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瀚豪】重走朱子路,是在走人生之路 ——徒步鵝湖之會 day5

欄目:青春儒學
發布時間:2024-08-15 23:27:32
標簽:

重走朱子路,是在走人生之路

——徒步鵝湖之會(hui) day5

作者:陳瀚豪

來源:“建陽石庵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七月初三日壬寅

          耶穌2024年8月6日

 

劄記 重走朱子路·鵝湖之會(hui)

 

淩晨四點起床,黎明,四點四十分準時出發。夜行軍(jun) ,頗有慷慨豪邁之氣,寫(xie) 詩雲(yun) :

 

五更行(五律十蒸)

夜闌元氣升,慷慨向風鵬。

旗指林中路,眸凝月下燈。

鳴雞聽曙破,吠犬喚霞騰。

竹杖跫聲遠,山高許共登。

 

大家一鼓作氣,直抵餘(yu) 慶橋早餐,講解朱敬煕與(yu) 傳(chuan) 統造橋技藝。因來自寧波的金峰老師臨(lin) 時有要事,我們(men) 在這裏分別。金峰老師吟詩贈予大家雲(yun) :

 

《廊橋送別》

晨披霞光暮蒼梧,百裏徒步會(hui) 鵝湖。

朝聖先賢有餘(yu) 慶,苦吃少年積厚福。

 

 

 

行走途中

 

金峰老師,寧波人士,質直好義(yi) ,慷慨豪邁,真誠坦蕩。我們(men) 在德成相遇,第一次書(shu) 院內(nei) 部重走朱子路時,他一看到即從(cong) 寧波趕來參加。並在書(shu) 院與(yu) 大家相處了近一個(ge) 月。此後還攜家人一起到泉州研學,和我們(men) 有很深的淵源。這次沒能最後到鵝湖書(shu) 院,那就更待來日了。徒步間,寫(xie) 詩相贈:

 

《贈金峰老師》七絕二東(dong)

明州有士慕高風,

千裏驅馳訪舊蹤。

信步驕陽猶愜意,

鵝湖日日照金峰。

 

 

 

中途休息

 

後來,我們(men) 到武夷山文廟。朱子生前多次謁拜縣文廟並留下了兩(liang) 篇記文,後世武夷山文廟隨著朱子後來地位的不斷提升而逐代升級,使其規模居整個(ge) 閩北之首,曆代知縣、縣令都很重視武夷文廟的建設。進入元代,建陽先賢熊禾評道:“宇宙間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勝;孔孟後千五百餘(yu) 載,道未有如文公之尊。”遺憾的是,1961年文廟雖被列為(wei)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但文革前後大部分建築逐漸被拆毀,2001年被撤銷省級文保。今日的文廟破敗不堪,不忍直視。

 

有個(ge) 營員是武夷山的,他說“我都不知道還有文廟,更別說到過”。可見我們(men) 的教育於(yu) 傳(chuan) 統是如何漠視割裂的,地方政府在致力於(yu) 做朱子理學,固然很好。但理學是儒家的一脈,源頭活水的洙泗心源卻沒有重視,想必朱子也會(hui) 義(yi) 憤填膺的。“一脈源流九曲溪連洙水活,千秋統緒武夷峰並泰山高”,這千秋文脈於(yu) 朱子理學之意義(yi) 自不必說了。據說文化屆人士正在呼籲恢複重建武夷山文廟,但多年過去了,沒什麽(me) 動靜,很是遺憾。作為(wei) 文化豐(feng) 厚的武夷山,文化之路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我們(men) 到了餘(yu) 慶橋

 

出市區,走上已經被水泥路覆蓋的閩贛古道,過佛嶺廟,到三渡、四渡、五渡村,到洋莊鄉(xiang) 政府午休。感恩他們(men) 的為(wei) 人民服務,把辦公地點騰給我們(men) 重走朱子路隊伍午餐(吃自熱米飯)和午休。讓我們(men) 這麽(me) 多天來,睡了一個(ge) 最安穩的午覺。傍晚在小漿農(nong) 家,給營員周赫過生日,也祝願大家都獲新生。然後趕在天黑前抵達今天露營地——閩贛古道上的小漿村永豐(feng) 橋。

 

說說下午行軍(jun) 時的一件事:張同學因為(wei) 多次掉隊或出隊,被後麵的林同學多次提醒,並上前推了一把。張同學心煩意亂(luan) 於(yu) 是破口大罵,揚言要打擊報複。及時製止後,逐個(ge) 邊走邊談話。

 

張同學平日養(yang) 尊處優(you) ,脾氣很大,公子哥習(xi) 氣甚重,體(ti) 力不好,好逸惡勞,這次來此徒步磨練對他而言已經是天大的苦難,按他說的他這幾天的運動量頂得上半年的運動量了,要說堅持著走到今天,也實屬不易。

 

而林同學年齡偏小,這是他第二次重走朱子路,體(ti) 力挺強,平日愛吸引別人注意力,也好管閑事,碰到硬茬對他而言觸動很大,一開始亦是憤憤不平。

 

 

 

我們(men) 到了佛嶺寺

 

兩(liang) 個(ge) 小孩類型不同,但根源很相似。那就是都學了很多,滿嘴的仁義(yi) 道德和滿腦子的學問知識,但是脫離生活,既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空間去鋪展對群己邊界的認知,也沒有在踏實的日常習(xi) 勞中去換位思考、認識自己與(yu) 他人。最後,他們(men) 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與(yu) 自我認同感其實很低,很容易在與(yu) 人互動中產(chan) 生衝(chong) 突矛盾,亦或者選擇回避矛盾走向自閉。

 

這樣的孩子,心氣弱,體(ti) 力也弱。回歸生活常態,讓他們(men) 多在人際交往中學會(hui) 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讓他們(men) 多做事情,學會(hui) 寬容與(yu) 付出,學會(hui) 踏實與(yu) 堅韌,而非用脾氣解決(jue) 問題。《國語》裏說:“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之惡心生。”

 

真實立體(ti) 的生活能夠給到孩子真實的成長,既是內(nei) 在心裏的自得,也是外在能力的印證。

 

 

 

我們(men) 休息在古代的店鋪旁

 

兩(liang) 個(ge) 孩子都很迷茫,和他們(men) 談,到底我要成為(wei) 怎樣的人?是成熟的、能夠擔當、服務他人的人?還是一直長不大、隻知用脾氣解決(jue) 問題、總需要別人照顧的人?

 

這是一門大功課呀。

 

事後,兩(liang) 位同學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甚至感覺有這樣集體(ti) 生活的機緣讓問題暴露出來得以麵對,也不失為(wei) 一件好事。

 

晚上,我們(men) 露營在閩贛古道上的小漿村永豐(feng) 橋。篝火愜意,星光爛漫,我在溪水中,聽到了他倆(lia) 在石灘上洗漱時互相道歉的聲音,猶如一陣清風吹過。

 

重走朱子路,走的其實不是朱子之路,我們(men) 隻是借假修真,走我們(men) 自己的人生之路。

 

 

 

大家睡覺啦

 

平川

2024.8.5

 

今天仍然是四點起床,我們(men) 從(cong) 高蘇板村出發,隨同古代的崇安擔一起,負重前行到今天的目的地永豐(feng) 橋村。

 

 

 

集合準備出發

 

古代萬(wan) 裏茶道的起點就是武夷山,在武夷山至江西的路上有很多驛和鋪,也有許多村子有著不同的方式幫助到來往的行人,包括崇安擔。

 

 

 

早上到達第一個(ge) 景點——餘(yu) 慶橋

 

今天,我們(men) 就路過了很多驛和鋪,在這條道上,有現代的水泥公路,也有古時的古道,這就讓我們(men) 感受到了背著行囊,又走在古道上是什麽(me) 感覺。我們(men) 也深刻體(ti) 會(hui) 到當年古人的不易,運送茶葉或其他物資的崇安擔又是多麽(me) 艱辛。

 

 

 

我們(men) 在武夷山文廟祭拜孔子

 

在路上,每個(ge) 點都有著獨特的一些故事,比如傘(san) 街,可以租和存放傘(san) ;石雄街的對麵有佛嶺寺,古人求一路平安常常都在這裏求;亭子邊村旁邊已經拔不出來的安瀾石柱等等。講這些點串聯起來,我們(men) 就更好的看到了當年閩贛古道的樣子,將自己融入當中。

 

 

 

我們(men) 走在武夷山的大道上

 

中午我們(men) 到洋莊鄉(xiang) 鄉(xiang) 鎮府休息,很感謝政府給我們(men) 提供一個(ge) 好的休息環境。

 

 

 

中午在洋莊鄉(xiang) 政府休息

 

下午我們(men) 隻用一個(ge) 小時走到了小漿村,開了總結會(hui) ,吃了晚飯,休息一會(hui) 繼續出發,前往永豐(feng) 橋村。

 

今天是一個(ge) 重要的日子,今天是周赫同學的生日,我們(men) 買(mai) 了飲料慶祝他。年齡會(hui) 隨著時間增長,但能力、思想、知識不會(hui) ,我們(men) 如果年齡增長了但能力、思想、知識沒有,那麽(me) 長了一歲又有什麽(me) 用呢,所以,我們(men) 每天都要突破自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可浪費時間。在這裏也祝願大家每天都有收獲,不虛度光陰。

 

 

 

我們(men) 為(wei) 周赫慶生

 

傍晚來到永豐(feng) 橋,分配帳篷,大家都對露營充滿了期待,今天終於(yu) 實現了。我們(men) 學會(hui) 了如何搭帳篷,有的同學還在小溪洗了澡,真是隨遇而安的一天。

 

 

 

我們(men) 在學習(xi) 搭帳篷

 

洗漱完,我們(men) 還有篝火晚會(hui) ,大家一起唱著歌,享受音樂(le) 帶來的快樂(le) ,這是多麽(me) 美好的時光啊,好想好像今天的疲憊就此消散了。

 

 

 

我們(men) 參加一場快樂(le) 的篝火晚會(hui)

 

今天我們(men) 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員需要離開我們(men) 的隊伍,就是金峰老師。這幾天,金峰老師給我們(men) 帶來很多快樂(le) 和幫助,他最近做了很多後勤工作,很辛苦,所以大家對金峰老師都挺依依不舍的,我們(men) 也很感謝金峰老師在百忙中來參加我們(men) 的重走朱子路。

 

 

 

金峰老師離開時與(yu) 大家分別

 

營員總結

 

蘇泓鑫

 

了解到安瀾石柱為(wei) 道光年製,在孔廟學禮。昨晚吃螺過多今天腸胃不舒服,以後麵對喜歡吃的適可而止。偶得陶碗。

 

陳瀚豪

 

佩服大家這幾天堅持下來,也有關(guan) 心隊伍狀態。

 

張家豪

 

了解晉商的商路有水陸之分,很艱難,佩服古人的吃苦精神。佩服建橋的鄉(xiang) 紳,有孝道。經過四渡村時了解到當時發生在此的阻擊戰很激烈。情緒沒控製住,導致小摩擦,後續要控製情緒。

 

胡謝圓

 

昱菲今天很厲害,走路比前幾天快。泓鑫就大我一歲,居然還可以背大包還能跑。張家豪前幾天都賴著不想走,今天有很大進步,走得很快還跑。陳瀚豪一直在寫(xie) 公眾(zhong) 號,很辛苦,中午都沒休息。黃隊長很會(hui) 照顧人,很有責任。自己每天堅持走下來,不掉隊,也厲害。餘(yu) 慶橋的建橋來曆很值得大家學習(xi) 他們(men) 做善事,造福一方,古人智慧很厲害。

 

張昱菲

 

進入小黃隊,感謝蘇泓鑫一路拉著我,還走在隊伍前麵。昨晚刺破的水泡,今天又有幾個(ge) 小的。裴老師講了不少曆史古跡。

 

黃柏潤

 

今天太陽雖大但隊員全部跟進未掉隊,很好。看到很多文物未能保護好,我們(men) 應該學習(xi) 了解並保護這些曆史古跡。

 

曾子雋

 

今天感覺到有些累,想回家找媽媽,想自己為(wei) 什麽(me) 要走第二次?!就感覺到火比較大。學習(xi) 了餘(yu) 慶橋兒(er) 背後的曆史背景,然後也有很多的擔憂,遇到問題不知道該怎麽(me) 處理,對掉隊的同學有些焦慮。

 

黃柏燁

 

昨天起床比較早,因為(wei) 沒有睡醒,就想什麽(me) 時候兒(er) 能回家,再也不想走了,後來跟不上了,和周老師靖達一起,邊走邊找路,遇到一個(ge) 路口因為(wei) 導航提醒調頭有點兒(er) 迷茫,路上問村民說看到了隊伍就放心往前走。飯後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然後聽說有幾百米就快到了,感覺很爽。

 

林弘懿

 

從(cong) 武夷山出來市區沿著公路到了佛裏廟,休息後聽裴老師講閩贛古道商旅背茶葉在路上行走的故事,每二點五公裏就有驛站,一路上不算累,中午午飯在洋莊縣人民政府吃自熱米飯,走前又吃了西瓜。下午和嘉豪鬧了點兒(er) 矛盾,看他走路沒走直線,想到自己也會(hui) 有這種情況,不要過多去管別人,管好自己的事,不要那麽(me) 直接,多次會(hui) 很煩人。晚上搭帳篷的時候,因為(wei) 笨手笨腳,遇到了好心人瀚豪的幫助,晚上玩水,燒篝火,其實是有點兒(er) 擔心,有點兒(er) 怕的,考慮到這個(ge) 篝火是否會(hui) 影響森林的安全,過鐵路擔心違反鐵路的規則和安全。

 

賴世煌

 

一直是在自娛自樂(le) 啊,走在隊尾,後來進入了臨(lin) 時小黃隊,感覺還蠻不錯,了解了陳明山烈士的故事。還有就是牛肉醬落在了餐館兒(er) 。

 

郭靖達

 

在小黃隊很糾結,一邊走路一邊想坐下來。但是知道走的會(hui) 更慢,所以要一直堅持下來,在大山老師帶隊時要跟緊腳步,或者拉著老師的包兒(er) ,也沒有打算坐車,說又想今天坐車,明天怎麽(me) 辦,後天怎麽(me) 辦?除非自己有一輛車,然後柏燁開玩笑補充說:那我要買(mai) 車~對於(yu) 林弘懿和張家豪出了點兒(er) 小狀況,認為(wei) 說話要分人,自己說話要深思熟慮,該怎麽(me) 說才好一點兒(er) ,要照顧到每個(ge) 人的情緒和性格。

 

徐羽桐

 

今天感覺到有些累,想回家找媽媽,想自己為(wei) 什麽(me) 要走第二次?!就感覺到火比較大。學習(xi) 了餘(yu) 慶橋兒(er) 背後的曆史背景,然後也有很多的擔憂,遇到問題不知道該怎麽(me) 處理,對掉隊的同學有些焦慮。

 

王振涵今天講解餘(yu) 慶橋。武夷山文廟略顯破敗,是後來補建的。旅遊業(ye) 很繁榮,但文化還需要被重視。整個(ge) 隊體(ti) 力都不錯。落個(ge) 十幾米也能趕上,沒人掉隊。但明天會(hui) 更累,是考驗隊伍精神的時候。

 

周赫

 

副隊長很欣慰 ,隊員都沒掉隊。感謝大家給我過了這個(ge) 特別的生日。

 

吳謹彤

 

一路上都沒有看見年輕人,感覺武夷山除了景區,其他地方都很落後。

 

周睿俊熙

 

走路很開心,很爽。

 

黃弘毅

 

首先今天主題就是痛,沒注意到時候不痛,一注意到就痛了。今天大部分經曆就放在和水泡作鬥爭(zheng) 上。在孔廟很唏噓,曾經那麽(me) 興(xing) 盛的文廟。現在如此荒涼。

 

謝是競

 

腳底長水泡,越走越痛。

 

李老師

 

第一次開車做補給,有點緊張,擔心耽誤大家的事情。有很多後勤的事情要做,發現後勤也不容易。早餐,探點,考察,到處尋找合適的休息點,采購西瓜水果。很多事情沒有做的時候以為(wei) 很簡單,等自己做的時候發現很不容易,謝謝那些背後默默付出的人。

 

餘(yu) 慶橋的構造藝術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因為(wei) 他確實歎為(wei) 觀止。對鄉(xiang) 紳的重新認識,我們(men) 未來是否能夠也成為(wei) 新鄉(xiang) 紳,來做家鄉(xiang) 的振興(xing) ,像張平老師等等人一樣,去參加新鄉(xiang) 村建設,這是年輕人應該有的責任與(yu) 擔當。力所能及做一些事。積極投入到公共事務中。

 

周老師

 

第一,大山老師將自己的拐杖換給了我,我想自己能不能把別人需要自己也需要的東(dong) 西讓出去?第二,路過的村莊房子前還有柴,但已經沒有人住了,時光很快,要珍惜生命,有生命才有一切;第三,裴老師介紹閩贛古道上的各種危險,能看到出門遠行的人都是勇敢的人,世界很大的人。否則的話,像裴老師所說的,準備不充分,就會(hui) 渴死、餓死,或者是遇到危險,第四路上李老師特意送來毛巾給大家降溫。非常的感動。

 

今日詩集

 

一、本首為(wei) 金峰老師的告別詩:

 

《廊橋送別》

晨披霞光暮蒼梧,百裏徒步會(hui) 鵝湖。

朝聖先賢有餘(yu) 慶,苦吃少年積厚福。

 

二、本首為(wei) 張平老師為(wei) 金峰老師所作詩作:

 

《贈金峰老師》

明州有士慕高風,

千裏驅馳訪舊蹤。

信步驕陽猶愜意,

鵝湖日日照金峰。

 

三、本首為(wei) 張平老師為(wei) 今日行程所作:

 

《五更行》(五律十蒸)

夜闌元氣升,慷慨向風鵬。

旗指林中路,眸凝月下燈。

鳴雞聽曙破,吠犬喚霞騰。

竹杖跫聲遠,山高許共登。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