對法家頗為(wei) 認同,甚不以為(wei) 然。對法家(商韓派)斷以二言:一、儒家禮樂(le) 刑政,禮法兼備,不需要借助於(yu) 法家;法家法律的嚴(yan) 肅性值得肯定,但儒家法律同樣嚴(yan) 肅。法家少數優(you) 點本是儒家故物。二、法家仿佛烈性壯陽藥,或可壯政權於(yu) 一時,但不教而誅,輕賤人命,罪惡極大,後患無窮!
【12】雲(yun) 飛揚非儒生,但對儒家相當認可,與(yu) 東(dong) 海頗多共鳴。知道東(dong) 海抵曲阜消息後,特從(cong) 北京來訪,參加了祭孔、講座和晚上的修身論壇,並相邀祭拜了孔林和孟廟。孔廟孔林都比較熱鬧,孟廟特別冷清。孟子思想中強烈鮮明的革命性,不易歪曲遮掩,容易犯帝王之忌,略遭冷落在所難免。
【13】獲曲阜國學院贈尼山石刻“東(dong) 海草堂”,獲柯小剛贈書(shu) 法“無相大光明”。生平對篆刻書(shu) 法皆毫無研究,柯小剛問所臨(lin) 何帖,蘭(lan) 亭序三個(ge) 字怎麽(me) 也想不起。其實臨(lin) 帖才幾個(ge) 月,臨(lin) 沒臨(lin) 沒啥區別。羅仁和贈“天地親(qin) 君師”牌位。將親(qin) 排於(yu) 君之前,大合儒理。愛有差等、親(qin) 親(qin) 第一也,孝悌為(wei) 仁之本也。
【14】慕朵生接風酒席上,對@陳明原道 @褐寬博 @Schnellzug 等儒友和幾位新結識的朋友@周紹剛 @明夷_庚申 @開芯nie 等提出了對時局的一些判斷和看法,引起討論和火爆爭(zheng) 論。我用瓦解土崩一詞形容現狀和不久的將來。瓦解,意謂潰敗,政治社會(hui) 道德精神全方位整體(ti) 性潰敗;土崩,意謂突然崩潰。
【15】土崩尚未,但在未來幾年內(nei) 可能性非常大。在此曆史關(guan) 鍵時期,儒家何為(wei) ?路在何方?這個(ge) 問題值得每一個(ge) 儒者和誌士思考。從(cong) 技術層麵分析,當今政治死結和社會(hui) 僵局幾乎無法解開或打破,但依據“道理”易理,山窮水盡後必有柳暗花明時。天不亡斯人,天不亡斯文,曆史就必有意外的驚喜。
【16】關(guan) 於(yu) 仁本主義(yi) 儒學與(yu) 國家主義(yi) 儒學之分歧,其實不存在。儒學沒有國家主義(yi) 也。國家、民族、社會(hui) 、集體(ti) 這些東(dong) 西雖然都很重要,但在儒學中都屬於(yu) “下位法”,在國家層麵沒有“主義(yi) ”的資格,仁才是最高價(jia) 值和第一性的東(dong) 西,仁本主義(yi) 才應該成為(wei) 國家級指導思想和第一主義(yi) 。仁本可以涵蓋人本。
【17】關(guan) 於(yu) “去掉目前意識形態後,儒家是否還能收複失地”的問題。當局從(cong) 馬家跳躍性地一步轉向儒家,無疑是最佳選擇,當然求之不得。退而求其次,民主化也不失為(wei) 次優(you) 道路。儒家與(yu) 民主、仁本主義(yi) 與(yu) 西方人本主義(yi) 有高低之差,無原則區別和根本衝(chong) 突。若能民主化,就能儒家化,兩(liang) 者相得益彰。
【18】在中國,自由主義(yi) 可分為(wei) 兩(liang) 派:尊儒派和反儒派。尊儒的自由主義(yi) 是良性的,反儒的自由主義(yi) 是惡性或山寨的。五四以來尊儒者寥寥,反儒派始終占上風。反掉儒家之後,民主自由越追越遠。至今自由群體(ti) 中仍有反儒派,好在尊儒者也逐漸成派,可以成為(wei) 恢複仁義(yi) 之道的盟軍(jun) 。
【19】慕朵生導謁孔廟,行了叩拜禮。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始建於(yu) 元代,左廟右學,分別為(wei) 元明清三代祭孔行禮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元清作為(wei) 異族政權,其心有異乎儒家(有蒙古主義(yi) 和滿族主義(yi) 傾(qing) 向);但能高度尊孔,係治統於(yu) 道統,其政自有中華範。
【20】忽必烈是當時世界上最尊儒的帝王,沒有之一,其開創的元朝尊儒自有相當的真誠度,政治文明度亦居當時世界前茅。(詳見東(dong) 海《元朝微言》)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的尊號,大成殿內(nei) “四配”顏曾思孟的複聖公、宗聖公、述聖公、亞(ya) 聖公皆元帝所封。
【21】自康熙始,曆代皇帝即位,必“臨(lin) 雍”講學,並為(wei) 大成殿題匾一方,共有康熙至宣統九代皇帝禦筆木匾,如萬(wan) 世師表(康熙),生民未有(雍正),與(yu) 天地參(乾隆),聖集大成(嘉慶),聖協時中(道光),德齊幬載(鹹豐(feng) ),聖神天縱(同治)等等,善頌善禱。異族而能統治中國三百年,豈徒然哉。
【22】想起《鹿鼎記》中順治出家後對康熙“愛惜百姓,永不加賦,便是盡孝”囑咐,雖然小說家言,符合儒家政治大義(yi) 。還有這段話:“天下事須當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能給中原百姓造福,那是取好。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們(men) 走,那麽(me) 咱們(men) 從(cong) 哪裏來,就回哪裏去。”清末退位詔書(shu) 就蘊含著這種精神。
【23】雍和宮與(yu) 孔廟兩(liang) 處相隔不遠,一熱一冷形成鮮明對比。按原計劃,下午憑吊帝王廟,再逛萬(wan) 聖書(shu) 苑。但耳鳴氣促精神不濟,遂表示對曆代帝王沒興(xing) 趣,堅持回賓館。從(cong) 來對身體(ti) 質量自信滿滿,這次不由得沮喪(sang) 之至,如此何以克荷良知業(ye) ?右耳從(cong) 小聾,幾天來左耳又嗡嗡不已,聽人說話接電話更費力了。
【24】與(yu) 慕朵生兩(liang) 夜長談,主要聽他漫談他的人生經曆和皈儒心路。盡管曆經曲折,能從(cong) 馬主義(yi) 轉為(wei) 自由主義(yi) 又轉向儒家,在滔天濁浪中挺得起跳得出,何其幸運乃爾。他和任重等人都是實幹家,其間的辛勞艱難,局外人不易領略。同仁們(men) 對他們(men) 少一點指責、多一份理解關(guan) 愛和支持為(wei) 荷。
【25】任重不在北京但常常出現在慕朵生口中,讓我對素未謀麵的任重有了進一步認識。說及孔門淡泊和儒運乖蹇,慕朵生多次眼眶潮濕。在此滔滔濁浪中,這點情懷何其難得。其性情頗似東(dong) 海年輕時,健言健行,闖勁十足,重約守諾,熱情直率,喜怒哀樂(le) 都寫(xie) 在臉上。唯望稍斂激情,勿太緊張忙碌,為(wei) 道珍攝。
【26】米灣導覽了琉璃廠舊書(shu) 店和天壇,祈年殿圜丘回音壁神樂(le) 署齋宮在在可見清朝皇帝對孔子和儒家相當的虔誠。慕朵生說得好:儒家政治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化政治的過程。任何勢力隻要在文化信仰和指導思想尊儒,終究會(hui) 被儒家所化。久假不歸就會(hui) 弄假成真。
【27】米灣對性善論有著堅定信仰和透徹解悟。借用佛教“一心開二門”的說法,儒家人性觀可謂“一性開二習(xi) ”,二習(xi) 指善習(xi) 惡習(xi) 。天命之性發而中節則善,發不中節則惡,天性本身至善,說無善無惡或超越善惡皆可,孟子“人人可以為(wei) 堯舜”和陽明“個(ge) 個(ge) 心中有仲尼”之言,都揭示了這一本性真實。
【28】與(yu) 陳明相知多年,2008年就有《致陳明同道二絕》,其二曰:不辭危難不憂貧,瀝血勤磨度世針。泥石叢(cong) 中回首笑,有人法眼識梟心。又作有《陳明批判》一文。陳明近計劃辦一家書(shu) 院,困於(yu) 財力,尚未成功。願有力者大力支持。東(dong) 海在北京也好有個(ge) 講學之地。
【29】神交已久的任重林君和遠距離處理東(dong) 海一家旅途事務的蘇醒都出差在外,未能相見,甚以為(wei) 憾。海內(nei) 知己,天涯比鄰,青山綠水,後會(hui) 有期。時世艱難,讓我們(men) 永遠保持思想獨醒和人格獨立,特以一聯與(yu) 諸友共勉:姑且翻書(shu) ,自有春風來破曉;何妨獨善,須知天爵最尊榮!
【30】此行最令人沮喪(sang) 的是身體(ti) 處於(yu) 準中暑、亞(ya) 健康態,總是食欲不振睡眠不寧,時感思維遲滯精神恍惚,故與(yu) 營員們(men) 交流不多示範不夠,愧對諸儒士。在曲阜北京奇怪的悶熱中唯憑一股子“酒氣”和心氣支持著,不敢言,怕給友人添麻煩,也不願掃了妻兒(er) 遊興(xing) 。十幾年來支持我堅定不移的,亦這股氣也!
餘(yu) 東(dong) 海 2013-8-11夜整理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表
責任編輯:葛燦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