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號提案:關(guan) 於(yu) 全麵放開生育的人口政策調整建議
(此提案由王名委員和劉大鈞委員聯名提交)
來源:作者博客
時間:2013-03-05
我們(men) 自2010年已連續三年提出放開二胎的提案,引起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一年來,我們(men) 與(yu) 諸多專(zhuan) 家和學者對人口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謹慎評估、充分論證的基 礎上,我們(men) 鄭重提出本提案。我們(men) 認為(wei) :中國自1980年代開始實行的以“城市一胎和農(nong) 村一至兩(liang) 胎”為(wei) 目標的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已經給中國各個(ge) 方麵帶 來了一係列日趨嚴(yan) 重的問題,危及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必須盡快加以全麵調整。根據新的數據和分析,我們(men) 發出進一步的呼籲:立即全麵放開生育,對中國人口政策 進行重大調整。
一.人口形勢的變化
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控製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ti) 共產(chan) 黨(dang) 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隻生一個(ge) 孩子。以此為(wei) 標誌,中國啟動了以嚴(yan) 格控製生育為(wei) 中心的計劃生育人口政策。該政策實施30多年來,中國人口從(cong) 9.9億(yi) 增至13.5億(yi) ,但占世界人口比例從(cong) 22.1%降至19.3%,中國的人口形勢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一)生育率已遠低於(yu) 替代水平。根據目前的男女性別比和女性年齡別死亡率,中國生育率的替代水平在2.2以上,即每對夫妻平均需要生育至少2.2 個(ge) 孩子才能維持總人口最終不衰減。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970年代末約為(wei) 2.5,自1990年代初就一直處在替代水平以下,目前更是遠低於(yu) 替代水平。據 2010年人口普查的長表,原始抽樣的生育率僅(jin) 有1.18,即使考慮到15%的漏報率,生育率也隻有1.4,而國家統計局2011年抽樣調查的生育率更是 僅(jin) 有1.04。生育率即使處於(yu) 1.4也意味著每隔一代人,出生人口將減少至少36%。在此生育率下,隻要兩(liang) 到三代人的時間,中國每年出生人口就將少於(yu) 美 國。
(二)生育意願麵臨(lin) 多重壓力。中國的生育意願麵臨(lin) 現代化、東(dong) 亞(ya) 文化共同因素及長期計劃生育政策的三重壓力。現代化過程中,生育率下降是普遍現象, 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社會(hui) 的持續發展會(hui) 進一步擠壓生育率。目前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在東(dong) 亞(ya) ,尤其是華人社會(hui)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1年的數據,與(yu) 中 國文化相近的泰國、越南、緬甸和朝鮮的生育率分別隻有1.53、 1.75、 1.94和1.99,相當或低於(yu) 經濟更發達的俄羅斯、英國、法國和美國(分別是1.53、1.87、1.99和2.08)。嚴(yan) 格控製生育政策實施30多年 來,中國的生育觀念已發生極大改變。城市已經把一胎當成正常,農(nong) 村在向城市看齊。數據顯示,80後女性的累積生育孩子數遠低於(yu) 70後,而70後則遠低於(yu) 60後,盡管她們(men) 處在相同政策環境下。
(三)中國或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無論從(cong) 生育意願調查、“雙獨”放開二胎的實施效果,還是對低生育率下生育行為(wei) 的分析來看,中國的生育意願已處於(yu) 極低水平,而且難以回升。當父母隻有一個(ge) 孩子時,希望都寄托在這個(ge) 孩子身上,會(hui) 不惜代價(jia) 為(wei) 孩子付出,同時少子化會(hui) 降低養(yang) 育的家庭和社會(hui) 規模效應,兩(liang) 者共同 推高單個(ge) 孩子的平均養(yang) 育費用,讓願意多生的父母望而卻步,因為(wei) 他們(men) 對養(yang) 育壓力的感受來自對平均費用的判斷。長期低生育率把一種極不正常的生育狀態變成了常 態。因此生育率越低,對生育意願的抑製越強。另外,長期低生育率會(hui) 導致未來社會(hui) 極度老齡化,養(yang) 老負擔沉重,讓育齡家庭不堪重負,這反過來也會(hui) 抑製生育意 願,這又是一個(ge) 惡性循環。高生育率時,降低生育率馬上能緩解壓力;但低生育率時,提升生育率短期內(nei) 卻會(hui) 加大壓力,緩解的效果要20年以後才能體(ti) 現。因此, 低生育率的慣性會(hui) 比高生育率慣性更強勁,更持久,也更難應對。
(四)人口快速老化和未來人口急劇衰減。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達8.87%,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更比發展中國家超前 了20年(2030年不含中國的發展中國該比例為(wei) 8.1%)。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翻一番,達到17.4%;2050年更將上升到 27.8%。中國將成為(wei) 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國家。由於(yu) 1960至1980年代出生人口較多,中國人口在未來十幾年還會(hui) 小幅增加,在達到 頂峰後,逐步由緩慢的衰減進入持續性的急劇萎縮。即使現在完全放開,若不鼓勵生育,到2050年左右,中國人口每年仍將減少1000萬(wan) 以上,其衰減速度和 幅度在人類曆史上都將是空前的。從(cong) 2030年到2070年,中國人口的下降幅度將達40%。相比之下,遭受所謂人口衰減災難的俄羅斯在過去20年人口下降 幅度不過3.4%,扣除移民的自然下降也隻有7.8%。
二.全方位的負麵效應
盡管中國社會(hui) 在過去30年的發展突飛猛進,但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帶來的各種問題逐漸顯現,並不斷惡化,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重大隱患,負麵效應將會(hui) 嚴(yan) 重影響到中國的各個(ge) 方麵:
(一)拖累經濟發展。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得益於(yu) 早年高生育率下積累的人口資源。生育率從(cong) 高到低,積蓄的能量得到釋放,從(cong) 而推動經濟發 展。但長時間維持低生育率則是在不斷地低效釋放能量,更是在耗費發展的後勁。隨著人口的加速老化和未來人口的急劇衰減,消費和生產(chan) 將同步萎縮,大部分行業(ye) 會(hui) 成為(wei) 夕陽行業(ye) ,投資意願低迷,基礎設施更新的動力和財力弱化,現有設施麵臨(lin) 日益老化甚至廢棄,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步伐將大幅度減緩,經濟可能陷入長期停滯 甚至萎縮,國力衰退。過去30年我們(men) 習(xi) 以為(wei) 常的這個(ge) 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中國可能將退化成一個(ge) 老氣橫秋,萎靡不振的社會(hui) 。
(二)弱化規模優(you) 勢。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是中華民族全麵複興(xing) 的基礎性優(you) 勢。因為(wei) 人是經濟和社會(hui) 活動的核心,無論一國內(nei) 部還是世界範圍,發達的地方 都是人口中心地。無論是電視、汽車、房屋等物品,還是教育、醫療、旅遊等服務,其總價(jia) 值中人所創造的比例遠高於(yu) 來自自然資源的比例,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 人的價(jia) 值越來越高。人口少、工業(ye) 規模小的資源型國家向中國出賣自然資源是經濟合理性的體(ti) 現,說明中國人口的規模和集聚優(you) 勢能夠彌補甚至超越進口自然資源的 價(jia) 值。中國控製生育的後果是人口老化和萎縮,經濟衰微,市場規模效應降低,政治影響和軍(jun) 事潛力下降,最後需要用更高的價(jia) 格來購買(mai) 國際市場的資源。這實際上 是以減少本民族後代的代價(jia) 把資源留給其他國家使用,並使自己的後代處於(yu) 未來資源市場上的劣勢。在信息時代,人口的規模優(you) 勢更加突顯,因為(wei) 通訊和交通的便利 使得任何不同個(ge) 體(ti) 之間可以直接交流和來往,人口越多,交流和來往增長得更快,社會(hui) 複雜程度更高,唯有語言、文化和政治框架才是邊界。如果中國能夠維持現有 的人口規模優(you) 勢,中國的最終崛起和全麵複興(xing) 必將把人類的文明推向一個(ge) 新的高度。這並非夢想,而是人類社會(hui) 恢複到正常狀態。然而,長期低生育率使中國的發展 被釜底抽薪,中國的崛起將如曇花一現之後就迅速成為(wei) 昨日黃花,中國世紀還未真正開始就將落幕。
(三)危害家庭幸福。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產(chan) 生了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獨生子女群體(ti) ,這對中國人的生活觀念、家庭關(guan) 係、社會(hui) 形態和民族心理造成 的長遠後果難以估量。家庭幸福是中國社會(hui) 的核心價(jia) 值,“一胎化”讓家庭風險成幾何級數增加。任何社會(hui) 都有一定比例的孩子夭折,但在二三胎家庭裏,所有孩子 都夭折的可能性很小。隻要還有存活的孩子,父母就有希望和責任繼續生活下去,但獨生子女一旦失去則意味著一個(ge) 家庭的徹底毀滅。根據中國的生命表和生育年齡 分布,母親(qin) 在40至65歲之間孩子夭亡的概率是1/100左右,這樣二胎家庭孩子都夭亡的概率就隻有萬(wan) 分之一。相對於(yu) 二胎家庭,“一胎化”把這個(ge) 比例提高 了一百倍,達到1/100左右。在這個(ge) 概率下,幾乎每個(ge) 人周圍都會(hui) 出現“失獨”家庭的悲劇。有學者估計,目前中國的“失獨”家庭已逾百萬(wan) ,引起了社會(hui) 的普 遍不安。“失獨”的心理衝(chong) 擊會(hui) 讓人們(men) 從(cong) 最基本的道義(yi) 層麵來質疑“一胎化”政策,從(cong) 而損害黨(dang) 和政府的信譽並最終影響社會(hui) 穩定。家庭的風險不僅(jin) 體(ti) 現於(yu) 生命的無 常,也體(ti) 現在婚姻、事業(ye) 、財力和健康等方麵的不確定性上。麵對這類難關(guan) 時,兄弟姐妹可以相互提攜、共同分擔,但獨生子女則隻能獨自承擔。這種現實反過來又 會(hui) 降低家庭對風險的容忍度,不利於(yu) 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穩定。此外,性別比失衡所導致的數以千萬(wan) 計的“剩男”也可能影響社會(hui) 穩定。
(四)損害社會(hui) 公平。由於(yu) 現行人口政策的局限性,當前的生育控製難以避免地要根據民族、地區和家庭狀況采取不同的政策。這種區別對待滋長了社會(hui) 的 不滿情緒,引起民眾(zhong) 質疑中國社會(hui) 公平性,不利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聲譽。當前人口政策最大的不公平體(ti) 現在對“超生”者征收社會(hui) 撫養(yang) 費。傳(chuan) 統家庭養(yang) 老中,父母既是養(yang) 育孩子的付出者,也是將來享受孩子贍養(yang) 的受益者。在社會(hui) 養(yang) 老下,父母僅(jin) 是養(yang) 育孩子的付出者,但孩子將來支撐的卻是整個(ge) 養(yang) 老體(ti) 係,受益者是全社會(hui) 。家庭養(yang) 老 和社會(hui) 養(yang) 老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用工作人口創造的物品和服務來支撐老年人的生活,隻是社會(hui) 養(yang) 老下,養(yang) 老積蓄和支付方式的社會(hui) 化在微觀上模糊了這種關(guan) 係。對 “超生”者征收社會(hui) 撫養(yang) 費既違背經濟規律,也違反基本的道義(yi) 原則,因為(wei) 不生或者少生者,年輕時付出少,年老後部分卻靠別人的孩子的勞動來養(yang) 老,而“超生” 的父母以自己的付出給社會(hui) 貢獻了更多的養(yang) 老體(ti) 係的支撐者,但卻因此受到懲罰。
(五)削弱國防力量。人口規模的減少,人口結構的老化,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數量的迅速增加,不僅(jin) 導致適齡兵源數量急劇減少,更重要的是引起兵源質 量的下降。大量獨生子女不得不參軍(jun) 入伍,他們(men) 在身體(ti) 素質、心理素質和自主生活能力方麵都有其特點,對軍(jun) 隊的軍(jun) 事訓練提出了新的挑戰。據估計,我軍(jun) 現役兵員 的獨生子女率已不低於(yu) 70%,作戰部隊甚至超過80%。一個(ge) 由獨生子女組成的軍(jun) 隊,一旦走上戰場,怎麽(me) 能要求他們(men) 真正做到衝(chong) 鋒陷陣、前仆後繼?而站在這些 獨生子女後麵的,更會(hui) 是一個(ge) 個(ge) 風險不斷增大的“失獨”家庭所麵臨(lin) 的悲劇。
(六)降低人口質量。受教育人口的數量越多,越容易出現更優(you) 秀的人才。嚴(yan) 格生育控製導致適齡人口減少,大量小學甚至中學關(guan) 閉,大學報考人數逐年下 降,讓中國優(you) 秀人才的備選基數不斷萎縮。中國的生育控製政策對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更加嚴(yan) 厲,人為(wei) 減少了那些成長條件更好的孩子的比例,因而又延緩了人口整 體(ti) 素質的提升。在相同的人口規模下,一個(ge) 老態龍鍾的社會(hui) 在知識更新能力、創造力和向上的動力及活力上都無法與(yu) 年輕人較多的社會(hui) 相提並論。長期低生育率會(hui) 加 深老齡化,最終會(hui) 導致平均人口素質快速下降。北京和上海等地的生育率目前隻有0.7左右。這些城市集中了中國各行各業(ye) 許多最出色的人才,但在0.7的生育 率下,他們(men) 的後代以每代人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的速度在消失。這意味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積累和沉澱下來的許多最優(you) 秀的基因隻要兩(liang) 代人就會(hui) 消減得隻剩下原來的十 分之一。
(七)滋生錯誤觀念。人在成年前是財富的消耗者,工作後是財富的創造者,年老後又成為(wei) 消耗者。總體(ti) 來說,人的貢獻要大於(yu) 消耗,否則人類社會(hui) 不可能 進步。但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一味強調人口作為(wei) 負擔的一麵,傾(qing) 向於(yu) 把中國各種問題都歸咎於(yu) 人口過多,從(cong) 而掩蓋了真正的症結,不利於(yu) 問題的有效解決(jue) 。比如,人 們(men) 常把大城市的擁擠歸咎於(yu) 中國人口太多。但實際上,城市的擁擠與(yu) 全國人口總量關(guan) 係不大,而與(yu) 經濟發展的關(guan) 聯性更大。貧窮的國家,哪怕地廣人稀,其大城市也 很擁擠。數據的分析以及俄羅斯等實例都預示,中國人口大幅減少的後果是大量城鎮甚至小城市會(hui) 衰敗,人們(men) 會(hui) 更加湧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後人們(men) 可選擇居住 的城市大幅減少。
(八)危及中華文明。人口是文明傳(chuan) 承的基礎。中國不隻是一個(ge) 國家,更是一個(ge) 文明。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13億(yi) 中國人承載著源遠流長的 中華文明,薪火相傳(chuan) 的根基在於(yu) 保持必要的人口規模與(yu) 合理的人口結構,這是文明得以傳(chuan) 承並始終保持生機、充滿活力與(yu) 創造力的保證。在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 下,不僅(jin) 中國的人口結構將加速老化,人口規模也將急劇衰減。中國目前占世界人口比例19%多,但每年出生人口不到世界的13%。我們(men) 目前的生育率僅(jin) 有世界 一半左右。生育率維持在這一水平意味著,每隔一代,我國年出生人口占世界的比例將下降一半,這樣到本世紀末,中國在世界上的份量將一落千丈,中華文明將徹 底衰微。
三.人口政策調整
1980年的《公開信》提出:“到30年以後,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我們(men) 認為(wei) :過去30多年執行的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是中國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所采取的特殊政策。3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men) 有責任根據變化了的社會(hui) 經濟條件,履行黨(dang) 中央的戰略設想和對人民 的政治承諾,適時調整人口政策。近年來,針對現行人口政策所帶來的上述種種問題,社會(hui) 各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一大批專(zhuan) 家學者進行了多方麵的思考和論證,提 出了許多調整中國人口政策的積極建議。結合這些思考和建議,我們(men) 提出調整中國人口政策基本方向如下:
第一,以人為(wei) 本,尊重生命。人口政策的最高原則應是以人為(wei) 本,尊重生命。以人為(wei) 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思想,也是公共政 策的出發點和歸結點。人口政策直接關(guan) 乎人和人的生命,應當更加強調以人為(wei) 本,更加尊重生命,要將人的生命高於(yu) 一切作為(wei) 人口政策的最高宗旨。人口政策的調整 必須堅持這一根本立場,尊重並捍衛人的生命,包括對未出生的胎兒(er) 生命的尊重與(yu) 保護,也包括對生育權的尊重與(yu) 保護。要堅決(jue) 反對和杜絕用墮胎等非人道手段強製 執行計劃生育的做法。
第二,放開生育,保護家庭。立即停止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無條件放開生育,把養(yang) 育身心健康的孩子作為(wei) 民族複興(xing) 最根本的戰略基礎,在稅收、教 育、醫療、就業(ye) 等各個(ge) 方麵切實減輕養(yang) 育家庭的負擔。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孩子,保護家庭。現代社會(hui) 中,養(yang) 育孩子非常艱辛,付出是家庭的,最終受益的卻是全社 會(hui)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經驗,中國多個(ge) 地區的試點,以及可靠的科學研究都已經充分證明,“全麵放開生育”帶來的生育反彈幅度非常有限,真正值得擔心的是:即 使完全放開後,也無法避免長期生育率的滑坡。“放開二胎”的倡議早在九年前就由18位人口學家聯名上書(shu) 中央提出,迄今仍未執行,致使我們(men) 錯過了放開二胎的 最佳時期。為(wei) 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們(men) 大聲疾呼:立即行動起來,無條件地全麵放開生育!
第三,穩定規模,優(you) 化結構。生育率最終處於(yu) 替代水平或之上,是維持民族繁衍的必要前提。中國目前每年出生人數已經遠低於(yu) 與(yu) 人口總量相對應的水平, 即使完全放開也難以避免在可預見的將來每年出生人口的雪崩式滑坡。中國人口政策的長期目標應該是穩步提升生育率至替代水平,最終確保每年出生人數基本穩 定,維持中華民族的正常繁衍和促進人口結構的優(you) 化。如果說中國占世界人口比例持續下降無法避免,那也不應該讓其降得太快。至少,中國應該在人口規模上保持 對西方的優(you) 勢,確保中華民族擁有能夠取得並維持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的人口基數,最有效地維護中國的長期穩定和繁榮。
第四,集思廣益,全麵推進。應盡快邀請不同學科背景的各方麵專(zhuan) 家就放開生育和調整人口政策舉(ju) 行專(zhuan) 題會(hui) 議。決(jue) 定人口政策方向的是人口結構和規模對經 濟、社會(hui) 、國防、環境等的影響,因此人口政策的調整需要各個(ge) 不同領域的專(zhuan) 家及相關(guan) 部門的共同參與(yu) ,建議由國務院統一協調相關(guan) 部委和各領域的專(zhuan) 家組成人口政 策調整攻關(guan) 課題組,研究形成人口政策調整的總體(ti) 方案。同時,要盡快修改《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的有關(guan) 內(nei) 容,對地方政府頒布的相關(guan) 法規和政策進行全麵梳理。國 家應出台相應的政策切實解決(jue) 獨生子女高風險家庭所麵臨(lin) 的一係列難題。對於(yu) 因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失獨”家庭,應建立國家基金進行公益救助和社會(hui) 支持。要及 時調整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hui) 的職能,改革現行計劃生育管理體(ti) 製,建立與(yu) 新的人口政策相適應的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實施與(yu) 管理體(ti) 製。
人口政策的調整刻不容緩!為(wei) 了維係和延續中華文明,為(wei) 了避免中華民族的衰亡,我們(men) 必須恢複到正常的生育狀態。今天的不作為(wei) 也許會(hui) 讓我們(men) 失去逆轉頹勢的最後一次機會(hui) 。我們(men) 懇切希望中央能夠盡快研究並做出決(jue) 斷。
附錄
政協委員建議無條件放開生育管製
燕趙晚報 2013年03月06日
無條件放開生育管製
從(cong) 2010年開始,兩(liang) 會(hui) 上“放開二胎管製”的呼聲日漸高漲。在連續三年提案建議放開二胎管製後,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王名今年的提案更進一步,建議無條件全麵放開生育。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報,2012年,中國新出生人口1635萬(wan) 人,死亡人口966萬(wan) 人,淨增669萬(wan) 人。中國社科院人口與(yu) 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在北京大學舉(ju) 行的“中國人口政策改革研討會(hui) ”上表示,假定2013年完全放開二胎,將在2014年左右形成生育小高峰,新生嬰兒(er) 數量估計在2000萬(wan) 左右,最多不會(hui) 超過2700萬(wan) ,不會(hui) 造成大規模的出生人口堆積。
中國掉進低生育率陷阱
王名在提案中寫(xie) 道,中國的生育意願麵臨(lin) 現代化、東(dong) 亞(ya) 文化共同因素及長期計劃生育政策的三重壓力,無論從(cong) 生育意願調查、“雙獨”放開二胎的實施效果,還是對低生育率下生育行為(wei) 的分析來看,中國的生育意願已處於(yu) 極低水平,而且難以回升。王名認為(wei) ,中國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帶來的各種問題逐漸顯現,並不斷惡化。長遠來看,人口問題必將拖累經濟發展、弱化規模優(you) 勢、削弱國防力量、危害家庭幸福。計生政策根據民族、地區、家庭狀況的區別對待,終會(hui) 損害社會(hui) 公平。”王名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優(you) 秀基因在消減
“北京和上海等地的生育率目前隻有0.7左右,這些城市集中了中國各行各業(ye) 許多最出色的人才,但在0.7的生育率下,他們(men) 的後代以每代人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的速度在消失。這意味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積累和沉澱下來的許多最優(you) 秀的基因隻要兩(liang) 代人就會(hui) 消減得隻剩下原來的十分之一。”在提案中,王名指出控製生育將可能導致人口質量的下降。
王名認為(wei) ,控製人口政策一味強調人口作為(wei) 負擔的一麵,傾(qing) 向於(yu) 把中國各種問題都歸咎於(yu) 人口過多,從(cong) 而掩蓋了真正的症結。比如,人們(men) 常把大城市的擁擠歸咎於(yu) 中國人口太多,但實際上,城市的擁擠與(yu) 全國人口總量關(guan) 係不大,而與(yu) 經濟發展的關(guan) 聯性更大。貧窮的國家,哪怕地廣人稀,其大城市也很擁擠。中國人口大幅減少的後果是大量城鎮甚至小城市會(hui) 衰敗,人們(men) 會(hui) 更加湧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基於(yu) 這些分析和研究,王名建議,立即停止嚴(yan) 格控製生育的人口政策,無條件放開生育,把養(yang) 育身心健康的孩子作為(wei) 民族複興(xing) 最根本的戰略基礎,在稅收、教育、醫療、就業(ye) 等各個(ge) 方麵切實減輕養(yang) 家的負擔。
計生委的“分歧”
在兩(liang) 會(hui) 采訪上,記者發現計生委對放開二胎後年度新增生育人口規模的估計,與(yu) 中國人口學界的一些代表委員的判斷差距甚大。
一位計生委官員表示,中國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並不是穩定的,除了個(ge) 別一些非常發達的大城市外,在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一旦放棄計劃生育政策,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肯定會(hui) 大幅度反彈。而以王名為(wei) 首的一批學者型代表委員則都認為(wei) ,鑒於(yu) 當前生育率已經大幅降低,家庭生育意願大大降低,上述情況不可能發生。
除了建議無條件全麵放開生育管製,王名還呼籲人口政策的調整必須尊重並捍衛人的生命,包括對未出生的胎兒(er) 生命的尊重與(yu) 保護,也包括對生育權的尊重與(yu) 保護。要堅決(jue) 反對和杜絕用墮胎等非人道手段強製執行計劃生育的做法。國家應出台相應的政策切實解決(jue) 獨生子女高風險家庭麵臨(lin) 的一係列難題。
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昨天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總理的報告提出‘完善人口政策’,就包涵了生育政策。至於(yu) ‘兩(liang) 會(hui) 後是否會(hui) 有新政策出台’,你們(men) 就等待吧,時間會(hui) 回答這個(ge) 問題。”
(原標題:“中國已掉進低生育率的陷阱”)
【下一篇】【儒家郵報】第197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