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大街鎮三營文廟,紀念孔子誕辰2575年祭孔大典圓滿禮成

欄目:2024年度全球祭孔
發布時間:2024-09-29 22:28:45
標簽:

原標題:雲(yun) 南省景東(dong) 縣大街鎮紀念孔子誕辰2575年祭孔大典圓滿禮成!

來源:“茶鄉(xiang) 大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八月廿六日乙未

          耶穌2024年9月28日

 

“天開文運 廟學合一”

 

禮敬先師,緬懷聖賢;仁禮天下,和合大同。2024年9月28日是我國古代偉(wei)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辰2575周年。為(wei) 尊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高舉(ju) 中華文化相傳(chuan) 的薪火。9月27日,甲辰年景東(dong) 彝族自治縣大街鎮三營文廟祭孔大典暨開放儀(yi) 式隆重舉(ju) 行。儀(yi) 式大氣悠揚、恢宏莊嚴(yan) ,迸發著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傳(chuan) 承力量。

 

祭孔大典現場

 

01 人員集中

 

上午9時,由大街鎮全體(ti) 幹部職工,各駐村工作隊,村兩(liang) 委等成員組成的巡遊人員在大街鎮中心小學集合,整裝待發。

 

 

 

02 聖像巡遊

 

上午9時28分,伴著通讚高呼:“金風送爽,丹桂飄香。崇聖尚儒,文運永昌!景東(dong) 縣大街鎮三營文廟甲辰年祭孔巡遊活動現在開始!”鳴號聲、鳴炮聲響起,本次巡遊活動正式開始。

 

 

 

在鼓號隊引領下,巡遊隊伍順街緩步巡遊。持事們(men) 高舉(ju) “五聖”畫像、“肅靜”、“迴避”牌及各色旌旗,從(cong) 大街鎮中心小學向三營文廟行進,場麵盛大壯觀。

 

03 啟門迎聖

 

10時10分,通讚宣布吉時已到,恭請聖像。在通讚:“擊鼓!啟……門!請參禮人員入內(nei) 。”的口令下,鑼鼓齊鳴360響,象征四時有序,聖人功德圓滿。文廟內(nei) 鍾鼓齊鳴,在莊嚴(yan) 肅穆的樂(le) 聲中,文廟大門緩緩打開,參禮人員按巡遊時順序呈兩(liang) 列縱隊依次進門,誦讀生在泮池周邊高聲誦讀《論語》,場麵宏大壯觀、再現了孔子金聲玉振的盛況。

 

 

 

 

 

各界各行業(ye) 精英翹楚、社會(hui) 各界愛心人士、鄉(xiang) 賢、鄉(xiang) 親(qin) 等組成的參禮人員,統一佩戴黃色綬帶呈兩(liang) 列縱隊依次進門。

 

 

 

04 行盥洗禮

 

活動現場,參禮人員行至大成門下時,眾(zhong) 人整理衣冠,獻官行盥洗禮,參禮人員至盆凳前淨手,拭幹後隨即進入大成殿。

 

 


05 行三獻禮

 

大街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郭福寶致辭,向大家介紹了此次應邀參加活動的主要領導和嘉賓。

 

 

 

敬香告天環節,主獻官、副獻官敬天地香,行三拜九叩禮。

 

 

 

羅儒平同學敬狀元香,飽含著對學子學業(ye) 進步、勇奪狀元的美好期許。

 

 

 

羅薇家庭、楊正豪家庭、陶禮家庭、李富家庭、黃興(xing) 向家庭、鄧兆鵬家庭、王聖元家庭、程長春家庭、李俊賢家庭、吳道俊家庭敬金榜題名香。每一次敬香,都傳(chuan) 達出父母希望孩子以孔子為(wei) 榜樣,成為(wei) 德才兼備的優(you) 秀人才的熱切期盼。

 

 

 

儒商阮哨先生、楊文廣先生、杞雄先生、餘(yu) 達秋先生、劉恩先生、陳朝元先生、楊中城先生、楊順先生、劉紹堯先生、鄒輝先生、羅歡女士敬儒商香。作為(wei) 新時代的儒商,他們(men) 立仁義(yi) 之本,行儒商之道,主動肩負社會(hui) 責任,以善行義(yi) 舉(ju) 扶危濟困,積極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熱愛公益事業(ye) ,展示出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的胸懷擔當。

 

 

 

獻官敬酒祭師環節,主獻官分三次取酒,用手指蘸酒分別灑向天空、大地和眾(zhong) 人,以示天地人和。

 

 

 

執事人員將三牲、五穀、時鮮依置於(yu) 供桌上,敬饌代表著祭祀者對孔子的尊敬和崇拜,通過豐(feng) 盛的祭品,表達對孔子的無限敬意。

 

 

 

三獻禮環節,儀(yi) 式隆重莊嚴(yan) ,既體(ti) 現了中華民族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尊重,又飽含了對孔子思想的傳(chuan) 承和對未來發展的期盼。

 

06 樂(le) 舞告祭

 

禮樂(le) 聲起,佾舞生們(men) 手持羽和龠,在天子台上進行祭孔樂(le) 舞表演。

 

 

 

07 敬獻花籃

 

祭孔大典儀(yi) 式,隨著悠揚的古樂(le) 聲,緩緩推進。在莊嚴(yan) 的氛圍中,正式開啟祭典的重頭戲—敬獻花籃儀(yi) 式。

 

 

 

孔氏後人孔廣豔女士;景東(dong) 鄉(xiang) 賢楊仕漢、羅一甲後人楊中城先生、鎮中學校長羅正源先生;縣教育體(ti) 育局代表與(yu) 優(you) 秀教師代表周潔女士、劉開香女士、劉剛先生、胡誌紅女士;優(you) 秀學子代表楊曉睿同學、楊瑞同學、李丹妮同學、孫懷宏同學;縣文化和旅遊局代表及景東(dong) 文廟、縣統計局代表;錦屏鎮、景福鎮、花山鎮、文龍鎮代表;縣新華書(shu) 店、縣農(nong) 業(ye) 銀行、景東(dong) 大街煤業(ye) 有限責任公司、景東(dong) 新創礦業(ye) 代表;大街鎮中學、大街鎮中心小學、大街鎮童的夢幼兒(er) 園、大街鎮中心衛生院、景東(dong) 農(nong) 商行大街支行代表;張福先生、吳永輝先生、楊中林先生、李文耐女士、張成剛先生、陶方移女士、陶其城先生以及大街鎮黨(dang) 政班子代表分批次向聖像敬獻花籃。

 

08 恭讀祭文

 

聖師之教,垂範至今,輝光日新,千秋傳(chuan) 唱。大街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代理鎮長宋聲奇以誠敬之心恭讀祭文,追思聖賢。

 

 

 

09 集體(ti) 拜師

 

“整冠肅立,行鞠躬禮。”眾(zhong) 位嘉賓麵朝禮堂中的孔像行拜師禮,俯首敬賢,盡顯誠懇。大街鎮三營文廟2024年祭孔典禮圓滿禮成。

 

 

 

10 贈牌答謝

 

為(wei) 答謝各位愛心企業(ye) 、愛心人士,大街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郭福寶上台致辭,並邀請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魯懷海,縣政協副主席李廷海等領導為(wei) 愛心企業(ye) 和個(ge) 人頒發捐贈牌。

 

 

 

 

 

 

 

11 民間祭拜

 

來自各地的民眾(zhong) ,自發地來到三營文廟,排著隊虔誠地向孔子聖像行禮,恭敬地獻上香燭、水果等供品。孩子們(men) 在父母的帶領下,學習(xi) 著祭拜的禮儀(yi) ,感受著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甲辰年三營文廟祭孔大典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邀請景東(dong) 彝族自治縣文化和旅遊局作為(wei) 指導單位;中共景東(dong) 彝族自治縣大街鎮委員會(hui) 、景東(dong) 彝族自治縣大街鎮人民政府為(wei) 本次活動主辦單位;大街鎮三營村黌學三農(nong) 綜合開發服務部為(wei) 本次活動承辦單位。通過深挖文化內(nei) 涵,全麵提升環境氛圍、視覺係統、服裝設計、音樂(le) 編排,實現“禮”貫穿全程,“樂(le) ”貫穿全線。新創作論語經典誦讀,彰顯了生生不息的傳(chuan) 承力量。本次三營文廟祭孔大典的舉(ju) 行,堅持與(yu) 時俱進和節儉(jian) 辦事的原則,采用“現代公祭+傳(chuan) 統典禮”的形式,確保活動簡潔易行、莊嚴(yan) 神聖。與(yu) 此同時,景東(dong) 縣融媒體(ti) 中心於(yu) 9月27日8:35起對本次三營文廟祭孔活動進行圖文直播,中華兒(er) 女可以雲(yun) 祭先師孔子,賦予了本次祭孔大典更多科技元素和時代特征。

 

 


大街鎮將持續做好三營文廟的保護與(yu) 發展工作,重興(xing) 禮樂(le) 、重建斯文,以文教禮樂(le) 助力文教振興(xing) 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讓儒家文化以美且善的藝術方式融入鄉(xiang) 村建設,讓鄉(xiang) 村子弟溫柔敦厚、廣博易良,奮力推動大街鎮文化教育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衷心感謝參與(yu) 此次祭孔活動並施以援手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魯懷海;縣政協副主席李廷海;孔氏後人孔廣豔;大街鎮舉(ju) 人楊仕漢後人楊中城;大街鎮舉(ju) 人羅一甲後人羅正源;縣文旅局、縣教體(ti) 局、縣工業(ye) 和商務信息化局、縣工商聯,縣掛包大街鎮幫扶單位及縣有關(guan) 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guan) 負責人;各兄弟鄉(xiang) 鎮和鎮沅縣九甲鎮的相關(guan) 領導;個(ge) 私協會(hui) 愛心企業(ye) ,大街鎮商會(hui) 愛心企業(ye) ;及鎮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各位鄉(xiang) 親(qin) 、鄉(xiang) 賢、各方師友及社會(hui) 各界愛心人士。

 

衷心感激每一位參與(yu) 其中的工作人員;特此向蔡誌、李昌榮、楊曉東(dong) 三位老師致以崇高敬意,感謝他們(men) 的悉心指導;感謝大街鎮中學、大街鎮中心小學、景東(dong) 鑫宇晨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等有關(guan) 單位的全力協作。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