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大新傳院赴石門縣暑期社會實踐團逸邇閣書院開展文物宣傳拍攝

欄目:青春儒學
發布時間:2024-07-17 00:11:19
標簽:

湖南師大新傳(chuan) 院赴石門縣暑期社會(hui) 實踐團逸邇閣書(shu) 院開展文物宣傳(chuan) 拍攝

來源:《常德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十一日辛巳

          耶穌2024年7月16日

 

為(wei) 探尋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激發青年學子的社會(hui) 責任感,7月8日下午,逸邇閣書(shu) 院常務副院長周亮帶領團隊探訪了書(shu) 院各個(ge) 展區,並詳細介紹了書(shu) 院的文化積澱及其藏書(shu) 珍品,旨在通過參觀逸邇閣書(shu) 院,使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其創辦理念和文化內(nei) 涵。

 

 

 

參觀書(shu) 院

 

 

 

參觀文物展

 

書(shu) 院位於(yu) 石門縣,由逸邇閣書(shu) 院、逸邇閣圖書(shu) 館、逸邇閣紅色文化區和逸邇閣傳(chuan) 統文化館“一館三院”組成,內(nei) 部分區設置包括愛盲閱讀區、方誌館、文津四庫館、佛教文化館、道教文化館、中醫藥學館等,從(cong) 時間和空間兩(liang) 個(ge) 跨度的豐(feng) 厚石料全麵展示了書(shu) 院的學術價(jia) 值和文化積澱。周亮介紹,高金平創辦逸邇閣書(shu) 院的初心是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發揚傳(chuan) 統文化。逸邇閣書(shu) 院作為(wei) 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不僅(jin) 傳(chuan) 承了道教、佛教等多元宗教文化,還保存有文津閣《四庫全書(shu) 》、地方誌書(shu) 等珍稀文獻,在文化傳(chuan) 承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常德石門一張鮮明的文化名片。

 

 

 

拍攝視頻

 

7月9日,實踐團前往書(shu) 院進行拍攝。“刀火水火,曆經浩劫。魯殿靈光,抱殘守缺”古書(shu) 上的印章展示了雋新中學師生在動蕩年代保全藏書(shu) 的艱辛;“這是1945年6月黨(dang) 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通過的《黨(dang) 章》”,90歲的老黨(dang) 員、國家公安部軍(jun) 休幹部高德原將珍藏了71年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鄭重地遞交到逸邇閣書(shu) 院創始人高金平的手中......主持人在展廳裏中的講述重現了館藏文物的的收藏故事和內(nei) 涵文化。此次探訪拍攝活動加深了實踐團對逸邇閣書(shu) 院曆史文化的理解,有助於(yu)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促進學術交流與(yu) 文化傳(chuan) 承。

 

參與(yu) 活動的學生們(men) 紛紛表示,在實地參觀中,他們(men) 深刻體(ti) 會(hui) 到了書(shu) 院的寶貴文化資源和精神內(nei) 涵,更加堅定了探索創新書(shu) 院運營模式、開拓與(yu) 深挖書(shu) 院發展的動力之源的信心。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