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範大學鄉(xiang) 村儒學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顏炳罡先生香港中文大學第二講
來源:“洙泗學人”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九月十一日庚戌
耶穌2024年10月13日
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ya) 書(shu) 院與(yu) 哲學係合辦,夢周文教基金會(hui) 讚助的“新亞(ya) 儒學講座係列”第二講於(yu) 2024年10月10日下午四點半在香港中文大學行政樓祖堯堂正式舉(ju) 行。著名儒家學者顏炳罡教授以“顏莊合論”為(wei) 題發表主旨演講,本場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係Prof.David CHAI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校董、富邦航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誌新先生、哲學係黃勇教授、鄭宗義(yi) 教授,中文係係主任潘銘基教授以及現場與(yu) 線上幾十名師生出席本場講座。
顏教授在演講中指出,《史記·老韓列傳(chuan) 》將莊子與(yu) 老子同列,是極大的誤解,有其曆史緣故。顏教授認為(wei) 莊子與(yu) 老子實則不屬於(yu) 同類,《老子》一書(shu) 存有大量的陰謀與(yu) 權術,故而軍(jun) 事家視它為(wei) 兵書(shu) ,而莊子純粹、幹淨、空靈,從(cong) 無此類內(nei) 容,混老、莊甚至混老、莊、申、韓為(wei) 一談可謂珠玉與(yu) 沙石不分,殊為(wei) 可惜。莊子的精神境界與(yu) 顏子的精神境界其實更接近,故言顏莊合論。
顏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以”樂(le) ”的意境和“知微知彰”的睿智深得孔子的讚許。莊子,人們(men) 想當然認為(wei) 是道家的代表,自韓愈、蘇軾認為(wei) 莊子是儒家,後世學者如楊慎、沈一貫、姚鼐、劉鴻典、王闓運等認為(wei) 莊子“要其學,過子夏,並顏子矣”,顏莊合論成為(wei) 可能。像近代學者如章太炎、鍾泰、郭沫若、童書(shu) 業(ye) 等認為(wei) 莊子屬於(yu) 顏回一係的“顏氏之儒”。顏教授順這一思路,進而闡述之。
一、從(cong) 顏子“回不願仕”到莊子明確宣誓“終身不仕”,說明顏氏之儒拒絕與(yu) 當道合作,誓將以“身”擔道的儒家人生實踐進行到底。二、顏子與(yu) 莊子不僅(jin) 在處世態度高度契合,而且在認識世界上也高度一致。顏子簞食瓢飲“不改其樂(le) ”以及“貧如富,賤如貴”的表達,與(yu) 莊書(shu) “萬(wan) 物與(yu) 我為(wei) 一”“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的態度有內(nei) 在的一致性。三、如何從(cong) 紛紜複雜、充滿心機的現實世界上超拔出來即回到“道的我”“真我”?“坐忘”是向真我、道的我回歸的重要方式。四、從(cong) 顏子“樂(le) ”境到莊子的“逍遙”呼應不同時代儒家生命個(ge) 體(ti) 的體(ti) 驗。
在David CHAI教授的主持下,顏炳罡教授回應了現場、線上聽眾(zhong) 的各種問題,並與(yu) 黃勇教授、鄭宗義(yi) 教授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與(yu) 熱烈的學術討論。關(guan) 於(yu) 莊子與(yu) 顏子修養(yang) 工夫及目標的差異、“安適於(yu) 道”與(yu) “忘仁義(yi) 禮樂(le) ”的關(guan) 係、莊子是儒家抑或顏子是道家這一“儒道之辯”、以及“坐忘”說是否真為(wei) 顏子本人的工夫、“孔顏樂(le) 處”與(yu) 莊籍言“樂(le) ”與(yu) “逍遙”的內(nei) 在關(guan) 聯是否成立等精彩發問,顏炳罡教授回應:儒家與(yu) 道家對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有別,從(cong) 而導致兩(liang) 家對禮樂(le) 仁義(yi) 、對道及相應的工夫次第的論述有差異,但顏子確有忘仁義(yi) 禮樂(le) 、使之完全內(nei) 化於(yu) 生命之中,達到與(yu) 道為(wei) 一的修養(yang) 境界,這可見顏莊精神氣象有高度一致之處。誠然,我們(men) 並不否認《莊子》文本中的道家色彩,但希望學界能夠更多關(guan) 注老莊合稱有其曆史建構的作用,而莊子本人的生命境界與(yu) 儒家也有其一脈相承的曆史依據和思想精神的內(nei) 在關(guan) 聯。
本次講座在現場聽眾(zhong) 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