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驍/攝
湖北新聞網武漢西曆2012年11月23日電 (王少海 夏靜 楊成)11月18日,湖北中醫藥大學國學社學生在該校黃家湖校區圖書(shu) 館廣場還原古代男子冠禮。數百名校內(nei) 外愛好國學的學生在悠揚的古樂(le) 聲中屏息肅立,隨著神聖莊嚴(yan) 的三加三拜等儀(yi) 式,感受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孝親(qin) 重禮的深長意韻。
冠禮起源於(yu) 原始社會(hui) ,是古代中國漢族男性的成年禮,為(wei) 儒家所稱“禮儀(yi) 之始”,其核心程序為(wei) “三加三拜”。國學社社長黃瓛鈺同學介紹說,社內(nei) 50多位同學一起籌辦的這場冠禮10月份在校內(nei) 依照古製海選男主角,基礎醫學院針推涉外專(zhuan) 業(ye) 19歲的大一新生陳宇峰一頭黑短發,溫和文雅,對古文化很感興(xing) 趣,訓練時一絲(si) 不苟,父母也能到場觀禮,是他們(men) 心中理想的人選。
當天上午9時許,一群身著飄逸漢服的同學在圖書(shu) 館廣場前各自就位,他們(men) 分別扮演有司、擯者等司儀(yi) 和禮儀(yi) 角色。
國學社社員表演了朗誦《記住吧,你的名字叫炎黃》、漢舞等節目後,陳宇峰同學身著漢裝,和同樣著漢服的父母、老師一同入場,冠禮正式開始。
牛凡老師和王玲老師作為(wei) 正賓,為(wei) 陳宇峰同學進行了“三加”。一加時,牛凡老師為(wei) 著采衣(白衣白褲)的陳宇峰戴上緇布冠,這表示男孩幼年的單純樸實,一旁的執事人員為(wei) 他換上道袍;二加時,牛凡老師為(wei) 著道袍的陳宇峰戴上皮弁,這在古時象征著男孩可以參加騎射等軍(jun) 事活動,以實現保家衛國的理想,執事人員為(wei) 他換上白色直裾,並係上黑腰帶;最後,牛凡老師為(wei) 陳宇峰戴上爵弁,這寓示著男孩正式長大成人,可參加家中祭祀活動,承擔家庭和社會(hui) 的責任,執事人員為(wei) 他換上黑色直裾和大氅。
三加禮後,陳宇峰接過旁邊擯者送上的甜酒,飲了一口,以示感激;牛凡老師為(wei) 他賜字“子宇”。這是成人禮中的醮冠者、字冠者儀(yi) 式。
隨後,對著父母、老師和場中的軒轅黃帝像,陳宇峰恭敬地行了三拜大禮。陳宇峰的父親(qin) 對他說:“你今天長大了,爸爸媽媽很欣慰。希望你能更懂得孝順、責任和奮鬥,為(wei) 社會(hui) 和祖國建功立業(ye) !”聆訓儀(yi) 式後,成人禮禮成。
讓國學社同學意想不到的是,校內(nei) 許多同學全程觀看了成人禮,還有不少武大、華師的國學愛好者趕來觀禮。
從(cong) 2011年5月開始,國學社同學便開始在全校海選主角,原汁原味重現古代禮儀(yi) ,先後舉(ju) 辦了兩(liang) 場女子成人禮和李時珍祭,在校內(nei) 掀起了傳(chuan) 統文化熱的浪潮。此次是國學社首次舉(ju) 辦男子成人禮。同以往一樣,冠禮中所需的服裝、配飾、道具大部分由國學社同學自己動手製作。工藝組組長梅雨同學參照古籍,畫圖紙,找到緇布冠、皮弁、爵弁所需的黑布、皮革、圓木棍等材質,縫粘製作了適合陳宇峰同學佩戴的三頂帽子。黃帝像也是大家自己手繪後裱好。策劃組組長袁曉烽同學說,自己動手還原古禮的過程使大家更深刻地體(ti) 會(hui) 到了傳(chuan) 統文化之美。
【上一篇】【許石林】墳,不是一平了之的
【下一篇】【民主與(yu) 法製時報】平墳之惑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