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倫講堂(2024)座談會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成功舉辦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5-01-04 12:00:59
標簽:

彝倫(lun) 講堂(2024)座談會(hui) 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成功舉(ju) 辦

來源:“孔子世家網”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臘月初一日己巳

          耶穌2024年12月31日

 

 

 

12月28日下午,2024年度彝倫(lun) 講堂座談會(hui) 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敬一亭成功舉(ju) 辦。孔子研究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教授孔德立,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明出席會(hui) 議。孔德立主持會(hui) 議。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林業(ye) 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教育學院等高校代表參加會(hui) 議。

 

 

 

吳明館長在講話中指出,國子監曆史悠久,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重要的曆史地位。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與(yu) 孔子研究院在彝倫(lun) 堂聯合舉(ju) 辦彝倫(lun) 講堂,是一項新時代教育公益事業(ye) 發展的創新舉(ju) 措,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每一位參與(yu) 者的努力付出與(yu) 無私奉獻。2025年,希望彝倫(lun) 講堂在兼顧學術性、普及性的同時,與(yu) 其他講堂品牌形成差異化,不斷提升彝倫(lun) 講堂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孔子世家專(zhuan) 項基金管委會(hui) 副主任孔繁盈作彝倫(lun) 講堂2024年總結報告,介紹了創辦彝倫(lun) 講堂的由來,彝倫(lun) 講堂的內(nei) 容及目的。作為(wei) 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孔子世家專(zhuan) 項基金成立後資助的首個(ge) 公益項目,彝倫(lun) 講堂在堅持學術性的同時,致力於(yu) 提高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參與(yu) 度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的普及。

 

 

 

各高校代表依次發言,高度肯定了彝倫(lun) 講堂取得的成果,並結合各自學校與(yu) 工作實際,就彝倫(lun) 講堂下一步的發展提出建議。

 

 

 

北京語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杜運輝教授認為(wei) ,彝倫(lun) 講堂要講天人關(guan) 係、社會(hui) 關(guan) 係,既要講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講正確的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由此生成的文化觀念,也要講曆史教訓。從(cong) “第二個(ge) 結合”來說,也就是達到天人關(guan) 係、社會(hui) 關(guan) 係的和諧狀態,這是人類文明、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我們(men) 在彝倫(lun) 講堂講“第二個(ge) 結合”,更加應該深入總結、闡釋、創造天人和諧、社會(hui) 和諧的積極成果。

 

 

 

北京林業(ye)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張連偉(wei) 教授對彝倫(lun) 講堂取得的成果表示讚許。他認為(wei) ,中華文明曆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發展過程中,樹木被賦予獨特的文化意義(yi) ,是傳(chuan) 承和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國子監的古樹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是重要的文化遺產(chan) ,更是中華文明綿延的見證。我們(men) 不僅(jin) 要做好綠化保護和植樹造林等生態建設,更要在心裏種下一顆良善的種子,向青年群體(ti) 傳(chuan) 遞積極向上的文化,共同構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園。彝倫(lun) 講堂可以挖掘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博物學與(yu) 自然生態的層麵,激發聽眾(zhong) 對於(yu) 古代科技、博物等方麵的探索熱情。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李記芬老師建議,受眾(zhong) 對象上,可以適當增加外國留學生,還可邀請北京高校學生在彝倫(lun) 講堂向外國友人講述傳(chuan) 統文化故事。講堂形式上,發揚第三講會(hui) 講形式特點,創新方式方法,探索接地氣、多元化的模式。選題內(nei) 容上,聚焦重點細分內(nei) 容,例如以五倫(lun) 為(wei) 核心展開闡釋,以教為(wei) 主題展開蒙學、孝道等係列解讀,聚焦國際哲學舞台的關(guan) 注點推動交流互鑒,實現儒學當代價(jia) 值的創造性轉化。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李凱老師闡釋了通識教育與(yu) 專(zhuan) 業(ye) 教育的關(guan) 係。他認為(wei) ,彝倫(lun) 講堂要兼顧通和專(zhuan) ,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受眾(zhong) 群體(ti) 可以麵向全社會(hui) 而不局限於(yu) 高校。要加強儒學通識教育,不斷探索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將知識、思想、精神與(yu) 人格培養(yang) 緊密結合,培養(yang) 學生的家國情懷與(yu) 責任擔當,共同構築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家園。具體(ti) 來說,不同受眾(zhong) 群體(ti) 實施不同授課主題,例如麵向中學生,可以拓展、延伸、活化曆史教學;麵向大學生,可以綜合社會(hui) 實踐活動開展漢語言文學、曆史學等教育;麵向非文史專(zhuan) 業(ye) 學生、熱愛文史文化的社會(hui) 各界人士,可以加強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學習(xi) 。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萬(wan) 麗(li) 華老師表示,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涵蓋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豐(feng) 富的思想文化,賦能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ang) 。儒家思想極其重視道德教育的引導與(yu) 教化作用,對新時代大學生道德人格教育意義(yi) 重大、影響深遠,有助於(yu) 青年樹立正確的價(jia) 值觀,化解悲觀焦慮情緒,疏導心理健康問題,保持積極樂(le) 觀的人生態度。可以開設麵向高校學生的研學基地,加強修身之於(yu) 學生,齊家之於(yu) 社會(hui) 群眾(zhong) 的宣傳(chuan) 闡釋等。

 

 

 

北京教育學院曆史係副教授李燕老師提出,一方麵,可以結合受眾(zhong) 群體(ti) 設計課題。例如麵向幼兒(er) 園小朋友,以傳(chuan) 統節日以及衣、食為(wei) 主;麵向小學生或留學生群體(ti) ,以語文、英語等基礎的傳(chuan) 統文化知識為(wei) 主;麵向中學生群體(ti) ,則以語文曆史政治英語等涉及的門類為(wei) 主,需要增加難度和深度;麵向大學生,要考慮與(yu) 傳(chuan) 統文化、仁愛思想、思政教育等相契合的內(nei) 容。另一方麵,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嵌入講座,例如參考故宮文物保護修複課程、天文館中小學生誌願者服務、圓明園文創設計比賽等形式。

 

 

 

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孟遠老師通過廣場性與(yu) 殿堂性、普及性與(yu) 學術性、守正性與(yu) 創新性、高端性與(yu) 獨特性、參與(yu) 性與(yu) 引領性等五個(ge) 方麵的結合展開探討。她認為(wei) ,廣場性需要廣泛普及。殿堂性要堅持高端,使得彝倫(lun) 講堂既是物理空間的殿堂,也是心靈空間的殿堂。堅持獨特性,也需增加受眾(zhong) 的參與(yu) 性、互動性、對話性。而挖掘這些不同方麵的關(guan) 鍵結合點的過程,正是創新性的體(ti) 現。建議年度設定一個(ge) 大主題,每一講聚焦一個(ge) 小問題,既可以下沉至現實人生,也可以廣大至國際視野,以問題帶動體(ti) 係,引導更多不同學習(xi) 階段的學生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北京交通大學黨(dang) 委教師工作部師德建設科科長貟小琴老師分享了北京交通大學開展教師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讀書(shu) 班的實踐經驗,並結合實際工作對彝倫(lun) 講堂提出幾點建議。內(nei) 容主題方麵,繼續深化儒學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的探討交流,同時結合一些現代社會(hui) 的實際需求,引入國際儒學視野。活動邀約方麵,建議結合二十四節氣增加工作日的講座,加強與(yu) 教育機構、研究機構、文化團體(ti) 的合作,共同策劃和組織高水平的學術講座和文化交流活動。創新形式方麵,建議打造沉浸式的儒學文化體(ti) 驗,增加互動環節,提高聽眾(zhong) 的參與(yu) 度和體(ti) 驗感。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副館長李晴在發言中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chuan) 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希望可以進一步發揮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在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等方麵的作用,提前做好彝倫(lun) 講堂年度計劃,係統性、係列性、專(zhuan) 業(ye) 性地開展更多特色活動,讓受眾(zhong) 通過彝倫(lun) 講堂更好地了解傳(chuan) 統文化知識,真正從(cong) 中受益。

 

 

 

孔德立院長在總結講話中首先感謝各位老師冒著嚴(yan) 寒參加座談會(hui) ,給予彝倫(lun) 講堂寶貴的建議,這進一步增進了繼續辦好彝倫(lun) 講堂的信心與(yu) 決(jue) 心。他指出,彝倫(lun) 講堂是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等單位指導,孔子研究院與(yu)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聯合主辦、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孔子世家專(zhuan) 項基金資金支持的公益講堂,2024年6月8日在國子監彝倫(lun) 堂開講。2024年舉(ju) 辦的五講,主要圍繞孔子思想、儒學的價(jia) 值、儒學的傳(chuan) 播等寬泛的問題展開闡釋。2025年,計劃在彝倫(lun) 講堂的授課內(nei) 容、授課對象、舉(ju) 辦地點、傳(chuan) 播渠道等方麵有所創新探索。彝倫(lun) 講堂的成功實踐,得益於(yu) 指導單位的大力支持,得益於(yu)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與(yu) 孔子研究院的密切配合,得益於(yu) 誌願者工作團隊的辛勤工作,更得益於(yu) 孔子世家基金的無私奉獻。孔子研究院將與(yu)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更加緊密的合作,進一步做好彝倫(lun) 講堂的內(nei) 容設計與(yu) 組織傳(chuan) 播,讓更多熱愛傳(chuan) 統文化的大眾(zhong) 在彝倫(lun) 講堂中感悟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堅定文化自信與(yu) 曆史自信。

 

 

 

 

 

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孔子世家專(zhuan) 項基金管委會(hui) 委員、北京孔氏鍾表(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孔令俊出席會(hui) 議。孔子研究院、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等有關(guan) 人員20餘(yu) 人參加會(hui) 議。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