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剛】天人月光:《春江花月夜》中的可見與不可見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24-09-21 10:05:02
標簽:
柯小剛

作者簡介:柯小剛,男,西曆一九七三年生,湖北大冶人,字如之,號無竟寓,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創建道裏書(shu) 院、同濟複興(xing) 古典書(shu) 院,著有《海德格爾與(yu) 黑格爾時間思想比較研究》《在茲(zi) :錯位中的天命發生》《思想的起興(xing) 》《道學導論(外篇)》《古典文教的現代新命》《心術與(yu) 筆法:虞世南筆髓論注及書(shu) 畫講稿》《生命的默化:當代社會(hui) 的古典教育》等,編有《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第一輯)》《詩經、詩教與(yu) 中西古典詩學》等,譯有《黑格爾:之前與(yu) 之後》《尼各馬可倫(lun) 理學義(yi) 疏》等。

天人月光:《春江花月夜》中的可見與(yu) 不可見

作者:柯小剛

來源:“寓諸無竟”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八月十一日庚辰

          耶穌2024年9月13日

 

這學期的博士生課讀方以智《東(dong) 西均》。今天課上討論到方以智關(guan) 於(yu) “所以”“何以”“可以”的思辨,課後想到以前寫(xie) 的《春江花月夜》解讀,頗有相關(guan) 思考,可與(yu) 發明。有心者一哂。

 

看得見的是月光所照之物,而看不見的則是月光本身。可及的是情之所執著,不可及的則是情思本身。《春江花月夜》要寫(xie) 的,豈不是通過光之所照而寫(xie) 照,通過情之所著而寫(xie) 情?《春江花月夜》沒寫(xie) 一個(ge) 具體(ti) 的人,也沒寫(xie) 一個(ge) 具體(ti) 的夜晚,但它寫(xie) 了每一個(ge) 人和每一個(ge) 夜晚,而且仍然具體(ti) 。這是如何可能的?通過光本身便是可能的。“不覺飛”便能飛入所有窗口,“看不見”便能看見一切。

 

 

 

李唐《山齋賞月圖》局部

 

心海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月光

 

柯小剛(無竟寓)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wan) 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yun) 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之湧,歸入海水之平,卻又醞釀了更大的不平。“連海平”是融入更深更廣的力量,海的力量,宇宙深處的力量,然後生出一輪明月。“生明月”不是“升明月”。生是分娩:月的出生,海的分娩。

 

月比海更平靜,也比海更洶湧,因為(wei) 它是來自宇宙深處的平靜,來自太空的潮湧。這潮湧便是光,平靜如水的光,潮湧如水的光。《春江花月夜》要寫(xie) 的便是這月光,它的平靜,它的潮湧,它的一波一波連綿不絕的水和光。

 

“灩灩隨波千萬(wan) 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月不能隨波,惟光隨波,所以灩灩萬(wan) 裏。波無光不灩灩,光無波亦無灩灩。灩灩是波和光的遊戲,它們(men) 之間的離合蕩漾、相與(yu) 追隨。《春江花月夜》要寫(xie) 的豈不正是一種離合蕩漾、相與(yu) 追隨?全詩的結構和節奏,也體(ti) 現了一種離合蕩漾、相與(yu) 追隨。

 

“何處春江無月明”是一個(ge) 問題,一個(ge) 場所的問題。隻有人能提出這樣的問題,也隻有人需要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wei) ,隻有人的觀看需要場所和視角,而且受限於(yu) 場所的視角。但心的觀看、詩的觀看來自人的視角,卻能超越視角。《春江花月夜》處處都從(cong) 月光的俯瀉落實到人的有限視角,但又時時越出場所之上,“絕雲(yun) 氣,負青天”(《莊子·逍遙遊》),隨月照臨(lin) ,隨意浮遊。

 

江有千萬(wan) ,月隻唯一。“月印萬(wan) 川”是因為(wei) 處處春江有人觀。隨“何處”的問題隱現出來的是人。《春江花月夜》要寫(xie) 的終究是人,而這是人的第一次出現。月生潮湧,人生問題。在《春江花月夜》中,人的出現是如此毫不顯眼,但又立刻占據焦點。每一處焦點就是一個(ge) 人,每兩(liang) 處焦點就是“一種相思,兩(liang) 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看得見的是月光所照之物,而看不見的則是月光本身。可及的是情之所執著,不可及的則是情思本身。《春江花月夜》要寫(xie) 的,豈不是通過光之所照而寫(xie) 照,通過情之所著而寫(xie) 情?《春江花月夜》沒寫(xie) 一個(ge) 具體(ti) 的人,也沒寫(xie) 一個(ge) 具體(ti) 的夜晚,但它寫(xie) 了每一個(ge) 人和每一個(ge) 夜晚,而且仍然具體(ti) 。這是如何可能的?通過光本身便是可能的。“不覺飛”便能飛入所有窗口,“看不見”便能看見一切。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如果抽掉中間的人類,便隻有開頭的孤月輪與(yu) 結尾的長流水。不過,那會(hui) 是什麽(me) 樣子,沒有人知道。我們(men) 可以想象一個(ge) 沒有人知道的無人之境,“江天一色無纖塵……但見長江送流水”,但那也是人所想象的無人之境。

 

越是無人之境,越是引人追思最初的人和最初的人天相見。這種追思的意義(yi) 並不在於(yu) 找到曆史學意義(yi) 上的起源時刻,而在於(yu) 當下觀看的重新發生、重新發生為(wei) 起源的發生。真實的起源並不是一次性發生過的曆史(Geschichte),而是可以不斷重新激活的發生(Geschehen,Ereignen)。所以,月輪不孤而有光,長江之長在有水。月有光,江有水,所以月下江邊有人。人不是別的什麽(me) 東(dong) 西,人就是世界的發生。

 

而詩是人的發生。“不知江月待何人”,此時無人,隻有詩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此時無人見,隻有詩人見。詩人見,人見,江月見。何人初見?此人初見。何年初照?此時初照。知此,至此,則略無纖塵,“江天一色”而“皎皎空中”矣。於(yu) 是,“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而萬(wan) ,萬(wan) 而一,至賾而至簡,變易而不易矣。

 

而情又是詩的發生。所以,接下來就有了愁思:“白雲(yun) 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愁思如月光,灑在簾上,卷之不去;覆於(yu) 砧上,拂之還來。但這都是想象中的,而且惟其是想象中的,所以尤其無所不在。“誰家今夜扁舟子?”家家,所有今夜孤獨的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處處,一切相思中的明月樓。“應照離人妝鏡台”,應照盡照,凡有離人的妝鏡台。

 

愁思如月光,不隻是靜靜地覆蓋,而且每一刻都在生長。所以,千裏相望的月亮並不是遠程視頻一般的鏡像,而是默默思念、相與(yu) 祝福的成長。視頻相聞相見,但不一定相望。相望與(yu) 共的雖無視頻和音聲,但卻有溶溶月華,異地相望而相守的月華。在那些沒有視頻通話的相望中,有月華滋養(yang) 出來的年華。那月華是共有的光,那年華也是共同的成長。

 

在無邊的月華和無盡的年華中,分隔兩(liang) 地的征夫思婦雖無鴻雁傳(chuan) 書(shu) ,但有光的共同滋養(yang) ,以及光在水波上寫(xie) 出的共有文字。那是相望者通過月光傳(chuan) 遞的“水成文”,那是月亮寫(xie) 給相望者的兩(liang) 地書(shu) ,那是月印萬(wan) 川而文理一貫的天人之信。光帶來信,信也帶來光。月光無邊是阻隔無盡,也是相望無盡,相守無盡,相信無盡。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月生一次,月落兩(liang) 回。月生一何速,月落故遲遲。一落是“江水流春去欲盡”而“江潭落月複西斜”;一落是“不知乘月幾人歸”使“落月搖情滿江樹”(一本作“落花”,格低矣,不可取)。一落是天落,一落是人落;一落是時之落,一落是情之落。

 

“不知乘月幾人歸”上應“何處春江無月明”“不知江月待何人”“何處相思明月樓”。這四個(ge) 問句先後錯出,構成了全詩的綱目,乃至可以成為(wei) 劃分段落的依據。“何處春江無月明”,生之問也;“不知江月待何人”,觀之問也;“何處相思明月樓”,思之問也;“不知乘月幾人歸”,落之問也。月之生、觀、思、落,正是《春江花月夜》所寫(xie) 的四個(ge) 階段。

 

《春江花月夜》從(cong) 海寫(xie) 到江,從(cong) 江寫(xie) 到潭。從(cong) 海到江到潭,是從(cong) 麵到線到點,從(cong) 天到人到心。海是天地之闊,月始生之;江是人間之情,月望思之;潭是人心之深,月落歸之。“不知乘月幾人歸”,乘則歸矣,獨亦何妨?“落月搖情滿江樹”,落亦滿矣,搖又何傷(shang) ?春去矣,而江不廢流;月落矣,而心歸其鄉(xiang) 。此時,“春江花月夜”隻剩下一個(ge) “夜”,碣石瀟湘,長夜未央。而在心的沉沉夜霧中,豈不知又有多少春江之夢連海平,心海明月共潮生?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