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玉】“至聖廟古樂傳習所”的誕生及禮樂文化的發展

欄目:文化雜談
發布時間:2024-12-16 19:15:39
標簽:

“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的誕生及禮樂(le) 文化的發展

作者:楊曉玉

來源:“孔子博物館”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冬月十三日辛亥

          耶穌2024年12月13日

 

孔子博物館《禮樂(le) 東(dong) 方——孔府舊藏中和禮樂(le) 文物展》自開展以來,便廣受觀眾(zhong) 歡迎。除了精美的文物,展覽還記述了諸多鮮為(wei) 人知的往事,向大家展示一段段難忘的曆史回憶,讓我們(men) 從(cong) 中可以窺見其中的文化傳(chuan) 承以及傳(chuan) 統禮樂(le) 的發展。

 

今天,讓我們(men) 一起走進《禮樂(le) 東(dong) 方——孔府舊藏中和禮樂(le) 文物展》,了解“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的誕生,以及民國時期禮樂(le) 文化的繼承和衍變。

 

“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的誕生

 

1920年代,孔府在東(dong) 學設立“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招收本地學生八十餘(yu) 名,演習(xi) 傳(chuan) 授釋奠禮樂(le) 。孔德成掌管孔府事務後勵精圖治,自任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校長,並設置主任、副主任、教員之職。

 

 

 

“曲阜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圖記”木戳

 

木戳上刻“曲阜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圖記”,1920年代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專(zhuan) 用圖記。

 

圖記是印章的一種,《清會(hui) 典·禮部九·鑄印局》:“凡印之別有五:一曰寶,二曰印,三曰關(guan) 防,四曰圖記,五曰條記。”舊時皇帝之印稱“璽”或“寶”,郡王以下官員曰“印”,欽差曰“關(guan) 防”,秩卑者叫“鈐記”或“圖記”,私人印於(yu) 書(shu) 籍帳冊(ce) 之章,亦稱圖記。

 

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學生以曲阜本鄉(xiang) 子弟為(wei) 主,教授課程分為(wei) 文化課與(yu) 樂(le) 學課,樂(le) 學課內(nei) 容與(yu) 祭孔雅樂(le) 相關(guan) ,以歌部、琴部、笙部等分別教授歌唱、鼓琴、吹笙等各項技能。傳(chuan) 習(xi) 所嚴(yan) 格學術考勤,對日常技藝勤加演練,平日練習(xi) 地點設在孔廟金絲(si) 堂。

 

 

 

1921年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學生考勤簿

 

1930年代孔德成前往滬上諸地考察古樂(le) ,並聘請諸城派琴師詹澄秋等人為(wei) 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教員,共同複興(xing) 古樂(le) 。

 

 

 

1935年詹澄秋任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教員聘書(shu)

 

詹智濬,字澄秋(1890-1973),號水雲(yun) ,別號“襄陽學人”。祖籍湖北襄陽,書(shu) 香門第,古琴演奏家,師從(cong) 諸城派第三代大師王心葵,曾被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聘教員,傳(chuan) 授國文與(yu) 古琴。著有《梅雲(yun) 館琴譜》(四卷),令曲阜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弟子韓呈蓂、桂頤泰、孫文燦、胡大元等錄有二十六部,各藏其家。

 

後因戰亂(luan) 、經濟困難等原因,傳(chuan) 習(xi) 所每況愈下。但其在逆境中奮發向上、弦歌不輟的風骨,偕同曆史文物一直傳(chuan) 承至今。

 

民國祭孔禮樂(le) 的發展

 

1915年民國禮製館改祭孔樂(le) 章為(wei) :迎神奏《始和》、初獻奏《雍和》、亞(ya) 獻奏《熙和》、終獻奏《淵和》、撤饌奏《昌和》、送神奏《德和》。此後,民國政府教育部委托諸城古琴家王露(王心葵)、李華萱等人修定祭孔古樂(le) ,王露(王心葵)即為(wei) 詹智濬的老師。

 

 

 

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所用古琴

 

此古琴為(wei) 民國時期中和韶樂(le) 改製以後所用古琴,為(wei) 1920年王心葵敬獻孔子廟庭,琴後刻有“昌和、德和”等樂(le) 章字樣。

 

 

 

陶塤

 

塤是八音之中唯一的土質吹奏樂(le) 器,演奏時雙手捧塤吹奏,祭孔定製用塤二隻,陽月用黃鍾,陰月用大呂。清代《中和韶樂(le) 》塤為(wei) 七孔,清亡以後祭孔用塤已無一定之規,此五孔塤為(wei) 至聖廟古樂(le) 傳(chuan) 習(xi) 所日常演習(xi) 所用。

 

來孔子博物館,“打卡”《禮樂(le) 東(dong) 方——孔府舊藏中和禮樂(le) 文物展》,發現更多精彩的禮樂(le) 文化吧!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