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專(zhuan) 家齊集北師大,探討“周程授受與(yu) 道學之傳(chuan) ”
作者:蔡定超
來源:《中華讀書(shu) 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五月廿一日辛酉
耶穌2024年6月26日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中國哲學與(yu) 文化研究所主辦的“破解道學千年公案:重探周程授受之爭(zheng) ”學術研討會(hui) 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來自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南昌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近30位專(zhuan) 家學者參會(hui) 。
北京師範大學許家星教授以“饒雙峰的周程授受之論及田、傅新論”為(wei) 主題開場,探討了饒魯對“周程授受”的看法,並針對北京師範大學田智忠教授、中山大學傅錫洪教授的相關(guan) 文章提出質疑,他的發言結束後,田、傅二位教授分別對其意見進行了回應。在分主題自由發言環節,與(yu) 會(hui) 者探討了六個(ge) 論題——分別為(wei) “周敦頤與(yu) 《太極圖》”“周敦頤的生平思想”“周程交往關(guan) 係”“周程思想關(guan) 聯”“朱子對周程的重構:事實、哲學、神話、信仰?”“周程授受的影響”,在逐個(ge) 論題的辯論中,章偉(wei) 文以“陳摶與(yu) 《太極圖》”為(wei) 主題進行了論述,強調易道是天道與(yu) 人道的統一,強調《太極圖》的道教說;湘南學院周敦頤研究院張京華教授以“關(guan) 於(yu) 周程授受的幾個(ge) 問題”為(wei) 主題進行了論述,強調“無極”思想是周敦頤的最大貢獻;安徽大學周建剛教授以“周程授受論提綱”為(wei) 主題進行了論述,認為(wei) 在“周程授受”中,二程各自對周敦頤的態度存在的區別是曆史上“周程學統”爭(zheng) 議形成的主要原因;南昌大學楊柱才教授以“周敦頤與(yu) 二程思想”為(wei) 主題進行了論述,認為(wei) 朱子一定要把周程講通的主要動機在於(yu) “建圖屬書(shu) ,根極領要”“上承孔孟,下啟河洛”這十六字,前者是周程關(guan) 係,後者則是道統問題;鄭州大學李彬、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張輝分別以“道統、道體(ti) 與(yu) 功夫:朱子對‘周程授受’關(guan) 係的重構”“文本厘定與(yu) 義(yi) 理詮釋:論朱子對周程授受的建構”為(wei) 主題進行了論述,李彬認為(wei) 朱子既從(cong) 思想史的角度論證了周程之間的師承關(guan) 係,又通過對周程思想的重新詮釋來建構思想上的授受關(guan) 係,張輝則指出“周程授受”成為(wei) 理學史上關(guan) 於(yu) 周程關(guan) 係的主流敘述與(yu) 朱子的建構工作密不可分;浙江省社會(hui) 科學院王宇研究員以“周程授受與(yu) 南北雙向的道統之傳(chuan) ”為(wei) 主題進行了論述,指出居於(yu) 史學立場的學者多傾(qing) 向於(yu) 排斥“周程授受”,而居於(yu) 哲學立場的學者則傾(qing) 向於(yu) 排斥和接受的都有。
諸學者們(men) 以“周程授受”為(wei) 主題的相關(guan) 探討,有曆史或哲學細節的深入研究,也有宏觀視野的廣闊展望,展現了“周程授受”問題的複雜內(nei) 涵、理論價(jia) 值及豐(feng) 富意義(yi) 。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