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兩個結合”推動皖學發展 ——“方氏學派與皖學建構”研討會在安徽大學舉行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4-12-16 19:11:36
標簽:

依托“兩(liang) 個(ge) 結合”推動皖學發展

——“方氏學派與(yu) 皖學建構”研討會(hui) 在安徽大學舉(ju) 行

來源:吳楠 楊哲

時間: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冬月初九日丁未

          耶穌2024年12月9日

 

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訊(記者吳楠 通訊員楊哲)12月7日,“方氏學派與(yu) 皖學建構”研討會(hui) 在安徽大學舉(ju) 行。來自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南京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廣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等高校與(yu) 科研院所的數十位專(zhuan) 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著方以智、方氏家學、桐城學派、皖學、徽學等議題展開探討與(yu) 交流。

 

與(yu) 會(hui) 學者在“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大背景下,從(cong) 社會(hui) 史和學術史相結合、方以智家學和“皖學”建構相結合的角度,為(wei) 學術與(yu) 文化的發展尋找啟示,開拓資源。

 

 

 

“方氏學派與(yu) 皖學建構”研討會(hui) 學者合影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林存陽提出,為(wei) 了推動方氏學派與(yu) 皖學研究,可以從(cong) 方氏家學、皖學建構、清代學術諸維度加以推進,在清代學術的大脈絡中考察方氏學派的地位與(yu) 價(jia) 值。廣東(dong) 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邢益海呼籲,對於(yu) 方以智的研究,應關(guan) 注其“三重世界”:知識世界、思想世界與(yu) 曆史世界。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羅檢秋認為(wei) ,方氏的家教與(yu) 家風需要深入研究,要從(cong) 家學脈絡及其經世致用的角度深化方氏學派的價(jia) 值和地位研究。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方旭東(dong) 以餘(yu) 英時的“方以智研究”為(wei) 例,探討了皖人如何治皖學。安徽大學教授王國良提出,“實事求是”是皖學貢獻的中華文明精神標識。方以智與(yu) 戴震是明清時期皖地崛起的兩(liang) 位偉(wei) 大思想家,他們(men) 是“實事求是”的提倡者和踐行者。

 

方氏學派的易學內(nei) 容豐(feng) 富,獨具特色。安徽大學講席教授周勤勤梳理了方氏“慎獨觀”的百年演變曆程,大致經曆兩(liang) 個(ge) 階段:一是方學漸和方大鎮延續著宋明理學的思想,以理本體(ti) 為(wei) 根本追求;二是方孔炤、方以智、方中通開始掙脫理本體(ti) 的束縛,將工夫論目的轉移到了人類生存的現實世界。浙江農(nong) 林大學教授李波則歸納了方氏“七代研易”的始末,並提出,方以智集前人及家學之大成,主張虛空皆象數,倚數究理,以象數端幾格通一切學問。安徽大學徐鈺認為(wei) 方氏提出的大畜之學,既是對方氏家學的高度凝練,也是對程朱、陸王之學的綜合與(yu) 超越,更是對時代問題的深刻回應,在明清思想、學術轉型過程中具有重要價(jia) 值。

 

 

 

“方氏學派與(yu) 皖學建構”研討會(hui) 會(hui) 場 主辦方/供圖

 

蘇州大學教授蔣國保認為(wei) ,網絡上關(guan) 於(yu) 方以智諸謎的傳(chuan) 播影響甚大,我們(men) 對方以智的研究必須正視這些謎團。湖北大學教授郭康鬆認為(wei) 顧炎武、閻若璩、朱彝尊等清初的考據學家是沿著方以智等人開辟的道路走出來的,而方以智開啟考據學風可以歸結為(wei) 倡導回歸經學文本、重視小學研究、強調博學、追求博證、勇於(yu) 懷疑的精神、提出初步的學術規範。南京大學教授周群闡述了方學漸與(yu) 東(dong) 林學派的交誼,談到方學漸的學派歸屬問題及其對東(dong) 林學派的補益,並強調方學漸對東(dong) 林學派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安徽大學教授徐道彬闡釋了浙東(dong) 學派黃式三對“戴學”的傳(chuan) 承與(yu) 弘揚,認為(wei) 他是第一次以論著形式來弘揚戴氏哲學的,成為(wei) “皖派”學術在清末的實際繼承人。安徽大學淩紳燊探討了戴震哲學思想蘊含的自然科學因素,認為(wei) 戴震擅於(yu) 運用人的身體(ti) 機能、動植物的生長、中醫診斷的機理等形式,對理、氣、性、命、誠、善等哲學概念加以解讀和闡釋。

 

會(hui) 議討論環節,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編審丁懷超、安徽省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李季林、安徽大學教授盛險峰、張治棟、郭振香、諸偉(wei) 奇、史向前等,圍繞著方氏學派與(yu) 皖學概念的界定、皖學研究的方法論、皖學典籍的整理與(yu) 研究、皖學的現代價(jia) 值等問題展開討論。

 

會(hui) 議由安徽大學方以智研究中心與(yu) 徽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