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闡釋”叢書發布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4-07-01 12:07:32
標簽: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闡釋”叢(cong) 書(shu) 發布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五月十九日己未

          耶穌2024年6月24日

 

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訊(記者 王春燕)6月21日,“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闡釋”叢(cong) 書(shu) 新書(shu) 首發式暨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在京召開。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誌強,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總經理、總編輯芮宏,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長、中國圖書(shu) 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郭義(yi) 強出席會(hui) 議並致辭。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長王旭斌主持發布會(hui) 。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誌強致辭。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張誌強在致辭中介紹了叢(cong) 書(shu) 策劃、撰寫(xie) 與(yu) 出版過程以及作者隊伍基本情況。他表示,做好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理性和係統性闡釋,發揮好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的學術優(you) 勢和理論優(you) 勢,是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的重要職責使命。做好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學研究和闡釋,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義(yi) 不容辭。哲學研究所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研究、闡釋這一重要講話的重大觀點、重大判斷、重大結論,叢(cong) 書(shu) 即為(wei) 學習(xi) 成果之一。作為(w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重大創新項目“中華文明‘五個(ge) 突出特性’的哲學研究”和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曆史發展和內(nei) 在機理研究”階段性成果,叢(cong) 書(shu) 是有組織科研和個(ge) 人創造性科研相結合的有益探索。未來,哲學研究所將持續加強對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xi) 、研究、闡釋,繼續做好上述兩(liang) 個(ge) 重大項目,產(chan) 出更多高質量研究成果,培養(yang) 出一支優(you) 秀研究隊伍。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總經理、總編輯芮宏致辭。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芮宏表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揭示了中國所以為(wei) 中國的內(nei) 在道理,對於(yu) 堅定文化自信、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具有深遠曆史意義(yi) 和重大現實意義(yi) 。叢(cong) 書(shu) 對中華文明“五個(ge) 突出特性”的基本內(nei) 涵、曆史發展、內(nei) 在邏輯,以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中華文明“五個(ge) 突出特性”的繼承與(yu) 創新進行了深刻闡述;既注重縱向勾勒,又注重橫向對比,語言深入淺出、內(nei) 容通俗易懂;通過回溯相關(guan) 曆史場景,深入中華文明曆史脈絡和內(nei) 在機理,為(wei) 更好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長、中國圖書(shu) 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郭義(yi) 強致辭。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郭義(yi) 強認為(wei) ,力爭(zheng) 作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讓學術更好地為(wei) 大眾(zhong) 服務,是學術界和出版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對此,“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闡釋”叢(cong) 書(shu) 進行了有益嚐試。該套叢(cong) 書(shu) 雖篇幅不大,但研究深入、內(nei) 容豐(feng) 富,全麵係統地闡述了中華文明“五個(ge) 突出特性”的深刻內(nei) 涵。叢(cong) 書(shu) 不乏學術深度,並以質樸的文字進行表達,是一套不錯的通俗化學術叢(cong) 書(shu) 。

 

叢(cong) 書(shu) 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學科五位學者撰寫(xie) 、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五冊(ce) 分別為(wei) 《生生不已——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革故鼎新——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多元一體(ti) ——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容融之道——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保合太和——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長王旭斌主持發布會(hui) 。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叢(cong) 書(shu) 認為(wei)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構成了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內(nei) 涵。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深刻理解中國道路的曆史必然、文化內(nei) 涵與(yu) 獨特優(you) 勢,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突出特性的必要前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繼承和發展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產(chan) 物,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對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現代形態。中華文明“五個(ge) 突出特性”的提出,回答了關(guan) 於(yu) 中華文明發展的規律性問題,駁斥了關(guan) 於(yu) 中華文明的種種錯誤認識,重建了中華文明曆史的整體(ti) 敘事,解釋了中國所以為(wei) 中國的內(nei) 在道理。

 

來自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宣部出版局、清華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浙江古籍出版社等機構的學者參加會(hui) 議,並就圖書(shu) 內(nei) 容、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進行了深入研討。

 

 

 

與(yu) 會(hui) 嘉賓為(wei)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闡釋”叢(cong) 書(shu) 揭幕。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與(yu) 會(hui) 學者認為(wei)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闡釋”叢(cong) 書(shu) 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學術性、思想性,通過對中華文明“五個(ge) 突出特性”的闡釋,不僅(jin) 幫助人們(men) 讀懂“何以中國”,而且引發人們(men) 對世界的重新理解,特別是對百年大變局背景下的世界向何處去的思考。叢(cong) 書(shu) 不僅(jin) 通過回望、從(cong) 曆史長河中溯源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而且從(cong) 哲學的角度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建議研究團隊繼續提高研究深度和高度,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五個(ge) 突出特性”彼此之間的聯係,深刻理解古代中國、現代中國、未來中國,展望世界未來圖景。

 

 

 

會(hui) 議現場。本網記者朱高磊/攝

 

會(hui) 議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