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與時代”青年工作坊 ——遊心物境:邵雍哲學及其中西律動

欄目:書評讀感
發布時間:2024-07-01 12:17:28
標簽:

“經典與(yu) 時代”青年工作坊

——遊心物境:邵雍哲學及其中西律動

來源:“章黃國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五月十九日己未

          耶穌2024年6月24日

 

“經典與(yu) 時代”青年工作坊——遊心物境:邵雍哲學及其中西律動

 

2024年6月22日,“經典與(yu) 時代”青年工作坊以“遊心物境:邵雍哲學及其中西律動”為(wei) 主題,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舉(ju) 辦。來自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等機構的二十餘(yu) 位學者參加了會(hui) 議。

 

 

 

合影

 

工作坊第一部分的主題是“‘觀物’之思”。清華大學新雅書(shu) 院的李震老師就《觀物:邵雍哲學研究》的思考與(yu) 寫(xie) 作曆程作了引言。李震老師回顧了邵雍既往的研究史,從(cong) 學術史、易學、哲學史三種進路綜述了侯外廬《宋明理學史》、朱伯崑《易學哲學史》、楊立華《宋明理學十五講》三部重要的研究著作,進而對邵雍哲學的內(nei) 在理路進行探析,李震老師指出,邵雍以占算為(wei) 主的、近乎神秘主義(yi) 的麵向更多地由後人偽(wei) 托而附加,其占算技術更多蘄向於(yu) 對事物本身的認知與(yu) 推算,而邵雍哲學建構的中心是以“物”為(wei) 中心的“觀察物理之學”,關(guan) 注物本身及物之間的相互關(guan) 係,描述物流行、存在的條理。邵雍哲學是“物”的哲學,需要突破既有的宇宙生化論、理氣論框架,對邵雍哲學做出更為(wei) 精確、深切的論述。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劉豐(feng) 老師高度評價(jia) 了《觀物》一書(shu) 資料的廣泛充分、論述的綿密深細、結論的平和精淳,並探討了邵雍學術與(yu) 宋明理學史的建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吳功青老師重點就邵雍與(yu) 西方近世哲學會(hui) 通進行了點評。

 

 

 

李震老師引言

 

 

 

劉豐(feng) 老師點評

 

接下來,工作坊分別以“邵雍與(yu) 宋學”“‘文’與(yu) ‘物’的視域拓展”“中西傳(chuan) 統中的‘物’哲學”為(wei) 主題,圍繞邵雍學術的多種麵向,由近及遠地展開了豐(feng) 富而熱烈的探討。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李春穎老師、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陳睿超老師論述了邵雍《易》學、“數”論的基本理路與(yu) 理學史意義(yi)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白輝洪老師、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胡海忠老師、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秦晉楠老師則從(cong) 形質論、曆史哲學多個(ge) 角度評析了邵雍哲學的品質氣象。國際關(guan) 係學院公共管理係唐紀宇老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高等研究院羅旻老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謝琰老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董婧宸老師、北京大學建築與(yu) 景觀學院李溪老師就哲學史、詩學、文章學、音韻學等角度探討了邵雍在中國古典學術中的多元價(jia) 值,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韓驍老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雷思溫老師、中山大學哲學係周小龍老師、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鄧定老師進一步延伸了邵雍的哲學命題,解析了西方中世紀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現象學中與(yu) “觀”“物”相關(guan) 的概念範疇。

 

北京大學哲學係楊立華老師對工作坊進行了評議與(yu) 總結。楊立華老師指出,本次工作坊體(ti) 現了高度的“人文性”與(yu) “哲學性”。宋明理學是當前中國哲學研究最為(wei) 成熟的分支之一,其進一步發展的關(guan) 鍵,在於(yu) 抓住根本的哲學問題,對中國古代博大的人文傳(chuan) 統做“客觀的了解”。“物”是中西哲學普遍關(guan) 切的核心問題,自先秦至近現代,中國哲學的“物論”從(cong) 理性、功用、物理多個(ge) 角度展現出極為(wei) 複雜的麵貌,其中“物”的客觀性與(yu) 主觀性,亦即自然物序與(yu) 價(jia) 值支撐的關(guan) 係,是其中最為(wei) 切要的哲學問題。楊立華老師肯定了李震《觀物》一書(shu) 是邵雍研究當前最重要的推進,並期待未來中國哲學研究能夠生發更多自主性、有深度的精彩成果。

 

 

 

楊立華老師總結

 

最後,李震老師與(yu) 三聯書(shu) 店鍾韻老師就工作坊的討論評議做出回應與(yu) 致謝,工作坊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