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周易》“和合”思想
作者:史少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六年歲次乙巳正月廿九日丙寅
耶穌2025年2月26日
我國大陸的學術界一般把《易經》《易傳(chuan) 》統稱為(wei) 《周易》,而我國港台地區以及國外學術界則通常把《易經》《易傳(chuan) 》都稱為(wei) 《易經》。《周易》是重要的儒家經典,是“五經”之首,也是“六經”“十三經”之首,其思想博大精深為(wei) 曆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所重視,不僅(jin) 影響中國人的思維幾千年,而且對亞(ya) 洲及世界文化產(chan) 生也產(chan) 生很大影響。尤其是其中的天地和合、水火既濟思想,蘊含了變動不居、和諧、和合思想,更是影響深遠而廣泛,值得深入研究。
關(guan) 於(yu) “和”字,《說文解字》曰:“從(cong) 口,禾聲。”“和”本義(yi) 為(wei)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相應、和諧,引申為(wei) 和平、和睦等。關(guan) 於(yu) “合”字,《說文解字》解釋:“(合),合口也,從(cong) 亼,從(cong) 口”,“合口”本義(yi) 是合攏、閉合之意,引申為(wei) 協同、和諧、配合、合作、聚合、結合、全體(ti) 等義(yi) 。“和合”一詞,早就出現於(yu) 《國語·鄭語》《墨子·尚同中》《史記·循吏列傳(chuan) 》等典籍,“和合”蘊含有差別、有矛盾的不同事物之間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和諧、共進發展、“和而不同”的矛盾統一。“和合”也是《周易》凸顯的核心價(jia) 值觀,八卦中每卦三爻,象征天、地、人,三者一體(ti) 共處於(yu) 一個(ge) 宇宙大係統之中,八卦兩(liang) 兩(liang) 相疊形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其中一百九十二個(ge) 陽爻、一百九十二個(ge) 陰爻,陰陽相應、陰陽和合、變動不居,表征整個(ge) 宇宙係統中大化流行、變化日新、生生不息,其內(nei) 動力是陰陽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貫通。天地相應,相反相成、陰陽交合,萬(wan) 物化生。
《周易》凸顯了人與(yu) 自然之間的和諧。《周易·係辭》曰:“天地氤氳,萬(wan) 物化醇;男女構精,萬(wan) 物化生。”人來源於(yu) 自然、交互於(yu) 自然而生存、再回歸自然。人與(yu) 自然的和諧是《周易》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周易·文言》所雲(yun) :“夫大人者,與(yu) 天地合其德,與(yu) 日月合其明,與(yu) 四時合其序,與(yu) 鬼神合其吉凶。”凸顯了人與(yu) 自然和合共存,其中的“與(yu) 鬼神合其吉凶”的“鬼神”並非迷信所指的“鬼神”,而是指宇宙中的未知事物或神秘力量。《周易》告誡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愛護自然、關(guan) 愛自然,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人的能動性改造自然,正如《周易·彖》所雲(yun) :“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係辭》曰“君子見幾而作”,人要善於(yu) 明變,洞察變化之規律,高瞻遠矚抓住“良機”,慎用“變”、善求“變”、敢應“變”,“見幾而作”,達至改造自然而惠於(yu) 人類的和諧境界。
《周易》凸顯了人與(yu) 人之間的和諧。人與(yu) 人之間存在性格差異、利益衝(chong) 突,人與(yu) 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諧相處共同進步至關(guan) 重要,因為(wei) 人與(yu) 人之間的和諧,關(guan) 係到社會(hui) 的安定及發展。《周易·同人卦》曰:“同人於(yu) 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其意蘊含了“文明以健,中正而應”,闡明了人與(yu) 人之間隻要存異求同、守正團結,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險阻。《周易·係辭》曰:“立人之道,曰仁曰義(yi) 。”表明了人與(yu) 人之間的和諧,其前提就是“仁”“義(yi) ”。如果一個(ge) 人沒有愛人之心而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背信棄義(yi) ,就無法達到人與(yu) 人的和諧共處,也無法達到與(yu) 社會(hui) 的和諧相處。《周易》還強調了“誠信”對於(yu) 人與(yu) 人之間和諧共處的重要性,例如《周易·中孚卦》曰:“九五:有孚攣如,無咎。”中孚的九五爻,處於(yu) 上卦乾的中間一爻即處“中”,九五爻是陽爻“當位”,凸顯“中正”。“有孚”即有信用、講誠信;“攣如”象征人與(yu) 人之間團結合作手牽手、相互牽連在一起的景象;“無咎”即無過錯、無過失。一個(ge) 人無信不立,一個(ge) 企業(ye) 無信不成,一個(ge) 國家無信不興(xing) ,人如果失去誠信,即使機關(guan) 算盡,也會(hui) 孤立無助,終究陷入困境。《周易》闡釋了誠信、中正前提下人與(yu) 人之間的和諧共生,又把這種和諧擴展到人與(yu) 社會(hui) 、國家與(yu) 國家之間“剛柔交錯”“文明以止”,從(cong) 而實現“天下文明”。
《周易》凸顯了自我之和諧。《周易》無論是八卦,還是六十四卦,陰爻的總數量與(yu) 陽爻的總數量相等,陰陽平衡。八卦、六十四卦不僅(jin) 演繹自然大宇宙,還演繹人自我小宇宙。從(cong) 人的自我養(yang) 生方麵講,人隻有自我“陰陽”協調,才不容易得病、保持身體(ti) 健康;從(cong) 人的身心方麵,《周易·文言》告誡:“積善之家必有餘(yu) 慶,積惡之家必有餘(yu) 殃。”強調人們(men) 要行善積德、避免災禍,保持心靈安寧。《周易·係辭》曰:“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這裏告誡人們(men) 慎言慎行,防止禍從(cong) 口出。然而,“慎言”不是“不言”,《周易·係辭》還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lan) 。”這裏說明關(guan) 鍵時刻的“言”有很大的作用;“慎行”也不是不行動,而是人要善於(yu) 處“中”,做任何事都要“中正”而不偏不倚、避免有過或不及,不糾纏過去,不懼怕未來,與(yu) 自己和解,從(cong) 而達到身心和諧愉悅。
《周易》雖然強調“變化”“生生”,但是“變化”在“有序”“守正”“協同”“和諧”的情形下,才能正向地“生生”“發展”、呈祥。如果變動過程中雜亂(luan) 、無序、邪惡,就會(hui) 走向衰落、滅亡。故而《周易》凸顯了“保合太和”的重要性,即強調“和合”核心價(jia) 值觀,就如《周易·彖》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wan) 國鹹寧。”整個(ge) 宇宙、整個(ge) 世界,每個(ge) 國家、每個(ge) 人“各正性命”、中正發展變化,就會(hui) 彰顯人與(yu) 自然之間和諧、人與(yu) 人之間和諧、人與(yu) 社會(hui) 之間和諧、國家與(yu) 國家之間和諧、人自我身心和諧,就會(hui) 達至“保合太和”“萬(wan) 國鹹寧”。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