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長為首講“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公開課

欄目:會議講座
發布時間:2025-03-21 08:37:57
標簽:

宮長為(wei) 首講“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公開課

來源:“洙泗學人”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六年歲次乙巳二月廿一日戊子

          耶穌2025年3月20日

 

2025年3月18日,洙泗講壇2025年第1期暨“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公開課第一講在孔子書(shu) 院南樓208舉(ju) 辦。中國先秦史學會(hui) 會(hui) 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曲阜師範大學李學勤與(yu)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宮長為(wei) 先生應邀作題為(wei) “李學勤先生與(yu)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學術講座。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洙泗經學院院長、李學勤與(yu)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宋立林教授主持講座,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書(shu) 院院長王鈞林教授擔任評議人。講座由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書(shu) 院主辦,曲阜師範大學李學勤與(yu)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尼山世界古典文明研究院、洙泗經學院承辦。我校黃懷信教授、張俊成教授、孫寶教授、鞏寶平副教授、王法強老師、陳嶽老師,孔子研究院魏衍華研究員、房偉(wei) 副研究員及我院研究生四十多人參加講座。

 

 

 

宮長為(wei) 先生圍繞“什麽(me) 是中國古代文明”,“百年來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及“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未來走向”等三個(ge) 問題,展示了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學術脈絡、理論貢獻及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是李學勤先生提出的學科構想。宮先生指出,李先生提出“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作為(wei) 一個(ge) 與(yu) 古典學、埃及學、亞(ya) 述學等並列的學科,並非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在郭沫若、侯外廬等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發展而來。宮先生特別強調,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作為(wei) 一個(ge) 獨立學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jia) 值,展現了獨特的學術活力與(yu) 吸引力。宮先生在分析中國古代文明獨特的“維新路徑”基礎上,提出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進一步凝練為(wei) “維新學”,以便與(yu) 古典學、埃及學等能夠相提並論的構想。

 

 

 

關(guan) 於(yu) 百年來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宮先生以李學勤先生題為(wei) “中國古代研究一百年”的演講內(nei) 容導入,展開對百年來研究史回顧,從(cong) 古史觀的變化、中國考古學對古代文明研究的貢獻、理論對古代文明研究的價(jia) 值和作用等三個(ge) 層麵進行了分析。他以《李學勤文集》30卷為(wei) 例,充分展示了李學勤先生在古代文明研究方麵的傑出貢獻。“古史研究”展示的是李學勤先生古代文明研究基本架構,是整體(ti) 性、全局性的大的思考。“甲骨學研究”“青銅器研究”“戰國文字研究”“簡帛學研究”“學術史研究”充分顯示了李先生在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分支學科的貢獻,而最後的“序跋雜文”等則可以視為(wei) 附錄。這樣看,三十卷的《文集》,可以分為(wei) 李先生古代文明研究的引卷、主卷、附卷三大部分,或者說導論、正文、附錄三大部分。宮長為(wei) 先生指出,李學勤先生是在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領域引領學術前沿的學者,代表著二十世紀後半中國史學發展的一座豐(feng) 碑,代表著二十一世紀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最新成果,建議同學們(men) 能夠認真閱讀李先生的全部或部分文集,一定能夠獲益匪淺。大家也應該追求“做有理論的曆史學家”的遠大目標。

 

 

 

宮先生提到的第三個(ge) 問題關(guan) 乎未來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走向。他從(cong) “觀、論、法”三個(ge) 維度進行概括,即:關(guan) 於(yu) 古史觀,宮先生強調要把“走出疑古時代”與(yu) “走進疑古時代”辯證統一起來“釋古”,要從(cong) 文獻傳(chuan) 說之間尋求曆史的真實;關(guan) 於(yu) 方法論,他提出要明白“多重證據法”歸結到底還是“二重證據法”,將考古發現與(yu) 傳(chuan) 世文獻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尤其要重視傳(chuan) 世文獻為(wei) 主、考古材料為(wei) 輔的基本立場,既不讚成預設的“信”,也不同意預設的“疑”,實事求是乃是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者力求達到的準則;關(guan) 於(yu) 辯證法,宮先生強調理論與(yu) 實踐相統一,在此過程中不斷遞進,不斷升華。

 

 

 

最後,宮長為(wei) 先生指出,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不僅(jin) 是對曆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宮先生認為(wei) ,當今時代,我們(men) 麵臨(lin) 著重大的曆史使命,即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學科建設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亟待解決(jue) 的大問題。加快構建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學科建設,離不開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學術發展。有了學科的建設,才有學術的發展;有了學術的發展,才有學科的完善,這樣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互貫通,最終形成我們(men) 的學派體(ti) 係,也就是說,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學派體(ti) 係,三位一體(ti) 構成我們(men) 的話語體(ti) 係,歸根到底形成我們(men) 自己的話語權。

 

 

 

王鈞林教授在與(yu) 談環節中指出,李學勤先生在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宮先生的講座深入淺出,充分展示了李學勤先生的學術視野與(yu) 理論高度,王鈞林教授充分肯定了李學勤先生在研究中始終堅持“以傳(chuan) 世文獻為(wei) 主,出土資料為(wei) 輔”的原則,並鼓勵青年學者應前輩為(wei) 榜樣,薪火相傳(chuan) ,實現學術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窗外春寒料峭,室內(nei) 春意盎然,宮先生的講座激發了在座師生的學術熱情,現場氣氛熱烈。在互動環節,在場師生就如何深入學習(xi) 李學勤先生的學術專(zhuan) 著、青年學者怎樣更好地繼承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優(you) 良傳(chuan) 統等問題向宮先生求教,宮先生悉心予以解答。

 

 





據悉,曲阜師範大學與(yu) 中國先秦史學會(hui) 在2023年聯合成立曲阜師範大學李學勤與(yu)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並於(yu) 2024年9月26日舉(ju) 行揭牌儀(yi) 式。2025年,李學勤與(yu) 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聯合尼山世界古典文明研究院,舉(ju) 辦以著名曆史學家李學勤先生冠名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係列公開課,邀請在相關(guan) 領域具有卓越建樹的國內(nei) 外著名學者登壇開講,為(wei) 我院“洙泗IP”的深度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此次講座即為(wei) 係列公開課首講,講座的成功舉(ju) 辦,增強了“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係列公開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