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朝明作者簡介:楊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東(dong) 梁山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曆史學博士。現任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山東(dong) 省政協常委,第十四屆中國民主促進會(hui) 中央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華孔子學會(hui) 副會(hui) 長、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理事長等社會(hui) 職務。出版《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八德詮解》等學術著作20餘(yu) 部。 |
以“第二個(ge) 結合”開辟文化“兩(liang) 創”新境界
作者:楊朝明(作者係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原院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臘月十六日甲申
耶穌2025年1月14日
創新創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繁榮興(xing) 盛的活力源泉,也是文明綿延繁盛的不竭動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發展有賴於(yu) 充分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新力、創造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指出,“第二個(ge) 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men) 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為(wei) 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不斷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指明了前進方向。不斷挖掘和闡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形成文化自覺,才能為(wei) 創新創造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和文化自信。
把握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把其中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要在“全體(ti) ”意義(yi) 上清晰中華文化的根脈、主幹、枝葉與(yu) 花果,在“道體(ti) ”意義(yi) 上看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精華、智慧碩果,這是搞好“兩(liang) 創”、做好“結合”、守正創新的保障。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以儒家學說為(wei) 主流,儒家學說的傳(chuan) 承又以儒學文獻為(wei) 主要載體(ti) 。以《詩經》和《尚書(shu) 》為(wei) 例,《詩經》引導正確對待情與(yu) 禮的衝(chong) 突,《尚書(shu) 》講的是先王之政。讀《詩經》《尚書(shu) 》能“思無邪”“歸於(yu) 正”。儒學講“政者正也”,為(wei) 政者正,以引領社會(hui) 的正。孔子施教“先之以詩書(shu) ”,就是明禮正心的教育。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wei) 政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有恥且格”,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是非感。
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可激進冒進,不能偏執一隅,不能形式化、表麵化、功利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康莊大道,是正路,我們(men) 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就是要執中而行。傳(chuan) 統的中道智慧與(yu) 中庸學說就是這樣一種方法。《中庸》提出“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就是啟示人們(men) 做事既要胸懷全局,又要腳踏實地,這與(yu) 馬克思主義(yi) 哲學中的係統思維、整體(ti) 意識、全局觀念不謀而合。
近代,由於(yu) 受西方文化影響,以儒家文化為(wei) 主導的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一度淡化。今天弘揚傳(chuan) 統文化,就要重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必須首先弄清今天的“中國化”要以怎樣的“中國”為(wei) 基礎,要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好“化”的牢固根基。
中國傳(chuan) 統最重一個(ge) “正”。古聖先賢把人錨定在天地之間,提出君子“貴乎天道”,就是重視“天道”與(yu) “天理”。對於(yu) 愛與(yu) 正義(yi) ,從(cong) 堯舜時的“協和萬(wan) 邦”到孔子的“天下為(wei) 公”,以至今日,幾千年的追求一以貫之。中華文明思考人類的共同命運,實際是符合人類整體(ti) 利益的最佳文化發展路徑。
新時代的文化自信自強,需要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革命文化的淬煉與(yu) 強化以及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時代熏陶。三個(ge) 層麵的文化之間必然有著密切的曆史邏輯與(yu) 內(nei) 在聯係。比如,在價(jia) 值觀念傳(chuan) 承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等價(jia) 值觀念,在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中得到延續和升華,激勵著有識之士為(wei) 國家和人民奮鬥。傳(chuan) 統文化中積累的治理經驗、社會(hui) 智慧等,為(wei) 革命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提供了借鑒。中華文明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
調動一切文化主體(ti) 創新創造的積極性
推動新時代文化高質量發展,要積極主動完善文化領域政策措施,使文化治理能力更好跟上形勢變化、實踐發展,以先進文化引領創作生產(chan) ,以崇德尚藝的職業(ye) 追求引導從(cong) 業(ye) 人員素質提升,以整體(ti) 環境的改善涵養(yang) 清朗風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3年在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做好“四個(ge) 講清楚”;2019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看望文藝界社科界委員,強調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2021年給《文史哲》編輯部編輯回信,提出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cong) 曆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重大課題。這一係列重要論述都是希望廣大文藝界、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文化創新創造。文藝界、社科界應當自覺擔當,充分發揮主導和引領作用,喚醒榮譽感、緊迫感,激發責任感、使命感,把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把握準、弄明白、講清楚,真正發揮資政育人、滋養(yang) 人心的作用。同時下大氣力培育文化精品,產(chan) 出優(you) 秀成果,以經典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推動傳(chuan) 統文化創新創造,必須發揮領導幹部的帶頭作用。孔子說:“《書(shu) 》雲(yun) :‘孝乎惟孝,友於(yu) 兄弟,施於(yu) 有政。’是亦為(wei) 政,奚其為(wei) 為(wei) 政?”領導幹部不僅(jin) 要專(zhuan) 注於(yu) 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還要有學習(xi) 和弘揚文化的主動性,關(guan) 心支持廣大專(zhuan) 家學者、作家、藝術家紮根生活、潛心研究創作,帶頭營造鼓勵創新實踐的良好氛圍,創新形式開展文化交流和應用活動,調動一切文化主體(ti) 的積極性,形成強大的創新合力。
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文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眾(zhong) 對精神文化有更高期待。領導幹部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給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以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視,進入角色,找到感覺,積極對標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及教育部印發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為(wei) 取得預期目標和實際效果采取切實措施。
要解決(jue) 傳(chuan) 統文化宣傳(chuan) 教育方麵“文”有餘(yu) 而“化”不足的問題,需要一大批在傳(chuan) 統文化領域真懂真會(hui) 、認識到位的決(jue) 策者、領導者。為(wei) 此,領導幹部要轉變觀念、更新思維,清晰認識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積極意義(yi) 、時代價(jia) 值,梳理正確的文化政績觀。既要在理論上認識清楚,也要在實踐中積極浸潤,帶頭發掘文化遺產(chan) “文”的意義(yi) 、發揮文化遺產(chan) “化”的作用,引導民眾(zhong) 樹立文化自信心自豪感。
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要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廉潔文化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需要不斷加以改造轉化,以便更加符合時代發展要求。
營造良好文化生態,要充分利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賦能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比如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強調個(ge) 人的道德修養(yang) 和自我約束,引導黨(dang) 員幹部樹立正確的價(jia) 值觀和權力觀,做到自省、自律。儒家的明禮知恥思想,強調守住基本道德底線。有“知恥”理念,在各種誘惑和大是大非麵前才能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進而在全社會(hui) 營造風清氣正的濃厚氛圍。
要深挖廉資源,講好廉故事。中國曆史上有許多清官廉吏,他們(men) 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事跡,是生動的廉政教育素材,比如羊續懸魚、楊震拒金等。通過講述他們(men) 的故事,讓人們(men) 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領悟廉潔的內(nei) 涵,激勵黨(dang) 員幹部培養(yang) 廉潔奉公精神。此外還可以開展座談會(hui) 、講座之類的廉潔文化活動,讓幹部群眾(zhong)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時刻受到廉潔文化的影響。
進一步完善文化領域政策措施。在社會(hui) 宣傳(chuan) 層麵,利用現代媒體(ti) 廣泛傳(chuan) 播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展示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和內(nei) 涵,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舉(ju) 辦各類傳(chuan) 統文化活動,吸引民眾(zhong) 參與(yu) ,讓他們(men) 在親(qin) 身體(ti) 驗中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樂(le) 趣和價(jia) 值。在文化產(chan) 業(ye) 層麵,大力發展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推動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化發展,既可以創造經濟效益,又能促進文化的傳(chuan) 承和傳(chuan) 播。將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元素相結合,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滿足人們(men) 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加強對傳(chuan) 統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重視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人的培養(yang) 。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要牢牢抓住學校這個(ge) 主戰場、主陣地,這是築牢中華民族文化根基的需要。加強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建設,要在立德樹人上下功夫。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既能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起到推動作用,也能賦予學校教育以獨特的魅力。製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一定要深入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認識由文化自知而文化自信的基本邏輯,隻有係統全麵地理解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才有可能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