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倫(lun) 講堂第三講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彝倫(lun) 堂舉(ju) 行
來源:“孔子世家網”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九月二十日己未
耶穌2024年10月22日
10月20日,由孔子研究院、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聯合主辦,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孔子世家專(zhuan) 項基金支持的彝倫(lun) 講堂第三講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彝倫(lun) 堂舉(ju) 行。此次活動以“儒學的海外傳(chuan) 播與(yu) 文明互鑒”為(wei) 題,首次以會(hui) 講形式展開。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秘書(shu) 處)黨(dang) 委書(shu) 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副理事長、秘書(shu) 長、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理事長國承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秘書(shu) 處)黨(dang) 委委員、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朱瑞顯,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明出席活動。孔子研究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教授孔德立主持活動。
國承彥向會(hui) 講嘉賓頒發了彝倫(lun) 講堂主講教師榮譽證書(shu) 。
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牛喜平,法國國立東(dong) 方語言文化學院中國思想史教授、中山大學人文高研院駐訪學者王論躍(Frédéric Wang),印尼和諧文化基金會(hui) 會(hui) 長、印尼大道文化研究院院長黃願字,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楊兆貴,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邢麗(li) 菊受邀擔任會(hui) 講嘉賓。巴黎西岱大學漢學教授畢遊塞(Sebastien BILLIOUD)作為(wei) 對話嘉賓出席活動。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hui) 副會(hui) 長孔紅生,北京伯華國醫傳(chuan) 承發展中心理事長孔令謙,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孔子世家專(zhuan) 項基金管委會(hui) 委員、北京孔氏鍾表(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孔令俊等孔子後裔,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綜合部部長張國強,濟寧市文化傳(chuan) 承發展中心主任李芳,印尼和諧文化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胡思雲(yun) ,衢州南孔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盛雄生,中國青年報社運營中心總監肖成龍等嘉賓出席活動。
朱瑞顯在致辭中指出,孔子研究院紮根孔子故裏,代表著儒學的源頭活水和精神象征;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雄居首都京兆,代表了儒學的流變發展和經世致用。兩(liang) 大文化機構同文同源,相得益彰。他表示,站在新時代新的起點,孔子研究院願與(yu)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一道,不斷深化實質性合作,切實把彝倫(lun) 講堂辦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型公益學術文化講堂,辦成踐行“兩(liang) 個(ge) 結合”根本要求、推動文化“兩(liang) 創”發展的新平台、新品牌,為(wei)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貢獻。
吳明介紹了彝倫(lun) 講堂的由來、背景。他表示,會(hui) 講是中國古老的學術研討方式,國子監是古代國家最高學府,是皇帝講學場所。彝倫(lun) 講堂第三講采用會(hui) 講形式,具有特殊意義(yi) 。期望多方共同助力,將彝倫(lun) 講堂打造成為(wei) 一個(ge) 傳(chuan) 承弘揚儒家文化的國際化平台,不斷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立德樹人的智慧,更好服務社會(hui) 。
會(hui) 講嘉賓圍繞儒學在海外的傳(chuan) 播、發展和影響,以及如何推動世界各國間文明交流互鑒進行深入探討。
牛喜平就儒學在當前的國際傳(chuan) 播概況展開分享。他表示,在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人類文明新形態、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等係列主張下,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學術交流速度在不斷加快。國外的專(zhuan) 家學者在儒學發展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men) 對儒學進行總結,在各自的國家和地區對儒學傳(chuan) 播做了大量工作,使儒學成為(wei) 當今國際政治、經貿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話題。他認為(wei) ,儒學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具有普遍性。國際上對儒學的當代價(jia) 值也達成了共識,認為(wei) 儒學具有解決(jue) 安全、環境等世界問題的智慧。
邢麗(li) 菊對韓國儒學發展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她認為(wei) ,韓國儒學和中國儒學同根同源。隨著儒家典籍的傳(chuan) 入,在中國的秦漢時期儒家思想就已經在整個(ge) 朝鮮半島的土地上傳(chuan) 播開來,對國家的治國理政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整個(ge) 朝鮮半島發展曆史中,儒家思想已經滲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對社會(hui) 人倫(lun) 、生活規範等起到了重要的教化、引領作用。雖然儒家思想在韓國的發展經曆了不少波折,但目前來看,儒家思想在韓國的傳(chuan) 承還是比較完整的。
楊兆貴闡述了儒學在澳門的發展情況。他表示,澳門是多元文化的交匯點,有很深的文化底蘊。近年來,政府機構和民間團體(ti) 都十分重視儒家思想,舉(ju) 辦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祭孔活動和出版相關(guan) 書(shu) 籍等。在澳門,與(yu) 儒學有關(guan) 的社會(hui) 團體(ti) 也有很多,例如澳門儒學研究會(hui) 、澳門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協會(hui) 等。儒學的多種價(jia) 值觀念深深地紮根於(yu) 澳門群眾(zhong) 的日常生活中。
黃願字分享了印尼和諧文化基金會(hui) 在傳(chuan) 承發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促進多元文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華文教育專(zhuan) 業(ye) 化、普及化發展等方麵的工作進展與(yu) 情況。他表示,明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也是萬(wan) 隆會(hui) 議召開70周年。希望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繼續深化中國與(yu) 印尼雙方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點燃智慧火花,增進彼此相知相親(qin) ,為(wei) “文明和諧天下一家”作出貢獻。
王論躍在發言中提到,在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中,伏爾泰等人就借用孔子的思想,反對王權,反對宗教。法國儒學傳(chuan) 播主要集中在大學中的知識層麵的傳(chuan) 播。他介紹了法國著名漢學家的研究成果,並表示儒學具有很強大的批判性,法國人運用了儒學的批判思想,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希望可以繼續深化交流合作、加強互學互鑒,為(wei) 兩(liang) 國文化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畢遊塞介紹了法國儒家文化發展情況。一是法國華裔為(wei) 了讓後代學習(x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常開設一些讀經班,閱讀《論語》《弟子規》等儒家經典,其中涉及儒家文化本土化問題;二是法國大學的漢語學生也會(hui) 主動了解儒家文化;三是法國的儒學研究工作是跨學科的研究;四是法國的出版行業(ye) 翻譯出版了許多儒家經典,推動儒家文化在法國廣泛傳(chuan) 播。
孔德立對會(hui) 講嘉賓的講授表示感謝。他指出,儒學在孔子故鄉(xiang) 曲阜發端,在兩(liang) 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傳(chuan) 播到整個(ge) 中國。伴隨著文明的傳(chuan) 播,又向著韓國、日本等周邊國家和地區擴展,並經由絲(si) 綢之路傳(chuan) 至東(dong) 南亞(ya) 、歐洲及世界各地,在交流互鑒和融合匯通中構建起儒學文化圈,逐漸成為(wei) 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力量。希望通過彝倫(lun) 講堂這個(ge) 平台,紮實做好儒學研究闡發、傳(chuan) 承普及等,深入推進文化“兩(liang) 創”,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孔繁順向會(hui) 講嘉賓贈送書(shu) 法作品。
孔子後裔代表,來自北京交通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央音樂(le) 學院、澳門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報等教育與(yu) 文化領域的師生代表、社會(hui) 各界人士,以及孔子研究院視頻號、孔子世家網視頻號線上聽眾(zhong) 共3000餘(yu) 人聆聽了會(hui) 講。
彝倫(lun) 講堂以公益為(wei) 特色、以學術為(wei) 基礎、以傳(chuan) 承普及為(wei) 目的,旨在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挖掘文物與(yu) 文化遺產(chan) 價(jia) 值,讓文物“活”起來,是對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兩(liang) 創”的具體(ti) 實踐,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舉(ju) 措。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