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見】2012中國大陸儒門大事記(孔子2563年暨耶穌2012年)

欄目:年度大事記暨十大熱點
發布時間:2012-12-31 08:00:00
標簽:
伟德线上平台

伟德线上平台創辦於(yu) 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儒家文明、推動中華複興(xing) 為(wei) 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wei) 工作標準,重點發布當代儒家的最新国际1946伟德成果、社會(hui) 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hui) 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隔閡。編發《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係列圖書(shu) ,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中國大陸儒門大事記(孔子2563年暨耶穌2012年)

【征求意見稿】



任重按:為(wei) 梳理總結本年度大陸儒家所作所為(wei) ,為(wei) 儒門同道和各界朋友提供方便,現將《中國大陸儒家重要事件紀錄(孔子2563年暨耶穌2012年)》征求意見稿予以公布,歡迎大家修訂、補充。補充內(nei) 容或修訂意見請發至:rujiarz@126.com


甲部:儒學


【蔣慶著《再論政治儒學》出版】《再論政治儒學》由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shu) 是蔣慶先生《政治儒學》續篇,推出三大構想:虛君共和製,太學監國製,議會(hui) 三院製 。《政治儒學》依儒家今文義(yi) 理,從(cong) 儒家王道政治、儒家憲政製度以及儒家憲政製度安排三個(ge) 方麵談政治儒學之理想。本書(shu) 亦複如是,曆經七年砥礪,因應時勢變遷加以開拓損益。 

【“儒生文叢(cong) ”第一輯出版】10月,“儒生文叢(cong) ”第一緝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分為(wei) 《儒家回歸》、《儒教重建》、《儒學複興(xing) 》三冊(ce) ,記錄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儒家思想重新複興(xing) 的道路。文叢(cong) 由蔣慶、陳明、康曉光、餘(yu) 樟法、秋風任學術委員,任重和劉明主編,匯集了當代眾(zhong) 多儒家學者論文以及中國大陸儒家近年來的思想探索及社會(hui) 活動成果。10月29日,“儒生重現之文化、曆史意義(yi) 暨‘儒生文叢(cong) ’出版座談會(hui) ”,在北京薊門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舉(ju) 行。出席座談會(hui) 的學者有蔣慶、張祥龍、梁治平、陳明、康曉光、秋風、幹春鬆、彭永捷、唐文明、溫厲、任鋒、林桂榛、陳壁生等。  

【《原道》第十七輯“中華民族專(zhuan) 題”出版】在經濟問題初步解決(jue) 之後,文化和政治的問題才真正浮出水麵,成為(wei) 不容回避的當務之急。主編陳明將之模括為(wei) “中華民族意識塑造”和“現代國家形態建構”。具體(ti) 來說,就是如何把不同族群有機地整合起來,在這個(ge) 世界生存、朝未來目標發展。這實際是一個(ge) 晚清以來就由列強殖民壓力和生產(chan) 方式轉換所觸發或導致的中國的現代性問題,是五四以來所謂民主和科學問題的轉換和深化。近代以來各種思想走馬燈似的流轉,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wei) 是作為(wei) 這些問題之解決(jue) 方案的試錯。 

【《儒家憲政與(yu) 中國未來》出版】《儒家憲政與(yu) 中國未來》由範瑞平等編著,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shu) 選文三部十五篇,三部所題“政治儒學複興(xing) 的正當性”、“可行性與(yu) 可取性”、“走向未來”,直指儒學的當下與(yu) 未來,可欲與(yu) 可行。

【秋風著“發現儒家”係列出版】以海南出版社的四冊(ce) 本《華夏治理秩序史》(前二卷)發售為(wei) 標誌,秋風先生致力於(yu) 重新發現儒家、重新養(yang) 成儒家士君子,重新複蘇儒家社會(hui) 秩序為(wei) 己任,在2012年先後發售了《中國變革之道:當地啊中國的治理秩序及其變革方略》(法律出版社),《華夏治理秩序史》的《天下》卷與(yu) 《封建》卷,《美德.君子.風俗》(浙江大學出版社),《重新發現儒家》(湖南人民出版社)及《儒家式現代秩序》(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在集合其近期社評論集的基礎上增補數篇重要文章,全麵構建其儒家回歸當下社會(hui) 之必要路徑。(薛超)
 
【幹春鬆著《重回儒家:儒家與(yu) 世界秩序》出版】應對“三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直麵由傳(chuan) 統“天下之中國”至於(yu) 當今“世界之中國”的現實,在國際政治關(guan) 係領域發出儒家的聲音。該書(shu) 由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發售,通過對王道政治、天下秩序、近代民族國家、當今世界秩序等方麵的梳理,全麵闡述在全球化視野下的儒家秩序觀。(薛超)

【《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第一輯出版】12月25日,《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第一輯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匯集當代儒家與(yu) 古典學學者的研究論文,內(nei) 容包括“經子義(yi) 疏”、“經史源流”、“義(yi) 理發明”、“政教發微”、“家國天下”、“對話討論”、“詩文箋注”、“文獻考據”、“西學原本”等九個(ge) 部分。《評論》是“同濟中國思想與(yu) 文化叢(cong) 書(shu) ”中的一本,由柯小剛、曾亦輪流主編。本輯由柯小剛主編。

【柯小剛著《古典文教的現代新命》出版】11月,柯小剛著《古典文教的現代新命》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shu) 從(cong) 儒家立場出發,力圖走出西方中心論的蕃籬,打破“左右派”的對立,恢複儒家古典文教在現代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生命活力。全書(shu) 分為(wei) 經史微言、古典文教與(yu) 現代政治倫(lun) 理、古典文教與(yu) 現代教育、古典文教與(yu) 哲學沉思、古典文教與(yu) 現代技藝、西方現代性的現代反思等六個(ge) 部分。本書(shu) 是“同濟中國思想與(yu) 文化叢(cong) 書(shu) ”中的一本。


【唐文明著《敷教在寬:康有為(wei) 孔教思想申論》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shu) 第一次全麵、細致地梳理了康有為(wei) 不同時期的孔教思想,闡明了康有為(wei) 提出孔教建製主張的理學基礎和經學基礎,揭示了康有為(wei) 孔教思想背後的庶民關(guan) 切和國家關(guan) 切。作者指出,現代以來,製度匱乏是阻礙儒學複興(xing) 的一個(ge) 巨大瓶頸,而現代中國的國家建構也仍然離不開儒教的參與(yu) ,因此,康有為(wei) 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men) 認真對待。 

【《何謂普世?誰之價(jia) 值?——當代儒家論普世價(jia) 值》出版》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shu) 由曾亦、郭曉東(dong) 編著,匯集了陳明、陳壁生、丁耘、幹春鬆、郭曉東(dong) 、柯小剛、郝兆寬、韓潮、齊亦虎、唐文明、徐淵、吳新文、曾亦等學者對普世價(jia) 值等儒家理論與(yu) 現實重大問題的反思。

【唐文明著《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yu) 原始儒家》出版】 三聯書(shu) 店出版。該書(shu) 站在原始儒家的立場上,全麵審視牟宗三在與(yu) 康德哲學的對話中建構而成的道德形而上學之哲學體(ti) 係所存在的問題,指出,牟宗三在倫(lun) 理學層麵用現代意義(yi) 上的道德概念顛覆了傳(chuan) 統儒家思想中植根於(yu) 多重生活空間的倫(lun) 理概念,並因為(wei) 挪用康德式的自律概念來詮釋儒家思想而導致對儒家之美德倫(lun) 理傳(chuan) 統的係統性扭曲;在形而上學層麵,牟氏道德形而上學不僅(jin) 表現為(wei) 佛老之餘(yu) 緒,更有援耶入儒之嫌疑;在曆史哲學層麵,牟氏借鑒康德、黑格爾等人的思想建構了一個(ge) 以道德形而上學為(wei) 基礎的宏大曆史觀念,從(cong) 而開出了一個(ge) 以接納民主與(yu) 科學為(wei) 主要曆史任務的儒家發展方案,但是,由於(yu) 他未能充分重視儒家精神傳(chuan) 統與(yu) 基督教精神傳(chuan) 統之間的巨大差異,所以,他所建構的宏大曆史觀念就表現為(wei) 一種理論上的嫁接,他所開出的儒家發展方案也表現為(wei) 對儒家精神的背離。 

【全國政治儒學與(yu) 現代世界研討會(hui) 】10月27日,“全國政治儒學與(yu) 現代世界研討會(hui) ”在清華大學舉(ju) 行,此次會(hui) 議主要圍繞“賢能政治”的議題展開,其中包括賢能政治的意義(yi) 、國家體(ti) 製的新構想、官與(yu) 民的角色定位、官員的選撥任命、官員的信仰和道德、儒家經典教義(yi) 的現代解讀、西方政治的缺陷與(yu) 困境、公義(yi) 與(yu) 平等的詮釋、社會(hui) 治理等問題。蔣慶先生與(yu) 會(hui) 並做了主旨發言。

【第二屆儒家與(yu) 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hui) 】5月12至13日,第二屆儒家與(yu) 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hui) 在同濟大學中國思想與(yu) 文化研究院舉(ju) 行,共有國內(nei) 外五十餘(yu) 位學者出席,大家從(cong) 公民儒學到民族複興(xing) ,從(cong) 明堂考到三年喪(sang) 禮,從(cong) 詩經、易經到論語、孝經,從(cong) 朱熹、康有為(wei) 到馬一浮、梁漱溟,從(cong) 辛亥革命到第三共和,分別以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儒家與(yu) 現代中國的命運關(guan) 係。


【“劉靜窗青年教師獎”暨“王蘊聰紀念獎學金”第三屆頒獎】由劉述先先生以其私人積蓄在武漢大學孔子與(yu) 儒學研究中心設立的“劉靜窗青年教師獎”和“王蘊聰紀念獎學金”第三屆頒獎儀(yi) 式,於(yu) 2月24日下午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舉(ju) 行。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湖南科技大學哲學係副教授張晚林以專(zhuan) 著《徐複觀藝術詮釋體(ti) 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榮獲“劉靜窗青年教師獎”,武漢大學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介江嶺以論文《胡秋原文化思想研究》(載《哲學評論》第9卷)榮獲“王蘊聰紀念獎學金”。


乙部:儒家


【儒門同道發起反對河南“平墳運動”】11月,針對日前河南省大規模開展的平墳運動,儒門同道先後發布了兩(liang) 次緊急呼籲書(shu) 並公開向社會(hui) 各界征集聯署,呼籲河南省地方當局立即停止這一破壞國人傳(chuan) 統信仰的野蠻行為(wei) ,希望中央政府介入調查,維護社會(hui) 的舊有習(xi) 俗,尊重國人的本俗信仰,嚴(yan) 懲土地財政下的政府尋租行為(wei) 。

【儒門各界呼籲停止計劃生育政策】2012年6月,應網絡曝光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曾家鎮孕婦被強製引產(chan) 事件為(wei) 開端,引發社會(hui) 各界對暴力計生的大範圍抗議,以及對當前計生政策的全麵反思。儒門各界人士在積極響應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於(yu) 停止計劃生育政策的倡議意見的同時,也從(cong) 不同的攝入角度全麵梳理並闡述儒家義(yi) 理對當下中國生養(yang) 政策的審視。(薛超)

【弘道基金成立】6月18日,由蔣慶、陳明、康曉光、許章潤、秋風五位儒家學者發起的弘道基金成立,弘道基金麵向儒門同道、向道者及一切同情儒家事業(ye) 與(yu) 中國文化之人士籌措資金與(yu) 物資等資源,旨在複興(xing) 儒家事業(ye) 。

【齊義(yi) 虎發表中華(儒家)共和憲政方案】12月,繼蔣慶先生提出議會(hui) 三院製、虛君共和製、太學監國製等儒家憲政主張之後,儒生齊義(yi) 虎經過十餘(yu) 年覃思而初步完成的中華(儒家)共和憲政方案在網上發布,這是大陸儒門提出的儒家憲政第二套具體(ti) 製度設計方案,引起廣泛爭(zheng) 論。

【蔣慶、貝淡寧發表《中國的儒家憲政》】7月11日,由蔣慶與(yu) 貝淡寧兩(liang) 位先生合作的《中國的儒家憲政》一文在美國《紐約時報》刊載,引發熱議。本文指出有必要超越民主與(yu) 專(zhuan) 製的簡單二元對立思維,以王道即儒家憲政來超越西方的舊有政治觀念,為(wei) 人類尋找一條新的政治道路。

【道裏書(shu) 院暑期經典會(hui) 講第一期】7月12至18日,道裏書(shu) 院暑期經典會(hui) 講第一期在上海朋來堂舉(ju) 行,會(hui) 講為(wei) 期一周,分為(wei) 天下、道術與(yu) 詩教三個(ge) 單元,分別研讀了《孝經》、《大學》、《禮運》、《理想國》、《周易》、《黃帝內(nei) 經》、《詩經》、陶淵明《飲酒詩》和《後漢書(shu) ·鄭玄傳(chuan) 》等文本,柯小剛、心蘭(lan) 、吳笑非、齊義(yi) 虎、虛中、韓鑫冰、馬超、程圖、滕琪、張軒辭、張振華等負責帶讀。

【“同濟·大有”公益國學班開班】4月,由同濟大學中國思想與(yu) 文化研究院主辦的“同濟·大有”公益國學班開班。國學班麵向社會(hui) 招募有誌於(yu) 學習(xi) 傳(chuan) 統文化,尚友古人、研修經史、修養(yang) 性情、變化氣質、經世致用的各界人士,由同濟大學中國思想與(yu) 文化研究院教師帶讀《周易》、《尚書(shu) 》、《詩經》、三禮、《春秋》三傳(chuan) 、《四書(shu) 》、《史記》、《漢書(shu) 》、《老子》、《莊子》等國學經典,同時還開設文人書(shu) 法、中國古典音樂(le) 等課程。全部課程公益免費。公益班舉(ju) 辦一學期之後,因技術原因停辦,並入道裏書(shu) 院網絡讀書(shu) 會(hui) ,每周六於(yu) YY語音的道裏書(shu) 院頻道聚會(hui) 讀經。

【同濟大學中國思想與(yu) 文化研究院及經學研究所成立】3月,同濟大學組建中國思想與(yu) 文化研究院,下設經學研究所。研究院由林安梧教授任院長、柯小剛教授任執行院長,經學所由曾亦教授任所長。

【弘道基金主辦“十一儒家體(ti) 驗之旅】10月1日至4日,由弘道基金主辦的“十一儒家體(ti) 驗之旅”公益文化活動分別在北京和嶺南舉(ju) 行,活動內(nei) 容包括儒學研討、禮儀(yi) 研習(xi) 、古樂(le) 賞析、射禮訓練四個(ge) 部分,旨在讀經明誌、靜心養(yang) 性、感悟人生、奉獻社會(hui) 。

【秋風跪孔子】8月,由弘道基金舉(ju) 辦的儒家文化修身營在曲阜舉(ju) 行,期間秋風率領修身營營員跪拜孔子墓,引起關(guan) 於(yu) 跪拜禮及儒學的大爭(zheng) 論。

【儒社第一屆社團大會(hui) 暨“儒士與(yu) 現代社會(hui) ”學術研討會(hui) 】孔元2563年10月12日,儒社自2556年8月24日(2005年9月27日)創社以來舉(ju) 辦首次大型活動。“崇文尚武、忠孝節義(yi) ”是該社的社訓。陳明、彭永捷、米灣、王心竹、任文利等儒家學者應邀出席

【道裏書(shu) 院無竟寓古典研修班招生】無竟寓深感現代所謂大學之不足,新興(xing) “書(shu) 院”又多商業(ye) 化、庸俗化之弊,遂思開學授徒,募天下向學英才,研修經史,培養(yang) 性情,成就君子,冀以傳(chuan) 承聖學,經世致用,有補於(yu) 時世雲(yun) 爾。招生對象為(wei) 15-40歲在校學生和社會(hui) 人士。學生以大學生、研究生為(wei) 主,專(zhuan) 業(ye) 不限。特別有誌於(yu) 古典學養(yang) 的中學生亦在考慮之列。社會(hui) 人士職業(ye) 不限,但須品行高潔,誌存遠大。有教無類,無種族、性別、出身、黨(dang) 派和宗教歧視,但謝絕極端左派、右派和宗教狂熱分子。此班後因技術原因,改為(wei) 道裏書(shu) 院網絡讀書(shu) 會(hui) ,每周在YY語音的道裏書(shu) 院頻道聚會(hui) ,研讀經典,計劃在二三十年內(nei) 通讀五經四書(shu) 和曆代史記。

【大陸“新儒家”被馬立誠列為(wei) 當今中國的八大思潮】馬立誠著《當今中國的八大思潮》於(yu) 2012年1月由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作者對中國大陸“新儒家”與(yu) 海外“新儒家”的相承與(yu) 相背,對其代表人物、活躍分子蔣慶的建立儒教政權、張祥龍的建立儒家文化特區、康曉光的“儒化中共”、陳明的“公民儒教”等主張進行介紹與(yu) 評點。

【許紀霖發表《儒家憲政的現實與(yu) 曆史》文章】該文發表於(yu) 《開放時代》2012年第1期。作者認為(wei) ,在中國古代思想與(yu) 製度之中,有豐(feng) 富的政治智慧:道統與(yu) 政統的雙重權威、士大夫與(yu) 君主共治天下、民間的清議傳(chuan) 統、文官考試與(yu) 禦史製度等等,這些政治智慧與(yu) 製度實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限製了皇權獨霸天下,使得中國政治在若幹朝代和曆史時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與(yu) 有序。如果說這些政治智慧表現為(wei) 某種有別於(yu) 歐洲的儒家憲政的話,那麽(me) 也必須注意到,這種儒家憲政是殘缺的禮治型憲政,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內(nei) 在限製。儒家憲政是否可以落為(wei) 現實,最終還是取決(jue) 於(yu) 三綱為(wei) 核心的禮治秩序,依賴於(yu) 聖君賢相的個(ge) 人德性,無法從(cong) 根本上落實憲政所應該解決(jue) 的統治合法性、權力的有效限製和權力的有序更替問題。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儒家憲政在現代社會(hui) 之中不再具有獨立的光複價(jia) 值,但其中的政治智慧有可能通過與(yu) 自由主義(yi) 的審慎的嫁接,在現代民主憲政的基本架構之中實現創造性之轉化。此文標誌中國自由主義(yi) 承認大陸儒家按照儒家義(yi) 理思考中國憲政的學術努力。


丙部:儒教


【大陸民間儒教徒在北京孔廟舉(ju) 辦秋季祭孔釋菜禮】10月4日,弘道書(shu) 院儒士修身營營員、儒家文化體(ti) 驗營營員,以及儒士社、儒社、明倫(lun) 書(shu) 院、三人行家塾、好學學堂等儒家社團代表,原道網暨儒學聯合論壇、中國儒教網暨儒教複興(xing) 論壇、儒家中國網暨儒家郵報、孔子2000網等伟德线上平台站負責人,高校學生社團代表,共約七十餘(yu) 人,在北京孔廟舉(ju) 行秋季祭孔釋菜禮,紀念孔子誕辰2563周年。本次釋菜禮由陳明領祭。

【河北省壬辰年紀念至聖先師聖誕2563周年釋奠禮】9月28日,由河北省儒教研究會(hui) 與(yu) 正定縣政府聯合主辦的“河北省壬辰年紀念至聖先師聖誕2563周年釋奠禮”在正定文廟舉(ju) 行。本次正定釋奠禮是2005年恢複以來舉(ju) 辦的第九次釋奠禮,按照明代禮儀(yi) 程序。

【深圳舉(ju) 行“孔子文化節”祭孔大典】12月16日,深圳東(dong) 湖公園在莊嚴(yan) 肅穆的樂(le) 聲中,30多位儒家弟子身著祭祀禮服手執笏板,依周禮向孔子雕像行三跪九叩大禮,是為(wei) 深圳孔聖堂舉(ju) 辦的孔子文化節祭孔大典。前來參加文化節的社會(hui) 各界人士和觀看大典的市民,也頭戴儒巾向孔子雕像行禮,弘揚傳(chuan) 統儒家精神。 

【陝西省壬辰清明舉(ju) 辦首屆奠孔大典】孔元二五六三年夏曆三月十三日(西曆2012年4月3日),由陝西國學研究會(hui) 、陝西孔子研究會(hui) 和西安文理學院共同發起,陝西各界代表參加的“陝西省首屆清明奠孔大典”在古城西安原關(guan) 中書(shu) 院進行。由於(yu) 本次奠孔大典在陝西尚屬首次,故被包括新華社在內(nei) 的許多媒體(ti) 報道,在海內(nei) 外引起較大反響,也使文化大省陝西在複興(xing) 中華禮樂(le) 傳(chuan) 統,弘揚儒家精神文化方麵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劉明 提供)

 

【秋風、杜鋼建在千年學府對話“儒家憲政”】11月16日,由自由主義(yi) 而歸儒的秋風與(yu) 儒家憲政倡行者、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杜鋼建,在千年學府湖南大學對話“儒家憲政”。這次活動在當年朱張會(hui) 講的地方舉(ju) 行,是“儒家憲政”第一次大規模的學術討論會(hui) ,也是湖湘文化的年度文化盛事,被湖南媒體(ti) 稱之為(wei) “新朱張會(hui) 講”。在會(hui) 講中,杜鋼建提出:周滅殷商後,商朝的箕子向周武王陳述了中國第一部憲法(憲綱),就是《尚書(shu) 》中的《洪範九籌》,這是殷商遺留下來唯一可以征信的文獻。後來箕子離開周朝到了朝鮮,開創了箕子朝鮮,建立了一個(ge) 東(dong) 方君子國,為(wei) 朝鮮立國者,也是儒家憲政最早的開創者之一。中國第一部憲典是《周禮》(又稱《周官》),展示了一個(ge) 完善的國家典製,規定了國都之神聖、規範了地方製度,以及六官、陰陽等,影響千年。作為(wei) 這部憲典的創立者,周公製禮作法,為(wei) 周朝八百年基業(ye) 奠定了基礎。箕子和周公是儒家憲政兩(liang) 個(ge) 最重要的裏程碑人物。秋風認為(wei) ,自上個(ge) 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国际1946伟德界最大的變化就是儒學的複興(xing) ,儒家已成為(wei) 左、中、右各種思想派別的共同底色。儒家憲政是中華文化與(yu) 世界各種優(you) 秀製度結合的理想方案之一,也將為(wei) 世界文明貢獻中國人的智慧。活動得到湖南紅網、華聲在線、雅虎等新聞網站傳(chuan) 播,《秋風、杜鋼建儒家憲政風雲(yun) 對話實錄》分別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網站共識網、愛思想網、大同思想網等發表。活動由湖南大學法學院和大同思想網共同舉(ju) 辦,由湖南的青年學者、儒家憲政的研究和傳(chuan) 播者枕戈、唐宏站、蔣海鬆等策劃。(枕戈)

 

【大同思想網創辦】9月1日,大同思想網www.dtsx.org成立。由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湖南青年學者枕戈等發起,由天地人律師事務所鄒紅豔律師、嶽麓書(shu) 院博士唐宏站、湖南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蔣海鬆等共同參與(yu) 建設,並有倡導儒家憲政的秋風、餘(yu) 樟法、齊義(yi) 虎等一大批學者支持的文化學術網站,以推動立足中華文化並吸收西方製度的“中華(儒家)憲政”、實踐法治中國為(wei) 當下目標,弘揚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並希冀中華文化的全麵複興(xing) 。“求大同,存小異”,也是大同思想網的基本出發點和立場,希望借此促進各種国际1946伟德派別的平等對話和全麵融合、達成共識,為(wei) 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巨變時期的曆史變革貢獻微薄力量。大同思想網是儒家憲政的重要宣傳(chuan) 平台,是湖南乃至南方中國儒家思想者的重要集結地。(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