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桐】河南平墳運動觀察

欄目:殯葬改革
發布時間:2012-11-24 08:00:00
標簽:
河南平墳運動觀察
作者:楊桐
來源:財經網 
時間:2012年11月23日 


    提要:持續一年之久並飽受非議的“河南平墳運動”似乎難以落下帷幕,“平墳運動”是怎麽回事兒?為什麽要搞“平墳運動”?有關這項“運動”的爭論是如何升級的?本文試圖通過公開資料的梳理逐,回答上述疑問。


  11月16日,新一屆中共中央七常委亮相的次日,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第628號令,在新修改的《殯葬管理條例》中刪去了民政部門可強製平墳的規定,於是乎,“河南平墳運動”成為十八大之後最火的新聞事件。

  21日,輿情沸騰之下,周口市委宣傳部通過新京報釋放消息稱,該市“平墳複耕”工作已暫停推行,正在研究如何調整政策。但在當天,周口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胡朝陽接受《法製日報》采訪時又稱,暫停的隻是對平墳複耕的宣傳,這項工作仍在開展。

  至此,持續一年之久並飽受非議的“河南平墳運動”似乎難以落下帷幕,可以預見,最近周口將成為媒體競爭的一個戰場,有關這方麵的報道會層出不窮。公眾對這項“運動”的緣起及演進過程愈發好奇。

  “平墳運動”是怎麽回事兒?為什麽要搞“平墳運動”?有關這項“運動”的爭論是如何升級的?本文試圖通過公開資料的梳理逐,回答上述疑問。

  周口市政府網站曾經在一篇“殯葬改革暨平墳複耕推進會”的新聞稿中披露,2011年11月,“省委書記盧展工蒞臨周口調研,針對平原農區耕地墳頭多的情況,提出實施殯葬改革、推進平墳複耕。”包括河南日報在內的省內媒體曾經報道,當年11月11日,盧展工曾在隸屬周口市的商水縣練集鎮朱集村視察。

  當時的省內主流媒體報道中,並未提及省委書記關於平墳複耕的批示,隻是報道盧展工視察該村新農村社區建設並接見村支書朱偉的情況。東方今報的報道中,朱偉說:“我們盼著盧書記早點來看看,但我更希望把工作做紮實,能對得起書記的囑托。”就是這個朱偉,後來成為周口“平墳複耕”第一人。

  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關於周口市和商水縣“平墳複耕”具體的進展情況並無報道。但在3月1日,南陽市成立一個由副市長李建豫帶隊的考察團抵達洛陽,學習洛陽的殯葬改革經驗。

  去年,洛陽市出台了《洛陽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殯葬改革做好墓地複耕還田工作的通知》,其實在本世紀初,2000年前後,河南的濮陽、洛陽、焦作、新鄉等地為了推進火葬,曾經開展過一些激進的平墳措施,一些被偷埋的屍體被挖出澆上汽油燒掉,這些地方被評為當年的殯葬改革先進地區。

  南陽去洛陽“取經”之前,2月16日-19日,省委書記盧展工曾經在南陽進行了為期4天的調研,其中的16日下午視察的是在南陽舉辦的農運會場館建設。外界分析認為此次南陽推進殯葬改革,與這次視察有關。

  在3月份,周口市政府以“一號文件”的形式,把“平墳複耕”列為該市的重點工作。3月13日,商水縣召開一個3萬人參加的殯葬改革動員大會,小學生被要求回家宣傳政策,村莊掛滿宣傳標語,一支由退伍兵為主的“能打、能戰鬥”的殯葬改革執法大隊宣告成立。

  4月9日,南陽出台《南陽市深化殯葬改革工作方案》,要求自5月10日起,耕地林地內不準增加新墳頭,“出現一個平除一個”。“墓地複耕分兩批走,第一批為鐵路、公路主幹線兩側1公裏範圍內、重要水源保護區、產業集聚區、風景名勝區等重點部位,全部工作於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即其他區域,如耕地、林地中的墓地,複耕還田(林)工作於年底前完成。”

  但該方案還有一個緩衝條款,“上述範圍內,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曆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此外,革命烈士、知名人士、少數民族、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台同胞等特殊墳墓,則按有關規定保護、遷移或整理。”

  也就是這個緩衝條款,為之後的輿論討伐埋下伏筆,借助這個地方性文件的出台,南陽開始在各縣推行“墓地複耕”,5月3日,一條內容為“某省領導路過南陽,見高速公路沿線墳頭較多,遂要求鏟平南陽區域所有墳頭,通知已在南陽市政府傳達至鎮平縣,現在正統計各村在外副處級以上官員,這些官員家的祖墳不動,隻鏟平民百姓祖墳。”的微博被瘋轉,當天轉發量達6000多條,第二天國內數十家媒體針對“副處級以上祖墳可以不平”進行了報道和評論。

  由此,南陽平墳運動遭到了輿論討伐,而微博的最早作者則在5月6日改口說,“關於南陽市平墳一事,我前天專程回南陽老家核實了,我原發微博與南陽市平墳規定有部分失真,其中關於省裏領導說法及副處以上不平墳隻是口傳,並無文件規定……為此因我的過失特向公眾致歉,以便更好監督平墳行為。”此後,南陽市政府也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之所以統計領導幹部祖墳,是為了讓這些幹部帶頭。

  媒體炮轟南陽平墳運動硝煙未散,周口商水的“平墳複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曾經被省委書記接見的村支書朱偉召開家庭會議,不顧家人反對帶著村幹部鏟平了自己家族的28座祖墳,當時年長的叔叔罵他不忠、不孝、官迷。還有家族成員幹脆說,咱的孩子今年就要考學,得罪了先人,考不上怎麽辦?之後又把全村一千多座墳平掉,成為周口地區平墳第一人。

  兼任鎮黨委委員的朱偉說,如果村幹部不帶頭,就免職;教師不帶頭,就停課;黨員不帶頭,就開除黨籍。他還提前向在外地工作和上學的人打電話、發短信,告訴他們,要是不主動回家平墳,他就用鏟車把墳平了,“到時候麵子上可不好看。”在朱偉的帶領下,朱集村下轄7個自然村的一千多座墳頭被推平,《周口晚報》的報道說,朱偉父親的墳,因為“風水好”的緣故,被圈地十畝當成了村裏的公墓。

  5月28-29日,河南省民政廳在商丘市民權縣召開了全省深化殯葬改革工作現場會,各省轄市民政局主管局長、科長、殯管所長及10個省直管縣主管局長參加了會議。會上宣讀了副省長王鐵對南陽市積極深化殯葬改革大力推動墓地複耕還田工作的批示精神,官方高度肯定了南陽的做法。

  而周口,也因為朱集村的“先進事跡”成為各地學習的標杆,商水縣在這次會議之後開始全縣大平墳,僅朱集村就平掉墳頭1043座。商水為了“打贏平墳複耕攻堅戰”“實現全縣139萬畝耕地無墳頭”,前期花掉的資金達一千多萬元,縣裏文件要求對不帶頭、平墳的幹部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由縣紀檢和組織部門分別給予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取消本人一切評先、晉級、晉升資格,對所在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6月29日,周口市殯葬改革現場會在商水縣召開。人民網的報道說,周口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大殯葬執法力度,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盧展工同誌要求加快推進殯葬改革的要求。”

  7月18日,新京報刊發報道,隱晦提及商水平墳運動存在的問題。7月31日,盧展工在《周口市加快推進全市殯葬改革工作有關情況的報告》上批示:什麽是真正對人民負責,什麽是真正對可持續發展的將來負責,什麽是關鍵在做,是我們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要麵對的問題。周口市及相應縣、鄉、鎮、村同誌們的這一改革實踐,給我們大家以深刻的啟示,請各級黨委、政府的同誌,政府相關部門的同誌認真看一看,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總該做點什麽。之後,省長郭庚茂、省紀委書記尹晉華、副省長王鐵等領導先後作出批示,對周口市加快推進殯葬改革的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

  9月24日,省政府網站刊出《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殯葬改革工作的通知》(豫政辦〔2012〕125號)提出,殯葬改革工作符合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原經濟區、促進河南振興中原崛起和“三化”協調發展的基本要求。

  該文要求,2013年的平墳複耕要結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要求,統籌規劃,全麵展開,逐步將農村散墳、集中墓地遷移到農村公益性公墓。該該文還有這樣一個規定:各地在開展平墳擴耕工作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墳頭不能一味采取“堵”的辦法,要先“疏”後“堵”,把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相關殯葬配套設施規劃全部建好後,再進行平墳擴耕工作。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要求有條件的省轄市要抓緊開始進行平墳擴耕,其它省轄市要在2013年全部展開,而10個省直管試點縣(市)要發揮示範和帶頭作用,2013年3月底前要全部完成平墳擴耕工作。

  省政府辦公廳的這個文件,使得河南的平墳運動由周口逐漸向全省蔓延,這個時候,作為先進典型的周口則更為賣力地平墳,周口日報專門辟出版麵,表揚那些帶頭挖掉自己祖墳的幹部,一些有政府派出的推土機和挖掘機日以繼日地奔赴田間地頭拚命鏟墳,河南日報等媒體不斷刊發讚揚周口模式的報道。

  當省內主流媒體為這項運動鼓吹的時候,省外的錢江晚報在10月15日刊出《周口平墳,三年太急》的評論文章,指出“當平墳成為自上而下的一場運動,當平墳綁架了死人與活人爭地,當平墳扯上了移風易俗的大旗,反對的呼聲可以被描述成迫切的支持,權力的威嚴可以變成和諧的擁護,這種無視民意的操縱,重複著某些曆史的印跡。這是比平墳本身更讓人難以接受的一種作派。它暴露出的不是平墳本身的合理與否,而是強加在民意之上的行政粗暴,是政績與民意發生衝突時的權力獨尊。”

  輿論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10月下旬開始發酵,平墳走火入魔的周口官方尚毫無反應,淮陽一群90後惡搞平墳運動的視頻《平墳style》開始在走紅,更多的周口民間人士則通過微博和論壇聲討,一些網民對河南和周口最高領導進行了指名道姓的批評,甚至出現“挖某個人祖墳”網絡懸賞。

  11月3日,新華社河南分社刊發題為《河南周口推行“惠民殯葬”已平墳200多萬座》的報道,報道稱“今年開展了大規模的平墳複耕和惠民殯葬改革,在免費火化和農村公墓建設帶動下,農民已平遷200多萬座墳墓,複種耕地近3萬畝。”這篇肯定周口平墳複耕的報道次日被人民日報微博轉載,這條宣布“周口思路值得一讚”的微博引來無數跟帖,1500多條評論中,以罵娘者居多,這是人民日報自開微博以來飽受公眾讚譽所沒有過的情況。

  而新華社的稿件則令周口平墳運動的爭議升級,新京報刊發於7月18日的報道被一些網站重新引用,一些網民則譏笑新華社記者數學不及格。新華社報道稱周口鏟平墳頭200萬座複耕了土地3萬畝,但按每個墳頭占地4平方米算,200萬座墳頭占地不足1.2萬畝,即便按每個5平方米算,也不足1.5萬多畝。

  也就是在這篇報道之後,有了秋風的“立即停止平墳運動”的聯署行動,和數十名河南籍媒體人集體嗆聲,環球時報和南方周末兩家不同價值取向的媒體這次的立場出奇一致。

  而在國務院修改《殯葬管理條例》的次日,太康縣一輛推土機鏟墳的照片被轉發了6000多次,兩天後,周口市長嶽文海幾天前視察殯葬改革工作的新聞則被刊發在周口日報上,引發無數猜想。

  而曾被平掉祖墳的周口籍的媒體人更是怒不可遏,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記者張永恒連發八條微博表達憤慨,前南都深度部主任喻塵則人肉出了周口市長嶽文海祖墳的位置,他在微博上說:“周口平墳市長嶽文海,你看過來回答問題:你家祖墳位於河南省桐柏月河鎮徐寨村新莊,你母親去世時,是時任桐柏書記範明所強行弄的地,而且找人看了風水……”

  在人民網發出“至少在明天,當地政府能夠坦坦蕩蕩地站出來對這件事有一個合理、合法、合情,還能讓公眾和媒體接受的一個說法。”的通牒之後,21日下午,周口市委市政府21日下午專門召開會議,要求幹部對殯葬改革“統一思想”。

  周口官員向《法製日報》亮出了底牌“絕對不會是網上一吵鬧,這事就不幹了,不會有這個(可能)。因為政府做了這個決定。這個活動在我們省委、省政府都很認可,”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