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笑非】有麟齋《春秋歸例》序

欄目:書評讀感
發布時間:2024-08-13 21:12:01
標簽:
吳笑非

作者簡介:吳飛,字笑非,號太常、經禮堂,男,辛酉年(西曆1981年)生,山東(dong) 濟南人。業(ye) 鄭學,尊周書(shu) 院(網站)、道裏書(shu) 院(網站)管理員。出版有《漢學讀本》(知識產(chan) 權出版社2017年4月)《禮學拾級》(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

有麟齋《春秋歸例》序

作者:吳笑非

來源:“尊周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初四日甲戌

          耶穌2024年7月9日

 

昔武帝問治亂(luan) 於(yu) 申公,對曰:“為(wei) 治者不在多言。”史公謂天子默然。果默然乎?申公以《穀梁》《魯詩》授江公,江公與(yu) 董子並事武帝。時丞相公孫弘亦受《公羊》,故董生文勝,江公吶口。果吶口乎?能教衛太子善《穀梁》,魯榮廣勝眭孟,而丞相韋賢、長信夏侯勝、侍中史高,竟申其學於(yu) 宣帝,召蔡千秋為(wei) 郎中,至於(yu) 尹更始、蕭望之、劉子政,議論多從(cong) 《穀梁》。則所謂“漢家自有法度”者,所託果何人哉?

 

蓋《公羊》長於(yu) 製作,故興(xing) 起於(yu) 武帝,《穀梁》慎於(yu) 守正,可託付於(yu) 太子。故《公羊》之“為(wei) 漢製法”,《穀梁》即“漢家自有法度”。雖然,《公羊》之製作,非莽大夫之虛名,《穀梁》之尊周,不外周公於(yu) 漢家也。此二傳(chuan) 消長,故有之理也。及世卿專(zhuan) ,兼併甚,讖緯禁,漢鼎移,二家亦同歸於(yu) 衰。故見二傳(chuan) 之頡頏,而不知差池者,何足論《春秋》?

 

《春秋經·定公》:“元年春王三月晉人執宋仲幾於(yu) 京師。”何以知“定無正”?以不書(shu) “正月”也。何以知“元年春王”,不為(wei) 三月也?以例知之。蓋公之始年例書(shu)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今定公不正,故變文去“正月”,而後文書(shu) “公即位”也。此見《春秋》必以例解,而以例解者,謂事變則文變,比例以斷也。

 

“晉人執宋仲幾”,其善惡也微,聖人何斷?範氏例曰“無罪者月”,又曰“稱人以執,執有罪”,此月而稱人,則何居?以《傳(chuan) 》曰“此其大夫,其曰人,何也?微之也”,知日月時例先於(yu) 書(shu) 法也。以書(shu) 月知執者之惡,然後知“晉人”非眾(zhong) 辭,而以惡之,則是大夫而貶稱人也。

 

《經》曰“於(yu) 京師”,《傳(chuan) 》何以知“不正其執人於(yu) 尊者之所也,不與(yu) 大夫之伯討”?以傳(chuan) 例曰“歸之於(yu) 京師,緩辭也,斷在京師也”,“不言之,急辭也,斷在晉侯也”。“執”大夫諸侯,例不書(shu) 地。此書(shu) “於(yu) 京師”,若非“於(yu) 楚丘”之罪主人,則知如“歸於(yu) 京師”之非伯討也。

 

斯可見《穀梁》諷議,莫不出先師筆端,而體(ti) 例既明,亦無事不斷是非也。唯例有正變,事出意表,注家或牽《公》《左》,或拘《周禮》,能無屬辭比事以申之乎?是有麟齋《歸例》之作也。

 

惟屬辭比事,宋明之工夫,異議攻駁,清學之能事,《歸例》何以別之?蓋捨傳(chuan) 求經者,理學也。以傳(chuan) 求例者,漢學也。若《公羊》“桓之盟不日,信之也”,則凡盟不日,自當不信,與(yu) 《穀梁》同。何君闔反之?蓋隱元年“三月,公及邾婁儀(yi) 父盟於(yu) 眛”,《公羊》“因其可襃而襃之”,蓋有微言焉。託魯之褒,能無信終乎?故《公羊》本無日月時例,必為(wei) 製作,則微言有重於(yu) 日月也。見漢儒作例,必深於(yu) 傳(chuan) 者也。《歸例》雖遍覽諸家,歸美前賢,而無不以《傳(chuan) 》為(wei) 斷,以定歸往也。

 

《春秋歸例》不稱“穀梁”,以例者,聖人所以筆削也,而傳(chuan) 者,弟子明其損益也。徒見其傳(chuan) ,則不得聖人製作之心意;例不從(cong) 傳(chuan) ,則或失聖人傳(chuan) 授之法度。故前作《穀梁傳(chuan) 集解補注》,已全範武子之法,今為(wei) 《歸例》,用挈聖人之要。其獨推日月時例者,因《穀梁》之所主也。不及筆法名例者,以傳(chuan) 注之自明也。至於(yu) 羅列以為(wei) 大全,附傳(chuan) 以成新注,則友麟所不暇,以待後生者也。

 

 

濼邑吳飛閼逢執徐匕匝林鐘支書(shu)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