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2024)年海峽兩(liang) 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在縉雲(yun) 舉(ju) 辦
來源:中國台灣網官方賬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九月初九日戊申
耶穌2024年10月11日
中國台灣網 10月11日訊 (記者 劉琳)黃帝德澤四海傳(chuan) ,鼎湖峰高共仰瞻。10月11日,適值重陽佳節,甲辰(2024)年海峽兩(liang) 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在浙江省縉雲(yun) 縣的黃帝祠宇隆重舉(ju) 行。來自兩(liang) 岸的近300名同胞齊聚仙都,共同緬懷中華人文始祖,探究黃帝文化內(nei) 涵,守護和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文脈。
甲辰(2024)年海峽兩(liang) 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現場。(中國台灣網 發)
上午9時50分,號手鳴響長號,祭典正式開始。緊接著擊鼓34響、鳴鍾15響,象征全國34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全世界15億(yi) 炎黃子孫崇敬始祖的共同心聲。主祭人依次向軒轅黃帝像敬上高香、敬獻花籃、敬獻美酒並恭讀祭文,全體(ti) 參祭人員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
主祭人在祭典上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中國台灣網 發)
在氣勢恢宏的樂(le) 舞告祭中,一條金色巨龍騰空而起,直衝(chong) 雲(yun) 霄,祭祀大典圓滿禮成。
甲辰(2024)年海峽兩(liang) 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上的樂(le) 舞告祭。(中國台灣網 發)
甲辰(2024)年海峽兩(liang) 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上的樂(le) 舞告祭。(中國台灣網 發)
甲辰(2024)年海峽兩(liang) 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現場盛況。(中國台灣網 發)
祭典結束後,台青廖健豪表示:“在蒼穹峽穀間,伴隨著鍾聲和鼓聲,我體(ti) 會(hui) 到中華文化的底蘊和根基。作為(wei) 中華兒(er) 女,我非常榮幸可以來參祭,希望更多台胞來到仙都縉雲(yun) 尋根問祖,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yu) 認同。”
台胞遊泰山說道:“今天來參加這次大典,我感到非常難得,因為(wei) 在台灣很難看到如此盛大的場麵。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同根同祖,希望下次還可以再來參與(yu) 這樣的活動。”
據了解,縉雲(yun) 祭祀軒轅黃帝始於(yu) 東(dong) 晉,興(xing) 於(yu) 唐宋,綿延至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作為(wei) 全國唯一以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名號命名的縣,縉雲(yun) 是中國南方黃帝祭祀中心和中國南方黃帝文化輻射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始終堅定傳(chuan) 承與(yu) 弘揚黃帝文化,深入挖掘黃帝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和精神內(nei) 涵,全力建設“民族同根、文化同魂、複興(xing) 同夢”的尋根問祖聖地,與(yu) 陝西黃陵、河南新鄭真正形成了三地共祭、層次相當的全國軒轅黃帝祭祀格局。自1998年恢複共祭黃帝活動以來,累計共有4000餘(yu) 名台胞到縉參祭。
本次祭典以“四海同心祭始祖,團結奮鬥譜新篇”為(wei) 主題,旨在弘揚黃帝文化,凝聚民族精神。與(yu) 以往相比,今年祭典更加凸顯兩(liang) 岸共祭,共邀請台灣同胞100餘(yu) 人。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