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石林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
說年節
——“年味兒(er) ”從(cong) 臘月初五就開始了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許石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臘月十五日癸未
耶穌2025年1月14日
人皆以為(wei) “年味兒(er) ”從(cong) 喝臘八粥開始。
其實,陝西人的年味兒(er) ,從(cong) 臘月初五就開始了:臘月初五,用五種豆子熬粥,稱喝五豆,也叫五豆節。
喝五豆粥之意,本是祭祀農(nong) 神後稷即稷王,感念其“善種穀物稼穡”之功,使民得以生生不息。
民俗講究喝了五豆粥,會(hui) 得到稷王神明賜福,心胸寬廣敦厚,厚德載物,容易納福迎祥。
聖賢淳厚風俗,興(xing) 教化民,教人為(wei) 人處世不可過於(yu) 執拗,凡事至此盡可能稀裏糊塗,像一碗五種豆子熬成的粥一樣,粥熟豆爛,五豆散爛且混合,但越是如此,其粥越醇香,所以說喝粥不可執著於(yu) 豆形,由此演繹出俗話:“喝了五豆粥,日子稀裏糊塗。”——大概臨(lin) 近年節,人習(xi) 慣從(cong) 思想心理上,結算一年之經曆得失,為(wei) 生計奔忙競爭(zheng) ,免不了計算人事,若過於(yu) 計較,則糾結刻薄,於(yu) 人於(yu) 己皆不利。而凡人不知恕道,容易鑽牛角尖。加上即將到來的新年,為(wei) 敬重起見,各種禁忌繁多,動輒誤犯,甚或冒瀆,人麵對年節種種禁忌規矩,本來就容易緊張,唯恐弄不好因某一失誤而生是非,觸犯禁忌追悔莫及,多慮者甚或心底坐病等等,有了喝五豆粥這句話墊底,彼此喝粥追念神理設教,重溫風俗的寓意,彼此疏導,凡事不可過於(yu) 癡愚計較,這就自然踐行了聖人所言“忠恕之道”。
還有一種說法是喝五豆粥,能免除小兒(er) 豆疹——母愛偉(wei) 大無邊,為(wei) 了孩子,婦女是最聽話的,於(yu) 是禮義(yi) 之教,達乎其心。
有喝五豆粥之風俗,陝西人似乎還認為(wei) 提醒的不夠,乃有吃三十餛飩之俗,等於(yu) 是對喝五豆粥的強化。
有個(ge) 現象:為(wei) 什麽(me) 有的家庭一到過年就吵架、起紛爭(zheng) 乃至為(wei) 瑣屑小事生隙結怨?
竊以為(wei) 平常人家,俗事紛爭(zheng) ,荒廢風俗、不知禮儀(yi) ,臨(lin) 近過年節,需收拾平日散亂(luan) 無序,不得不歸於(yu) 禮俗稍加整飭。奈何日常庸庸碌碌,窮斯濫矣,故每當此時,必慌亂(luan) 無所依恃,一遇煩難,不知以禮明決(jue) ,反任情使氣,以忍讓含混為(wei) 敗而恥,故多爭(zheng) 怒鬥狠,乃至於(yu) 挑翻陳年恩怨,充斥言語。事後細思,亦多自覺毫無意義(yi) 。此世間疾苦,窮窘之相。
陝西關(guan) 中農(nong) 村風俗,啦年三十早飯吃細麵素餛飩,此餛飩餡兒(er) 於(yu) 餃子相同,包如元寶狀,故稱錢串子串元寶。
年前蒸年饃,給全家一人做一隻油餛飩。
兩(liang) 種餛飩,同一個(ge) 意思:餛飩即混沌。教人處事為(wei) 人,不免精明,尤不可舍混沌。轉換成俗話,即該糊裏糊塗就稀裏糊塗,沒什麽(me) 壞處,凡事不要太計較,得過且過。
這是對聖人之“恕道”在百姓日用中的轉化應用,用現代那些雞湯體(ti) 來說,就是:要包容、要啥啥。
我外婆一直有一個(ge) 習(xi) 慣:蒸年饃必然給出嫁的女兒(er) 也準備一隻油餛飩。初二女兒(er) 女婿來拜年的時候,每個(ge) 來拜年的女兒(er) 都有一隻,而女婿、外孫等沒有。我們(men) 家也沿襲了這個(ge) 習(xi) 慣。為(wei) 什麽(me) 女婿外孫們(men) 都沒有?因為(wei) 教人“恕道”,隻適合教自家人,不應該教別人。教別人就是越禮非分了。
這個(ge) 講究非常高明!吃了餛飩,就像聆聽聖人教人在接下來的年節裏,多寬厚含容、諒情待人。
可惜今人多以能鬥善爭(zheng) 為(wei) 榮,故去聖人恕道之教愈遠。
2025年1月14日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張之望 張嵋珥】康有為(wei) 佚詩智懟過雲(yun) 樓主人
【下一篇】【鄧秉元】顏氏之儒抉隱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