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雲】廣東私塾聯誼會周年記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2-11-14 08:00:00
廣東私塾聯誼會周年記
作者:夢雲
來源:作者賜稿《儒家郵報》
時間:西曆2012年11月13日
向者學在官府,國人睹庠序而不得入,野氓聞學校而不能近,斯文之教,俎豆之承,非卿大夫士也,亦王侯將相也。雖有家塾,亦富貴者之專利也,洎至聖,塾始就下,國人至焉,野氓來焉。是故顏回屢空,不遠聖門,樊遲學稼,不離聖禦。自行束脩,未嚐無誨。有教無類,堂廂自此大矣。
其後,儒分為八,弟子相傳,仁義遍於中國,禮樂敷及華夏。漢興,高祖祀以太牢,世宗斷以獨尊。學官宗經,人王崇儒,天下之學士靡然向風矣。傳習道途,官私並舉,殊途一致,相得益彰。傳《詩》四家,習《書》三家,《禮》二《易》《春秋》五,綜其學,溯其源,皆出於私,或父傳子孫,或師授弟子。門徒數百上千甚至於萬,著名者擢拔文學、賢良、朗將至於公卿大夫侯,顯榮一時,學澤數世。私塾之教,二千年不絕,詩書之誦,數百代相傳。迄國朝,夷教侵,馬列興,聖學嘠然,塾教驟止,夷狄為之驚,國人為之悲,學者為之痛。斯文喪亡,甚於五族亂華,蒙滿上位也。至於禮義不存,仁義不播,民人不古,外國不服,學者淺薄,百僚嬌恣,執政輕忽。此賈長沙生於今而有所痛哭流涕太息者也,悲矣夫!
物極必反,事至則還。識者睹此亂象,聞此怪狀,不期而起,屢有興複誌。季謙振臂於前,盤叟呐喊於後,錢、南、任、季等宿儒通人不時倡導附和,於是塾教複興,聖學再起。粵地處嶺表,遠隔帝京,遙離聖城,非傳統斯文之鄉。然,一士奮起而百士跟隨,一堂私立而百堂接踵。不數年,學堂見諸媒端,塾院聞於民耳,揖讓見於閭巷。辛卯秋,有明德堂程氏雲楓、華南農業大學鄱陽湖知行學園唐氏元平、昆侖養正書院女史羅氏木吟、中國儒教網袁氏彥等矢誌複古興教,響應粵塾教風起雲湧之勢,發起成立粵私塾聯誼會,助交流、促溝通、圖發展、禦雜穢。期年而有小成,聚會數次,遠邇與者數十,海內聞風而動者數百計。誠有宜哉!
籲戲,儒學,複興於人禍之邦,塾教,承緒於荒涼之途,有司不儒,民人不化,貪小利而害大義,就微功而損至德。不明大學之道,不識致道之路。大勢所趨,大廈既傾,力挽狂瀾,何其難哉!語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是故,複興同仁,知難而進,迎坎而上,上下求索,始終不渝。
詩雲:“何謂河廣,一葦杭之;何謂宋遠?跂予望之。”大道將興,陰霾奈何?斯文複降,沙塵柰何?壬辰秋,聯誼會周年慶,元平兄雅囑於餘,餘不敢辭,遂識以鄙陋。菊月庚午仕隱君於六藝書院(私塾)。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