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新解《論語》 中華文化與(yu) 全球漢學雙向奔赴
來源:《中華讀書(shu) 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九月廿一日庚申
耶穌2024年10月23日
本報訊(記者張雋)10月20日,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和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共同主辦的《論語新解:孔子語錄是如何形成的》新書(shu) 發布會(hui) 在京舉(ju) 行。會(hui) 上,來自中日兩(liang) 國的儒學研究者、出版專(zhuan) 家濟濟一堂,盛讚《論語新解》。該書(shu) 是日本早稻田大學常務副校長、文學學術院教授渡邊義(yi) 浩研究中國史、中國思想史的一部學術力作。渡邊義(yi) 浩談到,《論語》並不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口述成書(shu) 的,而是由多位作者經過漫長歲月,在不同的思想環境下撰寫(xie) 而成。
在日本,《論語》至今仍廣為(wei) 傳(chuan) 閱,吸引著一代代優(you) 秀學者不斷投身研究。渡邊義(yi) 浩正是這樣一位傑出代表。渡邊義(yi) 浩教授以《論語》中前後矛盾的說法以及重複等現象為(wei) 切入點,廣泛深入地檢證了中國古代關(guan) 於(yu) 《論語》的注釋以及注釋者的立場觀點,結合注釋者所處的曆史背景,於(yu) 浩瀚的史料中抽絲(si) 剝繭,厘清了《論語》形成的曆史脈絡和經緯,為(wei) 讀者展現了《論語》在形成過程中所經曆的紛繁複雜的曆史圖景,最後得出了“《論語》是由多位作者經過漫長歲月,在不同的思想環境下撰寫(xie) 而成”的結論。
世界知識出版社總編輯汪琴認為(wei) ,《論語新解》的出版,體(ti) 現了作者渡邊義(yi) 浩教授深厚的學術造詣和文字功底,反映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經典的國際傳(chuan) 播曆程,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中日人文交流和友好往來的有力佐證。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胡敏談到,我們(men) 今天不但要提倡“中華文化走出去”,還要把優(you) 秀的“中華文化引進來”,將全球漢學家的研究成果引進到中國,形成文化的雙向奔赴。這種雙向奔赴的過程,不僅(jin) 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了解自己,而且更加豐(feng) 富了我們(men) 的文化視野,為(wei) 我們(men) 的文化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