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係列活動暨陝西師範大學關學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4-12-10 21:52:49
標簽:

第七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係列活動暨陝西師範大學關(guan) 學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學術研討會(hui) 圓滿閉幕!

來源:“三智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冬月初八日丙午

          耶穌2024年12月8日

 

 

 

秦嶺北麓,關(guan) 中大地,千餘(yu) 年前張載大儒開創“關(guan) 學”,儒家又有新氣象。四百年後,陽明心學橫空出世,儒學又上新高峰。

 

如今,來自華夏大地的四百餘(yu) 位陽明心學專(zhuan) 家學者及愛好者,又聚關(guan) 中大地,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激蕩思想,感念先賢。

 

12月8日,備受矚目的第七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係列活動暨陝西師範大學關(guan) 學研究院成立五周年學術研討會(hui) 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於(yu) 今日順利閉幕。

 

今日議題聚焦於(yu) “新書(shu) 院·新教育”,深度挖掘並探討了書(shu) 院與(yu) 教育的融合與(yu) 創新之道,為(wei) 新時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華社會(hui) 文化發展基金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丁耀先生率先發表致辭。他圍繞文化的守望、教育的創新、社會(hui) 的引領及未來的探索四個(ge) 維度,深刻闡述了對書(shu) 院的理解,並表達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書(shu) 院教育轉型升級的堅定信念與(yu) 美好願景。

 

“您眼中的書(shu) 院”圓桌對話

 

 

 

隨後,中關(guan) 村大數據產(chan) 業(ye) 聯盟理事長趙國棟主持了一場精彩的圓桌對話,西安外事學院教授張豐(feng) 乾、廈門筼簹書(shu) 院創院山長王維生、本源社區書(shu) 院官渡分院院長宋紀強、青海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左克厚、溫州大學教授吳龍燦、蘭(lan) 州交通大學副教授杜華偉(wei) 以及神墨教育集團總校長李綿軍(jun) 七位嘉賓,圍繞“您眼中的書(shu) 院”這一主題,各抒己見,分享了自己和書(shu) 院的淵源,是什麽(me) 原因促使其開辦書(shu) 院、經營書(shu) 院。

 

嘉賓們(men) 從(cong) 現實角度講了運營中遇到的困難,首先是經費支撐,需要熱心的企業(ye) 家不斷去支持。二是書(shu) 院需要自己的核心課程、核心理念。三是有的嘉賓從(cong) 企業(ye) 運營的角度來看書(shu) 院運營,如果把書(shu) 院當做企業(ye) 運營的話,出發點就和傳(chuan) 統書(shu) 院不一樣。傳(chuan) 統書(shu) 院是傳(chuan) 承聖人之學,是把這些東(dong) 西怎麽(me) 傳(chuan) 承給世人。企業(ye) 經營的出發點不一樣,看社會(hui) 的痛點是什麽(me) ,老百姓需求是什麽(me) ,書(shu) 院就去解決(jue) 痛點和滿足需求。

 

“您眼中的書(shu) 院教育”圓桌對話

 

 

 

下午時段,三智書(shu) 院執行院長曙中繼續引領學術研討的深入,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韓星、德塵書(shu) 院院長蔣風冰、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誦讀工程秘書(shu) 長蔡恒奇、吉林大學商管學院教授王愛群、山西書(shu) 典冊(ce) 李安讀書(shu) 館館長李安、神墨教育集團總校長李綿軍(jun) 等六位嘉賓同台對話,就“您眼中的書(shu) 院教育”展開了深入探討,進行了頭腦激蕩。

 

嘉賓們(men) 紛紛表示,書(shu) 院教育在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培養(yang) 綜合素質人才、促進師生交流與(yu) 合作、推動教育改革與(yu) 創新以及服務社會(hui) 發展等方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men) 可以通過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評估機製,積極支持和推廣書(shu) 院教育,以書(shu) 院教育推動教育的創新和改革,為(wei) 傳(chuan) 統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為(wei) 培養(yang) 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嘉賓們(men) 還闡述了未來書(shu) 院教育要走的路,以及要借助人工智能等現代工具,去讓書(shu) 院變得更新,讓書(shu) 院更具現代氣息。

 

 

 

論壇閉幕式上,首先進行的是“漢娃之星”頒獎典禮。在周莉老師的主持下,漢娃畫漢字、漢娃大家長李金英女士,主創團隊之一曙中老師,紫藤老師,何超鋒老師和西安美術博物館館長劉沛老師上台為(wei) 小作者代表頒獎。

 

 

 

隨後,“中華良知心學家庭傳(chuan) 承計劃”啟動儀(yi) 式隆重舉(ju) 行。丁為(wei) 祥院長、馮(feng) 鈞平主席、陳強執行理事長、皇甫軍(jun) 偉(wei) 老師、李綿軍(jun) 校長、Eav女士、李漫博執行山長、曙中執行院長、李金英執行院長、高斌理事長十位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標誌著良知心學的家庭傳(chuan) 承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陝西師範大學關(guan) 學研究院院長丁為(wei) 祥為(wei) 本屆論壇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lun) 的學術總結,他對“三智”進行了三重富有前瞻性的全新詮釋,深刻指出文化與(yu) 科技的融合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無限可能。在總結中,丁院長高度評價(jia) 了與(yu) 會(hui) 嘉賓的卓越學術貢獻,他們(men) 的真知灼見為(wei) 論壇增添了無盡的光彩。同時,他也對書(shu) 院教育的未來發展寄予了厚望,希望本次論壇的成果能夠得到廣泛傳(chuan) 播與(yu) 應用,讓陽明心學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靈,引領更多人走向智慧與(yu) 和諧的生活。願陽明心學的智慧之光如同燈塔,指引我們(men) 穿越迷霧,抵達理想的彼岸。

 

丁院長的總結不僅(jin) 為(wei) 整個(ge) 活動畫上了一個(ge) 圓滿的句號,更為(wei) 書(shu) 院教育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激發了與(yu) 會(hui) 者對未來教育事業(ye) 的無限憧憬與(yu) 期待。

 

石碧球院長

 

 

 

陝西師範大學哲學學院院長石碧球先生發布了“第七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倡議書(shu) ”。倡議書(shu) 以“重返道學‘稽天窮地之思’,再塑現代民族精神之魂”為(wei) 題,闡述了中華燦爛的五千年文化傳(chuan) 承,陽明心學在中國文明發展中的現代意義(yi) ,呼籲社會(hui) 各界真正繼承、發揚代表著道學崛起之北宋五子“稽天窮地”的“造道”精神,繼承其胸懷與(yu) 智慧,並在當今中西文明互鑒的背景下,重新探討中華民族的精神崛起之路!

 

李金英執行院長

 

 

 

陝西正蒙書(shu) 院執行院長李金英作為(wei) 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代表,向蒞臨(lin) 論壇的各級領導、尊貴的嘉賓、德高望重的專(zhuan) 家學者以及辛勤付出的全體(ti) 工作人員,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她的言辭中充滿了溫暖與(yu) 敬意,不僅(jin) 表達了對各方支持與(yu) 參與(yu) 的深切感激,更彰顯了正蒙書(shu) 院對於(yu) 傳(chuan) 承文化、促進學術交流、推動教育發展的堅定信念與(yu) 不懈追求。這份感謝,不僅(jin) 是對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合作與(yu) 進步的深切期許。

 

  

高斌理事長

 

三智書(shu) 院理事長、論壇秘書(shu) 長高斌先生,代表組委會(hui) 向與(yu) 會(hui) 者發表了全麵而深刻的論壇總結。他高度讚譽了本次論壇所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認為(wei) 這些成果不僅(jin) 深化了各領域的學術交流,也為(wei) 未來的合作與(yu) 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高理事長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與(yu) 自省精神,對論壇中出現的不足之處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與(yu) 反思,體(ti) 現了組委會(hui) 追求卓越、持續改進的決(jue) 心與(yu) 態度。這份總結不僅(jin) 是對論壇成果的全麵回顧,更是對未來工作方向的明確指引,激勵著每一位參與(yu) 者繼續前行,共同開創更加輝煌的篇章。

 

 

 

尤為(wei)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論壇精心策劃並同步推出了多個(ge) 精彩紛呈的分論壇,包括心學賦能企業(ye) 家論壇、兒(er) 童教育主題論壇、良知教育主題論壇、心學與(yu) 心理學交融主題論壇,以及月亮私塾分享會(hui) 等,這些板塊內(nei) 容豐(feng) 富多元,形式新穎多樣,為(wei) 與(yu) 會(hui) 者搭建了一個(ge) 廣闊無垠的學習(xi) 與(yu) 思想碰撞的舞台。通過這些分論壇的深入交流與(yu) 探討,不僅(jin) 極大地拓寬了與(yu) 會(hui) 者的視野,更促進了陽明心學與(yu) 書(shu) 院教育在理論與(yu) 實踐層麵的深度融合與(yu) 創新發展,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傳(chuan) 承與(yu) 活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與(yu) 動力。

 

 

本次論壇不僅(jin) 是一次學術交流的盛會(hui) ,更是一次推動教育創新與(yu) 文化傳(chuan) 承的重要契機。論壇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深入思考和探索新時代教育發展方向的寶貴機會(hui) ,也為(wei) 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